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野洋
關隴集團是北魏至隋唐時代存在的一支軍事貴族集團,他們文武兼備,胡漢結合,掌握著國家的生死存亡,類似於今天的猶太財閥集團,近代的北洋軍閥,或者類似於威漫動畫裡的九頭蛇組織。南北朝並立時期,北朝的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五個政權都在關隴集團的掌控之中,他們以軍隊為基礎分別支持不同的政權以獲取家族的最大利益;隋文帝統一中國的後,割據時代一去不得返,關隴集團的勢力慢慢消退,唐朝建立後關隴集團徹底退出政治舞臺!
北魏是鮮卑拓跋部所建,跋部鮮卑跟慕容鮮卑的政策不一樣,跋部鮮卑採取漢化政策,積極融入漢文化之中,慕容鮮卑則實行胡漢分治政策,壓迫漢族。慕容鮮卑所建立的幾個燕國最終被跋部鮮卑的魏國攻滅,而魏國漢化後草原上的柔然興起,為了防備柔然人,北魏在邊境線上建立了六鎮軍鎮。
六大軍鎮中的武川鎮人才輩出,最終以宇文泰為首的軍人扶立北魏皇族建立了西魏,與高歡為首的東魏形成對峙。西魏的領地主要在老秦國地區,也就是關中、隴西地區,宇文泰創立了府兵制,設置十二大將軍、八柱國為其將領,這些大將軍、柱國大部分出自關中、隴西地區,因此被稱為關隴集團。
宇文泰作為關隴集團首領,最終取代西魏,建立北周;北周攻滅了由東魏演變成的北齊,進而統一了北方。北周最終被隋朝取代,隋朝攻滅了南方的陳朝,統一了全國。隋朝很快被唐朝取代,隋唐被稱為一個統一的繁華時代。西魏、北周、隋、唐四個政權的皇族皆出自關隴集團:北周由八柱國之首的宇文泰及其後代創立;隋朝是大將軍的楊忠以及八柱國之一的獨孤信家族後裔建立;唐朝則是八柱國之一的李虎後裔所建立。值得一提的是獨孤信家族雖然不是皇族,但是跟隋唐兩朝都有極其密切的關係。
關隴集團說到底是一個軍閥集團,內部也並非鐵塊一板,也有十分尖銳的衝突與兼併。宇文泰在世的時候,他威望高,能力強,關隴集團的內部矛盾他還能協調與鎮壓;宇文泰去世後,關隴集團的內部爭鬥開始白熱化,相互血腥兼併不斷。比如隋朝取代北周,雖然名義上是禪讓,其實是楊氏家族與獨孤家族對宇文家族的血腥清洗。
後來宇文家族的後裔又將楊氏皇族斬盡殺絕,楊廣就是權臣宇文化及逼死的。李唐皇朝的建立,也同樣關隴集團的內部鬥爭,李氏家族將楊氏、宇文氏將盡擊滅,這樣才在隋朝的基礎上建立了新的大唐。相互的內鬥與兼併,讓關隴集團勢力大漸,統一的唐朝自然不允許獨立的軍閥存在,因此關隴集團在唐朝就消失了。
WLG社會王
關隴集團是史學家陳寅恪命名的一個泛組織名稱,是指生活在關中和隴西一帶的門閥士族集團的統稱。這個組織像一張無形的大手,掌控了中國北方百年之久的政治導向,導演了北魏的分裂,以及北周代西魏、隋朝代北周、唐朝代隋朝等一系列改朝換代事件。
關隴集團為什麼這麼牛?這就要從它的誕生說起。
關隴集團是如何誕生的?
