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子女,談談您的父母是如何的節儉?

大理野生菌直營


父母這輩人都是很節儉的。他們生於戰爭年代,物資極度缺乏,小時候聽爺爺奶奶講能吃飽算富裕家庭了。所以那時候應該大部分人都是這樣的吧,因為沒東西能讓你浪費。

但既然提了這樣的問題,我還是想回答一下,也順便回憶一下兒時雖物質很清貧但精神很富裕的生活吧!

那個從哪幾方面來說說父母的節儉呢?生活無非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衣食住行這幾個方面。

我家在農村,柴米當時都是生產隊根據工分分的,我家小孩多,所以全勞力就少,工分自然少。所以柴米都是不夠的,一方面我父親帶著我們去撿草曬乾,以補柴火不夠,(還有煤票,換來溼煤,自制煤餅,煤球。注:我媽是老師)一方面自己少吃也要讓我們小孩多吃點。有全國糧票,可以去糧店比市糧票多換2斤糧食,當時好像換麵粉比大米划算,所以我家都換麵粉,再到地裡去挑野萊,和著麵粉,來點豬油,很是美味(肉票都換豬油了,豬油幹炒白菜也是一道美味)。還有為了讓萊更豐富點,自制鹹萊,都幾缸幾缺的放在那,隨吃隨拿。

住的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大宅院,出行都是靠走。

好像這些都體現不了父母的節儉,因為那時候幾乎家家都一樣。

那麼我說說條件好轉以後我父母的幾個節儉行為吧。

86年,條件較以前稍有好轉,我大伯從臺灣來信了,同時寄來了對我們來說是一筆鉅款。(大伯是二十二期黃浦軍校,48年去的臺灣)按說可以大手大腳了,但很遺憾,沒有,還和以前一樣,唯一不一樣的是我爺爺奶奶過上了好日子,全村第一臺彩電,第一床蓆夢思,第一張沙發,都是給我爺爺奶奶享受,每個星期總有雞鴨魚肉在爺爺奶奶餐桌上。當然我們小孩還是能沾光的,但我父母總是告誡我們,錢雖然在我爸手上,但這是大伯給他爸媽的補嘗,不是給你們享受的。我爸媽還是跟以前一樣,粗茶淡飯,連鄰居、村民都說還這麼節儉幹嗎,表示看不懂,但我爸媽就是不聽。

後來在我爺爺勸說下,全村第一幢有專業人士設計的洋房在老宅基地上拔地而起,而我爸媽還是粗茶淡飯的過著平淡的曰子。

謝謝你們,爸、媽!你們讓我懂了生活是什麼。


寶爸社評


我們兄妹五人,兩個60後三個70後,那時候比較貧窮,記憶中很少做過新衣服,母親總是把大人的舊衣服修改一下給我們穿,老大穿過老二老三接著穿。上學時父親除了付書學費外從沒給過一分錢零花錢。畢業時是80年代,那時已包產到戶,經濟也有所提高,但父親還是不給我們一點零花錢,我們買衣服鞋子等花費都是我們自己打一點零工掙的錢。再後來就陸續都結婚了,父親規定我們一個人只能花多少錢,多了不行。比如我是老大,當時只給一千元,包括結婚的全部費用,既傢俱、床和床上用品還有倆個人的衣服,外加一塊手錶。我和妻子就是用那一千元把婚給結了。後來老二老三結婚時經濟漸漸好轉,但父親還是硬性規定,只是花的錢比我要多一些。


心花綻放0824


父母與孩子實質就是兩個世界,由於所經歷的不同,具體到生活中的一切細節各有千秋。

一個人的成長,不單靠在學校,在社會的知識,更為重要的還是自身的家史,瞭解這些你才是完美的,並將此傳給後代。

世界就是三位一體的結構,老中青三結合的產物,社會這個板凳的三條腿,損了誰都不成社會。

我的父母是隨逃難大隊來這裡的,六二年前後國家大困難,六三年出生的我們,從根本上就註定了貧困,是先天的,我們是富強的見證者!

