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創業應注意什麼?

玖創


沒有固定的答案,下面供你參考

最近的幾年互聯網發生顛覆性的變化,6年前PC流量大概佔有80%左右,而移動互聯網僅佔有20%左右。於是,當時很多創業者或者大企業仍然堅守著貌似穩定的方向。但環境迅速的變化,2-3年後,移動互聯網與傳統互聯網顛倒,幾乎80%的流量來自於移動端。

所以移動互聯網才是真正的互聯網。那麼,在這2-3年中,如果有哪家公司沒有戰略轉型,或者沒有轉型成功,就意味著已經被淘汰,甚至強大如微軟,它很早就看到這個趨勢,一直努力的去適應,但就是找不到辦法。現在我們移動端的操作系統70%是android,剩下是iOS,windows只剩下2到3個點左右甚至更少。

現在開發軟件可能都懶得開發windowns版本,很多服務都轉成是B/S架構,這樣跨平臺更實用,如果要原生應用,我們首選肯定是iOS和Android,windowns在移動端真的沒多少人用。

所以,那麼多巨型公司例如之前的巨頭諾基亞,一旦放鬆警惕,沒了危機感會非常快速的倒下。“怠慢”在互聯網時代是一個企業的滅頂之災。

特別互聯網創業型的企業,產品的戰略方向一定要跟上時代而且跟上的要是2-3年後的時代而不是現在。這需要對市場變化有敏感度,而不是依賴於市場調研。當前的技術更新帶來的時代變革實在是太快了,從當初的互聯網到RFID+物聯網,從物聯網到大數據,從大數據到AI智能,如今又有了區塊鏈。可以說你一不留神就會被時代拋棄。頭兩年騰訊和阿里轉型成功,市值先後突破了3000億美金,而百度仍然停留在600億左右,BAT已經變成了AT,百度現在不斷在AI智能上發力,是因為移動互聯網它發力的不夠,要靠著下一個轉型點發力,這對它來說已經是救命稻草。

就筆者來看,百度之所以向移動互聯網轉型不夠成功,是因為高層不夠重視,一切交由下面的團隊來負責,可以說在轉型這個生死攸關的節骨眼上,下面的團隊是無法意識到的,所以作為高層一定要跟進方向性的決策執行情況,你要對轉型產品足夠了解,以及要擁有足夠的控制權,還有就是要集中所有的資源,這樣才能上下一心全力以赴,這就是阿里巴巴ALL in的理念。如果單純交由下面的團隊去執行,第一方向把握不準確,第二時間週期漫長,第三協作困難,第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無法統一,等等這些問題或多或少都會出現。那麼,最後產品確實做出來了,但仍然無法轉型,這時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今天,移動互聯網已經出現了應有的巨頭企業,優化完成,大家又開始下一輪競爭,我們可以看到發展起來的互聯網公司,無一例外的開始切入傳統產業,一場潛在的、嶄新的商業風暴將再次來襲。大多數企業還沉浸在消費互聯網的熱鬧之中,還在想著如何利用互聯網思維如何轉型的時候,下半場的產業變革卻已經悄悄打響。

不錯,這個時代變化就是這麼快,你稍不留神,就會錯失一個時代。這股革新力量就是產業互聯網。

而這時候更多的傳統企業剛剛開始覺醒,他們正尋求突破,多麼可悲,他們突破的目標已經是上一個時代的事情。我們說傳統互聯網可以視作消費互聯網,ToC指的是消費者,面向消費者,所以互聯網創業都以用戶量為核心目標,運營也是圍繞用戶來實現的。目前已經覆蓋了全生活鏈條。人們習慣了用手機購物、打車、訂酒店、看視頻、打遊戲等等。