首先解釋一下“關隴”。關,就是指函谷關以西,隴山以東,以長安為中心的關中平原地區,地理位置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陝西省。隴,就是指隴山(即六盤山)以西的平原地區,也稱隴西、隴右,位於今天的甘肅省東南部。
關隴集團,就是指生活在關中和隴西一帶的豪門大戶。當然這個豪門大戶,是指集軍政大權於一身的門閥士族集團。這個集團的誕生,跟北魏建立的“六鎮”有關。
1.六鎮防衛體系演變為軍閥集團
北魏建國後,為了抵抗北方柔蘭民族的騷擾和入侵,北魏道武帝拓跋珪,開始在首都平城(今大同)北部,設立軍事重鎮。歷經數代皇帝,北魏的“六鎮”防禦體系正式確立,這六鎮分別是: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都位於今天的內蒙古和河北交界處。
類似於晚唐的藩鎮,這六鎮逐漸邊演變為家族政治集團,集軍政大權於一體。
2.從六鎮演化而來的兩個大佬
六鎮中,誕生出兩大派矛盾尖銳的勢力,一派是以高歡為首的懷朔集團,一派是以宇文泰為首的武川集團。
雍熙三年,高歡逼走孝武帝,擁立孝靜帝,史稱東魏。孝武帝在宇文泰的擁戴下,於長安重建朝廷,史稱西魏。至此,北魏正式分裂為東西兩個朝廷。
3.宇文泰的府兵制和八柱國十二將軍
西魏定都關中後,為了鞏固統治,他們積極漢化,與關中及隴西大族迅速融合。宇文泰後來又改革兵制,實行府兵制,設立八柱國十二將軍,統領軍政,由此誕生了以二十個家族為首的關隴集團。
八柱國即八位柱國大將軍,分別是: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趙貴、於謹、獨孤信、侯莫陳崇。其中,李虎就是李淵的祖父,李弼就是李密的曾祖父,獨孤信就是楊堅的岳父,李淵的外祖父。
八柱國中,除了宇文泰本人和皇族元欣外,其餘六位各統兩位將軍,合計十二位:元育、元贊、元廓、宇文導、宇文貴、李遠、達奚武、侯莫陳順、楊忠、豆盧寧、賀蘭祥、王雄。
楊忠就是隋文帝楊堅之父,當時歸獨孤信統領。
關隴集團為什麼這麼牛?
關隴集團是一個鮮卑族與漢族高度融合的政治集團,從誕生的那一天起,它就牢牢地佔據了西魏政治的最頂端,並由此導演了一系列的政治大事件。
1.關隴集團導演的政治大事件
西魏四帝被宇文泰毒殺了兩位,末帝被迫禪位。可見西魏皇帝只是權臣宇文泰的玩具,宇文泰根據自己的喜好,任意廢立皇帝。
宇文泰去世後,他年僅十五歲的兒子宇文覺嗣位,由他的侄子宇文護輔佐。第二年,宇文護逼西魏恭帝元廓遜位於宇文覺,改國號為“周”,完成關隴集團主導的第一次改朝換代。
北周建立後,宇文護成了玩弄皇權的權臣,他連續毒殺兩位皇帝。北周第三位皇帝周武帝宇文邕,聯合宗室設計除掉宇文護後,第一次顯現了皇帝掌握實權,並消滅北齊(高歡代東魏建立),完成了北方統一大業。
周宣帝宇文贇即位後,安於享樂,將大權交給岳父楊堅,甚至主動禪位給年僅七歲的兒子。第二年,大丞相楊堅廢黜末帝宇文闡,自立為帝,改國號為“隋”,完成由關隴集團導演的第二次改朝換代。
隋朝僅僅傳了兩位皇帝,就被大唐取代。儘管史書上口口聲聲說,隋煬帝亡於個人失德,可事實上背後的推手是關隴集團,代隋的也正是關隴集團的另一位大佬,李虎的孫子李淵。由此,關隴集團完成了第三次改朝換代。
宇文泰、宇文護、楊堅、李淵之所以擁有改朝換代的實力,絕不是因為個人實力強大,而是他們在關隴集團的“圍桌會議”上,有話語權,獲得了內部的廣泛支持。那麼,關隴集團是如何實現控制皇權的呢?
