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早戀,我們如何有效去幫助?

寒蟾


記得關於青少年早戀層經從教師的角度寫過一篇文章。這次我們從家長的角度看看。

麗是老家一鄰居的女兒,初二開始同年級的男孩子交往。最後終至越界懷孕。雙方家長倒也痛快。換彩禮定日子結果。十七歲(虛歲)的新娘十八歲做了媽媽。這種因早戀而早婚早育的現象並不少見,家長的態度似乎發生了分化,尤其在農村。究其原因,除了學校教育外更多的是家長的觀念變化。如果是女孩子,反正要嫁人早拿彩禮。如果是男孩子,更是在性別比失衡的現在賺到了,不用父母焦頭爛額操心自己領家裡來了。

作為為孩子負責的家長,上述情況還是避免的好。危害不贅述。該如何有效幫助孩子呢?

一,要正常看待。青春期性意識,是生理心理發展的正常結果,是美妙的事情。試問“誰的青春不萌動”?“誰的玫瑰沒有偷偷開”過?假設孩子錯過了這一關鍵期,到了戀愛結婚年齡遲遲“不開化”,家長是不是又要著急?所以沒必要洪水猛獸圍追堵截,最終適得其反?我們閨蜜哥們般的和孩子一起說說對某個男孩女孩的喜歡,也許更容易讓他(她)因得到尊重而接受教育。甚至你會發現,很多時候其實沒想象的那麼複雜。所以,恭喜你的孩子吧,她(他)長大了。


二,疏通困惑。如果只按上面談的,也許會讓孩子覺得受到了鼓勵,所以,正常看待的前提下還是要疏通孩子的困惑。一般青春期早期孩子對這方面的困惑有來自於對性的好奇(個人和異性處於第二性特徵發育期),有的是以早戀表現或滿足自身的成人感,有的更是以次做為對父母或老師逆反的方式。瞭解孩子的前提下幫孩子明確成長目標,培養責任意識,懂得懂得應對方式更加重要!要知道“花期到了再開放,才會結出香甜的果實”。說白了,讓孩子明白順應自然,到什麼時候做什麼時候的事情更好,讓孩子清楚,家長是他(她)們的支持者保護者。


閱心教育


如果孩子有了早戀的跡象,我們可以私下裡問孩子是不是真的喜歡人家,並要保證說出來不會責罵,這很重要!好多家長會劈頭蓋臉一頓臭罵,結果將孩子越推越遠,錯失教育良機。讓孩子明白喜歡一個人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不要有負罪感。

然後孩子解除了心理壓力,就可能對大人敞開心扉。孩子多半會說,彼此喜歡。那也正常,互相吸引嘛!

然後我們和孩子坐下來談一談。可以告訴Ta,現在你還太小,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愛。你們可以做好朋友,一起寫作業,一起出去玩,一起互道早安晚安,我們家長都不反對。因為我們越反對,孩子就會越堅持。所以引導很重要!

但是你要讓孩子明白,真正的愛,必須為對方的未來考慮,要為對方創造美好的將來。就像我們希望你有好的生活,你也希望他Ta以後生活得更好吧?孩子肯定不會反駁,因為不能反駁啊。

那我們就可以繼續深入引導了:你看想要將來生活得好首先得有好工作;想要好工作,得考好大學;想上好大學必須要學習好。所以你要是真的喜歡Ta,你們就必須一起努力,你可以鼓勵Ta跟你一起學習,你幫助Ta學英語,Ta幫你學數學。這樣你們不影響學習,老師也不會反對你們在一起啦。孩子一想這不是雙贏的局面嗎?多半會聽從家長的建議的。只不過,在此過程中,家長要注意觀察,隨時注意調整策略,注意孩子的言行,防止孩子失控,積極促進孩子的成長。


校園多稜鏡



有人抱怨說:現在的孩子成精了,小學起就會傳遞紙條談情說愛了!簡直就是高壓鍋燜米飯-—早熟!

