如何評價動畫片《小豬佩奇》中的豬爸爸和豬媽媽?

罕默德


雖然最近網上也有不少聲討《小豬佩奇》的聲音,但是就我個人的想法,小豬佩奇還是適合孩子看的,尤其適合幼兒園的小朋友看,理由主要以下幾點:

第一,《小豬佩奇》中父母恩愛、子女和睦,是一個很有愛的家庭。豬爸爸和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是完全兒童中心式的,雖然佩佩和喬治偶爾也會犯錯誤,但是豬爸爸和豬媽媽總是能站在小孩子的立場去想問題,給與孩子合適的建議。比如有一集佩奇不小心把豬爸爸的球衣放進洗衣機染了色,但是豬爸爸並沒有生氣,而是高興地穿著去踢球了。

第二,小豬佩奇中貫穿了一些有用的知識,寓教於樂,適合孩子。例如有一集是講北斗七星的,還有一集是講夜行動物的。我家寶寶在看了這兩集之後對這些知識就記得很牢。

第三,小豬佩奇是有英文原版的,可以作為早期英語啟蒙的輔助工具,而且其中的詞彙和語句相對還是簡單的,孩子可以適當模仿。

第四,小豬佩奇中的家庭關係,如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姐弟關係,朋友關係等都給我們很多啟發。比如,豬爸爸和豬媽媽的相處過程中,豬爸爸總是充滿幽默,尊重豬媽媽,而豬媽媽對豬爸爸充滿了信任,對他偶爾犯得錯誤,也是一笑而過。小豬佩奇中的這種和睦融洽的家庭氛圍有很強的感染力。

第五,小豬佩奇的設置是姐姐和弟弟,其中有不少他們相處的內容。現在二胎家庭越來越多,大家都可以從小豬佩奇中吸取到不少好用的經驗。家裡的小朋友看了,也會學會一些和小弟弟小妹妹相處的方法。

第六,小豬佩奇的故事簡單而溫馨,傳遞了很多快樂。我家寶寶每次看的時候,都忍不住哈哈大笑,我想這種愉悅的心情也是很寶貴的。


胖小柱媽咪


豬爸爸豬媽媽平常夫妻,總的恩愛,偶爾彆扭,比較真實。但是家庭的核心保險在豬媽媽身上。


豬媽媽負責神預言,豬爸爸負責打臉

對豬媽媽來說,自己男人幾斤幾兩重心裡真是太有數了,尤其知道他在孩子面前特別好面子,常常不能正確判斷自己的能力,所以豬媽媽好多次都是神預言。

豬爸爸爬樹,豬媽媽說,小心,你會掉下來的。他說,我知道該怎麼爬,而且我也不會掉下來!嗯,後來掉下來了。

豬爸爸讓豬媽媽開車,說我來看地圖,豬媽媽說你看地圖我們會迷路的。他說我會看地圖,我們也不會迷路!嗯,迷路了。還不讓打電話給豬爺爺問路,說要靠自己找一天肯定能找回去,豬媽媽說我們沒有一天的時間。


豬爸爸指導豬媽媽煎餅,總說揚得不夠高,不夠高,一副很懂的樣子。豬媽媽耐著性子搞完,說你自己的自己煎吧。嗯,他揚得夠高,結果貼到天花板去了。

兩人勢均力敵

豬爸爸是公司職員,應該是專業性比較強的高收入工作。會拉手風琴,學過芭蕾舞,會帶孩子,一拖二也沒啥壓力。除了肚子大點,偶爾焦躁,呼嚕聲大,也沒啥毛病。

豬媽媽應該是自由職業者,也是有一技之長的,自己在家辦公,帶娃工作兩不誤。會拉小提琴,會說法語,愛看戲劇,高知文藝青年沒跑了。另外,豬媽媽絕對是顏值很高的美女豬,作為對比,豬媽媽站在豬伯母旁邊,睫毛撲閃撲閃的,豬伯母就沒有那圈睫毛,這不是表示豬媽媽化了妝就表示她天生顏值高。

家庭條件方面,豬爺爺家有船,有花園,豬媽媽從小學拉小提琴,學法語,愛看戲劇這些愛好和經歷也提示她的原生家庭條件是比較好的。



所以這兩人的結合,是經濟上旗鼓相當,綜合實力上也是勢均力敵,門當戶對的好婚配。

豬媽的智慧,和諧整個家,她手裡拽著幸福的保險繩

豬媽媽在兩性關係上太有智慧了,特別知道什麼時候進退。這是在發自內心的愛這個家,愛豬爸爸的基礎上,特別瞭解豬爸爸的個性。用家裡老人話來說,簡直就是“你一撅屁股,就知道你要拉屎還是撒尿”,所以才有那麼多的神預言。



