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祖師血脈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達摩祖師血脈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三界混起,同歸一心,前佛後佛,以心傳心,不立文字。

  問曰:若不立文字,以何為心?

  答曰:

  汝問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心。吾若無心因何解答汝?汝若無心因何解問吾?問吾

即是汝心,從無始曠大劫以來,乃至施為運動一切時中,一切處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

佛。即心是佛,亦復如是。除此心外終無別佛可得;離此心外覓菩提涅槃無有是處。自性真

實非因果。法即是心義,自心是涅槃。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無有是處。

  佛及菩提皆在何處?譬如有人以手提虛空得否?虛空但有名,亦無相貌;取不得、舍不

得,是捉空不得。除此心外,見佛終不得也。佛是自心作得,因何離此心外覓佛?前佛後佛

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無佛,佛外無心。

  若言心外有佛,佛在何處?心外既無佛,何起佛見?遞相誑惑,不能了本心,被它無情

物攝,無自由。若也不信,自誑無益。

  佛無過患,眾生顛倒,不覺不知自心是佛。若知自心是佛,不應心外覓佛。佛不度佛,

將心覓佛不識佛。但是外覓佛者,盡是不識自心是佛。亦不得將佛禮佛,不得將心念佛。佛

不誦經,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無持犯,亦不造善惡。

  若欲覓佛,須是見性,見性即是佛。若不見性,唸佛誦經持齋持戒亦無益處。唸佛得因

果,誦經得聰明,持戒得生天,佈施得福報,覓佛終不得也。 若自己不明瞭,須參善知識,了卻生死根本。若不見性,即不名善知識。若不如此,縱

說得十二部經,亦不免生死輪迴,三界受苦,無出期時。

  昔有善星比丘,誦得十二部經,猶自不免輪迴,緣為不見性。善星既如此,今時人講得

三五本經論以為佛法者,愚人也。若不識得自心,誦得閒文書,都無用處。

  若要覓佛,直須見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無事無作人。若不見性,終日茫茫,

向外馳求,覓佛元來不得。

  雖無一物可得,若求會亦須參善知識,切須苦求,令心會解。

  生死事大,不得空過,自誑無益。縱有珍饈如山,眷屬如恆河沙開眼即見,閤眼還見麼?

故知有為之法,如夢幻等。若不急尋師,空過一生。

  然即佛性自有,若不因師,終不明瞭。不因師悟者,萬中希有。若自己以緣會合,得聖

人意,即不用參善知識。此即是生而知之,勝學也。若未悟解,須勤苦參學,因教方得悟。

  若未悟了,不學亦得。不同迷人,不能分別皂白,妄言宣佛敕,謗佛忌法。如斯等類,

說法如雨,盡是魔說,即非佛說。師是魔王,弟子是魔民,迷人任它指揮,不覺墮生死海。

  但是不見性人,妄稱是佛。此等眾生,是大罪人,誑它一切眾生,令入魔界。若不見性,

說得十二部經教,盡是魔說。魔家眷屬,不是佛家弟子。既不辨皂白,憑何免生死。

  若見性即是佛,不見性即是眾生。若離眾生性,別有佛性可得者,佛今在何處?即眾生

性,即是佛性也。性外無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無佛可得,佛外無性可得。

達摩祖師血脈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問曰:若不見性,唸佛誦經佈施持戒精進,廣興福利,得成佛否?

  答曰:不得。

  又問:因何不得?

  答曰:

  有少法可得,是有為法,是因果、是受報、是輪迴法,不免生死,何時得成佛道。成佛

須是見性。若不見性,因果等語,是外道法。若是佛不習外道法。

  佛是無業人,無因果,但有少法可得,盡是謗佛,憑何得成。但有住著一心一能一解一

見,佛都不許。

  佛無持犯,心性本空,亦非垢淨。諸法無修無證,無因無果。佛不持戒,佛不修善,佛

不造惡,佛不精進,佛不懈怠,佛是無作人。但有住著心,見佛即不許也。

  佛不是佛,莫作佛解。若不見此義,一切時中,一切處處,皆是不了本心。

  若不見性,一切時中擬作無作想,是大罪人,是痴人,落無記空中;昏昏如醉人,不辨

好惡。

  若擬修無作法,先須見性,然後息緣慮。若不見性得成佛道,無有是處。

  有人撥無因果,熾然作惡業,妄言本空,作惡無過;如此之,墮無間黑暗地獄,永無出

期。若是智人,不應作如是解。

達摩祖師血脈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問曰:既若施為運動,一切時中皆是本心;色身無常之時,云何不見本心?

