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最愛吃鹽的你,每天吃多少鹽最健康?

郭洪陽


關於怎麼吃鹽?吃多少鹽?這種類似的問題,特別應該跟我們中國的廣大高血壓患者好好科普。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我們中國高血壓患者中,很多都是因為吃鹽才導致的高血壓,或者說鹽敏感性高血壓。那麼,這些高血壓患者每天應該吃多少鹽呢?今天張大夫就來說一說這個問題。

1、WHO、歐洲的建議

世界衛生組織(WHO)和歐洲的高血壓指南建議每天食鹽量控制在5g以內。

2、中國、美國、日本的建議

中國、美國、日本的建議是每天食鹽量控制在6g以內。

3、中國的現狀

我們中國現在的現狀是,大部分地區的每天人均食鹽攝入量是>12g,北方某些地區每天人均食鹽攝入量是>18g,有些地區更高。

所以,中國的高血壓患者如果能夠切切實實的把每天的食鹽攝入量控制下來,那樣血壓的改善也就變得指日可待。


張之瀛大夫



看完題目就在想,一個最愛吃鹽的人患有高血壓,這回可真管住吃鹹這口兒了。因為大多數高血壓和膳食鈉(食鹽)攝入過高有關。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一般人每天不超過6克鹽(一啤酒瓶蓋)。針對高血壓患者,《營養與疾病預防》中建議不要超過5克鹽。這裡的鹽攝入量包括調料中的鈉,比如醬油,豆腐乳等。另外根據病情可有三種鈉(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攝入量等級:

1. 低鹽膳食:全天攝入鈉在2克以內(相當於食鹽5克內,一克食鹽含有0.4克鈉)。

2. 無鹽膳食:全天鈉攝入量在1克以內(相當於2.5克食鹽),烹調中不放鹽。

3. 低鈉膳食:全天鈉攝入量在0.5克以內,除烹調中不放鹽外,還應該注意控制高鈉食物,比如醃製食品,加工肉製品等。

除食鹽外,還應注意其他引起高血壓的因素。改善飲食習慣,做到有效預防高血壓。

1. 超重和肥胖,一般來說超重使發生高血壓的危險性增加2-6倍,當體重減輕後,高血壓患者的血壓也會隨之降低。

2. 鉀元素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增加尿鈉排出而降低血壓。富含鉀元素的食物有新鮮蔬菜,薯類等。

3.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膳食鈣的攝入量和血壓呈負相關,鈣可以增加尿鈉的排斥,降低對鈉敏感人的血壓。鈣的食物來源有牛奶及奶製品,豆製品,芝麻醬等。

4. 高血壓患者紅細胞內鎂降低,與血壓呈負相關。鎂的膳食來源有新鮮綠葉蔬菜。

5. 飲酒與血壓關係與飲酒量有關,少量飲酒者(每天攝入酒精10-30克)比不飲酒的人血壓低,但過量飲酒(每天酒精攝入量超過30克),隨著飲酒量的增加血壓顯著增高。所以儘量少喝酒或不喝酒。

今天看到出自《黃帝內經》的一句話:“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尤渴而穿井,鬥而鑄兵,不亦晚乎?” 防患於未然總是比較容易,但需要長遠的眼光。防病也是一樣的道理,未病之前保養而讓疾病遠離比生病之後去補救來的更從容。如果平時不注意飲食,生病了再去求醫問藥,豈不是太晚了麼?

僅以此句送給大家,共勉!


王秋霞營養師


目前,大量的研究表明,高鈉鹽攝入是高血壓的一個危險因素。因此,限鹽是預防、治療高血壓重要而有效的非藥物措施。膳食限鹽(食鹽<6g/d)收縮壓可下降2~8mmHg。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健康成人每日食鹽攝入量應<5g/d;中國營養學會推薦健康成人每日食鹽攝入量不宜超過6g,高血壓患者不超過3g。我國各地居民的鈉鹽攝入量均明顯高於上述標準,而鉀鹽攝入則嚴重不足。


我國高血壓人群中50%~60%為鹽敏感者,有高血壓家族史的成人中鹽敏感者為65%,鹽敏感性高血壓是高血壓的一種特殊類型,屬於難治性高血壓。鹽敏感性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與食鹽攝入量的關係更為密切,因而更應嚴格控制食鹽攝入量。因此,所有高血壓患者均應採取各種措施,儘可能減少鈉鹽的攝入量,並增加食物中鉀鹽的攝入量。主要措施包括:


1 儘可能減少烹調用鹽,建議使用可定量的鹽勺;每人每餐放鹽不超過2g (即一個2g 的標準鹽勺);每人每天攝入鹽不超過6g (普通啤酒瓶蓋去膠墊後一平蓋相當於6g);


2 減少味精、醬油等含鈉鹽的調味品用量;利用蔬菜本身的風味來調味,例如將青椒、蕃茄、洋蔥、香菇等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可起到相互協調的作用;


