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當兵,臉上都要被黥面,你知道什麼關於黥面的故事?

微影悼紅


所謂“黥面”就是在人的臉上刺字,原本是一種懲罰犯人的方式,如同我們所熟知的《水滸傳》中的林沖、武松、楊志等人臉上刺字後發配充軍的情景。後來宋朝實行“黥兵制”在軍隊中也普遍採取刺字的方式防止士兵開小差。


黥面是從唐末五代開始的,首先使用刺字的是後梁太祖朱溫,據《宋史.兵志七》記載:“唐末,士卒疲於徵役,多亡命者,梁祖令諸軍悉黥面為字,以識軍號”,在那個戰亂的年代,士兵組成非常複雜,多有逃亡現象,朱溫為了扼制這一現象,就在軍人臉上刺字,以作識別,如果有人逃跑就讓唐末無處隱藏,這就是刺字的最初用意,在那以後軍閥們認為這一方法不錯就沿用了下來。

宋朝的軍隊分為三種:禁軍、廂兵和鄉兵,禁軍是宋朝的中央軍,是守衛都城的,待遇自然就好,要想加入禁軍行列那也不是容易的事,那都要經過政審、特招,那都是有權勢、有地位、有關係的子弟才能進去的,這些兵整天的養尊處優,極少有逃兵,後來到了北宋末、南宋時禁軍也同樣要黥面;

鄉兵極少民兵組織,農忙為民,農閒訓練,主要負責當地的治安和參與當地的戰事,不必東征西討,不存在逃亡,因此在鄉兵中就不用黥面。

而廂兵一般駐紮在邊境地區,各地軍隊要定期輪流換防,需要不停地移駐,戍邊既危險又艱苦,因此經常出現逃兵現象,所以這些廂兵全部要黥面。 士兵一入兵營就要黥面,除臉上外,手臂手指都可以刺字,在面部刺字就是在臉上刺上“xx指揮”就是部隊的番號,到宋仁宗時,還要在左手拇指下加刺地方安撫司的名稱,如果士兵改投他部,還要加刺,如果開小差被抓,則要加刺“逃走”二字。


當年岳飛背上刺字也是制度使然岳飛九懷報國之志,曾三次從軍抗金,他十九歲時在河北真定(今正定)第一次應募入伍,背部刺字大約是此時所為,因為北宋末年“刺字為兵”的制度仍在貫徹執行,不刺字不可為兵這是定製,岳飛所以在背部刺“精忠報國”四字來激勵自己報國殺敵。最為著名的當屬狄青了,狄青是宋朝最負盛名的大將,他在青年時代投軍後,像其他士兵一樣在臉上取得了刺字的標誌,人稱“面涅將軍”,後來他因戰功而被皇帝提拔為樞密副使後,臉上仍有早年當兵時的刺字,宋仁宗勸他用藥水去掉,狄青謝絕了皇帝的好意。

在臉上刺字當兵如同犯人一樣,帶有侮辱性質,有好多青壯年就不願意當兵,南宋後期就慢慢的減少了刺字,元朝建立後,就取消了這種反人道的招兵制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