而如今,這方面的巨頭公司正在把目光從單體消費者身上(ToC)轉移到企業(ToB),他們希望基於此尋求突破,將更多的傳統企業接入自己的產業鏈條,對傳統企業進行智能化改造,打造一個萬物互聯的新模式。製造、金融、醫療、汽車、物流、通信、交通、城市管理、政府服務、教育……每一個領域都是“想想就很激動”的萬億級市場,而這些互聯網巨頭們,已經具備了切入這些市場的基礎條件和力量。

“To B or Not to B”,已成為傳統互聯網巨頭們的一個新命題。

中國的科技巨頭們幾乎都在重估B端的價值。

我們來看3年前互聯網風殺進物流圈之時,風起雲湧,越是輕資產的公司獲得越高的估值,做平臺都必死,何況是做重資產。而從現階段的產業動向看,重返線下做重資產的趨勢明顯,在物流領域更是如此。

比如,今天的京東最強大的競爭力,莫過於自建物流。馬雲也表示,阿里巴巴在發展到目前的規模後,必須採用重資產策略,大規模投資打造基礎設施,以確保自己的競爭優勢。

這將演變成一場深刻的系統性變革!

如果說消費互聯網是簡單創業模式,產業互聯網的進程將會是高門檻創業模式,今天已經接近新一輪產業發展的臨界點。它的廣度和深度,正在給我們的經濟、商業、社會和個人帶來全新的改變。

未來的顛覆是如此可怕,又讓人如此期待!

毫無疑問,產業互聯網會產生新一輪競爭,但誰能代表最先進的生產力,誰就將贏得未來。

我們的企業要及時洞察這些變化,做出及時的調整。但說了這麼多,所有的改變還是要靠創業者自己思維的轉變,從根本上改變,敏銳發現,快速適應,及時調整。


我的瀋陽


答題背景:

本人本科畢業後在迪拜工作數年,一直從事投資工作。回國後做了兩個互聯網創業項目,第一個項目一年內融資了兩輪,之後被全資收購;第二個項目融資超過了1.6億,現已實現股權退出。

經驗分享:

1. 一定要先考慮外部環境。政策是否允許,社會條件是否具備,甚至可以說的功利些,是否在風口上。舉個簡單的例子,16年共享單車大行其道的時候,很多公司開始做共享電動自行車,看起來思路是不是挺一致的,但是深圳法律不允許電動自行車上路,所以幾家公司投入了不少車子,當天就被警察叔叔收走了。而在不在風口上,更加直接地決定你的公司前景,資本的活力以及人才的流動是否對你有利。風口的另一個表徵是競爭態勢,通常風口上的項目都面臨紅海競爭,當然啦,國內的創業情況是任何行業的紅利期都不會超過三個月,一旦發現什麼可以做,能融到資,瞬間就會湧入成噸的競爭者。用我當年做第二個創業項目的時候使用的PPT來呈現如下,當時踩中了共享經濟的風口,做了共享巴士的項目,其他乏善可陳,融資成績倒是不錯。

2. 考慮清楚為什麼是你。做投資的時候我也會常常問創業者,為什麼是你?換一種問法是,你為什麼覺得你能做好這個項目?是你有很深的行業積澱?還是你無比熱愛,想以此為人生事業?還是你有特殊的背景和資源?大抵上總得佔一樣,不然和馬路邊隨便抓來的一個人似乎也沒什麼區別呢。很多創業者一開始以情懷出發,認為創業是一場風花雪月的事,然而並非如此,創業要比打工更加辛苦,更耗費心力,壓力更大,情懷永遠敵不過現實的平凡和苦悶,每時每刻對於未來而憂慮和此時此地實實在在的困難都在消耗著創業的激情。所以我問,為什麼是你?為什麼你能行?為什麼你比別人強?

