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高一,要不要家長去陪著寫作業?

M沙子


高一的學生,即使暫不適應高中的學習生活,家長也絕無陪寫作業的必要。

或許是孩子狀態低迷,作業完成質量不高,家長在和老師溝通下想出的不是辦法的辦法。但這種陪寫作業的方法即使學校真的同意家長去陪寫,孩子自己能接受的了嗎?同學們會怎麼看?孩子自己能坦然面對同學們嗎?

如果一個高一的學生在入學三個多月的時間裡依然不能完全進入高中學習狀態,跟上學習節奏,或許就是家長在小學初中管的太多,包辦的太多,一到了高中需要自己學習的環境下,忽然迷失了自我,找不到學習的方法,無所適從了。

這時候作為家長,應在和孩子電話溝通和利用孩子放假回家的時間多加鼓勵,樹立孩子的自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克服困難;多和班主任和任課老師溝通交流,告訴老師自己孩子的優缺點,讓老師多加關注對症下藥,畢竟老師的經驗和辦法都有很多,應該很快就能知曉孩子的問題癥結所在;對於落下的課程,一是讓孩子利用課餘時間找科任老師補一下,再就是利用放假時間找高中老師補一下,畢竟才開學幾個月時間,好補!

懂得適當放手,讓孩子自我成長!


我心亦如秋水靜


我會偶爾陪著孩子寫作業。

1,高一大抵是晚10點回家,孩子有時會寫作業。如果是數學,我就喜歡和他一起做題,一起大眼瞪小眼,一起哈哈地笑。他概念紮實,我思路清晰,他會說:”你想的真妙!”

2,休息日,我會抽查幾道題,他的強項學科我會撿簡單的問,弱項我會抽查稍難且我能理解的,確定他一週正確的位置與狀態。時間30~40分鐘。他會說:你真弱。然後眉飛色舞給我講一遍。

3,練考回來,他會給我出幾道題,看我解的愁眉苦臉,然後他就得意而認真地給我講解,並且點出他自己犯下的和我相同或不同的錯。

陪著孩子一起學習是有趣的,我和孩子是互師互友,我對他位置的瞭解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但這是真的,高中三年,每次考試成績他都會問我:”這次我能考多少分?校排班排各多少?”,我的估分和排名準確性歎為觀止。怎麼做到的?根據他的講述、神情(對考題難易的真實流露)及對班中其他幾個同學的描述。高考我都給出了他準確的估分,兒子一直在糾結,老爸怎麼可以這樣呢,難道是你考的不成?

你們說陪讀不好的不要太絕對。偶爾的陪讀對你和你家孩子都是美好而甜蜜的記憶。


劉劉285597151


可以先問問自己:你陪他寫作業有什麼用?

他做的作業你能輔導嗎?我相信大部分家長對於高中畢業都是懵逼的,不是說各位學歷不高,而是說各位都已經忘記了那些深奧的知識。既然這樣,陪高一的兒子寫作業有什麼用呢?給他端茶倒水?還是給他準備文房四寶?實在是想不明白。
家長對孩子的關心可以理解,但是到了高中更多的是生活和心理上的關心,而不是學習上,所以有很多家長在學校附近租房給孩子做飯,這個我覺得倒是可取,畢竟這種時候,孩子的身體健康也很重要,能吃到有營養的飯菜對學習更有幫助。


至於其他的,倒沒必要了!


鑫鼎賽亞


兒子讀高一了,這可能已經是十五、六歲的孩子了,父母對於這些年齡段的孩子主要不是“陪”,應該是“培”。要培養他們獨立學習,獨立思考以及獨立生活的能力,有其說家長去陪寫作業,不如說家長去陪坐呢!因為實事求是地說有幾個家長能夠於輔助高中生的作業?儘管家長是高學歷的人,因為隔行多年,誰人又能在高中的作業上得心應手?

現代人,兒女幹貴,誰家都怕把兒女含在嘴裡會化,捧在手心會飛,所以,有條件的人家父母爺奶陪了小學陪初中,培了初中陪高中……誰知道,這樣一陪下來實得其反。在這裡,我可舉個真實的例子讓大家議論議論,體會體會吧!在我的老家,有個孩子在學習方面不但聰明,而且也很用心,他真的成了父母的掌上明珠,於是,父母覺得他有希望能夠於出人頭地,能夠於光宗耀祖,然後,小學時,父母租房在學校附近陪伴,讀到初中,父母也租房在學校附近陪伴,到了高中,父母依然在學校附近租房子陪伴。在十二年的陪伴生活中,孩子的任務就只是一個字——“學”。父母的任務是給他煮飯吃,給他洗衣服,早上奉送,放學迎回。後來,確實功夫不負有心人,到了高中畢業考進了中國最頂尖的一所大學,但因為無人照顧他的起居生活,後來,他無法適應環境而自動輟學了。回家後到了第二年,他又重新考上了中國另外的一所頂尖大學。但是,最讓父母遺憾的是,這孩子到校不足兩個月又自動離校回家了……

各位朋友,我講的上述故事是真實的故事,當你們看後有何感想。我認為,如果一個孩子到了高中都設有自控能力的話,那麼,將來他會有何用呢?