貧窮,飢餓揮之不去的蔭影,我們常常要求子女吃點憶苦飯,講點背景他們總是不理喻!

我們的父母那代人,興修水利,大鍊鋼鐵的精神永放光芒。巜紅旗渠》,《創業》,《大寨田》那些好電影就是我們的靈魂。

四世同堂的我們,面對我們的子孫,除學點書本外,領到田園走走,見見世面!

本題的節儉,我們不能回答,只能以淚洗面!

那個時代,衣服補了又補,做飯炒菜時誰還敢倒油,都是用油刷刷點意思意思罷了。一月每人一兩油,一年一斤肉,誰過生日時就是兩個雞蛋,吃饃時計劃著吃,根本談不上浪費!


智者98294281774


我只記得爸媽的衣服一年就買個幾件。整整一年,在家裡買房得時候,外面欠債,我媽就只給我買了件新衣服。還讓我騙阿姨,是人家給的卡給我買的。只要我不在家,他們就會吃點青菜。連葷菜都捨不得買。現在房子債還清了。襪子破的還是捨不得扔。一穿再穿,其實已經有條件了就是捨不得。省下的錢給我的孩子,對,目前得我也生了小孩了,給我的孩子買保險。為了我們的以後。他們現在省下的每一分錢都留著給我的孩子。我是女兒,每次看到他們這樣,我都覺得很不值,說實話。因為女兒的錢終究給的還是他人。雖然現在嘴上說所謂的男女平等。不過這個都是假的。真正的倫理還是男重女輕,中國的文明又在那裡,風俗又在那裡。女兒嫁出去終究東西還是給了婆家。孩子的姓也是婆家的。留的東西也是給他們。說實話,從我的角度上看真的不值。因為人都是自私得。嘴上說的再好聽,其實也不過是看著你背後孃家的東西罷了。


糖小汪



落赦


端午節,是母親的忌日。母親是在十幾年前的那一天去世的。有一次端午節,我在丹東出差。想給母親燒紙祭奠,卻不知到那裡去買。旅店的一個服務員知道了,就親自帶我去買了,還陪著我一起焚燒祭奠。今年的端午節祭奠完,我寫了《端午節祭母》 母親在天堂, 如今可安詳? 常思音容貌, 更憶溫柔鄉。 家裡全都好, 不需您惦想。 姐弟均和諧, 老父身體棒。 兒孫也繞膝, 生活皆小康。 最喜下一代, 獨立能擔當!小時家裡窮。記憶裡最好吃的,是母親做的熱麵湯。只有病了才會吃到一碗。睡一覺發發汗就好了。有年冬天,山東的祖孫倆遇到了暴雪,在路邊屋簷下又冷又餓捱了一天。母親就做了兩碗熱麵湯,還拿了厚棉被和舊棉襖送過去。他們走時,母親要回了厚棉被。母親說,厚被(後輩)是不能送人的。母親善良,也很迷信。但我卻以為,母親的迷信恰恰是對未來的願望。其實,母親自己可以吃苦受累,最大的願望是孩子們有出息。我曾寫過一篇微小說《禮物》母親節到了,小雞蛋們都想送給媽媽一個最好的禮物:“我要把自己變成松花蛋!”“我要把自己變成荷包蛋!”媽媽聽見,急得都要哭出來了!潮寶沒吭聲,只是在蛋殼裡面一下下啄:“咄、咄、咄......”終於啄破了蛋殼,變成了一隻小雛雞!媽媽笑了,高高興興地帶著潮寶出去玩了。雞蛋從外面被打破只是一個食物,雞蛋從裡面被打破就是一個生命了。

《浪漫是邯鄲的小雨61》忠厚善良的母親雖然不識字,但極聰慧、能吃苦。年輕時在村裡,她紡紗、織布總比別人幹得好、幹得快。後來進了城,街道成立縫紉社,母親當了縫紉工,學會了裁剪,自己還設計服裝。人們慕名前來,許多企業的工裝還要她親自設計、裁剪呢!母親用剪下的碎布頭給我縫製的書包,簡直就是個藝術品。

