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米酒(四川稱為醪糟)用的酒麴是怎麼做的?

幻想的野草


酒粬,一般寫作:酒麴。是在經過強烈蒸煮的白米中,移入麴黴的分生孢子,然後保溫,米粒上即茂盛地生長出菌絲,此即酒麴。在麴黴的澱粉酶的強力作用而糖化米的澱粉,因此,自古以來就把它和麥芽同時作為糖的原料,用來製造酒、甜酒和豆醬等。用麥類代替米者稱麥曲。

酒麴的主要成分是根黴菌或是灰黴菌再加上一些其它成分,使它呈顆粒狀。甜酒是利用甜酒麴將蒸熟的米飯糖化發酵製作而成,甜酒的風味和營養關鍵決定於甜酒麴的質量。甜酒麴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根黴和酵母菌,根黴是主要的糖化菌。甜酒的製作主要是利用根黴所產的澱粉酶將糯米澱粉分解成單糖、糊精和少量還原糖及低聚糖類等,形成糯米甜酒獨特的風味。

製作優質甜灑曲的簡便方法。配方:①新鮮尖葉辣蓼草150-200克。採摘辣蓼草時,選其上部帶白色的嫩莖葉,並以農曆八月前後採摘為好。然後洗淨晾乾、切碎待用。②大米750克。將大米用溫水泡15-20分鐘,再濾幹水,用手指捏,如成粉狀即可。③選比較甜的陳甜酒麴2粒。 製作:將米倒入臼(農村舂米工具)內,邊舂邊用粉篩過篩,舂至臼內只剩下半碗碎米時,再加入辣蓼草一起舂,待舂碎後,將篩出的米粉統統倒入臼內繼續舂,直舂到辣蓼草與米粉均勻了,方可取出。用手緊緊捏成小丸子上,嚴防鬆散。在捏製時,如捏不攏,可以摻少量的水再捏,每0.5公斤大米可做小丸子100粒,小丸子做完後,用篩子盛著。然後將2粒陳酒麴碾成粉末,撒在新做的小丸子上,敷蓋一層,輕輕團動幾下,蓋上較厚的乾淨毛巾。經24小時發酵後,揭開毛巾,若每個小丸子(新酒麴)像楓樹球一樣,長了一層淡白色茸毛,並聞著有香味道,證明製作成功。最後一道關鍵工序是晾酒。開始2-3天內曬半天,陰半天,以後整天曬,一般一星期左右曬乾。制好的酒麴用袋盛著,置於生石灰缸內,保持乾燥。


又又媽學美食


我小時在農村,按照母親的指點,做過酒麴。酒麴做好後,拿到縣城,甚至武漢送給親戚,他們都說效果很好,逢年過節回鄉下,都到我家來討要。

下面我介紹一下。

我做酒麴沒有現在商家們描述的那麼複雜,只需要三種原料:米粉、芝麻花和老曲。

一、米粉。將普通的米淘洗乾淨,晾乾碾碎即可。注意不要用糯米,糯米太黏,不利於菌落生長。

二、芝麻花,這是母親教給我的絕招。芝麻花盛開後開始打蔫的花朵最好,糖分大,有利於酒麴的疏鬆。在不是芝麻開花的季節,用其他的植物花也可以代替。我試過農村裡能摘到的所有的花,都管用,只是我覺得芝麻花的效果最好。

三、將芝麻花搗碎與米粉加水混合,1斤花可以伴5斤米粉,加半個老曲搓成湯圓或元宵大小,另外半個碾成粉末灑在表面。

四、擺放在稻草和麥秸的籃子或者框裡,也可墊一塊白布在草上。如果是氣溫高的夏天,上面放點稻草,如果氣溫低,再加點舊衣服保溫。

五、少者3天,多則5天,白白的絨毛長到1公分以上,就拿到太陽底下晾曬,幹了方便收藏。

所謂老曲,就是前一次做的酒麴。


幻想的野草


酒麴 在我們老家俗稱甜酒麴,想要做一盆芳香撲鼻的甜米酒 酒麴就分外重要。記憶中老媽是做酒麴的好手,除了排名第一的答主所說的芝麻花做曲,其實還有一種叫做馬鞭草的植物也是可以做酒麴。就是這貨

