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了一輩子的養老金,87歲才能全領回來

交了一輩子的養老金,87歲才能全領回來

又快到月底了,你的工資條中顯示扣了多少的養老金呢?

關乎養老金的問題,很多粉絲也經常問時代:月月交社保,我們退休之後到底可以領到多少養老金?說實話,我對此並沒有深入研究過。不過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每次收到工資單,看到又扣掉一筆不低的養老保險金,就不禁感覺肉疼。可是又覺得無奈,這扣掉這麼多的錢,什麼時候能拿回來?一直是未知數。

在我的上一個東家,一個退休的阿姨又進入了保險行業,而55歲退休的她等拿到每個月社保補償的時候就“呵呵”了,交了幾十年的社保,卻每個月能領到550元的養老金,哭笑不得。而現在,我們到手的工資是少了不少,能換來未來多大的幸福呢?


今天,我會圍繞養老保險四個主要問題做介紹和分析:

一、養老金什麼時候可以領?

二、養老金可以領多少?

三、養老保險異地轉移問題

四、養老金沒領完,怎麼辦?

最後還會大家分享一下,我是怎麼看養老保險的。



養老保險是社保的重要組成部分,想搞清楚養老保險怎麼回事,劃不划算,我們需要先弄明白一個概念:

社保繳費基數——是指職工在一個社保年度里社會保險繳費的基數,它按照上一年度的所有工資性收入的月平均額來確定。由於地區的月平均工資是會逐年變化的,所以社保的基數也會按照最新的收入水平做出調整,調整時間一般是新的社保年度開始。

PS.由於地區經濟水平和收入的差異,社保繳費基數的上下限不同地區略有差別,不同險種也有所不同。

交了一輩子的養老金,87歲才能全領回來

自己的社保繳費基數該如何確定

每個人的社保繳費基數,和我們個人的工資收入有關,不同險種對基數上下限的要求不一樣。我們以廣州的2016年的養老保險為例,繳費基數在2906元——16575元之間,如果你的工資為2500元,低於最低下限,則繳費基數按最低的2906元算,如果你的工資高於最高上限,月薪20000元,則繳費基數按最高的16575元算,如果你的工資是6000元,介於最高和最低中間,則按實際工資6000元作為繳費基數。

不過,實踐中,員工的繳費基數是由企業自定的,不少企業會直接採用最低的繳費基數。老保險的目的是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為其提供穩定可靠的生活來源。最主要的手段就是,給付養老金。

養老金主要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基礎養老金,即社會統籌部分由用人單位按一定比例繳納以及政府補貼構成,個人賬戶部分,由個人按社保基數的8%繳納構成。

以職工的養老保險為例:


一、如何才能拿到養老保險?


參加職工養老保險的個人,要求累計繳費滿15年,到達法定退休年齡之後,就可以按月領取養老金。

一般來講,企業交的部分會被劃入國家養老統籌基金裡,繳費不滿15年,到退休年齡,只能領取個人賬戶中自己交的部分養老金,這種情況下,個人拿到的養老金並不多,所以為了避免這樣的悲劇,還是有其他辦法的。

1). 補繳

全國不少省市都出臺了相關補繳的規定,根據當地的情況,具體規定各有不同,可以在退休之前一次性補繳,或者延長繳費。

2) 轉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的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如果沒有補繳或者延長繳費,或者補繳之後仍然不滿15年,可以申請轉入戶籍所在地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不過時代君覺得這種方法可能只能當作備選,因為城鄉居民的養老保險的保障水平實際上打了個不小的折扣。

據瞭解,廣州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每月繳納的費用10—300元不等,繳費降低了,保障也自然不會很高,居民養老保險中的基本養老金只能在最低標準(廣州為110元每月,全國為70元,各地略不同)的基礎上,給予補償,加上一些繳費補貼,和職工養老保險相比,差距不是一點點。


二、養老金可以領多少


除了什麼時候領,大家最關心的就是領多少的問題。養老金的算法,略微有點複雜,因為像我們上邊提到的,社保繳費基數每年都會隨著當地工資水平做出調整,還會涉及到個人及社會平均工資增長幅度,所以可能不是很容易理解。

首先,大致公式是這樣的:

職工基本養老金 = 個人賬戶養老金 + 基礎養老金

a.個人賬戶養老金 = 退休時個人賬戶存儲額 ÷ 計發月數

b.基礎養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 2 × 繳費年限 × 1%

= 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1 + 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2 × 繳費年限 × 1%

舉個例子:

在大學研究生畢業學成歸來的廣州市小李,25歲

2015年初入社會,第一份工作的工資是6000元,當年廣州的平均工資是6830元,假設,小李漲工資的幅度與社會平均工資上升的幅度是保持一致的,按5%的速度上升。

小李在職期間個人一共繳納的養老保險金(不含企業繳納部分):

6000×(1+1.05+1.052+1.053+1.054+…+1.0534)×8%×12=520245元

按照以上算法,小李到退休時個人賬戶養老金存儲額,按國家規定的139個月發完,退休後第一年每個月可以領取:

1、個人賬戶養老金:6000×(1+1.05+1.052+1.053+1.054+…+1.0534)×8%×12÷139≈3743元

2、 基礎養老金:6830×1.0534×(1+6000/6830)÷2×35×1%約等於11795元

退休第一年每月領取養老金合計:15538元

139個月之後,小李個人賬戶的養老金領完,就只能從國家統籌基金裡領取基礎養老金,到手的養老金會出現一段時間的下滑,按照保監會頒佈的新生命表推測,男性平均壽命可達83週歲,假設小李健康終老活到這個年齡,他這一生一共可以拿到多少退休金呢?

