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先進的米波雷達能看見殲20麼?

小樂樂的大樹


我國的517型米波雷達是專門為了對付隱身目標研發的遠程對空警戒雷達,它可以有效發現隱身戰鬥機,但是不能提供火控級的精度和目標運動參數,也就是說,它可以探測到殲20,但是如果要對隱身戰鬥機進行打擊,還需要火控雷達開機對有關區域進行集中掃描,獲取精確目標參數才行。

圖為052C驅逐艦上的517雷達。


517米波雷達是一種對空早期預警雷達,由於雷達波速大,因此他很難保證探測到目標的精確度,但是該雷達可以有效的遠程發現隱身目標,在測試的時候,他曾經在300公里距離探測到了低空小型飛行器(模擬隱身目標),而在針對大型目標,比如轟炸機的時候,他的探測距離最遠可達400公里以上。

紅圈內就是517雷達。


他探測到目標後,可以對64個目標的軌跡進行記錄,並且可以提供目標的雷達影像資料,以彩色形式顯示在作戰指揮中心的屏幕上。不過,米波雷達一般是搭配火控雷達使用的,我國在軍艦上和517雷達匹配的對空高精度探測雷達是346或者346A等海之星系列有源相控陣雷達,這些雷達可以引導HHQ9防空導彈在遠程對空中目標進行打擊。

圖為052C結構圖,517雷達是052C對付隱身目標的重要武器。


另外在這裡需要強調一下,任何雷達都是可以探測到隱身目標的,只是一個探測距離遠近的問題,有些雷達就算是在視距範圍內都無法探測到隱身目標,必須非常接近才行,可以說,對付隱身飛機的難度雖然是探測,但是這個探測並非是說看不見,而是難以在隱身飛機的攻擊半徑外發現目標,如果在自己探測到隱身飛機之前,就已經被隱身飛機率先探測到,並且發射導彈的話,那麼處境就會很危險。

圖為052C三視圖。


所以,應該糾結的是發現隱身目標的距離,而不是能不能發現。


海事先鋒


哈哈,這個問題問的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省的有人打雞血似的瞎說了。

嚴格來說,常規雷達都能發現殲20,區別只是在於發現距離大小。隱身飛機其實應該叫“低可探測性飛機”,是大幅度縮短對方雷達探測距離的飛機。拿F-22舉例,假設典型戰機目標的雷達反射面積(RCS)為3平方米,一般雷達對其發現距離為300公里,由於F-22的前向RCS降低到了0.01平方米左右(不同方向的RCS差異較大),一般雷達對其迎頭探測距離就會縮短到70公里左右。正因為原有的大部分探測範圍看不到了F22,所以俗稱隱身飛機。

當然,現在地面上比較先進的、功率比較大的有源相控陣雷達,其對典型目標的最大探測距離能夠達到600公里左右,對F-22的迎頭最大探測距離也會上升到150公里以上。前面提到,F-22在不同方向的RCS是不同的,其正側面的RCS高達1平方米左右,所以,你懂得。

我們常說的米波雷達反隱身,不是說隱身設計對米波雷達無效,而是效果更差;而我們常提的很多,包括國內幾款知名的米波雷達,大部分其實只是分米波雷達,波長比大家熟知的S波段(一分米)大不了多少。

我國在航展中展出的系列反隱身雷達中,中間最高的JY-27A雷達才是真正的米波雷達

常規隱身目標在優秀的分米波、米波雷達照射下,其RCS要上升一個數量級左右,所以被探測距離也增大1倍左右。功率、孔徑更大的米波雷達對隱身目標的探測距離能增大的更多。所以對F-22的最大探測距離達到幾百公里是正常的事。只是,這種雷達體積太大,精度也不夠高,裝不上戰機,所以只是預警用。

至於我國的殲20,一樣的道理。一般地面大型米波雷達部署數量少,機動性差,即使發現並預警了,3代戰機上去(由於自身探測能力限制)還是發現不了。所以,真正強大的攻防體系,不僅要有反隱身的“盾”,還要有用於攻擊的隱身飛機這樣的“矛”。攻防兼備,才是真正的強國。


晨曦軍情


提起中國的JY二十七A米波雷達我們就會莫名的興奮,為什麼呢?因該雷達探測距離大於350公里,而且是針對隱形戰鬥機。350公里,那可是天津到石家莊的距離啊!