3. 融資很關鍵。互聯網項目,短期內很難盈利,前期需要一定量級的資本投入。學會與投資人打交道是成功融資的第一步。放平心態,不要唯唯諾諾,這可能是需要提醒的第一個關鍵點。雖然某種程度上是有求於他,但是一定不要在氣場上表現得太low。在我看來,我始終覺得投資人和創業者的關係是好樣的:

投資前,投資人和創業者是擁有共同目標的博弈關係;

投資後,投資人和創業者是基於相同利益的合作關係。

況且,投資工作的一種解讀是,投資人把資金投給創業者,本質上是看中了這個團隊、這個創始人比投資人更適合做這個項目,更大概率賺到錢,而不是投資人自己拿著錢去創業,因此,這種合作是一次雙向選擇,並沒有必要對投資人表現出過度的尊敬,這樣只會寵壞那些工作資歷較淺的投資經理,讓他們優越感爆棚。

再者,我始終建議創業者要有屬於自己的“三板斧”,比如先說什麼,再說什麼,最後說什麼,分段落地展現出自己的優勢,或者有步驟、有章法地搞定投資人。而不是見面默默無語兩眼淚,全程尬聊到天明。舉個例子,拉勾網的某位創始人,據說他搞定投資大佬的三板斧是這樣的:第一招,好的第一印象+悲慘身世。通過不錯的談吐和得體的外表給大佬留下好的第一印象,然後把話題自然而然地引入到講述自身的悲慘童年,博得同情和關注;第二招,描繪宏偉藍圖。把自己的創業項目包裝成舉世矚目、獨一無二的優質項目,和大佬一起暢想美好未來,並讓大佬充滿代入感,覺得這個軍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第三招,敏銳捕捉前沿信息,多關注硅谷、以色列、德國新的技術進展和商業模式,在和大佬的聊天中,能給大佬帶來一些連他都不知道的信息和真知灼見,讓大佬覺得和你待在一起也有收穫,那實在是再好不過了。

親眼見過這位創始人與徐小平老師的溝通,歎為觀止。所以拉勾網在融資上也可以說是一騎絕塵,我覺得可以部分借鑑。


老福Frank


在如今這個網絡時代,網絡創業已經不再是什麼新鮮事了,只要你有能力,有創意,有技術就可以完全適應當下的互聯網創業模式,值得一提的是,網絡創業有時候可能比現實中創業更適合你,為什麼這麼說呢!在這個網絡飛速發展的年代,我們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通過互聯網來實現,其實,這就是一個機遇,看你會不會去把握,那麼我們在網絡創業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細節呢?


1:方向

我們創業,你得有個明確的目標吧。比如你想在網上做個代購,你得明確你代購的是什麼東西吧!

2:售後

一個好的企業不是說自己有多好,然而一切的口碑都來自用戶的評價,如果你沒有好的客服團隊和售後,出現問題找不到人解決,那麼你失去的不是金錢問題了,失去的將是用戶對你的評價。

3:信心

做任何事我們不可能一帆風順,在創業的路上都會遇見坎坷,遇見事情不用怕,應該想怎麼去解決,堅持就是勝利,如果你遇見事情就退卻,那麼你永遠不可能成功。

互聯網創業成功的人不再少數,可以慢慢去實踐別人的思路,學會擴展,不要做什麼都一根筋,多學習別人的思路,再轉換一種模式,擴展下,多問問幾個為什麼,耐心,是創業的最基本道路。

不管是工作也好,創業也罷,用心去把每一件事做好就行。


虹顏控


互聯網創業要善於抓趨勢性的行業才會快速成功,例如,知識付費版塊,A1行業,智能產品行業,社交電商新零售行業,這些行業都是未來發展的趨勢性行業。


創業實戰商學院


區塊鏈不要盲目進去,剛進入互聯網創業,不建議花錢買流量!先把各個平臺熟悉一下!!!做淘客非常不錯,至少平臺不會跑路!而且一直處於發展期!發展空間還很大!!!


潮流服飾李娜


不斷創新、最好與智能這塊相結合。比較現在發展方向是智能這塊


啾啾匯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耐心,互聯網一開始肯定沒流量,也有很多爆發的點,看你怎麼去掌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