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海新方向 QDII佈局印度與歐洲

今年以來A股權益市場調整較大,代表公募基金“走出去”的QDII基金不斷嘗試擴展投資領域。近期成立的部分新產品把目標對準了此前涉及較少的印度與歐洲市場。業內人士指出,全球配置可以讓風險進一步降低,也可以擇機順勢把握外圍市場機會。

佈局印度與歐洲市場

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18日,市場中共有241只QDII基金產品(不同幣種與不同份額分開統計)。首批QDII產品成立於2007年年底,公募基金“走出去”已經走過了11個年頭。今年以來,目前共有32只QDII產品成立,產品發行仍然保持穩健速度。最近成立的一隻QDII產品是國富全球科技互聯(人民幣/美元現匯),成立於11月20日。最新發行計劃中的產品是浦銀安盛全球智能科技,計劃於2019年1月3日開始發行。

在此前的QDII產品中,多以投資美股市場以及港股市場的基金為主,也存在部分名稱中包含“大中華”的QDII,倉位中也包含部分中國臺灣股票。而在今年以來成立的QDII中,部分投資於歐洲與印度的“新”產品讓投資者眼前一亮。

例如,成立於10月31日的上投摩根歐洲動力策略,該基金聚焦於歐洲市場。據瞭解,該產品股票資產佔基金資產的80%-95%,其中投資於歐洲上市公司股票的比例不低於非現金基金資產的80%。記者瞭解到,上投摩根歐洲動力策略覆蓋約1800只歐洲市場股票,其中包括28個歐盟國家和19個歐元區國家。

此外,今年也出現了兩隻主要投資於印度市場的基金產品,一隻是工銀瑞信印度市場(美元/人民幣),成立於6月15日。而另一隻則是泰達宏利印度股票,12月7日開始發行,目前仍在發行階段。工銀瑞信印度市場的招募說明書顯示,該產品投資於基金(含ETF)的資產不低於基金資產的80%,其中投資於跟蹤印度市場的相關基金的比例不低於非現金基金資產的80%。泰達宏利印度股票招募說明書顯示,該產品投資於印度主題企業在境外證券市場發行的股票、存託憑證的比例不低於非現金基金資產的80%。

把握外圍市場機會

業內人士則指出,選擇與A股相關性較低的市場進行投資可以有效地降低組合波動,分散單一市場風險。統計彭博近十五年數據顯示,印度市場與A股滬深300的相關性為0.27,與創業板的相關性為0.15。而另一份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MSCI歐洲指數(總回報)自設立以來上漲超過91倍,年化收益近10%,且與上證綜指近十年的相關度極低,僅為0.16。

除了分散風險之外,亦有業內人士建議,外圍市場的投資機遇也可以擇機順勢把握。

景順亞洲區(日本除外)首席投資總監蕭光一近期表示,印度經濟增長呈現上行趨勢,預期將於2019年進一步增強。他認為私人消費,尤其是在農村地區,仍將成為主要上升動力,並受惠於人均收入強勁增長。預計印度將繼續在普及金融服務、全民住房和數碼化等領域實行改革,以進一步提高生產力。

印度作為新興市場的代表之一,近年來表現十分亮眼。泰達宏利印度機會基金擬任基金經理師婧坦言,目前印度的經濟發展狀況與二十一世紀初的中國接近,伴隨著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實施,印度的社會制度和金融體系將不斷完善,印度市場具備長期投資潛力。

上投摩根歐洲動力策略基金經理張軍指出,從宏觀數據來看,目前歐洲的經濟正逐漸轉好,歐元區整體經濟增速保持向上趨勢。歐洲央行的貨幣政策目前仍然較為寬鬆,有利於股市投資。從微觀數據看,歐洲企業的盈利增長在經歷了2011年至2016年的寒冬後逐漸轉好。尤其是科技和能源板塊,隨著科技創新步伐的加快,投資價值凸顯。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