2.關隴集團是如何控制皇權的
①宇文泰創下的先例
一個制度的誕生,背後往往都有一個猛人,關隴集團的締造者宇文泰,就是那個創建一個時代的牛人。
宇文泰以武川軍事將領為基本班底,融合關隴門閥,構建了一個統一在他帳下的政治集團。西魏能夠建立,其實就是宇文泰與高歡相爭的結果,沒有宇文泰就沒有西魏。
從宇文泰開始,關隴集團就被注入了政治“托拉斯”的基因。門閥勢力之間,通過權力交換,只要他們達成一致,立刻就可以改朝換代。所以,關隴集團時期,皇權空心化嚴重。
②關隴集團內部的聯姻關係
維護關隴集團內部利益的最重要手段,就是內部的聯姻。人們可能只看到了獨孤信的三個女兒,分別在北周、隋、唐三朝為後,事實上,這個集團內部相互之間,都存在著錯綜複雜的婚姻關係。
比如李世民的母親竇氏,就是宇文泰的外孫女。李世民的妻子長孫氏,其長孫家族就是拓跋皇族後人。漢民族的李氏家族,為何會與鮮卑人通婚,原因就在這兒,李家作為關隴集團八柱國之一,必須通過相互之間的聯姻,鞏固家族利益。
這就是皇權很難破解關隴集團的原因,婚姻關係將這個集團牢牢綁定在一起。
③皇權相對於關隴集團的孱弱
皇權孱弱的原因是多方面,跟歷史沿革有關,即皇權從一開始就是由關隴集團“推選”,不具有獨立性,且對關隴集團有很強的依賴性。
同時,皇權與政治集團的利益對立性無法根除,這是皇權的特性所致。所以就產生一個怪圈,原本受到擁戴的門閥家族,一旦坐上皇位,立刻與關隴集團產生不可調和的矛盾。
一方面是皇權與關隴集團的矛盾不可調和性,一方面是皇權對關隴集團的依賴性不可消除,那麼皇權就不可避免被孤立。
關隴集團是如何滅亡的?
獨領風騷百年之久的關隴集團,為何沒有延續下來呢?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們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了呢?關隴集團的衰亡,主要有三個因素。
1.後宇文泰時期關隴集團的內部鬥爭
宇文泰作為關隴集團的締造者,具有無可爭議的領袖地位,除了權力,其個人威望也是後人所不具備的。宇文泰去世後,他留下了一個“精神領袖空缺”的時代,他的侄子宇文護,雖然有他的權勢,但完全不具備統領關隴集團的資歷和威望。
這個結果,導致關隴集團不再是鐵板一塊,內部開始出現矛盾衝突與利益分化。周武帝宇文邕就是利用了關隴集團內部,對宇文護的不滿,一舉剷除了宇文護。
2.新老門閥勢力的消長
隨著關隴集團的第一代先輩離世,後續的家族子弟分化嚴重,有的在政治鬥爭中覆滅,有的因能力不夠,逐步淡出主流政治圈。與此同時,新生代的門閥勢力逆勢而上,擠進了關隴集團核心圈。
比如楊堅,原本不是八柱國之後,但是北周時期卻成了最具權勢的家族。類似的還有高氏、令狐等家族的湧現。
新老勢力的交替,必然導致關隴集團內部產生裂變。
3.隋唐兩朝的嚴厲打擊
到了隋朝,關隴集團已經不是早先八柱國十二將軍時的原貌了,勢力分化和實力下降非常明顯。隋文帝和隋煬帝時期,採取了對關隴集團的一系列打壓政策。比如改革軍制、官制,實行科舉制,遷都洛陽,扶植南方士族集團等。
到了唐朝,繼續秉承隋朝對關隴集團的打壓勢態,比如修訂《氏族志》,扶植山東士族等等。到高宗和武周時期,對殘存的關隴集團,採取強力手段,從此,關隴集團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如何從歷史發展趨勢看待關隴集團?
