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的情商教育這麼火?有沒有必要給6歲孩子上?

家有小學娃


我們小的時候,從來沒有“情商”這一說,只聽說過智商,智商大家都好理解,人的智力的高下,也有科學家研究認為,智商其實在人生下來差不多已固定,後天的努力,加分不會太多,我同意這種說法。關於情商,是後來才有的事,大概我理解的應該是人待人接物方面應對的能力吧?!同樣的,我也認為這個東西先天的成份居多,後天的學習不是不可能優化,但效果並非是我們想要的哪樣吧?!



我們的老祖宗從來沒有這種提法,古時候,誰家生個小孩太聰明瞭,會被認為是不太吉祥的事,要小心了。同樣,生個小孩,小小年紀就會非常“來事,”也會被認為難成大器。古人認為忠厚老實的孩子才有擔當,才有福氣,將來才可能有所作為,才可能孝養父母,光宗耀祖。我們觀察了一下古往今來的例子,好像古人是對的。
那麼,我們現在為什麼這麼熱衷於提高孩子的智商,情商呢?我想大概不外乎想讓孩子出人頭地吧?可結果呢?讓孩子參加這樣那樣的學習班,補習班,孩子累,家長更累,不光累,錢還花了不少,結果怕是收效甚微。老話說的好:“欲知前頭路,需問過來人。”誰是過來人呢?老祖宗。中國上下五千年文明,長久不衰,必然有它的道理存在,今天的人,迷茫時,不妨多回過頭去,向我們的老祖宗學習,尋求答案,我想必有收穫。🙏


十次第


情商是一個人管控自我情緒,如何與他人相處的綜合能力體現,它與智商一同重要,但現有的教育,只注重了孩子智力的提升,忽視了情商教育。殊不知情商的高低更能決定一個人未來的成就。

6歲,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黃金年齡,因此,加強對孩子的情商教育尤為重要。只有智力教育和情商教育雙管齊下,孩子才能真正贏在起跑線上。


情商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提高孩子控制情緒的能力

幼兒時期的孩子,性格具有不穩定性,易衝動,難以集中注意力,如果不加以教育,長期以往,錯過了最佳教育時間,孩子就會形成暴躁,易怒的性格,這對以後的發展都是級為不利的。

2.提升孩子為人處世的能力

高情商的孩子更懂得怎麼與他人相處,怎麼待人接物,在遇到問題時,也會自己尋找解決方法。遇到衝突,更能趁著冷靜,理性對待。



因此,強烈建議,孩子參加情商教育。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有意識的加強這方面的引導,畢竟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鄰居你大叔


一年前,我帶著孩子去一家情商教育機構體驗了一節課,孩子非常的喜歡,但是由於時間不穩合,加上我們作家長的不能長期配合教育,最終我選擇放棄了,當時我想著由於工作忙,都不能給孩子很好的陪伴,那麼上這個情商課,更不能有時間配合,我覺得上了是浪費的,所以沒上

雖然沒有去上,但是我也一直關注著,看到了許多孩子通過情商教育而改變的案例

一個孩子從3歲開始,連續上了3年的情商教育課:

那時的他:

上課會跑出去幾次

每節課在教室裡坐不住,還經常跑圈

每次拿出的教具他都會立馬過來“搶”

剛開始上課時,還有分享焦慮,哭的稀里嘩啦

現在的他:

落落大方,很有禮貌

很有自己的想法,會表達自己的情緒

超級愛分享,對一切好奇,勇於探索

很有同理心,會主動關注周圍的人

自我意識很強,清楚自己的目標

做事時很專注,像個大孩子的樣子

活生生的一個“別人家孩子”的案例嘛,看的很羨慕,哈哈

麻煩看到的爸媽們,能夠分享下自己的想法,謝謝!!


家有小學娃


針對這問題,我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學政治的時候,記憶最深的是潛移默化這個詞!對,這裡我就是想說父母影響著孩子!為什麼說情商教育火呢?是因為社會風氣?還是因為社會事故引發的呢?個人認為是後者!因為社會新聞暴露了種種問題,從國內到國外都迷茫著情商低導致了不良影響這些氣息!國內的先不說,看看國外旅遊的,隨地扔垃圾的,飛機上爭吵的。。。等等一大堆!國內的呢,打遊戲用刀刺傷舍友的,用刀殺害老師的。。。其實,歸根到底就是素質教育的問題!我認為應該從成人抓起而不是從小孩入手,因為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強大了!如果父母情商低,那麼必定會影響到下一代!我相信大家聽說代代相傳的原理,類似於"父母打你,那麼你肯定也會打你的孩子"這種理論!

所以我認為,給6歲的孩子上情商教育課程,還不如給他們的父母上一堂!只有父母情商高,才能長期教育孩子,影響著孩子和培養孩子!


搞怪多多圈


情商歸根到底,是人性的一種,它需要一個漫長的自我學習過程來形成,並不是機構的速效教化就可以立竿見影。

《三字經》有云“人之初,性本善”,意思是說,人最初的時候,大家的個性都是善良的。既然如此,那惡從何而來呢?是後天的經歷加上個人內心的情感變化生成的。沒有一個人從出生開始,就會被教化變壞人,然而,世間還是很多惡人,你還認為情商可以老化形成嗎?

是的,它有一定的效果,那就是啟蒙,讓孩子有一個好的認知,但並不能讓所有教導的孩子都變得高情商起來,在往後的年歲裡面,孩子所經歷的內心變化,才是情商成型的主要因素。當然情商也是可以學習進步的,那得等孩子知道何為情感才行。一個連情感都認知不全的孩子,根本無法去學習如何去管理自己的情緒和如何去與人相處,機構所能教導的不過是一種刻板的方式,不能變化通用。

就算用填鴨式將一批孩子教育好了,那麼也必然的讓這一批孩子刻板化,就像字帖練書法一樣,能過潛移默化一個月見效果,然而這一批練習的人千篇一律都是相同的字跡,毫無特色毫無生氣,和印刷體有何區別?


不如,放任孩子的個性吧,讓他接觸更多的人,去了解更多的人性,再通過適當的引導,才會更好的提高孩子的情商,這種放養式的培養,會讓孩子變得更鮮活與靈動,而不會像那些培訓出來的精英一樣,只會天天問候噓寒問暖,但偏偏不能讓人心暖,無他,公式化社交而已,取之何用?


歐歐



亮亮7z96


情商對於現在社會是一門必不可少的課程,但沒必要要6歲的小孩就學習這種市儈。

現在有能力都不一定比有情商來的實惠,但只要情商而不去修補自己的能力,也是不行的,所以孩童還是從能力教育,慢慢長大後,情商的問題生活中就會給她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