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大跌回2017年的50美元,可國內的油價卻漲到了7塊多,你怎麼看?

用戶59894918939


我想,這裡的原油大跌回到2017年的50美元/桶,指的是美國WTI石油期貨價格。的確,2018年11月份美國石油價格已經回到了50美元/桶,並且運行的價格區間與2015年4月份,2017年10~11月份幾乎相同,應該說這三個價格區間內,國內成品油價格就有很強的可比性。

2017年美國WTI石油期貨價格呈上漲的趨勢,國內成品油價格在此一線橫盤整理後,油價開始步入連續上調的態勢。進入11月份後,美國石油期貨價格正式到達50美元/桶以上區域,而國內成品92#汽油價格,也從6.57元/公升上調至6.78元/公升。隨著國際石油價格不斷高企,92#汽油6.78元/公升成了截止目前的最低價格。

而與之不同的是2018年10月國際石油價格觸及最高價後,發生了前所未有的下跌,不足兩個月的時間,跌幅超過30%。國內成品油經過兩次大幅度的調整後,92#汽油價格從最高的8元/公升下降到了7.26元/公升。

從最近檢測到的石油價格變化率-9.30%來看,11月30日24時國內成品油將下調0.34元/公升,調節後的92#汽油價格是6.93元/公升,比2017年11月份仍然高出了0.15元人民幣,基本上實現了與國際石油價格接軌。

雖然,對比之後國內成品油價格還是稍高於2017年同期水平,但是兩者之間卻有著本質的區別:

一是2017年11月份國際石油價格正在上漲,國內成品油逐漸調高,而2018年11月國際石油價格正在下跌,成品油價格就會逐步調低;

二是國內成品油調價週期為10個工作日,使國內成品油價格滯後於國際石油價格的變化,存在時間和價格上的錯位,執行的價格是卯吃寅糧;

三是國內成品油調價採用調價週期內的均價,50美元/桶價格反映到均價裡,只是一個最低價格,成品油調價的依據不是當次最低價。

四是第三次價格下調後,由於國際石油價格可能維持一個低位盤桓的態勢,可能有第四次下調的可能或者擱淺,這樣一來價格水平就會和2017年11月趨於一致。

總之,因為調價機制的因素,國內成品油價格可能大致接近某個價格區域水平,只要差別不大,都算是比較公允的。


以上所述,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在評論裡發表不同見解,我們一起探討~


行走吧木頭


別隻怪三桶油!其實你在為全國人民做貢獻!



老頭子7562


首先,這主要是我國成品油定價機制決定的,國內汽油價格不能跟原油價格一樣每天都調整,國內油價的調整是階段性調整。一般來說調整的時間週期大概是半個月左右。

最少兩週以來我,我觀察到,油價下跌了大概12%,從11月16日以來,也就是說國內油價的成本下跌了12%,但是我們現在的油價還是按照11月16日調整以來的定價,沒有發生改變,所以現在去加油還是7塊多。

如果今天晚上進行調整的話,預計國內油價需要在11月16日的基礎上調整,大概率事情會調到六塊多,我估計下調的幅度大概是五毛錢左右。


以上!


鄧行長


既使國際油價跌至一元,國內油價還那樣高。


玉山8656


原油跌去三分之一,油價就降幾毛,無語啊




該死的流失魚


根據題主的問題我認為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回答。

一、國內油價的定價機制。2013年3月26日,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的通知(一)縮短調價週期。將成品油計價和調價週期由現行22個工作日縮短至10個工作日,並取消上下4%的幅度限制。為節約社會成本,當汽、柴油調價幅度低於每噸50元時,不作調整,納入下次調價時累加或衝抵。(二)調整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油種。根據進口原油結構及國際市場原油貿易變化,相應調整了國內成品油價格掛靠油種。

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形成後,價格其實是有降有漲的。在這個過程中,政府機關要逐步完善有關機制和管理辦法,市場主體也要逐步適應價格上下波動的經常性情況。

