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個孟鶴堂調侃岳雲鵬的相聲,說小嶽的臉大像個饢,那麼德雲社內部可以無底線的調侃嗎?

美好心情008


這只是一種語言藝術的表現形式。

相聲演員為了把觀眾逗樂,在臺上可以肆無忌憚的開玩笑,以演員的家人父母抓哏,打亂輩份進行諷刺;但是在臺下,師承關係和禮貌規矩必須非常嚴格,不準把臺上的玩笑繼續。

自古就是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

侯耀文先生在世時就談過這個問題,那就是拿名人砸掛,例如馮鞏說潘長江開車:交警以為無人駕駛。同行或朋友一般都不會生氣,反而會感激,為什麼?因為你給人家提高知名度了呀。

“砸掛”要不產生“爭議”,甚至能夠砸成一段美談,首先演員心裡不能存有“砸你就是捧你”這種思想,有了這樣的想法只會變成想砸誰砸誰,想怎麼砸怎麼砸,甚至於把“砸掛”當做一種洩私憤攻擊他人的工具,這種肆無忌憚的“砸掛”先不說對他人的尊重,這本身就是對相聲藝術的不尊重。


風雲娛樂工作室


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是相聲界不成文的規距。在德雲社,連班主郭德綱都能調侃,何況是師兄弟之間呢!




郭德綱不也常常被他的徒弟們調侃成小黑胖子嗎?而且有幾次在《歡樂喜劇人》的舞臺,他的徒弟們都是當著他的面說他是小黑胖子的,印象最深的是張鶴倫說他師父個矮,教訓張鶴倫的時候,蹦起來打,結果也只能夠著膝蓋,而且小白還是蹲著的,也沒見郭德綱生氣呀?

相聲是無實物表演,演員怎樣讓觀眾迅速的進入劇情呢?是不是拿觀眾們熟悉的人開涮,更能引起共鳴的,答案是肯定的。所以在德雲社,師兄弟們之間可以調侃,郭德綱、于謙等師父級的也可以調侃,這就是“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




高峰的德雲社“總教習”;鄭好的鄭“喜定”;侯震的“像話嗎,像話嗎”;于謙的三大愛好,不都是調侃出來的嗎?是不是反而更增加他們的知名度了呢?相聲就是一說一樂的事,大家開心了比什麼都強!你說呢?


相聲迷老於


在相聲行當中,說自己的搭檔或者和自己挺熟的,那他們開玩笑,惡搞他們其實它有一個名詞叫做砸掛,這種現象在相聲當中是非常常見的,這是相聲舞臺上一種演出的需要,一種表現形式,但是到了臺下就應該本本分分,不可無大無小,正所謂“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

其實對於常聽相聲的來說,這種拿同行或者自己熟悉的人開涮這不叫事,有很多相聲演員,甚至很多相聲大師都是這麼來做的,比如像馬三立相聲大師也常拿自己的搭檔來砸掛,馬三立曾在一段《起名字》的相聲中就曾拿馬季開涮,說馬季挺好的一個人,倒黴就倒黴在他的名字上了,你看挺好的一匹馬,把腿給繫上,走也走不動,跑也跑不動,最後憋了一身肉,臺下是笑聲一片。侯寶林大師也經常拿自的同行開涮。甚至姜昆也經常拿自己的搭檔砸掛,他曾經和唐傑忠先生合作時,就曾說唐傑忠,白白胖胖戴個眼鏡,這麼大歲數不長鬍子,跟個老孃們兒似的,但都沒事。

相聲本身就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藝術形式,雖然大家都聽這些段子,但大家都只到這是假的,也就是一樂,就像現在熱播的《吐槽大會》一樣,本身就知道好多吐槽的段子都是假的,大家開心就好,並不會去太在意。





四金V視


相聲是一門傳統藝術,所以在相聲社團德雲社內,對於傳統的禮儀道德還是非常尊崇的,雖然他們在臺上打打鬧鬧,互相調侃,但是有一條規矩紅線存在每一個人的心底,即“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


臺上無大小,是因為在舞臺上,要進入表演的角色,要呈現的是故事裡的人物,給觀眾看,逗觀眾樂,所以要放開原有的身份地位。


臺下立規矩,是因為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個不分長幼,不知廉恥的團體是沒有前途的。


所以在德雲社,沒有誰是不能被調侃的。上至德雲社董事長王惠,班主郭德綱,少班主郭麒麟,甚至郭麒麟的爺爺奶奶,都曾在舞臺上被調侃。而於謙可能是被調侃最多的一位了,郭德綱絕大部分作品都圍繞于謙一家展開。


其他像岳雲鵬的大屁股臉,孫越養大象,燒餅把狗嚇一跳等等,都已成為標籤,在舞臺上承上啟下的時候都要拿來調侃一下,做個過度,沒什麼不妥的。


聽德雲社的相聲這麼多年了,對於這種調侃早已習以為常了,如果還認為這是個問題,那一定是因為聽的還不夠多!


