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現在的小孩難以管教,說也不聽而且自己還總認為有理,應該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少帥977


對於大多數的家長來說,孩子確實是很難管。但有不少的家庭,卻出了聽話省心的孩子。一味指責孩子不聽管教的時候,家長應該反思下自己有哪些沒有做好的地方。

對於孩子的出錯,一開始有很多家長會管不住自己的情緒,會出離憤怒,甚至毆打孩子。初為父母的我們,有多少人不是有這樣的過程呢?對於這些情況,往往是由於父母的無能應對造成的。進而有對孩子形成傷害。

管教孩子有時候很複雜,有時候又很簡單。堅持生活中的正確原則底線是管好孩子的前提。對於違返規則,原則的行為要堅決的不妥協,對於孩子正確的言行,要及時表揚,及時獎賞。堅持這樣做,一個好孩子就慢慢養成了。

多多學習,多多交流管教孩子的有益方法,提高父母的管教水平也是管好孩子的基本要求。社會在進步,孩子生活的時代跟我們長大的時代已經迥異。順應時代變化,瞭解學習孩子的世界,跟孩子交朋友,也是管好孩子的必要條件。


德誠勤為


孩子教育,永遠是家庭,國家以及這個社會所面臨一個大問題。

先不要說孩子怎麼教育,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說孩子難管教,不知道父母是怎麼當的“老師”?教育孩子先反省一下自己,是否管教到位?

再一個就是現在的孩子,真的太慢管教了!我曾經遇到一個女孩子,15歲,開始處對象,上床,嗑藥,迪吧,酒吧……所有不是她那個年齡做的事他都做了!她的父母怎麼管他都不會聽……

現在的孩子,生活在幸福的時代,沒有經歷過任何苦難,既然沒有苦難,那麼他們只會怎麼“瀟灑”怎麼來!

個人感覺要想教育好一個孩子,就要從,德智體美勞一起下手,一定要讓孩子有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品質深深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讓孩子喜歡科學文化,發展孩子感興趣好的特長!增強他們的體制,培養他們的意志力!還要培養他們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質教育!一定要讓它們知道,勞動才能獲得報酬,這方面教育必不可少!

可憐天下父母心,每個孩子都有青春叛逆期,希望,當你們從青春期走出來的時候,留下快樂美好的回憶!不要留有遺憾!

說的太多了……全是個人觀念,有些地方並不連貫及完美,見諒!



用戶106493726768


首先,提問者用“管教”一詞,我認為不妥。現代教育理念認為,人與人是平等的,家長和子女,老師和學生,如果定位於管理與被管理的關係,出現被管理者不服“管教”的現象是正常的。家長老師是因為知識、生活閱歷等比小孩兒豐富,不自覺地拿自己的三觀給小孩兒“畫圈圈”。我們兩千多年裡有不少腐儒,言必“子曰”,在百姓中也有“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多”等倚老賣老說教。這種說教往往在說教的那一刻及之後的一段時間內效果不佳,甚至引起小孩兒逆反心理。當小孩兒成年後生活閱歷越來越豐富,反而會經常感嘆:後悔當初沒聽話,還是大人(或老師)說得對呀!然後自己變成說教者,開始管教下一代,代代循環。

反思這種現象,問題出在哪裡呢?我認為是:小孩兒從一兩歲開始就是有獨立人格的人,好奇,能獨立思考。家長和老師只起引導作用,不起決定作用。“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恥下問”,正是道出一個真理:大人和老師固然比小孩兒會的懂的要多得多,但小孩兒因為好奇和奇思妙想,有時候有些方面可以是家長或老師的老師,比如手機功能,很多小孩兒比大人老練的多。

那麼好,換個思路“管教”小孩兒,那就是凡事“商量”“向小孩兒請教”,就如同你們是同事關係、同學關係。我們不會管教同事同學吧?當然馬上就會有人反駁:那他要是不聽話,犯了錯或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後悔就來不及了!好,那麼同事同學不服管教,你會馬上反駁我嗎?你肯定會說,他們又不是我的小孩兒,錯了教訓是他們承受。同理,小孩兒不聽話,你已經沒有辦法讓他聽話了,這個時候你是不是已經意識到小孩兒逆反心理的加重趨勢是很恐怖的?如果意識到了,將來的恐怖發展才是需要重視和解決的,眼前的“不聽話”和“將來的恐怖發展”相比,眼前的“不聽話”好像次要些吧?