二、國內汽柴油的價格組成。


由上圖可以看出,國內油價成本只佔44.44%,稅佔了56.56%,在這之前國家為了調控油價加了幾次稅,所以稅的佔比較高。在加上石油資源不可再生私家車越來越多,國家利用稅的槓桿作用宏觀調控是在所難免的。 三、油價的地板價和天花板價。我們國家對汽柴油價格設置的地板價和天花板價,這其實也是對消費者的一種保護。幾年前國際原油價格一度達到130美元一桶,達到國家設置的天花板價格了,於是國內油價通過降稅調控讓成品油保持穩定運行避免大起大落;同理,目前的國際原油價格保持低價運行,而我們看到的是國內汽柴油卻在高位,當然這也有定價機制的缺陷問題,但是總體保持平穩,這就能積極的保持工農業發展、科技更新、基礎建設穩定、居民CPI消費指數穩定,避免了社會通膨經濟大起大落。

至於是否到了一個良心價格不能從個體的角度來說事,得站高點看問題。1、國家制度的形成不能說朝令夕改,得有法定程序。2、不能以一時之高低來評判或者計較得失,個人如此國家亦然。3、目前的油價定價機制的確到了應該變化的時候了。4、稅的槓桿作用也應該調動起來,還利於民嘛。 總之,國內的汽柴油價格目前還是跟國際原油價格沒有完全接軌,跟發達國家比起來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蒼穹上的太陽


國際原油的價格是跌回2017年的50多美元一桶了,可國內的油價依然居高不下,還在7元多一升,這一點我是這麼理解的。一是我國的油價首先是依據我國的國情,車輛多,市場大,消費量偏大。油價的調整是參考國際油價作出的全面評估,結合本國的原油庫存及消費量,採用10個工作日進行調整的,調整的油價未必與國際油價同步或者相當。二是我國的原油開採成本普遍高於國際開採成本,比如中石油和中石化兩大石油公司的開採成本將近50美元一桶,而海上開採成本大概是60美元一桶。我國自行開採的原油消量佔總消量的30%左右,所以油價的制定必須考慮國情。

再者,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大國,石油總體儲量比較豐富,但是國內的成品油價為什麼一直居高不下呢?尤其是最近經歷了幾次調價,還在7元以上呢?令國內百姓感慨萬分。雖然中國相繼發現了許多大油田,但國際油價這麼便宜,為什麼不完全進口原油呢?還能節約很多外匯。表面上看是很有道理的,如果從長遠利益看便有些欠妥。石油作為一種戰略資源,世界上各個國家都非常重視,更何況是我國。如果過度依賴進口原油,一旦進口渠道出現任何問題,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都將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和影響,這是每一個國人都不願意看到的不好局面。

所以國內油價和國際油價不同步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沒必要大驚小怪,有這樣那樣的說辭。

純屬個人見解,未必正確。


祺臨962


這次油價微微下調,是為了下次漲價做準備。等下次國際油價再長到80美元時,國內油價就可以理直氣壯的長到10元了,美其名曰隨國際原油上長。


sayNO163161241


這是因為啥吧,讓我給大家講個故事。從前有一隻老虎,它掌握著很多的草。還有一群兔子他們開始只吃樹葉(不要問我兔子怎麼會勾到樹上的樹葉,不要在意這些細節,這只是個故事)老虎想啊雖然我有這麼多草但我是吃肉的啊,怎麼才能不勞動又能吃到肉那?於是老虎想到了那群兔子。開始老虎以白吃鮮美多汁草的誘惑讓兔子們養成了愛吃草的習慣。慢慢的兔子們越來越多,草成為他們主要的食物來源。於是老虎有吃不完的兔子了。



小毅哥遊記


國內油價高的主要原因是油稅太高了,稅約佔油價的48%,假如油價是8元,光稅就佔了3.84元。不過這些數據是網上說的,不知道對不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