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家長、學生與老師的關係?

嗆嘚嗆嘚嗆嘚嘚


以前的學校教育環境很單純,上過學的都有經歷。我上學的時候沒有早晚自習,學生來早點就自己學,到了初三以後才開始有早晚自習,那個時候也不關心自己能考什麼重點高中,因為自己學校就有高中,所以家長也沒有什麼期待,考多少家長也不關心,甚至自己都高三了,家裡人還不知道自己要去參加高考。

那個時候老師也沒有辦補習班的,孩子上課不聽話老師也打人,也沒有家長去學校投訴的,有時候回家告訴家長,家長還能再揍一頓。普通高中的大學升學率很低,一個學校能有幾個上二本或是專科的都感到不錯了。

現在家長要求高了,自己以前上學沒有好好學,同一個班級的同學因為上學與不上學,上好學與上一般學校的區別在工作後出現了差異化,他們意識到了讀書的重要性,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重蹈覆轍,希望自己的孩子上重點中學重點高中,然後考重點大學,每年的升學宴,別人家的孩子是985,211,風光無限,自己的孩子怎麼能差呢?

於是家長開始注重教育,開始關注分數,孩子不行怎麼辦,得去補習啊?於是打聽哪一個補習機構好,哪一個老師教的好,然後你家的孩子去了,我家的孩子不去怎麼行呢?人家都學那麼多,我家的孩子什麼都不學怎麼能競爭過別人呢?於是焦慮恐慌情緒滋生。

於是就有大膽的老師開始辦補習班,收入不錯,然後就有其他老師效仿,甚至為了生源,就會逼或是暗示學生去他那兒補,本來家長想換一個老師的,但是迫於壓力不得不去,交錢了,也可能沒有什麼效果,他就一肚子氣,然後家長聚在一起,怨氣也就越來越多,家長與老師之間的關係就變得不再單純了。

家長要成績,老師因為中考高考的壓力也需要成績,那受苦的是孩子,他想玩,他可能資質真的一般,但家長哪有承認自己孩子不行的,就認為孩子不努力,或是老師不用心。所以家長在家逼孩子學習,老師在學校逼孩子學習,結果就發生了很多悲劇。

以前消息閉塞,現在信息發達,哪個學校哪個學生有什麼事,全國人民都能知道,再加上一些媒體為了博眼球,使這三者關係更加緊張,新聞里老師打學生可以掀起媒體大戰,可是老師被打被殺,下面的留言卻讓人寒心,只有老師同情老師,於是為了自保,人人自危,最後受到傷害的還是孩子。

所以解決這三者矛盾不是哪一個人的力量可以決定的,這是長期各種原因造成的困局,只要有中考高考的指揮棒,只要家長有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的意識,矛盾就會存在。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強對老師的師風建設,嚴厲打擊違規辦班,家長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要客觀的要求自己的孩子,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為什麼要逼迫他們同一時間綻放呢?

家長也要明白孩子來接受教育,光有理想是不行的,想讓自己的孩子處處受照顧還不用多寫作業多吃苦,就是請個神仙也不行,學習就是用來吃苦的,沒有哪一個人的成功是隨便得來的,青春就是用來吃苦奮鬥的。你今天心疼你的孩子,將他當作溫室的花朵,等他進入社會後誰來保護他?所以要尊重老師的教育,多一點理解與寬容,三方才能和諧共處。

我只是表達自己的看法,你可以反對,也可以發表不同意見,請不要亂噴,請文明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