那天,母親晚上突發腦溢血,在醫院搶救。我拿出了自己身上僅有的五百塊錢,去交住院費,但還是不夠。 一旁的堂兄掏出了300元,大姐掏了200元。但還是不夠。醫院寬容,要求第二天補交。 第二天,我把家裡所有的五萬塊錢都取出來,拿到醫院。二十多年前的五萬元,可是一筆鉅款啊! 交完住院費,堂兄過來對我說,昨晚他出的那300元,是單位的公款。 挪用公款可是涉嫌犯罪呵!我趕緊掏出錢給他。大姐也要回了那200元。 母親搶救到第三天中午,我累得躺在搶救室外面的樓道地上睡著了。也不知睡了多久,迷迷糊糊中突然聽到堂兄說:“他有錢(他救),怎麼讓咱們也陪著(時間)?”大姐附和著說:“就是。” 我當時眼淚“譁”就下來了,但緊閉雙眼不敢睜開,怕自己無法面對這兩顆硬硬的心。 堂兄一歲的時候,他母親就去世了。因我叔叔要娶新嬸嬸,我奶奶就想把堂兄過繼到我家,我父母親不同意。但堂兄從此以後直到初中畢業,生活費都是我父母供養。然後父親再給堂兄農轉非進城,與我們住在一起。再然後,父親給堂兄安排工作,娶妻生子。也算恩重如山了。 可能就是因為當年沒有同意過繼過來,而心懷不滿麼? 多年以後,我開車陪老父親回老家,大姐、二姐和堂兄隨行。先是去了留宿看望大姑,然後再回西城老家。路上,老父親讚賞的說:“看你們鬥兒哥的產業做得這麼大,現在農村日子真好過了。”堂兄接過來說:“現在農村人比城市人有錢。我當年如果留在農村,肯定比現在過得好。”老父親一時語塞。我開著車,眼睛盯著前方,回答說:“城裡人有過得好的,農村人也有過得不好的。”然後大家都沉默了。 到家下車,二姐悄悄誇讚我說:“你剛才的回答,給你120分!”

曾看過一期《動物世界》,一隻自私貪吃的鬣狗落單了,被一群獅子包圍了,身上也被獅子咬的血淋林的。鬣狗異常害怕,試圖通過嚎叫示威逼退獅子。 但是一群獅子又怎麼會怕一隻落單的鬣狗呢?鬣狗見獅子無動於衷,絲毫不畏懼它,這時鬣狗的眼淚都快下來了。 鬣狗被逼無奈,想出來了一個下下策,那就是剖腹自殘,它把自己的腸子從身體裡拽了出來,想要以此達到震懾獅群的目的,逼迫它們讓步,但是這招顯然失敗了,以殘忍著稱,號稱'百獸之王'的獅子怎麼會害怕。 這隻鬣狗也真是愚蠢至極,最終因失血過多而死,成為獅子的盤中餐。 所謂自私就是總是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將自己的利益和意願放到第一位,很少考慮和顧及別人的感受。最後受傷的還是自己。 每個人都有表面的無私和內裡的自私。 自私但不能只有自己,無私但不能失去自己。

一個人有軟軟的心,總會忘記了別人的所有的不好,而記得別人的一個好,所以每一個日子都過得暖暖的;一個人有硬硬的心,忘記了別人所有的好,而記得別人的一個不好,所以每一個日子都過得冷冷的。 一個人有軟軟的心,會為了一件小事而感動,也會為了朋友的困難而傾盡全力,互幫互助的點滴,是生命裡的溫暖;軟軟的心,不會用尖銳的語言去傷害別人,也不會對別人的觀點指手畫腳,這樣的平和,是人際交往中的溫暖;軟軟的心,會為一首旋律動聽的音樂所陶醉,也會為電影裡的一句臺詞而動情,這樣的善感,是時光裡的溫暖;軟軟的心,會為一朵花的綻放而欣喜,也會為孩子的一個笑容而歡欣,這樣的歡喜,是平淡中的溫暖。這麼多的溫暖時刻,構建了溫暖的日子,美好而溫馨。 摯愛的親人之間,多一份關愛;親密的朋友之間,多一份信任;共事的同事之間,多一份尊重。讓那一顆軟軟的心,散發人間的清香,溫暖每一個生命中有交集的人。 不計較人生得失,不嫉恨愛恨情仇,用良善、知恩、坦然武裝溫軟的心,感受身邊的溫暖,體悟世間的美好。用溫軟的心,過溫暖的日子,生命才會給我們美好的反饋,生活才會給我們快樂的體驗。