相聲演義


對於相聲節目中的“砸掛”,就是拿另一些相聲演員的槽點吐槽,以達到讓大家笑的目的。但是砸掛並不是一句“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就可以解釋的。

首先,“砸掛”一般都是對自己比較熟悉的人砸,當然,被砸掛的人名氣越大效果越好。為什麼要對自己熟悉的人砸掛,不對不熟悉的,就是怕一些人認為相聲說的就是真的。很多人明白電視劇是假的,卻不能理解相聲也是假的,可能是因為太接地氣?而砸掛名氣大的就更好理解了,你說一個都不認識的人的事,哪怕這個事情再搞笑,別人沒有具體的印象達不到效果。

其次,砸掛也是有底線的。砸掛很多時候吐槽的點都是無傷大雅的,就是開一個小玩笑。砸掛並不是就要往人心窩子裡面戳,拿一些不能談及的事情在臺上說。像孟鶴堂砸掛岳雲鵬就說臉大像屁股,這個點是很多時候小嶽嶽自己都拿來吐槽的點,非常容易引起觀眾笑。還有很多時候砸掛郭德綱,在臺上說自己的師父是德雲社的傳統,就是個段子用來逗大家一樂,笑一笑就過去了,聽相聲的人不會去追究他說的段子是真的嗎,只有些沒有了解相聲,只是看過幾個小段子就評頭論尾,說什麼沒有規矩。如果倆相聲演員在臺上一直以拍馬屁的方式誇師父,就是規矩了嗎?那還是相聲嗎?還有人願意去看這些?說沒規矩的人腦子忘家了吧!

當然,砸掛有底線就是不能過分砸掛,什麼是過分,這個度並不好把握,但是容易理解。首先砸掛別人不能是真的損,然後不能往深了砸,不追溯根源,最後一點是不能戳人心肺,就是不可以去砸別人的痛處。

相聲是一門很大的學問,裡面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非常多。首先說相聲的演員最不容易,不止要學的多,會的多,還得懂的更多。而聽相聲的裡面學問也不少,首先不能“刨活”。完整的相聲數量有限,都是來來回回的說,很多相聲都聽過,甚至詞比演員都熟,但是你不能把相聲演員的臺詞說了;其次還要回搭茬,怎樣搭茬,就是和演員互動,要知道如何互動,什麼時候互動;最後就是不較真,相聲是一個表演,一門語言藝術,不是節目訪談,演戲是真真假假,說書半真半假,相聲更是真假混雜,真是為了讓觀眾有代入感,讓觀眾相信這件事,假是這件事含有水分,經過加工處理讓這件事可以有可以樂的點。

相聲屬於傳統藝術,起源於民國時期,現如今的相聲市場最多的是德雲社,德雲社之所以那麼多人喜歡就是因為笑點多,想看規規矩矩的相聲,別看德雲社啊


喜歡辮兒哥哥


小嶽的大屁股臉太有喜感了,中間劃道口子就是屁股,好多師兄都用這個砸他,包括他的長輩。這已經成了他的標誌,容易 被人記住,這是祖師爺賞飯,越有特點的相聲演員越容易被人記住,比如說馬三爺麻桿身材、招風耳,過目難忘。

德雲社一直以來砸掛都沒底線,老郭都沒大人之才,原先只拿老先生和師兄弟開玩笑,現在連孩子們的玩笑都開。老郭已經把謙兒哥的上到祖父、父母親、岳父母,大爺、三叔、中間的謙嫂、兄弟姐妹,下到郭小寶的玩笑開了一個遍,無一倖免。老郭的藝術成就百分之八十都是來自於氏家族。


南人面北


自從看了德雲社相聲,學會了一個新詞,就是砸掛,所謂砸掛,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開玩笑。