山葉葉


孩子已經讀高一了,還要陪著做作業,那就太說不過去了。是家長要陪著還是孩子要家長陪著?如果是家長要陪著說明這個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太沒有信心或者太溺愛。如果是孩子要家長陪著,說明孩子太沒有自信心,太沒有自控能力。這二點都是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好處的。

家長陪著孩子寫作業,有以下幾點不利因素:

一:助長孩子的依賴性。

長期陪著孩子寫作業或做某件事,會造成依賴性,一旦家長不陪了,孩子就會手足無措,不知道該怎麼辦。試想以後孩子走上社會,該如何面對碰到的各種情況?如何獨立自主的工作、生活?

二:如果孩子不願家長陪著,而家長硬要陪著,就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破罐子破摔,結果適得其反。反而造成不良後果。

三:養成孩子從小沒有自信心,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

長期對孩子不放手,孩子會沒有自信心,遇事不會獨立思考,孩子也會變‘’笨",遇事不會獨立自主的解決,永遠"長不大"將來到了社會上怎麼辦?難道也要大人天天陪著嗎?

綜上所述,家長一直陪著孩子,對他的健康成長是不利的。況且孩子已經讀高一了,是個"小大人"了,應該讓孩子獨立自主的學習、生活了。


8232354703122


這個答案很簡單,如果孩子喜歡家長陪伴,那就陪他一會兒,但是有一個大前提,不知道你能不能幫你做作業或者分析作業,我想對於我們國家大多數家庭來說,這個可能實現不了。

其實對於高中一年級的孩子,有些孩子還是大孩子和家長關係比較好的話,他們希望家長在自己的身邊,彷彿是一種安慰或者說一種氣氛比較和諧而已,如果說陪作業能夠監督的話,效果不會太明顯。

當然在陪寫作業過程中還是不能做出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說孩子在寫作業,你拿著手機在邊上看視頻聽音樂,這彷彿不大合適,如果孩子寫作業,你在旁邊看書或者也有自己的書面作業,我想著還是可以的。

總之對於陪寫作業這個事情,如果是監督的話我不太支持。

如果是陪伴,親情一種和諧,一種氣氛,一種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的話,我覺得可以隨著孩子的要求來完成,問題還是您自己有時間。

如果沒有時間非得強迫著自己,這樣也不好,畢竟孩子大了,慢慢懂事了,有些家庭的困難還是需要讓孩子瞭解支持的。

總之陪伴這個事情是可以的,監督這個事情不可以。


杜宜城老師


這個年齡就不要陪孩子學作業啦!

第一,這個年齡段孩子其實還是處於青春期階段,還是一個叛逆的階段,以前我就說過這個時候家人要學會不要太嘮叨,這時候陪伴更多的是讓她心裡的厭煩。青春期階段還是要家長學會無言自威。

第二,這個時候孩子的課程很多家長其實都不會了,雖然以前都是學過的,這麼多年過去了,那個家長還自信自己還會高中知識。

第三,學著去培養孩子的獨立性,今天有你陪著,明天呢?後天呢?大學你也要陪著嗎?如果這個孩子太依賴你了,以後自己生活的時候怎麼辦?不要說孩子大了自己就會了,你都不培養你能期望他有多麼會獨立。當然不是所有人都不會獨立,但是不能忽略培養的力量。

第四,孩子學習其實很苦,家人之所以想陪讀是因為怕他不學,但是能讓他自主學習其實就是最好的,適當的監督還是很有必要的。

這就是我的意見,歡迎大家補充評論。


青少年教育在線


我家女兒13歲,初二。幼兒園大班開始有作業,放學一回家我第一件事就是陪她做作業,作業做完以後,才可以玩、看電視。這樣堅持了一個月,就讓她自己做,不會的可以問我。一個月後到現在上初中,從來沒陪過。現在我是問都不問,因為好習慣早就養成,反爾是有時上了培優課,遇到難度大的題目她要做到很晚,都是我催促她休息,明天再做。催急了,她還會和我急,說不做完睡不著。

學習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家長的首要任務是培養孩子學習的主動性。被動學習的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是走不遠的。


瞭然於中年


建議兩點:

一是;如果是住校生,就不用去陪。因為,很多同學在一起,共同生活,共同學習,所以,不用陪。

二是;如果是在校外住,家長必須去陪。一點是為了學生安全;二點是要做好監督;三點是做好學生的生活。

總之,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合理安排。


江山276911631


我覺得不需要完全陪著寫作業,再說孩子的作業你也不一定會了,陪著意義不大。


這麼大的孩子了,剛開會可以問問孩子的作業量什麼的,稍微有空的時候可以問問作業是不是很難,需不需要幫助什麼的,幫著孩子適應一下高一的生活,順利過渡一下就可以,畢竟已經15-16歲的孩子了,他已經有自己獨立思考能力了,家長也要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不要擔心,多交流多關心就行,相信自己的孩子。


愛他就給他空間和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