所以說,用中國JY二十七A米波雷達去探測中國空軍殲二十,那是一定能探測到的,尤其是探測殲二十的側面,就更加沒有問題了,300公里左右距離吧。


而且JY二十七A米波雷達作為一種地面雷達,也很難探測到殲二十的正面,最多也是探測殲二十的正下方。那麼探測殲二十正面的任務交給誰呢,當然是裝備了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殲十B等目前的主力戰鬥機了,殲二十它自己探測自己當然也行。

不要以為這個問題是開玩笑。我們空軍的模擬對抗訓練非常重要,是提升訓練質量的重要抓手,我們手頭沒有F二十二來模擬對抗,只能用我們的現有武器裝備。不信,你去問原大陸指部隊訓練教研室主任,看看他怎麼評價殲二十的實戰化對抗訓練。


軍林天下


當今世界現役的隱身戰鬥機主要有美國的F22、F35以及中國的殲20,另外俄羅斯的蘇57還在研製當中,不過隱身能力相對堪憂。其實所謂的隱身戰鬥機並不是完全不能被雷達看到,只能針對特定波段的雷達才有良好的隱身效果,大幅度降低被雷達探測、鎖定的距離。

殲20等隱身戰鬥機只能針對微波雷達有效

現有的隱身戰鬥機(包括F22、F35、殲20)都只具備在微波雷達(比如毫米波、釐米波)下的隱身能力,而且這些波段都基本覆蓋了戰鬥機的火控雷達以及防空導彈、空空導彈的制導雷達,但是在波長更長(比如分米波、米波)的雷達面前就大打折扣了,特別是米波雷達對隱身戰鬥機的探測距離最遠。



傳統米波雷達體積巨大、探測精度差

但是傳統的米波雷達存在著探測精度低、低角盲區大、測高不準確、體積巨大難以部署等缺陷,就算能夠發現隱身戰鬥機,也難以進行持續跟蹤,更不要說精確引導航空兵和防空導彈實施攔截了。因此西方國家並沒有將米波雷達作為反隱身的主要手段,但是中國經過多年的努力攻關,卻成功研製出了一系列新概念、新體制的先進米波雷達,解決了我國反隱身國土防空作戰的急需。


我國的先進米波雷達解決了國土防空反隱身的急需

其中一種被稱為米波MIMO(多輸入多輸出)的反隱身雷達更是我國的獨創,在保留了米波雷達對隱身飛機的探測效果的基礎上,實現了不亞於微波雷達的探測精度,能夠對隱身飛機進行連續跟蹤、有效識別、準確攔截。這樣的先進米波雷達當然也可以探測殲20。
米波MIMO反隱身雷達發現殲20這樣的隱身戰鬥機毫無問題

而且殲20列裝部隊以後,也必然會在各種演習和聯合訓練中,與我軍的各型反隱身米波雷達反覆切磋對抗,互相探索實戰戰術,我國的米波雷達研製工作也會更加具有針對性,有了殲20這個絕佳陪練,相信我國的米波雷達也會如虎添翼更上一層樓。


刻雨無痕


米波雷達是可以發現殲20的

米波雷達由於波長的原因使得米波雷達對於戰機的突出部分沒有識別能力,但是米波雷達對於有長度的物體特別敏感。

現代隱身戰機沒有對米波有較好的隱身處理,因為米波雷達精度差不能引導防空導彈,所以通常只能作為警戒。

米波雷達對隱身戰機沒有威脅所以通常沒有對米波採取吸收的塗層,所以米波雷達都能看見但是位置準不準那就不知道了。


李曉偉


我的理解是能,但不能鎖定。殲20在演練中隱身性能非常好,即使殲10C加上完整的地面雷達系統都被殲20虐殺,發現距離僅僅18公里。這意味著中國最好的米波雷達,也對殲20無可奈何。不要以為F22隱身性一定比殲20強,殲20使用了非常先進的隱身塗料,連部分殲16也用上了,這意味著殲20隱身性有可能超過F22,空軍從來都是最挑剔的單位,而殲20如此快速服役,說明其性能已經足以讓空軍喜出望外。