清明,去給母親上墳,走到小河邊,孩子興奮地喊道:“爸爸,快看,河邊的柳樹綠了。好美啊!”放眼望去,兩岸的柳樹已經抽青發芽了。翠綠翠綠的,綠的似乎能聽到鳥叫聲。“爸爸,咱去摘柳芽吧,回家讓奶奶給咱們蒸包子,我愛吃、爸爸也愛吃……”說到這裡,孩子突然間停住了…… 母親是偉大的,為了孩子可以奉獻自己。我曾寫過幾篇微小說來表達母親的這種愛。《學游泳》她有個寶貝兒子,捧在手裡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喜歡的不得了。寶貝兒子剛學會走路,她趕緊給寶貝兒子買了好幾雙名牌跑鞋;寶貝兒子剛學會認字,她趕緊給寶貝兒子買了一大摞經典名著......一轉眼寶貝兒子就長大了。等寶貝兒子剛學會談女朋友,她卻趕緊給自己報了名去學游泳。 《乳汁》震後,媽媽和孩子被壓在了樓板下面,卻安然無恙。四周一片漆黑。 “媽,我餓。”“吃奶吧。”“……媽,沒奶了。”“還有。”“媽,奶有股怪味。”“媽病了,你吃習慣了就好了。”後來,人們從廢墟里挖出了這母子兩個。孩子活著。媽媽因失血過多,已經死了。她扎破了自己的乳頭。

《浪漫是邯鄲的小雨62》有一年的冬夜,大雪瀰漫。幾個朋友來家吃酒打麻將,五更才散。出門見老父似個雪人兒在外守夜:“你舅姥爺嗜賭成性,偌大個家業都敗了…”從此,我是賭不沾。多年後,我的一個發小挪用公款賭博事發逃亡,先被通緝,一年後自首,鋃鐺入獄。出獄後再遇車禍而亡。他的父母的後事都是我們幫忙辦的。老父道:“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賭博是個無底深淵、煎熬火坑,只會得到無盡煩惱恐懼啊。”我有三個舅姥爺,一個是八路縣長,一個是敵偽縣長,還有一個是賭徒。八路縣長把敵偽縣長從家裡掏出來槍斃了,自己也犧牲在了抗日戰場上。賭徒則把家產輸了個精光。

《浪漫是邯鄲的小雨63》父輩這一代人很不容易。一個人背井離鄉,獨自打拼,自己省吃儉用,節餘的都寄回老家。據父親說,他參加工作也是有很多故事的。那天他正在臨村拾糞,聽說有首鋼來招工,回家扔了糞筐就與同村幾個人一起去了。結果,只有父親被招上。並且當場就跟招工的人坐火車走了。在北京工作兩個月後,父親揹著掙來的近百斤小米請假回家。那時工資不是鈔票而是小米。父親因技術好,每月能比別人多掙十斤小米呢!可是沒想到,等父親高高興興回到家,我奶奶見了卻放聲大哭。後來才知道,同村那幾個沒被招上的傢伙回來造謠說,我父親被裝進悶罐車裡拉走了,再也回不來了!