關隴集團的誕生,絕非空穴來風,更不是歷史異類,它是歷史特定階段的產物。
關隴集團本質上並不是新生物種,而是自魏晉以來的門閥勢力的加強版。與西魏關隴集團對應的是南朝,東晉、宋、齊、梁、陳五朝,也都是門閥士族的天下。只不過,關隴集團要比南朝的門閥集團,在政治上更具壟斷性而已。
之所以產生這個結果,跟北魏鮮卑政權的軍國體系有關。鮮卑是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崇尚武力,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入主中原,關隴集團正北魏軍政一體化特性的受益人。
北魏政權的分裂,則是促成關隴集團誕生的直接因素,可見它也是南北朝大分裂的必然產物。
很顯然,這種格局不可能長久,歷史發展的趨勢是分久必合,隨著大一統王朝的來臨,特定歷史條件的產物,也必然會被新時代所拋棄。
尋根拜祖
我嘗試著來回答一下,敬請各位批評指教。
隋唐關隴貴族集團,主要是指“胡化”的漢族軍事貴族以及“漢化”的少數民族貴族集團,在北方統治階級具有一定的話語權。該集團的代表人物為楊堅、李淵等,籍貫多為陝西、甘肅等西北地區。
根據陳寅恪先生的說法,此集團有兩大特徵:“融治關隴胡漢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例如八柱國家族成員);此集團中人“入則為相,出則為將,自無文武分途之事”。
一、具有濃厚的地緣特色
關隴集團亦稱關隴六鎮集團、六鎮胡漢關隴集團或武川鎮軍閥,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自這個集團。
六鎮,一般是指沃野、懷朔、武川、撫冥、柔玄、懷荒。六鎮之外,又有御夷等鎮。大部位於北魏的北方邊境,即今內蒙古境內。六鎮是北魏的軍事要塞,歷史上曾一度佔有重要地位。
當時,六鎮將領,身份比較高貴的。
二、武力起家
關隴軍事貴族集團起源於北魏孝文帝時期,關隴和河東等地豪強地主的力量,在東、西魏的爭奪戰中,這些豪強地主都歸附了宇文泰。為了把北方六鎮武將和關隴豪族的力量統一起來,宇文泰組成了以八柱國為核心,以大將軍、開府為主要成員,以府兵系統為基礎的關隴軍事貴族集團,一般就稱之為關隴集團。這是一個依靠武裝力量建立起來、胡漢結合的集團。
三、政治聯姻
獨孤信為西魏八柱國之一,他的四女嫁與同為八柱國的李虎的兒子李昺,即唐高祖李淵的父親;小女兒女則嫁給了十二大將軍之一的楊忠的兒子,即隋文帝楊堅。從西魏到北周,這幾個時代的皇室後族大多都出自這些家族。通過聯姻,編織了一張幾乎涵蓋整個國家自皇帝以降的全部統治者的關係網。
四、“胡化”的漢族貴族與“漢化”的少數民族貴族
該集團既有少數民族尚武的特質,又受到漢族先進文化的薰陶。
關隴地區在漢魏以來,一直是漢族傳統文化淵藪所在,特別是自晉末喪亂以來,許多文人志士避難於此,少數民族(鮮卑、匈奴等)貴族與關隴地區的地主階級取得認同,必須同他們建立起牢固的政治軍事同盟。正是在這種歷史背景下,產生了所謂的關隴集團。
五、較受“鄙夷”
唐代建立之初,功臣高官紛紛攀附大姓與其結親以提高社會地位,就連皇家姓氏李姓也被編為“氏族志”的第四等,還是李世民憑藉皇權,重新修改而為第一等。
關隴集團最後的覆滅最主要的就是勢力太大威脅到了皇權。
唐高宗在“廢王(王皇后)立武(武則天)”事件中,與關隴集團鬥爭。隨著長孫無忌的最後死去,關隴集團失去了領頭人物。武則天登基稱帝后,對關隴集團進行清洗,關隴集團也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關隴集團採取積極舉措,推行漢化,以長安為中心統一北方,結束了長期的戰亂歷史,也促進了各民族的融合,為以後隋唐兩大王朝的鼎盛奠定了基礎,在一定歷史階段起到了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