Linux-深圳


其實老式雷達也能發現隱身戰機,就是發現距離,以及是否可以藉助三座標定位跟蹤。發現越早,就有更多的機會去做出反饋。要是人家到了你才發現,已經沒有意義了。雷達一般為了規避雜波,會自動屏蔽掉小於一定數值的信號源。如果戰機的返回信號,小於這個值,那麼就在雷達屏幕上啥都不存在,因為雷達自身認為那玩意太小了,沒啥威脅。另外,J20之所以佩戴龍勃透鏡,一是為了讓普通航空雷達可以發現自己,避免空中交通意外,也是為了隱藏自己的雷達反射指標。防止特性被採集,因為一旦被採集,那麼再小的雷達反射目標,一旦被匹配成功了,你就真的不隱身了。所以外出執行任務的戰機,多多少少都會有掛載,並且每次不同,這樣雷達反饋參數就不一樣。也是一種防止雷達反饋參數的常規方式。


sinosunny


米波雷達工作在VHF波段,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被髮明並且廣泛應用的主要防空雷達,曾經在不列顛空戰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被稱為“本土鏈”。二戰結束之後,隨著現代微波技術的迅速發展,使得現代防空雷達系統的技戰術水平不斷提高,性能逐步完善,工作波段也向分米波、釐米波等方向發展,而米波雷達則處於停滯狀態。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尤其是隨著電子戰技術、低空突防技術和反輻射導彈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成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主要軍事強國憑藉其較為雄厚的經濟實力和工業基礎,不斷服役各種新型戰機和導彈,特別是隱身戰機和隱身巡航導彈的出現和投入實戰,對其他國家的空防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由於目前的隱身戰機和隱身巡航導彈主要是依靠吸波塗層和低可探測氣動構型來實現其的雷達隱身能力,而由於米波雷達工作VHF波段,依靠其特殊的“諧振”效應,具有天然的反隱身能力,因此受到了關注。俄羅斯就大力發展米波雷達,以應對隱身戰機和隱身巡航導彈的威脅,我國也發展了多個型號的米波雷達。

但是,傳統的米波雷達不僅測量精度差,也不能測高,而且由於地面反射造成的波束上翹和波束分裂,導致低空盲區較大,雷達威力區覆蓋不連續,陣地適應性差。此外,在米波雷達工作的VHF波段,還擁擠著大量的電視、調頻廣播等民用信號,通過天線進入雷達的外部噪聲電平要大大高於微波雷達系統,而且雷達頻譜寬度窄、目標分辨能力弱、不易實現低旁瓣,抗干擾能力也較差,導致米波雷達長期以來只能作為有限的補充手段,不能作為骨幹雷達裝備使用。

未來,隨著超高分辨率算法、天線陣列技術、MIMO技術等相關技術的不斷成熟和發展,米波雷達有可能像微波雷達一樣具有良好的精度,可以適應高原山地等惡劣部署環境,具有良好的低空覆蓋性能,擔當起反隱身的大任。


虹攝庫爾斯克


雷達技術和隱身技術其實就像是一對事物的矛和盾。再矛和盾的較量中,從來都是此消彼長的。他們是一種動態的平衡。沒有永遠無堅不摧的矛。也沒有永遠無堅可摧的盾。在這種無休止的較量和競爭中。雙方都在進化著自己的力量。在當今的力量對比中,好像是米波雷達佔了上風。米波雷達是可以發現J20的。

所謂的雷達,就是向物體發射電磁波。通過物體的反射再接受電磁波。進而可以算出物體的大小和位置。根據電磁波的波長,可以分為毫米波釐米波和分米波以及米波。

所謂的隱身,就是在物體上塗上吸波材料,讓電磁波最大程度的被吸收,不被反射出去。還有就是改變物體的反射角度。使電磁波不被反射回去。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所以現在的隱身,其實真正的應該叫做“低可探測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雷達和隱身這種對抗性,還會進一步的升級。



看了幾個回答,非常遺憾:米波雷達精度(測角,測距)低,不能測高.....等等。這些人是業內還是業外呢,我認為他們肯定是“外面的”。可能看了點資料忽悠成文,很糟糕!那些所謂的米波雷達的缺點其實不是什麼問題,現在的問題是:我們的雷達(包括目前的反隱身雷達)在現代戰爭情況下生存概率如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