  答曰:本心常現前,汝自不見?

  問曰:心既見在,何故不見?

  師曰:汝曾作夢否?

  答:曾作夢。

  問曰:汝作夢之時,是汝本身否?

  答:是本身。

  又問:汝言語施為運動與汝別不別?

  答曰:不別。

  師曰:

  既若不別,即此身是汝本法身;即此法身是汝本心。

  此心從無始曠大劫來,與如今不別;未曾有生死,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淨,不

好不惡,不來不去;亦無是非、亦無男女相、亦無僧俗老少、無聖無凡;亦無佛、亦無眾生、

亦無修證、亦無因果、亦無筋力、亦無相貌;猶如虛空,取不得、捨不得,山河石壁不能為

礙;出沒往來,自在神通;透五蘊山,渡生死河;一切業拘此法身不得。

  此心微妙難見,此心不同色心,此心是人皆欲得見。於此光明中運手動足者,如恆河沙,

及乎問著,總道不得,猶如木人相似,總是自己受用,因何不識?佛言一切眾生,盡是迷人,

因此作業,墮生死河,欲出還沒,只為不見性。眾生若不迷,因何問著其中事,無有一人得

會者,自家運手動足因何不識。

  故知聖人語不錯,迷人自不會曉。故知此難明,惟佛一人能會此法;餘人天及眾生等,

盡不明瞭。

  若智慧明瞭,此心號名法性,亦名解脫。生死不拘,一切法拘它不得,是名大自在王如

來;亦名不思議,亦名聖體,亦名長生不死,亦名大仙。名雖不同,體即是一。

  聖人種種分別,皆不離自心。心量廣大,應用無窮,應眼見色,應耳聞聲,應鼻嗅香,

應舌知味,乃至施為運動,皆是自心。一切時中但有語言道斷,即是自心。

  故云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色無盡是自心,心識善能分別一切,乃至施為運用,皆

是智慧。心無形相,智慧亦無盡。故云如來色無盡,智慧亦復然。

  四大色身,即是煩惱,色身即有生滅,法身常住無所住,如來法身常不變異故。經雲:

眾生應知,佛性本自有之。

  迦葉只是悟得本性,本性即是心,心即是性,性即此同諸佛心。前佛後佛只傳心,除此

心外,無佛可得。

  顛倒眾生不知自心是佛,向外馳求,終日忙忙;唸佛禮佛,佛在何處?不應作如是等見,

但知自心,心外更無別佛。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云:所在之處,即為有佛。

  自心是佛,不應將佛禮佛;但是有佛及菩薩相貌,忽爾見前,切不用禮敬。我心空寂,

本無如是相貌,若取相即是魔,盡落邪道。若是幻從心起,即不用禮。禮者不知,知者不禮,

禮被魔攝。恐學人不知,故作是辨。

  諸佛如來本性體上,都無如是相貌,切須在意。但有異境界切不用採括,亦莫生怕怖,

不要疑惑,我心本來清淨,何處有如許相貌。乃至天龍夜叉鬼神帝釋梵王等相,亦不用心生

敬重,亦莫怕懼;我心本來空寂,一切相貌皆是妄見,但莫取相。

  若起佛見法見,及佛菩薩等相貌,而生敬重,自墮眾生位中。若欲直會,但莫取一切相

即得,更無別語。

  故經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都無定實,幻無定相。是無常法,但不取相,合它聖意。

  故經雲:離一切相,即名諸佛。

達摩祖師血脈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問曰:因何不得禮佛菩薩等?