其實,這種現象在中小學太普遍了,男生女生互相吸引,相互愛慕,相互喜歡。但,這種情愫,只能稱為單純的喜愛,是一種友誼。如同愛父母、愛兄弟姐妹,他們無法正確表達,所以方式有誤。

但是,隨著青春期的到來,身體的發育與心理的發展不同步,孩子們對異性的好奇加劇,朦朦朧朧的“愛情”萌生了,他們大多數在父母和老師的正確引導下,能正確處理這種愛慕,化“愛”為學習的動力。而有一小部分男女學生,沒有正確被引導,將愛慕當成愛情,不僅耽誤學習,斷送前程,損害身心,甚至會帶來生命的危害。

多年前我班的一個女生,僅僅因為某男生人長得帥,籃球打得好,就陷於相思之中。吃不香,睡不著,每天只會望著該男生偷樂,更可怕的是,她在嫩嫩的手臂上鋼筆寫下該男生的姓名,用力之大,深入肌裡。自然,學習成績一落千丈!我找她談話時,她說喜歡他的一切,連他打球時甩汗的姿勢都愛。我問她杏子什麼時候好吃?她說熟了時好吃。我就告訴她,青杏只所以澀口,是沒到成熟季。戀愛也是,什麼年紀幹什麼年紀的事。過早陷入愛戀,只會自斷前程。如果真的喜歡他,就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把愛戀之情深埋心底,耐心長大,靜待愛神來臨。



其實,孩子早戀,除有生理、心理發育階段,家庭和學校性教育不及時的因素外,還有其它因素影響。比如,不良環境誘惑。電視節目、不良網站、不健康書籍、公共場合裡一樣傷風敗俗行為和不檢點行為,影響了孩子們的三觀。他們一味去模仿。再比如,來自家庭中愛的缺失。父母感情不好、留守兒童、家人間不和睦,都會讓孩子向外尋找感情寄託。還有可能是沒有學習的習慣,沒有人生目標,多餘的精力無處安放,就轉而投入早戀當中,一旦把握不好,就會釀成不良後果!

作為家長和老師,當發覺孩子有“早戀”苗頭,首先,不急於扣帽子,也許是冤枉了孩子。

其次,不粗暴處理,讓孩子明白早戀的危害。父母或老師要耐心給孩子做工作,先理解和尊重他的感情,不要暴跳如雷,急吼吼地各種懲罰出山。要講道理,讓他明白學習時期的戀愛會帶來什麼樣的不良後果。1.早戀及過早的性衝動會使身體和心理發生異常。2.沒有社會閱歷和經濟來源,遇事易感情用事,不善處理該事,往往會出現鬥毆、嫉妒、情殺、報復殺等嚴重後果。3.影響學習,失去鬥志,改變人生軌跡。

再者,給孩子更多關愛,培養孩子其它良好習慣和興趣,轉移他的注意力。

最後,教會孩子正確處理感情。



塵粒888


發現孩子早戀了,父母不要忙著去制止,不要說過分話,亂扣帽子或打罵孩子,更不能採用不正當手段,控制孩子的人身自由,趁孩子不注意,就去搜孩子的書包,衣服或抽屜之類的,一旦搜到了賀卡,照片之類的所謂的證據,就採取嚴厲的措施不讓孩子單獨出門,或接異性朋友的電話,或跟蹤孩子,孩子走到哪裡就尾隨到哪裡。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早戀是青少年在青春期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的反映,只要加以正確的引導,讓孩子能夠充分地理解,一定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首先,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對異性有好感是正常的,如果沒有那才是有問題。曾經有位父親,在孩子青春期時,嚴厲禁止兒子和異性交往,結果兒子35歲的時候還不會談戀愛,見到女孩子就面紅耳赤。

其次,父母發現孩子早戀,說明你的孩子很有魅力,這麼早就能夠吸引人了,作為父母要教會孩子如何和異性相處,委婉地表明你的期望:無論如何不要影響學習,並表明你對孩子的信任,相信他(她)會處理好戀愛和學習的關係。這種信任會讓孩子對你感激而不是怨恨;並往往會促使他們開始像一個成年人一樣去思考。

最後,給孩子一段時間,如果時間到了,他(她)仍然沉溺與戀愛之中並影響了成績,就要採取一定措施:和他(她)認真溝通一次,讓他(她)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成熟的愛:那是要對對方負責的,是以結婚為目的的,而且是需要一定的能力、一定的經濟基礎的等等。  

總之,家長要學會自我放鬆、自我調節,擁有好心情,保持清醒而冷靜的態度,讓早戀的孩子思考:1、我在愛他(她)什麼?2、戀愛後的我是不是變得更好了,還是變差了?3、我要的是什麼樣結果?這樣比空洞的說教更好,家長一定要有話好好說,切莫盲目衝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