神預言是會實現的,然後呢?恐怕好多媽媽都會受不了,“我早就說巴拉巴拉…,你不聽!”,“我早告訴你巴拉巴拉…,你不信!”這樣的話怕是忍都忍不住就會脫口而出,但是有什麼用呢?除了在孩子面前給老公難堪,激化矛盾,升級爭吵,實在沒有一點用處。

這樣的話,豬媽從來沒說過。

豬爸焦躁的時候,她總是一笑而過,沒有真正為這些生過氣。不是隱忍不發,而是真的沒有生氣,雖然對於結果也覺得有點遺憾,但是她似乎真的是發自內心的理解豬爸,把這些都看成大男孩的叛逆時刻,看成豬爸孩子氣的一面。只是想辦法去補救,想辦法去解決眼下的問題。

這實在太難得了,有人直接黑臉開撕,有人忍氣吞聲內心抑鬱,她卻活的依然灑脫不羈,因為完全不放心上。

佩奇一家總的來說是很幸福的,家庭條件比較優渥,兒女雙全,夫妻和順,但是這背後,有豬媽媽很多的智慧和努力,孩子需要引導,其實老公也是,你說呢?


終身父母經


1,小豬佩奇裡的媽媽是特別溫和的媽媽,基本沒見過她生氣的樣子,即使孩子們做錯什麼事也不會大聲吼叫,會告訴孩子怎麼做更好,不會限制孩子的天性,佩奇喜歡跳泥坑,那就讓她去跳吧,而且還和佩奇一起跳泥坑。



2,佩奇的爸爸負責搞笑擔當,很多可愛搞笑的事都是爸爸做的,豬爸爸不會像現實生活中很多爸爸一樣,豬爸爸也會經常幫豬媽媽做家務,也經常去參加學校的活動,而且還經常去帶孩子老婆出去玩,這都是很多爸爸做不到的。


3,豬爸爸,豬媽媽很相愛,他們從來不吵架,尤其在孩子面前,從來沒吵過架,給孩子做了一個好的榜樣黑孩子一個溫暖的家和更多的愛。


果皮媽媽育兒經


《小豬佩奇》之豬爸爸


我很早就聽說《小豬佩奇》了,但因為種種原因2018年才開始給女兒看。那時候,她剛過兩歲,一看就喜歡上了,激動地又笑又叫。從這以後,全家最美好的時光就是看這部動畫片兒了。孩子看的時候變得很專注,大人因此也能稍微放鬆一會兒,或者做點別的事情,比如好好吃完一頓飯。

就這樣看了幾個月之後,老公突然對我說:“你發現沒有?這部劇裡面,除了小豬佩奇,最重要的角色就是豬爸爸了。”說完,斜著小眼睛看看我,又補充道:“連豬媽媽都只是個小配角而已。”


其實,我早就發現這個問題了。所以,當聽他這麼講時,我以為這個男人終於良心發現,知道自己這個爸爸平時做的不夠好,要改正,就趕緊趁勢說:“對呀,你要是跟豬爸爸一樣,我就省心多了呀!”


老公一聽我跟他想的不一樣,不似剛才那般得意了,裝傻道:“我是不是要跟豬爸爸一樣,繼續把肚子吃得胖一點,把鬍子留得長一些?”接著就哈哈笑起來。作為一名天天陪娃累成狗的老母親,真是無語了,很想直接把他揍成豬爸爸。

後來,我一直特別留意被佩奇嘲笑肚子大的豬爸爸,才發現他表面上看來有點懶(喜歡拿份報紙坐在椅子上什麼都不用做),經常

犯迷糊(動不動就迷路)或者出洋相(被大黃蜂追趕,從樹上掉下來),但本質上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好老公、好爸爸,尤其在帶孩子這件事上,從來都是毫不含糊地一馬當先,實實在在地給中國的爸爸們上了一課。

還記得嗎?在第一季第一集裡,佩奇和喬治玩跳泥坑的遊戲,弄得滿身泥巴,豬爸爸看到了,可沒嫌煩,也沒喊豬媽媽,而是直接就幫他們擦乾淨了。後來,佩奇一家的生活逐漸展開,豬爸爸更是向我們展示了什麼叫做“爸爸力”。

下雨了,佩奇把泰迪熊落在了外面,豬爸爸冒著大雨去把玩具撿回來;


出去玩,風箏掛在樹上了,豬爸爸爬上去把風箏扯下來;


