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本是開天創世之祖,為何甘願向玉皇大帝俯首稱臣?

太上老君本是開天創世之祖,為何甘願向玉皇大帝俯首稱臣?


“ 太上老君是何許人也?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萬教之宗元,出乎太無之先,起乎無極之源,終乎無終,窮乎無窮者也。”

這句玄乎其玄的話總結起來就是,太上老君是這個世界的始祖,而又超脫這個世界,因為太上老君永生不滅,而我等所有物種都有壽終之時。此外太上老君還是道教的始祖,因此他理因是這天上人間位至最高者,那為何卻出現一個玉帝把他壓住一頭,這裡面其實經過了一個漫長的歷史演變。

太上老君本是開天創世之祖,為何甘願向玉皇大帝俯首稱臣?

對於太上老君的崇拜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一個叫張道陵的人所創立的五斗米道。在五斗米道的教義中,太上老君還是這六道之中最高的神,也就是歷史上太上老君還曾經坐過頭把交椅,可惜時間不長,很快就有人出現將其取而代之,那就是上清三君。

太上老君本是開天創世之祖,為何甘願向玉皇大帝俯首稱臣?

關於上清三君的出現,也是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北魏時,著名的道教改革大師天師道領袖寇謙,雖然仍以“太上老君”為最早最高尊神,卻已經在他的教義裡出現了“道德天尊”這位神人。當然今天曆史學家認為,“三清”的名稱最早成型於南梁陶弘景所撰的《真靈位業圖》。

在那本書上排列神仙序位,在這本書中已經明顯地提出了上清太清的名稱,但“三清”之名位次序尚未確定,可這時太上老君已經位居三清之後居於第四位。由此可見南北朝之後,太上老君已經帝位不保,落入三清之後。可是太上老君畢竟是天地萬物之始祖,三清雖然名次在其前位,卻也是太上老君所創,三清乃太上老君呼出一股氣演化而來。

太上老君本是開天創世之祖,為何甘願向玉皇大帝俯首稱臣?

正因為後來出現了三清將太上老君所取代,而三清又創立於太上老君,他們兩者之間這種糾纏不清的關係,使得不知何人才為真正的最高主神。而這時統治者卻急需一個明確的主神來證明他的合法地位。其實在過去統治者並沒有過多的去考慮這個問題,因為早在遠古時期就有各種神話傳說為他們的統治由來做好解釋,而一切的改變起源於劉邦。因為在劉邦之前,歷代君王都本來就出自貴族,而這些貴族都是千年傳承的世家大族,他們的統治地位早已明確。

太上老君本是開天創世之祖,為何甘願向玉皇大帝俯首稱臣?

可劉邦不一樣,劉邦是第一個平民皇帝,他之前劉家可以說沒有任何背景依託,所以他的統治地位是沒有得到上天認可。如果忽然有一個野心家認為,劉氏家族和自己是同樣的出身,他能貴為君王,自己也能做到,畢竟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到時必然威脅到統治者的根基。幸虧這時漢武帝利用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君權神授,才將百姓暫時說服住。

到了盛唐之時,李淵又把自己比作老子之後,以聖賢治天下,獨尊道家。可是到了宋朝,之前的那些套路已經是無法重現,他必須要創立一個神來承認自己的合法地位,這時宋代的第三任皇帝宋真宗創立了一個尊號“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而這個也就是所謂的“玉皇大帝”。

太上老君本是開天創世之祖,為何甘願向玉皇大帝俯首稱臣?

其實玉皇大帝並不是憑空而來,在過去早已經存在,只是那時候還不叫玉皇大帝,而叫昊天上帝,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天帝”。其實昊天上帝早在西周就已經存在,他那個時候是華夏大地各個諸侯國祭祀的最高神。

《通典·禮典》有言:“所謂昊天上帝者,蓋元氣廣大則稱昊天,遠視蒼蒼即稱蒼天,人之所尊,莫過於帝,託之於天,故稱上帝。”

那個時候估計還沒有太上老君的出現,結果昊天上帝坐上了第一把交椅。因此當我們在追尋這些年來,太上老君和玉皇大帝的誰主浮沉的輪換,都不難發現所謂的神由頭到尾都只是人創之物,他們從頭到尾都是服侍於統治者的工具,一旦王朝發生替換,那主神位置上的人也必然會被替代。如果仍追尋過去之神,那不就是間接的否定了自己的合法地位,把自己推上名不正言不順的萬丈深淵中。

太上老君本是開天創世之祖,為何甘願向玉皇大帝俯首稱臣?

至於非要從技術上解釋太上老君為何屈從於玉皇大帝,可能大概是因為他的修行不夠吧。曾經孫悟空大鬧天空,問計於太上老君,為何玉帝老兒能當上這萬物之主,太上老君就回答他:“你那廝乃是個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奪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該多少年數,方能享受此無極大道?”不然無法解釋為何太上老君屈尊於玉帝之下,因為他可是真正一神人,傳聞所謂的盤古開天闢地,女媧煉石補青天都是他的化身所為。

太上老君本是開天創世之祖,為何甘願向玉皇大帝俯首稱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