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法》明確不會延遲退休,內退和提前退休哪個待遇更好?

公務員待遇好的毋庸置疑的,前一段很多人傳言說公務員要延遲退休,最近新《公務員法》修訂草案明確規定,公務員工作滿30年可以申請提前退休。參公人員和公務員一樣,都執行的是《公務員法》,參照管理,因此,參公人員也可以申請提前退休。

《公務員法》明確不會延遲退休,內退和提前退休哪個待遇更好?

《公務員法》規定男滿60歲、女工人滿50歲、女幹部和自由職業滿55歲就可以正常退休。如果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也可以退休。另外,公務員經任免機關同意,即按照管理權限,一般幹部和工人由人事局批准,領導人員由組織部批准,工作滿30年的可以提前申請退休,工作滿20年、退離退休年齡不到5年的,也可以申請提前退休。特殊職業者,根據相關規定,工作滿8年、10年以上的也可以退休。

機構改革方案中,對於行政、事業工作人員,同樣規定了離退休年限不足5年的,可以申請退休,提前交由社保部門保障。這項政策,不限制個人身份,即不管是公務員、參公人員,還是普通事業人員、臨時合同工。同時也不限制工作年限,只要個人年齡距退休年齡不足5年,工齡多長都可以申請提前退休。

"內退",顧名思義,指"內部退休",是體制改革大潮的產物。但是,這種行為在現在,是違反《管理條例》的。可以提前退休,並不意味著可以“內退”。所謂的內退,就是不經過人事部門同意,單位內部決定可以不用上班,個人工資不受影響,或者扣發與崗位相關的待遇,只保留基本工資。

這種做法,一是單位沒有人事管理權,不能擅自做決定;二是提前內退,也不符合相關管理規定,即使工資減少,也不符合按勞分配的原則。在職長期離崗不上班,是人事部門、紀檢部門查處的對象,也是對自身工作的不負責任,這和辦理正規手續,提前退休不一樣,不僅不值得提倡,反而應該認真相處,嚴格杜絕。

人際交往的意識與技巧

今天我們就給大家講一講關於考查人際交往的意識與技巧這方面的題,在面試當中我們應該如何作答呢?那麼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關於人如何把握好答題。其實這樣的題目著重強調的其實就是兩個詞語:一個是意識,一個是技巧。在意識方面,我們要做好的就是擁有一顆陽光的心。在技巧方面,我們要做的就是擁有一個善於溝通的嘴。下面我就從這兩點給大家講一講。

第一個,是擁有一顆陽光的心。為什麼說要擁有一顆陽光的心呢?那就是因為在作答人際的題目時候,我們會發現有很多人與人之間的矛盾需要去處理。比如:領導對你不滿意;同事對你不滿意;領導給你穿小鞋;很多同事在背後說你閒話……經常會遇到這樣的那樣的問題,我們一般都會內心有些不平衡,都會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問題,所以拿到這種題的時候要求我們有一顆陽光的心態,我們要正確的心態去看待問題,積極樂觀地去處理問題,面對問題的時候要學會自我反思。只有這樣的話,有了一顆陽光的心態才能很好的解決。

第二點,要擁有一個善於溝通的嘴。這句話說的又是什麼意思呢?就說當我們遇到一些人際處理上難題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去主動溝通。當領導對你不滿意,當同事穿小鞋不配合你工作的時候,那這個時候最關鍵的是我們還是要學會主動溝通,沒有什麼問題是我們溝通解決不了的。往往我們有一些誤會都是因為我們溝通的不充分,大家互相不瞭解,所以產生了一些誤會和質疑。所以我們面對這樣題的時候,就需要去主動跟同事溝通,主動和領導溝通。那具體要如何有效溝通呢?我認為主要就是三個小點。第一個小點,就是我們要講情,在溝通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同理心,學會換位思考,要學會主動道歉,動之以情。第二個小點,那就是講理,要曉之以理,跟他講道理。第三個小點,就是我們要提出一些合理性的解決對策。如果我們在溝通的時候把握住這三個小點的話,那根據不同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拿出不同的溝通內容,我相信以後再解決這樣的問題,對你來說是很簡單的。

那麼今天就說到這裡,關於人際交往的意識與技巧,你還覺得它難嗎?大家可以行動起來,多練練人際交往的意識與技巧相關的題目,我相信你一定行的。

求職動機是面試當中常考的一種題型。這種題型與之前跟大家介紹的綜合分析、人際關係等題目有所不同。最大的不同便是更加靈活多樣。如果說綜合分析更加註重能力,那麼求職動機更加側重的便是考生的價值取向是否與公職考試相吻合。因此答好一道求職動機類的題目 ,要充分了解考官的考察意圖,只有這樣,才能展示出自己與崗位的切合。

第一類叫做自我認知類的題目。這類題目的出題形式往往與考生自身相關,通過對於考生個人情況的設問,來方便考官瞭解考生的相關情況。比如最直接的問法便是“談談你個人的優點缺點”“談談你是哪種性格的人”等。問法雖然很直接,考官最想從這種問法當中來了解你適不適合這個崗位。所以考生在解答這類題目時,應該事先了解好自己報考崗位的特點,根據崗位的要求來談論自己的個人特點。比如考生報考的財務崗,那麼考生在談論自己優點時必須涉及的便是細心、認真,對數字的敏感度較好。而缺點也不能特別有違自己的崗位特點,比如考生報考的公安,但是缺點卻說是膽小,沒有挑戰精神,可能就已經不適合該崗位了。

第二類是個人行為經歷類型的題目。這一類型的題目往往的問法是讓考生談談個人的一些經歷,甚至還有一些獨特的經歷,比如拒絕別人的經歷,比如做錯事情的經歷等 。考生在談論自己個人經歷最需要注意的便是真實、突出主題。對於一些個人編造的經歷考官是很容易能夠看出來的。所以考生在講述自己經歷時,可以遵守一個技巧叫做START模型,分為四個步驟:

S:發生情境(situation)

T: 完成任務(task)

A: 應聘者所採取的行動(action)

R: 行動結果(result)

在這四個部分當中其實就是講故事的起因經過,考生在講述自己個人經歷時首先要把事情發生的背景闡述出來,其次需要闡釋這件事情想要達成的目標,再次需要重點講述為了完成這個目標自己所作出的努力,最後才是此次經歷的結果,而結果一般來說建議是好的,或者從錯誤當中獲得了怎樣的反思。

第三類便是求職動機類的題目。簡單來說就是“為什麼想報考這個崗位”。而談這一類題目時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談:第一便是現實性需求。每個人選擇崗位都必然想要滿足生活需求,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考生在談論這一方面時切忌不能大談特談,更不能暴露出自己對金錢或者權利的渴望,這樣就不符合考官的需求了。第二是興趣愛好。這一方面考生可以重點論述,但是考生在論述時應儘量切合崗位需求,比如個人專業優勢、性格優勢、人生經歷等,必要時可以舉一些例子加以襯托。第三是成就動機。這一類切忌不能談的假大空,更多的要回歸自己身和崗位。可以談對於崗位的認知轉變,也可以談個人能力的提高,也可以談個人的人生價值,但是要做好鋪墊,只有這樣才最真實。

求職動機類的題目非常靈活,考生只要面對題目要本著問什麼答什麼的原則,同時充分考慮考官的意圖,就能取得好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