野餐時,佩奇要把豬爸爸最喜歡的蛋糕分給鴨子吃,他二話沒說就答應了;


車子髒了,豬媽媽一聲令下,豬爸爸就帶領著孩子們一起洗車子;


豬媽媽過生日,豬爸爸帶著兩個孩子忙前忙後準備派對;


甚至當Chloe家的小寶寶Alexander夜裡哭鬧時,也是豬爸爸哼哧哼哧地推車子哄他睡覺。






作為一個媽媽,看多了豬爸爸的出色表現,真是很羨慕豬媽媽,覺得她上輩子一定拯救了整個宇宙,否則怎麼能在那麼多大豬蹄子裡遇上了這麼會帶孩子的豬爸爸呢?


更重要的是,除了這樣一種帶娃的自覺,豬爸爸懂得孩子,有耐心,會陪伴,善引導,還具備共情的能力,甚至在潛移默化之中把育兒中的煩惱變成了孩子的成長時刻。


會陪孩子玩耍


豬爸爸很喜歡陪伴孩子。不管是在家,還是出遊,只要孩子們跑過來,他都會放下手頭的事,跟他們一起玩遊戲。


去海邊的時候,佩奇和喬治要把豬爸爸埋在沙子裡,豬爸爸一開始不太願意,但最後還是痛快地答應了。


佩奇和喬治畫畫的時候,豬爸爸跟豬媽媽要了土豆,切開後蘸著顏料給孩子們畫了一副太陽。

學校的嘉年華上,喬治一心想要個恐龍氣球,但是羚羊夫人手上沒有,豬爸爸就拿幾個綠色的氣球給他做了一個。


佩奇和喬治的泡泡液用完了,豬爸爸用肥皂水自制了一桶泡泡液,還搖出了超級大的泡泡。


去鴨子塘的時候,佩奇的朋友沒有帶玩具船,豬爸爸就用報紙給她折了一艘紙船,結果惹得其它小孩兒羨慕不已,爭著叫豬爸爸摺紙船。

我們現在才看到第四季,但這樣的例子可謂數不勝數。我想這有可能是豬爸爸很愛自己的老婆,不願意讓她過度操勞,也有可能是他發自內心喜歡自己的孩子,並願意付出。不管怎樣,他實實在在地在做…想想某些只生不養的爸爸,我願意給豬爸爸點一萬個贊啊!


給孩子犯錯的機會


豬爸爸從來沒有為孩子的錯誤或者失敗而發火。不管大錯小錯,他都一以貫之地鎮定,還引導孩子們積極地去面對。如果這不是生來就有的天賦,那就是從後天教養的結果,也就是說豬爸爸從小就在這樣的環境下被養大,所以自己做了爸爸以後也自然而然地如此教育孩子。


最叫我佩服的就是學校運動會上豬爸爸的所作所為。那一集,佩奇跟蘇西在跑步比賽的時候為誰跑得快吵起來了,結果忘了跑,輸了比賽,因此很不高興。此時中斷一下,假使這裡不是佩奇,而是周圍的孩子,大部分父母會怎麼做?我連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會聽到罵聲:“誰叫你不認真比賽呢?跑步的時候能講話嗎?”因為我自己也會這樣想,也有這樣的衝動。


可是,豬爸爸沒有再火上澆油,只是告訴女兒:“

比賽的名次不重要,參與才重要。”結果,佩奇不但開心起來,還學會了一個人生道理,在喬治輸了跳遠比賽哭的時候也說了同樣的話,這就是言傳身教的力量。

後來,豬爸爸在接力賽的時候第一個跑完了第一棒,但是佩奇光顧著講話,忘了接棒跑步,結果又輸了比賽。說實話,這也是一個父母的痛點—孩子重複犯錯誤。若是這樣的事兒發生在生活中,不知道有多少父母失去忍耐的限度,進而發飆。但豬爸爸依然沒有埋怨或者訓斥佩奇,而是跟她說:“沒關係,還有下一場比賽。”

難得的是,豬爸爸每次的鼓勵都帶著對孩子的信任,透露出一種發自內心的樂觀和鎮定,看不出一點失望之後的強顏歡笑,更沒有無奈之下的冷嘲熱諷。


給孩子安全感


先講一件一直存留在我腦海裡的事兒。主人公是大學裡的一個同學,故事是她小時候的事兒。說她爸陪她在湖邊的公園學自行車,她覺得自己練地不錯,就稍微騎遠了一點,結果遇到一個下坡,一時沒握好把,連人帶車摔倒了,差點掉到湖裡。她爸聽到了,趕緊過來,卻沒先看她,而是跑過去檢查車子有沒有事兒。她其實沒摔傷,只是受到了驚嚇,但卻對她爸當時的舉動一直耿耿於懷。