3 改變烹飪方法,減少用鹽量。利用酸、甜、辣、麻等其他佐料來調味。烹飪時後放食鹽,增加鹹味感但不增加鹽用量。


4 少食或不食含鈉鹽量較高的各類加工食品和調味品,如榨菜、鹹菜、鹹鴨蛋、黃醬、醃菜、醃肉、辣醬、火腿、香腸以及各類炒貨;早飯儘量不吃鹹菜或豆腐乳,一塊100px 見方的腐乳含鹽量5g。


5 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利用醋、檸檬汁、蘋果汁、番茄汁等各種酸味調味汁來增添食物味道;


6 腎功能良好者,採用富鉀低鈉鹽代替普通鈉鹽,但對於伴有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應慎用,以防血鉀升高。


7 在外就餐時,要告知服務人員,製作食品時,儘量少加鹽,不要口味太重。


劉藥師話用藥


人們日常膳食中大多數鈉鹽來自家庭烹飪時加的鹽和醬油。加工食品的鈉鹽含量很高,即使嚐起來味道不是很鹹的也可能含有大量的鈉鹽。同一類食物的鈉含量可能會差異很大。如果做出明智的選擇,可以減少膳食中鈉鹽的攝入,幫助控制血壓。高血壓患者甚至有可能減少降壓藥的用量。


2011年中國膳食指南建議:中國人每天鈉的攝入量應控制在2200毫克以下。健康成年人一天食鹽(包括醬油和其它食物中的食鹽量)的攝入量不超過6克。


以下圖為例,同一種食物的鈉含量可能會大相徑庭:


中國疾控中心



如圖


健康辣辣


對於高血壓的患者食鹽攝入量,在高血壓指南當中要求,高血壓患者每天食鹽攝入量應控制在4~6g。

可以採取分步逐漸減量的方法來達到一個低水平的食鹽攝入量。對於輕度高血壓的患者,單純限制食鹽的攝入量,一部分病人就能達到降壓的目的,對於中高度高血壓的患者,限制食鹽既能提高降壓藥物的療效,又能減少降壓藥的用量。



除食鹽外,還應注意其他引起高血壓的因素。改善飲食習慣,做到有效預防高血壓。

1. 超重和肥胖,一般來說超重使發生高血壓的危險性增加2-6倍,當體重減輕後,高血壓患者的血壓也會隨之降低。

2. 鉀元素有擴張血管的作用,增加尿鈉排出而降低血壓。富含鉀元素的食物有新鮮蔬菜,薯類等。



3. 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膳食鈣的攝入量和血壓呈負相關,鈣可以增加尿鈉的排斥,降低對鈉敏感人的血壓。鈣的食物來源有牛奶及奶製品,豆製品,芝麻醬等。

4. 高血壓患者紅細胞內鎂降低,與血壓呈負相關。鎂的膳食來源有新鮮綠葉蔬菜。

5. 飲酒與血壓關係與飲酒量有關,少量飲酒者(每天攝入酒精10-30克)比不飲酒的人血壓低,但過量飲酒(每天酒精攝入量超過30克),隨著飲酒量的增加血壓顯著增高。所以儘量少喝酒或不喝酒。

感謝您關注農地圈:東方花雪


農地圈


我昨天看到一篇文獻,說的是理想健康心血管狀態,這個是2010年美國心臟病協會提出的,其中有一條就是關於鹽的攝入,建議成年人每天少於5g。其實,我一直覺得鹽是不好計算的,一盤菜也不是都一個人吃,還有湯裡也有,如何計算多少呢?

所以,我覺得,可以少吃,如果你能做到少吃就少吃;在食物美味可口的基礎上,民以食為天,除了數量,還有質量,如果飲食不美味不可口,我覺得就減少了生活的樂趣,符合自己口味好了

附:理想健康還包括,正常血壓、正常血糖、正常尿酸、戒菸戒酒、每週運動2h


愛跑步的小醫生


高血壓的發病包括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生活方式中飲食是影響高血壓發病以及血壓水平的重要因素,其中高蛋白質和高飽和脂肪酸飲食方式均對血壓升高有影響,吃太多鹽是飲食中升高血壓的最重要因素。長期高血壓引起的心臟結構功能改變和微血管的改變造成重要臟器供血減少,因此需要糾正生活方式,健康飲食,減少飲食中炒菜做飯的用鹽量,以及醃製食品的攝入,使得每日食鹽量少於6g,而高血壓的患者需減少為3g的食鹽量。


自由風雪兒


一般來說,鹽的攝入量對於高血壓的患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指標。推薦有高血壓的患者一天食鹽攝入量不要超過6g。這對於控制血壓有著比較重要的作用。


好消息:您想更加健康長壽嗎?點擊右上角“關注”按鈕,橙醫生心腦課堂每日為您送上實用、靠譜的心腦血管科普知識。


橙醫生心腦課堂


鹽吃得多就一定是高血壓嗎?這不是絕對的,一個人每天吃多少鹽根據自已胃囗的需要,沒有具體的量來限制。當然吃鹽最好淡不要太鹹,量食過多會引起血壓高以及其它疾病的發生,不是不吃是儘量少吃為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