那“不聽話”積累下來不還是可怕的嗎?我個人的觀點和做法是:和小孩兒商量一個折中的方案。尊重他,我們的小孩兒能得到家長和老師的尊重是驚喜是奢侈。居高臨下一刀切式約束甚至打罵對於現在的小孩兒來說是不可取的。但部隊和中國傳統家庭教育是可取的,那當另論。


小城阿Q


如何正確教育孩子,這個問題寫多少本書都講不清楚。但是我認為,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應該是這樣的:

安全感:父母承擔照顧孩子的責任,給他們值得信任的感覺,同時樹立一定權威性。

參與性:讓孩子感覺到“跟你在一起很開心,你和其他人以適當方式相處也會這麼開心”。在與孩子游戲交流過程中讓他們社會性增強。

滋養:溫柔,溫暖,令人平靜的父母傳遞給孩子這樣的信息“你是可愛的,當你需要安慰、讚揚和照顧的時候可以來找我”。

挑戰:父母給予孩子一定挑戰,鼓勵孩子在競爭中成長。

首先要以上四點儘量完善,孩子就不會是看起來的那樣難以管教了。

其次就是孩子犯錯時的教育方式。教育之中應首選獎勵,鼓勵孩子多做正確的事;其次是消退,孩子吵鬧安靜地陪著他卻不做回應;最末是懲罰,並且在懲罰時不能讓孩子覺得你討厭的是他,而應該僅感到你討厭的是他做的事。

家庭教育博大精深,最後一句箴言送給大家:

“最好的教育應是不帶誘惑的深情,不含敵意的堅決。”

我是雪姨,關注“以情施教”,給您帶來更多優質教育與育兒知識!


以情施教


首先,言傳身教,賽賓斯說過,孩子是父母的鏡子。你一下班一回家玩手機,睡懶覺,一抬頭或者一醒來發現兒子在玩,馬上吼一句,你怎麼不去做作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不要以為教育是學校的事,這是大多數家長應該改變的觀念。

第二,讚美和鼓勵。每個人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而不是責罵,希望所有父母看到孩子身上閃光點,去長善救失,而不是對優點視而不見。比如孩子數學成績好,但是英語卻一塌糊塗,相信大多數人會這麼說,孩子雖然你數學好,但是不能偏科啊,畢竟最後要均衡發展。一個但是,毀了你的讚美,何不這樣,孩子,我相信只要你多花心思,英語也能像數學一樣棒,你現在只是沒有找到方法而已,我相信你的英語一定也很棒。

第三,關心身體,更要關心他內心感受。很多家長髮現自己孩子好多話不和自己說了,甚至很多自己該知道的事情也瞞著自己。這就是你永遠以一個家長的身份站在自己角度去要求孩子,而不是以同伴或者知己身份去開導或者瞭解孩子。總是說“你應該,你要,你必須”,從不會問“孩子,你覺得”“你的想法呢,孩子”。這種權威最後導致了所謂的代溝,以至於越來越遠,變成鴻溝。


簡簡單單讀書人


那就讓他有理,讓他說出道理,明白道理不好嗎?,孩子大了自有他的道理認識,成長長大就是自己說的做的都有自己的道理都以自己原則要求為準,慢慢的獨立,不在以你為最終答案,不再那麼需要徵求你的意見。從小鍛鍊,讓他做自己,做一個有主見的人。也許他可能推翻以前的科學道理呢?名留歷史呢?


一馨昇華教導


其實現在市面上有不少父母訓練課程,教父母如何為人父母,這些課程都不錯。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哪一種課程,只是一種方法,每個孩子的特點都不同,需要理論結合實際。


貞知拙見


現在時代不是老一輩的時代,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教育,不要把自己因為好的,灌輸給孩子,而是給他想要的!


13531636268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做父母的每做一件事情都是在給孩子做榜樣!


286葡萄


揍一頓就好了。

教育出真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