  答曰:

  天魔波旬阿修羅示見神通,皆作得菩薩相貌。種種變化,是外道,總不是佛。佛是自心,

莫錯禮拜。

  佛是西國語,此土雲覺性。覺者靈覺,應機接物,揚眉瞬目,運手動足,皆是自己靈覺

之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禪。禪之一字,非凡聖所測。

  又云:

  見本性為禪。若不見本性,即非禪也。假使說得千經萬論,若不見本性,只是凡夫,非

是佛法。至道幽深,不可話會,典教憑何所及。但見本性,一字不識亦得。

  見性即是佛,聖體本來清淨,無有雜穢。所有言說,皆是聖人從心起用。用體本來空,

名言猶不及,十二部經憑何得及。

  道本圓成,不用修證。道非聲色,微妙難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不可向人說也。唯

有如來能知,餘人天等類,都不覺知。

  凡夫智不及,所以有執相。不了自心本來空寂,妄執相及一切法即墮外道。若知諸法從

心生,不應有執,執即不知。

  若見本性,十二部經總是閒文字。千經萬論只是明心,言下契會,教將何用?至理絕言;

教是語詞,實不是道。

  道本無言,言說是妄。若夜夢見樓閣宮殿象馬之屬,及樹木叢林池亭如是等相;不得起

一念樂著,盡是託生之處,切須在意。臨終之時,不得取相,即得除障。疑心瞥起,即魔攝。

  法身本來清淨無受,只緣迷故,不覺不知,因茲故妄受報。所以有樂著,不得自在。

  只今若悟得本來身心,即不染習。若從聖入凡,示見種種雜類,自為眾生,故聖人逆順

皆得自在,一切業拘它不得。

  聖成久有大威德,一切品類業,被它聖人轉,天堂地獄無奈何它。

  凡夫神識昏昧,不同聖人,內外明徹。若有疑即不作,作即流浪生死,後悔無相救處。

貧窮困苦皆從妄想生,若了是心,遞相勸勉,但無作而作,即入如來知見。

  初發心人,神識總不定;若夢中頻見異境,輒不用疑,皆是自心起故,不從外來。夢若

見光明出現,過於日輪,即餘習頓盡,法界性見。若有此事,即是成道之因。唯自知,不可

向人說。

  或靜園林中行住坐臥,眼見光明,或大或小,莫與人說,亦不得取,亦是自性光明。或

夜靜暗中行住坐臥,眼睹光明,與晝無異,不得怪,並是自心欲明顯。

  或夜夢中見星月分明,亦自心諸緣欲息,亦不得向人說。夢若昏昏,猶如陰暗中行,亦

是自心煩惱障重,亦自知。

  若見本性不用讀經唸佛,廣學多知無益,神識轉昏。設教只為標心;若識心,何用看教?

