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時候做過什麼隱瞞父母的事?

Destiny灬相依


我想了想,我小時候還真的做了瞞著父母的事。😄

說起來自己也覺得好笑,我小的時候特別淘氣,因為家裡沒有姐妹,經常跟哥哥們在一起玩兒,哥哥們淘氣我也學會了。

我記得隔壁的鄰居叔叔嬸嬸,是雲南人,在這邊工作,他們家的事,我已經記不得了,自己淘氣的事,卻記得很清楚。

叔叔老實,不跟鄰居來往,孩子們去他家玩,他會很不高興,我這個淘氣的孩子,想出來一個辦法,讓他們出不來。

我回到家裡,找了一個小木棍兒,拿著錘子🔨,去他家的門口,打算用小木頭把他家的鎖頭堵上。😄

我用右手拿著錘子,左手拿著小木棍,去堵他家的門,沒想到,我用右手拿著🔨,偏偏的把右手大拇指的指甲砸掉了。

當時疼的我受不了了,跑回了家裡,媽媽看見我的手,嚇了一大跳,問我怎麼弄的,我沒敢說,媽媽知道我很淘氣,也沒再問,找了布條把我的手包了起來。

從那以後,我再沒做過淘氣的事,知道不好的事,都不去做。

吃一塹長一智,這個大道理,我小的時候就開始懂了,只不過說不出來,只是明白。

我會自覺的去做好事,也把這個習慣傳給了兒子,他跟我很像,什麼事只要告訴一次就可以了,根本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希臘的哲學家曾經說過: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人也不能,在同一個地方摔倒過兩次。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無論跟什麼人在一起,都要學會換位思考,與人和睦相處,做一個讓人喜歡的人。


玉泉溪


這個問題,是不是可以理解成隱瞞父母,或者就是對父母撒謊?在成人的觀念裡,隱瞞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保證自身的利益不受到影響。

所以如果一個孩子小小年紀就學會了撒謊,學會了在一些事情和行為上隱瞞父母,是父母或者老師對孩子過於苛責,或者對孩子期望過高有關,孩子的撒謊或者隱瞞,是孩子被逼迫下的滋生出的產物!

小時候自己好像沒有什麼事情需要自己做主,在家聽父母的話,在學校聽老師的話,每天重複的是上學↣學習。放學↣寫作業↣再然後是在家門口和一群同齡的孩子快樂的玩到很晚……😁

那時候的孩子應該沒有自己獨立的想法吧,每個孩子好像都這樣度過的,好像學習成績的好與不好,孩子的父母也不會過多的干涉和批評,孩子都是自由成長和學習的,所以不需要用隱瞞的方式,來逃避父母的管教。

所以個人覺得,如果一個孩子年紀小小,就學會了隱瞞父母,一定是因為父母的管教和引導孩子的成長方式有問題,讓孩子小小的年紀,就學會了用欺瞞方式躲避父母的批評,來保住自己不被批評指責,乃至打罵……這樣的成長過程,對孩子的心理,不可能沒有一點影響。

前些天去一個朋友那裡,發現她家那個大的孩子,六歲的女兒,在有些事上,不會把自己的真實意見或者情緒表達出來:

我們要去飯店吃飯,距離近,於是我們四個人,走著過去的,因為有點別的意外,飯沒吃成,朋友抱著她家小娃先回去,我和她家六歲的姑娘等待打包飯菜,然後回工廠,當時她母親和孩子一再確認她是否認識回去的路,她說知道,因為我是超級路痴,朋友們都知道的,(就是習慣性的跟著別人走路,不看路,不記路,😁所以只能是跟著別人出去,必須再跟著別人走回來!)結果是這個娃帶著我,我拎著打包的飯菜,開始了我們糊里糊塗的回家路途😄……我跟著她走,後來發現這個娃不認識路,我就問她,是不是走錯路了?她說沒有,路上看見什麼就會說:這個地方她走過,那個地方她也記得,我當時就想讓這個娃吃點苦頭吧,可能下次就不會說自己認識路,或者明白自己一定要記住路了。我決定不約車,也不讓她母親過來接我們,我和這個娃可能走了有一個小時吧……最後還是打車回到她家的工廠……可以確定一點,這個娃累慘了,第二天我問她:如果再出去吃飯,她能帶我回來嗎?她說她自己不認識這裡的路。

其實這件事上,孩子沒有錯,她的變化來源於:她有了弟弟,她母親經常因為弟弟,訓斥她!她可能不清楚她母親訓斥她的原因是什麼?所以覺得自己應該努力表現自己……沒有弟弟之前,她還不是一個要刻意表現自己的孩子。