《浪漫是邯鄲的小雨64》每次出差,我都會給父親帶禮物回來。這些禮物都不能花太多的錢,否則父親就會心疼。但這些禮物必須物有所值、難得一見,否則我就會不好意思向父親彙報。那次在香格里拉一個藏民酒坊,我買了青稞酒和犛牛肉請藏民喝酒。藏民很高興,說他喜歡漢人,漢人給他們帶來了新生活。他還說藏民最喜歡我這樣戴眼鏡的漢人,有知識有學問。酒至半酣,我說我想給父親買一條藏獒皮褥子,治他的老寒腿。這個藏民就把我領到他後面的倉庫裡,幾百張皮子隨便我挑。我選了一張棕黃色的,然後我就給錢。誰知藏民說什麼也不收!後來勉強要了300塊錢。回來給父親床上一鋪,嚯,頭至尾兩米以上,頸部鬃毛有半尺長簡直就是一頭小獅子!父親任勞任怨,生活節儉,在安排子女工作問題上老謀深算,眼光長遠。經歷了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坎坎坷坷,我們姊妹四個沒有一個下鄉的,也沒有一個下崗的。為了解決我叔叔再婚問題,還主動把三歲喪母的侄子收養了,並扶養長大,上學,農轉非,進城安排工作,直至娶妻生子,成家立業!我們現在培養一個孩子還覺得壓力山大,如果有五個孩子簡直不可想象。父愛如山,在於擔當。一直把父親當做我心目中的永遠不可超越英雄。我父親每每對我的工作進行褒獎的時候,我就會對父親說出這句話。父親就會高興地笑了起來:“時代不同了,事情難辦了。你已經很好了。” 《浪漫是邯鄲的小雨65》是的,我知道父親欣賞我的唯一一點就是從不向家裡伸手求援。結婚時,我住在自建房裡,老婆要冰箱彩電洗衣機,一輛立鳳大彎梁自行車,還要吃完酒席再旅遊!可家裡只給我800塊錢啊!再說那些東西都要憑票購買的!沒辦法,只有自力更生了。硬實力不行就憑軟實力吧!先瞞著家裡找朋友弄了個票,借錢買了個大彩電。向老婆充分展示了一下我家的實力。然後再託朋友分期付款賴公家的帳弄來了冰箱洗衣機,那輛立鳳大彎梁是我用一輛大永久在和平澡堂車市換的。迎親時還臨時拼湊了幾輛小汽車,光光彩彩把媳婦娶回了家。婚宴是借了鄰居幾間房子,再搭了個大棚辦的。結婚第三天,就帶老婆從武漢順流而下,坐船到上海旅遊了一圈。看到我孩子結婚,一色的黑色大奔,招商大酒店請了一百多桌。婚後雙飛雲南,一趟消費好幾萬!我就感嘆真的今非昔比啊!我總對同事說,房子是邯鋼給的、票子是邯鋼給的、車子是邯鋼給的、妻子是邯鋼給的、孩子也是邯鋼給的……我不愛邯鋼誰愛邯鋼?


水滸童話866


小時候物質匱乏 我們兄妹五個 記憶中就沒有吃過飽飯 結婚以後改三差五的給他們送點吃的喝的 逢年過節給他們置辦好節日物品送去 他們把省下來的每一分錢存到擔保公司....然後打了水漂……然後就沒了下文...


夏漾漾


節儉得不講道理,很過份,父親臨終前都捨不得兒女們幫他置辦的新衣,總是穿6、70年的舊卡機布中山裝,身體好時每頓飯都吃得乾乾淨淨,還會把掉桌上的飯粒吃了,85歲後各方面機能減退,幾乎不能進食!想想我們自已及後輩,浪費的東西都夠父母食用一輩子!母親稍好,今年八十歲,愛穿價廉物美的老年大花衣服,雖幾十年生活在最偏避的山溝溝,現住小縣城,還常用她僅學的幾個漢字,戴上毛花鏡,手抄古蘭經。還有,每年為二十多個兒孫、玄孫納一雙母愛牌鞋墊!六個兒女們會穿,但小輩們不穿她也給。


眾創智慧肖子


父母國企雙職工,現在都退休了幫我們帶著孩子,平時從來不去飯店吃飯,都是自己買菜做,一年差不多能存出10萬塊錢來。去年200萬全款買了套商品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