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又見“被偷走的人生”!河南一女子疑被冒名頂替入學

「关注」又见“被偷走的人生”!河南一女子疑被冒名顶替入学

廣州普法

寒窗苦讀,無非是想考個好學校。河南長葛市的黃女士,1993年以498分的成績考取許昌師範,卻一直沒收到錄取通知書。十幾年後,她向有關部門投訴稱:當年自己的學籍被人頂替了,而頂替她的人竟是大伯家的女兒,自己的堂姐黃風玲。

如今,受到高等教育的堂姐成了一名老師,而她卻漂泊在外輾轉打工,不同的命運只有一個相同點——她倆都用著相同的名字。

面對記者,黃海霞在鏡頭前失聲痛哭:

萬萬沒有想到,最親的大伯會做到這個份上……

「关注」又见“被偷走的人生”!河南一女子疑被冒名顶替入学

但是,近日有一位網友爆料:“媒體報道失實!”

這位自稱“黃風鈴是我親姨”的網友說,當年黃風鈴(玲)復讀,因為當地政策所限,不能報考師範類院校,所以用了應屆生黃海霞的學籍信息,媒體報道的師範學校錄取成績是黃風鈴(玲)“自己努力得來的”。並且在使用黃海霞學籍的時候,黃海霞已經輟學。

「关注」又见“被偷走的人生”!河南一女子疑被冒名顶替入学

此事近日經媒體報道後,引發廣泛熱議。11月25日晚,長葛市教體局官方微信發佈關於此事的處理通報。

「关注」又见“被偷走的人生”!河南一女子疑被冒名顶替入学

當地紀檢監察部門目前也已經介入調查,黃海霞的人生是不是被“偷走”,相信定會查清。

真相!真相!

「关注」又见“被偷走的人生”!河南一女子疑被冒名顶替入学
「关注」又见“被偷走的人生”!河南一女子疑被冒名顶替入学「关注」又见“被偷走的人生”!河南一女子疑被冒名顶替入学
「关注」又见“被偷走的人生”!河南一女子疑被冒名顶替入学「关注」又见“被偷走的人生”!河南一女子疑被冒名顶替入学
「关注」又见“被偷走的人生”!河南一女子疑被冒名顶替入学

規則!規則!

如果是“人生被偷走”,怎麼還?用法律和規則來還。

早在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就有司法解釋:冒名頂替的行為從形式上表現為侵犯他人的姓名權,其實質是侵犯他人依照憲法所享有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權利,應當承擔相應民事責任。

該有的賠償也決不能少,該追究法律、紀律責任的也一定會一查到底,竊取身份的人要查,瀆職失職權錢交易的人更要查,讓社會看到公平正義,才能讓受害者得到應有慰藉。

「关注」又见“被偷走的人生”!河南一女子疑被冒名顶替入学

如果是“借題發揮”,怎麼破?用法律和規則來破。

丁是丁卯是卯,一碼歸一碼。學籍被人頂替,固然相關部門有很大的問題,該怎麼處理依法依規嚴肅處理。但當事人如果知情,為了賠償大唱苦情戲,謀取不正當的利益,法律和規則不會答應,這也是一個社會應當堅守的公平正義。

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案件的伸張來講,也能為類似的“案件”作出一條路徑,並形成固定的追懲機制,讓手握職權的人不敢瀆職,失職,也讓揣著明白裝糊塗的人不敢無理取鬧。

有威懾的機制,才能讓法律和規則自帶正義,剷除奸惡。

制度!制度!

事情之所以被網友熱議,源自大家需要不含一點雜質的公平正義,就如同大家不止需要空氣,還需要不含PM2.5的清新。

作為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不希望類似的事情再次出現。因為,這樣的事情發生任何人頭上,都意味著“人生被毀”,“此生之痛”。

所以,作為監管部門來講,無論此次事件的真相如何,都應當健全制度,加強監督,紮緊權力的籠子,讓別有用心的人沒有可乘之機,建立全社會的安全感,才能讓“冒名頂替“的悲劇永遠成為傳說。

「关注」又见“被偷走的人生”!河南一女子疑被冒名顶替入学

冒名類似的事情一再出現,不免讓人感到憂心。但也應該看到,連續曝出類似的案件,都是發生在十幾二十年前。

教育制度的進步、技術的進步、輿論環境的進步,早已讓此類的案件成為不可能被紙包住的火。社會在發展的過程中,制度的漏洞越來越少,回首來路防護網越來越嚴密,一直延伸到更加安全的未來。

對美好的期許,其實已經在實現。

無論是不是人生被“偷走”,正如一位網友所說,這一種都是警示:

冀來者之可望,然,往者不可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