她可能是覺得因為有了弟弟,覺得她母親忽略了她,她可能就是為了在母親或者我的面前,表現自己是可以記住路的,證明她自己是個很好的孩子!沒想到遇見我這個路痴,她沒記住路的結果,我倆餓著肚子,走了很多的路,走到她的腿疼……我想,下一次,她一定不會和這次一樣!(她爸爸看見我倆在路上晃悠,以為我倆在外面散步🚶呢,開著車從我倆邊上過去了,😁害得我倆在她家門口繞了許多圈,卻找不到家門口)

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在一些事情上,已經開始隱瞞,不會表達自己想法時,做為父母,請立刻反省自己吧,別等到自己的孩子,完全把你屏蔽在他/她們的思想之外……

在孩子成長過程裡,呵護和關愛,是父母對孩子,最適當的鼓勵!


窩的雜文


想想還真想不出有過什麼隱瞞父母的事。

儘管小時候做過受誇讚的事、受批評捱罵的事、動不動就捱打的事。但無論什麼事,都沒有逃過父母的火眼金睛和“嚴刑逼供”。記憶中,沒有什麼隱瞞下來的事。



去西方957


我小時候其實是 一個比較乖的孩子,基本上沒有做什麼隱瞞大人的事,但是由於害怕 被大人罵 ,所以有一些犯錯誤的小事都選擇了不跟爸媽。比如把家裡的洗衣粉裝在 瓶子裡面吹泡泡玩,爸媽發現東西少了,我就說洗手。

有時候貪吃,就趁著爸媽不在家的時候把自己家的黃豆炒著吃,吃完了,害怕爸媽聞到嘴裡的香味,就偷偷的跑出去溜達著玩, 等到很晚的時候自己對著嘴哈氣,聞不到香味了 才敢偷偷的溜回家。

小時候對爸爸媽媽的衣服什麼的特別好奇,就趁著爸爸媽媽出去幹活的時候偷偷的穿爸爸媽媽的衣服和鞋子,長長的袖子隨手搖擺著,別提多高興了。那感覺就像駕雲而去的神仙,仙氣飄飄。

因為家裡是農村的,小時候看電視 媽媽就說浪費電費,把電視關掉, 所以就趁著爸媽不在的時候偷偷看電視,把聲音開得小小的。一個耳朵聽電視裡的音,一個耳朵聽爸媽的腳步聲。有時候任何一個響聲都能讓我,一個激靈,嚇得趕快關電視,裝著在找東西。


思考與行動2


小時候確實做過很多事情,不讓爸爸媽媽知道。隨著年齡的增大,現在很多事情都慢慢告訴他們了。有的時候我認為很多隱瞞的事情其實他們早就知道了。有的時候你很難想象父母對我們的瞭解之深。你以為的那些小秘密,只是你以為的那些小秘密,他們只是不想傷害著我們,一直維護著我們。

高考過後一段時間,我的成績並不是很理想,一度抑鬱甚至準備跳樓自殺。那時候不會喝酒的我,硬是搞了大半瓶白酒。最幸運的我爬上了三樓,我記得那天夜很黑,我正在樓頂的邊緣,只要往前一步,也許我的痛苦就會得到解脫。可是最終我還是沒有勇氣邁出那一步,再烈的酒也抵不過求生的本能,所以那一刻我就知道,活著才有未來。


江湖李大蝦



七妹58



邊走邊談52331


這要看是什麼事情了。大事還真沒隱瞞過父母,一些小事、犯些小錯還真有過隱瞞。父母也都有過孩提時代,對我們那些小伎倆可是火眼金睛,只是有時他們不願說破而已。現在想來,小時候的一些荒唐事都好笑。父母對自己的愛才是偉大無私的,哪怕自己犯了多大的錯,都會包容。


常想一二喲


出題人到底是不是人類。每個人類都是一個獨立個體,會有自己的需求和厭惡,有自己的感情和意志。所以,隱瞞父母而行事還需要特意註明嗎?

我做我自己想做的事,除非傷害他們的利益,還需要特意標出嗎?

就算他們覺得利益受損,如果不隱瞞他們,而讓我自己在精神上或物質上受損,那豈不是傻瓜?就算小孩子做錯什麼,大人就真的有懲罰權嗎?就算他們有,小孩子也有權先做了再說。只要不違背良心就行。


其所非


就是上學時,無論多苦也不會告訴父母,九幾年上高中,對於農村孩子經濟差的來講,是苦的,特別是女孩子,營養跟不上,高三經常頭暈。但再苦,也不會告訴父母,因為他們盡力了,不想給他們增加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