相聲中的砸掛也和開玩笑一樣,用的好的注重幾個原則。

首先,越離譜越好笑。比如郭老師愛拿于謙家人砸掛,聽多了大家知道都不是真的,慢慢就不關心當事人是誰,轉而只關注笑點,這樣砸掛的效果就好。

其次,砸掛也要注重舒適度,當然,他們拿師兄弟同行砸掛,因為習慣了通常對彼此更寬容,但是也要考慮聽眾的接受程度,就像生活裡開玩笑,也不是建立在被笑者痛苦上一樣,太噁心太惡意的砸掛,恐怕不會換來效果只能造成冷場。

最後,有些相聲演員在表演時拿師兄弟砸掛,也是為了給同門揚名立萬,讓大家記住他們。比如張雲雷每次『歪唱太平歌詞』都要把其他八個隊長都提一遍,哎吆為必帶師弟李九春的曲劇唱腔。這種砸掛,除了讓人莞爾一笑外,更多感受到了溫暖,很舒適。

總而言之,相聲中的砸掛就是為了笑果。


寒冰碗


對於相聲來說,自古就是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別說小嶽嶽了,就是作為師父的郭德綱本人,也被徒弟們在臺上各種砸掛,可是有誰在臺下不尊重師父了嗎?沒有。當然,這裡說的是正常人,並不包括叛徒和逆子。

砸掛,本就是拿大家比較熟悉的人來製造包袱笑料。當然,這也要考慮到兩人之間的關係,若是演員與砸掛之人並不熟悉,往往會造成誤會。砸掛本沒錯,但是不熟悉的人難免不舒服,而熟悉的人,尤其是行內的人,都會理解並不會較真。

只要被砸掛本人都沒說什麼,別人質疑也就沒意思了。

當然,這都是建立在道德之上的。對於英雄人物,或是一些有特殊貢獻的人物,在臺上無底線的砸掛就顯得不那麼明智了。

還有一個忌諱,俗話說罵人不揭短。合理的砸掛也要有度。對於別人的災難或是傷疤,最好不要去碰,否則帶來的可能就不是包袱而是罵名了。


烏去多二


郭德綱經常在演出的時候說“臺上不大小,臺下立規矩”,相聲演員一場節目在臺上的時間很短,不像電影電視劇一樣,有著充足的時間、道具和環境來鋪設劇情的發展及矛盾的推薦。所以相聲只能從最短的時間內讓觀眾進入相聲演員所營造的環境和故事裡,這就會出現“砸掛”。因為當時環境下的一些事情出現“現掛”“砸掛”,觀眾很容易直接進入節奏,好表演。

于謙一家人為中國相聲界貢獻了那麼多的好段子好素材,老郭也是為他們一家創造了好多的包袱,這些100%都是調侃,為何沒有題主提這個問題呢,德雲社《20週年慶》的時候張雲雷現場唱《大悲咒》,燒餅和閆鶴翔抱著郭德綱的黑白遺像哭場,也沒有人來說無底線,這就是相聲本身營造環境的藝術。

陳佩斯當年在電影裡怒斥自己的老爹“弄死這個老東西”,馬連良唱京劇演小生給自己的10歲大徒弟老生跪下磕頭,這些算不算無底線呢,這本是隻是藝術的創造。所以不要拿著相聲演員的“砸掛”上綱上線,之所以大家覺得相聲演員的調侃無底線,是因為實在離著觀眾太近了。孟鶴堂調侃岳雲鵬,岳雲鵬又是大家所熟知的演員,所以有一些人接受不了,但是正是這種離著觀眾太近的藝術,才能讓相聲在表演中更好的獲得觀眾的觀感效果。

在德雲社的後臺,除了組合背詞兒,師傅指導徒弟以外,所有的師兄弟之間關係會相當融洽的。欒雲平作為大管家在《魯豫有約》說過這件事。郭德綱在《金星秀》裡也說過除了某些人紅了之後,就狂的沒邊兒了,訓師兄,罵師弟以外,其他的徒弟或者演員都算是很好的,從來沒有說因為某人表演砸掛或者現掛了某人,就導致這倆人臺後不和的。


雪球財略


相聲就是這樣,臺上無大小,臺下立規矩,在臺上就是角色的轉換,用語言來逗大家一樂,可以隨意調侃!

說郭德綱個子矮都有無數的包袱,聽著真是傷人,可是沒辦法,這就是逗你開心,高雅也好,低俗也罷,本就是北京天橋路邊賣藝靠嘴吃飯的,于謙不也是天天沒好?一家人都被郭德綱調侃了無數遍?

好聽說了是藝術,不好聽了說就是為了生存,底線不值錢,活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大家都辛苦壓抑,聽個樂,一開心忘了煩惱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