按照下面的測算,他大約可以領到689萬元。

交了一輩子的養老金,87歲才能全領回來

*為了方便計算,結果不含養老金的利息,廣州市的平均工資假設等同於全省平均工資。

時代君必須提醒:這裡的推算結果是基於比較理想化的假設而成立的。比如,小李是在人均工資比較高的廣州,進入的是一家運營正常,還有上升空間的公司,能保證他漲人工的幅度不比平均水平低,不考慮通脹的情況下,還得要求國家經濟繁榮昌盛,經濟穩定增長。

所以現實中能不能領到一筆理想的養老金,還要看未來的發展和政策的變動,以上的結果,只是給大家一個參考,實際領到多少,還是要看個人情況和制度的規定。


三、養老保險的異地轉移問題

比日益增長的年齡更無情的,是一線城市的房價,於是不少人萌生了逃離北上廣深、返回家鄉的意願。還有很多奮鬥了大半生的人,希望找個更宜居舒適的二三線城市,進行養老。這個時候,你的養老保險要怎麼處理呢?是不是像網上說的,在一線城市,年輕時交著更高的養老金,老了回到家鄉的,就只能領著當地較低水平的養老金呢?

其實現實也不至於那麼殘酷,政府對這種異地養老金轉移的問題,已經做出了相關的規定。

簡單來講,就是哪裡的養老保險交夠了10年,就可以在哪裡領養老金。

在異地轉移的問題上現在的養老保險並不是一刀切,返鄉之後就一定要在當地領取較低水平的養老金,事實上,領取的養老金可以通過銀行轉賬的形式發放,異地也可以領取,所以說網上相傳的說法並不準確,大家大可不必擔心。


交了一輩子的養老金,87歲才能全領回來


如果你輾轉了幾個城市,

多個城市的養老金都累計不滿10年,而且你不打算在大城市補繳,你就只能回到戶籍地,領取當地水平的養老金。


四、養老金沒領完,怎麼辦?


除了上述擔心,實踐中我們也會遇到養老金沒領完的情況,但這個時候,是不是就真的虧了呢?

針對這個問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曾經回應:職工養老保險中個人賬戶的養老金,可以由法定繼承人依法繼承,並領取一定喪葬補貼。時代君諮詢了廣州的社保工作人員,廣州針對養老金繼承,具體規定大概是這樣的:

退休前去世的

繼承者可以繼承當時養老金個人賬戶的全部存儲額,除此之外,還可以領取喪葬費(3個月的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撫卹金(6個月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如果繼承者是有供養關係的直系親屬,還可以領取救濟金。

退休後去世的

繼承者可以繼承養老金個人賬戶裡剩餘的存儲額,領取喪葬費補貼撫卹金(3個月上年度月平均工資),如果繼承者是有供養關係的直系親屬,還可以領取救濟金

繼承部分一次性領取,不過,針對養老金統籌賬戶部分,目前還沒有規定。根據之前的媒體報道,之後可能會劃定一個最低領取年限,區別對待。每個省市對養老金繼承的規定各有不同,但養老金可繼承,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具體大家可以打去當地社保局諮詢。


時代君總結:


綜上,就是我基於目前國家養老保險規則的一些總結和介紹。當然,很多人會接著問:那究竟要交養老保險劃不划算。

我要說,這個答案一定是因人而異。我印象中的社保,其實是一種劫富濟貧、同時帶有強制性的制度,利用社會財富的再分配,想要實現人人有飯吃,老有所依的理想。

從我的角度說,養老金,有總比沒有好。總的來說,它是由國家兜底的養老制度,起碼能保證你未來在失去勞動力價值、沒有工資收入的晚年,還能提供一筆穩定的現金流,可以維持生計,好一點的,還可以安享晚年。還有,在現有的制度下,想放棄養老保險,也並不簡單,很多地方的醫保和養老保險是捆綁在一起的,而醫保對於中國人的重要性,就不用我多說了吧。

不過,我還要說,養老保險不宜交過多。因為:

第一,現在的養老金制度,還不夠完善。我們還在花大力氣去消化歷史的遺留問題,“交得少、領得到”的問題還是很突出,大批量的不公平現象還是存在。

第二,養老金保值增值的能力較弱,特別是個人賬戶的部分。

第三,交過多養老保險,到手的工資少了,影響了正常現金流,而現在的生活壓力又這麼大,還是多拿錢比較妥當!

總結一下,從時代君的角度說,養老保險是我未來養老計劃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已,但絕不是唯一的,額外給自己配置一些商業養老保險,並且通過積極學習並參與理財,也非常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