我跟這個同學並不熟,故事只是在一次課堂討論的時候聽到的,不知為什麼,卻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自己的成長環境跟她比差遠了,經歷過很多類似的事件,所以一度還有點不理解,覺得這有什麼大不了,也好拿出來說。後來想想,我一直記著這件事兒,說明我可能比她更需要來自父母的安全感,只是自身沒有察覺到而已。


直到我看了《自行車》那一集,看到同樣的事情發生時豬爸爸的處理方式,才覺得我們的成長中還真是缺了一點什麼。


孩子們在佩奇家的花園裡騎車玩,豬爸爸怕他們撞壞了自己種的南瓜,就提醒大家要看著點。結果,佩奇光顧著比賽,騎地太快,還是把南瓜給撞壞了,因而很內疚,但豬爸爸沒有責備她,也沒有先跑過去看看南瓜,而是很溫柔地把她抱起來,跟她說:“嗯,南瓜很重要,但是你的安全更重要,答應爸爸下次騎車的時候小心些。”

對比之下,我也很想有一個豬爸爸一樣的爸爸。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時代在進步,育兒方式卻跟原來沒什麼差別,反觀我的孩子,仍然只有“同學的爸爸”,而非豬爸爸。這是多麼的悲哀……


溫柔地處理孩子的情緒


喬治才兩歲,經常因為各種事兒哭,有時候是佩奇“欺負”了他,有時候是被其它東西嚇著了。豬爸爸從來沒有說過:“男孩子,哭什麼哭!”之類的話,而是親身示範帶孩子玩,或者告訴他剛才發生了什麼,緩解他的恐懼。

佩奇四歲了,自尊心強,覺得自己事事都很棒。不管騎自行車、溜冰還是踢足球、吹口哨,她一樣也不想落在人家後面,否則就有點“氣急敗壞。”就說溜冰那一回,佩奇雖然還不會溜冰,但堅決拒絕蘇茜的幫助,逞強說自己會了,結果跌了一跤。豬爸爸很懂自己的女兒,知道她此時肯定覺得很尷尬,於是也故意跌了一跤,還說自己經常在溜冰的時候摔到。結果佩奇不光不氣了,還高高興興地跟豬媽媽學溜冰去了。

時下,共情成為一個熱詞。只要喜歡看育兒文章的人,都對它不陌生。可是,有時候還是很難掌握,不知道該怎麼做。看看豬爸爸,才知道原來這麼輕鬆。說到底,是因為他理解孩子的感受。


結語


不否認動畫片裡面的內容有些簡單化了,成人鎮定、有辦法,孩子好哄、不難纏,一片現世安穩,歲月靜好。

但豬爸爸確實是一面很好的鏡子,他照出了諸多爸爸們在家庭生活中的缺位,也照出了父母們在育兒方面的不足。鑑於種種原因,我們或許達不到鏡子的高度,卻能對自己進行反思,並朝著好的方向努力和改進。我想這就是豬爸爸那麼有魅力的原因吧。



勤勞的Wendy


一句話,他們都是有錢人,哦,不對,它們都是有錢的豬:

這是住的房子――小別墅
這是出行的工具――直升機



這是豬爺爺的遊艇
豬爸爸會各種樂器――有時間

豬媽媽會說流利的法語還會小提琴――富家女



豬爸爸的獨棟辦公室在樓頂――公司高層
豬爸爸豬媽媽是社會上的高層豬啊


娛觀星象


家裡有小孩在看,也跟著看了不少《小豬佩奇》。豬爸爸和豬媽媽給我的感覺就是相親相愛,兩夫妻相處得很和睦,無論多細小多平常的事情都能開懷大笑其樂融融啊。

兩人在孩子的教育方面很多愛心和耐心,性格平和溫順,從不打罵小孩子,對孩子的教育以引導和支持為主,所以能和孩子們玩在一塊。

這只是兒童啟蒙動畫片,裡面的一些日常細小的事情也是以啟蒙教育為主,情節簡單,氣氛溫馨,相互幫忙,友愛和善,世界和平。成年人看了肯定沒意思、感覺低能、知識面並不多,但3歲左右的小孩子很喜歡,也能接受,天天嚷著要看。


淼小姐淼姑娘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thumb_url": "1a271000f409ab0849f12\

春風吹746


孩子們非常喜歡看的動畫,豬爸爸憨厚可愛,豬媽媽睿智慈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