  若從凡入聖,即須息業養神,隨分過日。若多嗔恚,令性轉與道相違,自賺無益。

  聖人於生死中,自在出沒,隱顯不定,一切業拘它不得。聖人破邪魔,一切眾生但見本

性,餘習頓滅。神識不昧,須是直下便會,只在如今。

  欲真會道,莫執一切法;息業養神,餘習亦盡。自然明白,不假用功。外道不會佛意,

用功最多;違背聖意,終日驅驅唸佛轉經,昏於神性,不免輪迴。

  佛是閒人,何用驅驅廣求名利,後時何用?但不見性人,讀經唸佛,長學精進;六時行

道,長坐不臥;廣學多聞,以為佛法。此等眾生,盡是謗佛法人。

  前佛後佛,只言見性。諸行無常,若不見性,妄言我得阿耨菩提,此是大罪人。

  十大弟子阿難多聞中得第一,於佛無識只學多聞,二乘外道皆無識佛,識數修證,墮在

因果中。是眾生業報,不免生死,遠背佛意,即是謗佛眾生,殺欲無罪過。經雲:闡提人不

生信心,殺欲無罪過。

  若有信心,此人是佛位人。若不見性,即不用取次謗它良善,自賺無益。善惡歷然,因

果分明。天堂地獄只在眼前,愚人不信,現墮黑暗地獄中;亦不覺不知,只緣業重故,所以

不信。譬如無目人,不信道有光明,縱向伊說亦不信,只緣盲故,憑何辨得日光;愚人亦復

如是。

  現今墮畜生雜類,誕在貧窮下賤,求生不得,求死不得。雖受是苦,直問著亦言我今快

樂,不異天堂。故知一切眾生,生處為樂,亦不覺不知。如斯惡人,只緣業障重故,所以不

能發信心者,不自由它也。

  若見自心是佛,不在剃除鬚髮,白衣亦是佛。若不見性,剃除鬚髮,亦是外道。

達摩祖師血脈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

 問曰:白衣有妻子,淫慾不除,憑何得成佛?

  答曰:

  只言見性不言淫慾。只為不見性;但得見性,淫慾本來空寂,自爾斷除,亦不樂著,縱

有餘習,不能為害。

  何以故?性本清淨故。雖處在五蘊色身中,其性本來清淨,染汙不得。法身本來無受,

無飢渴,無寒熱,無病,無恩愛,無眷屬,無苦樂,無好惡,無短長,無強弱,本來無有一

物可得,只緣執有此色身,因即有飢渴寒熱瘴病等相,若不執,即一任作。

  若於生死中得自在,轉一切法,與聖人神通自在無礙,無處不安。若心有疑,決定透一

切境界不過。不作最好,作了不免輪迴生死。若見性,旃陀羅亦得成佛。

  問曰:旃陀羅殺生作業,如何得成佛?

  答曰:

  只言見性不言作業。縱作業不同,一切業拘不得。從無始曠大劫來,只為不見性,墮地

獄中,所以作業輪迴生死。

  從悟得本性,終不作業。若不見性,唸佛免報不得,非論殺生命。若見性疑心頓除,殺

生命亦不奈它何。

  自西天二十七祖,只是遞傳心印。吾今來此土,唯傳頓教大乘,即心是佛,不言持戒精

進苦行。

  乃至入水火,登於劍輪,一食長坐不臥,盡是外有為法。若識得施為運動靈覺之性,汝

即諸佛心。

  前佛後佛只言傳心,更無別法。若識此法,凡夫一字不識亦是佛。若不識自己靈覺之性,

假使身破如微塵,覓佛終不得也。

  佛者亦名法身,亦名本心,此心無形相,無因果,無筋骨,猶如虛空,取不得。不同質

礙,不同外道。

  此心除如來一人能會,其餘眾生迷人不明瞭。此心不離四大色身中,若離是心,即無能

運動。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身是無性,因何運動。若自心動,乃至語言施為運動,見聞

覺知,皆是動心動用。動是心動,動即其用。動用外無心,心外無動。動不是心,心不是動。

動本無心,心本無動。動不離心,心不離動。動無心離,心無動離,動是心用,用是心動。

動即心用,用即心動。不動不用,用體本空。空本無動,動用同心,心本無動。

  故經雲:動而無所動,終日去來而未曾去,終日見而未曾見,終日哮而未曾哮,終日聞

而未曾聞,終日知而未曾知,終日喜而未曾喜,終日行而未曾行,終日住而未曾住。

  故經雲:言語道斷,心行處滅,見聞覺知,本自圓寂。乃至嗔喜痛癢何異木人,只緣推

尋痛癢不可得。

  故經雲:惡業即得苦報,善業即有善報,不但嗔墮地獄,喜即生天。若知嗔喜性空,但

不執即業脫。

  若不見性,講經決無憑,說亦無盡。略標邪正如是,不及一二也。

  頌曰:

  心心心難可尋,寬時遍法界,窄也不容針。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無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這心這心是佛。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

  佛性不從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時。

  偈曰:

  吾本來此土。傳法救迷情。

  一華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達摩大師《血脈論》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