記憶中的酒麴做法:首先就是大米用水泡兩個小時,把採摘的馬鞭草(一定要連花摘)洗乾淨切成小段,然後就是兩種原料分別用像藥店用的那種石盅搗粹,再把兩種原料像揉麵團一樣搓成湯圓大小的小圓球,(一般都是一斤草配個三四斤的大米再加半個老曲)最後就是發酵了。在我們老家一般是用竹籃裡面鋪好稻草,然後放入搓好的圓球 蓋上毛衣之類的保暖物來保證發酵。冬天最好放在保暖的位置比如廚房臥室。等過個三五天圓球上就會長滿白毛,這時候基本上就差不多了,拿出放太陽底下曬乾,一份酒麴就做成功了。其中看一枚酒麴的好壞首先把它掰開看是不是成蜂窩狀,能成蜂窩者做米酒才最佳。


女廚師也會有春天


古法傳統釀酒技藝是把酒麴放入糧食發酵蒸餾,那麼可以說酒麴是釀酒的靈魂和點睛之筆!酒麴就像發麵的酵母一樣。南方的朋友對米酒或者酒釀系列的食品會更熟悉和依戀。

現在商場裡有酒麴售賣,如果圖省事的話,可以去買現成的酒麴來製作米酒。如果想自己做酒麴那麼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簡單說一下米酒酒麴的製作。值得注意的是製作醪糟使用的器具一定要清潔,特別是萬萬不得沾油,而且雙手也一定要清潔。如果不清潔的話很容易長黴菌,酒麴的製作就不容易成功。

常見的就是用小麥來製作酒麴。

把小麥帶皮粉碎後,水合小麥的比例是1:5的然後活好麵糰。

找一個洗菜盆深度以6釐米最佳,在盆地鋪一層棉布或者屜布,之後把1千克的麵糰放入盆中上面加蓋一層保鮮膜,之後洗淨雙腳,用腳將麵糰踩實。

在一個能保溫30度的地方鋪一層稻草放一層曲塊再鋪一層稻草放曲塊蓋稻草。3天顛倒一下,10天左右酒麴製作成功。

掰開酒麴檢查一下酒麴內部如果長滿了麴菌,聞到酒麴的清香無雜味就可以了。

做好的酒麴還需要放在通風陰涼處半個月,之後就可以使用了,酒麴的儲存同樣需要在乾燥陰涼處。

朝鮮族是採用玉米胚芽加糯米自制酒麴。

用新收穫的玉米,採用發豆芽的方式,使玉米發芽,當玉米芽長到三四釐米的樣子,就將玉米和芽曬乾,然後碾碎。

接下來將糯米粉用水調成糊狀,與碾碎的玉米粉混合在一起做成曲坯,放到三十度左右的地方使其自行發酵。

在曲坯八成乾的時候,將其放到陰涼通風處,使其自然風乾。

中華民族和酒的聯繫源遠流長,酒香四溢,切勿貪杯!

適量飲酒,有益健康,願大家都健康平安!


異域少女小漁


做米酒的酒麴怎麼做的?是有醪糟的那種。南方稱酒糊或水酒,可直接飲用,味甘甜,清醇,養胃的酒。這個問題我來告訴你。

第一,必須要有酒母,酒母相當於酵母,是留的,做一次留一次。酒母要選菌絲強壯的,即外表灰色帶微白色,氣味芳香的。

其二是輔料,米粉加輾米粗糠,要粘米糠,帶細米的那種,也可直接用粘稻穀粉。其次是紅馬蓼,即小葉的山馬蓼。等夏至後馬蓼開花結籽時收割,不要蔸,僅需葉花。

其三做法:

1,把水燒開,倒入鮮馬蓼,煮開10多分鐘,撈出。把適量馬蓼水倒入穀粉中(以穀粉為例),迅速攪拌均勻,攪成拿在手中結團甩下會散開就好。也可捏成粑粑,我是把它放方框裡,壓成餅狀,再切成方塊。

2,把酒麴打成粉,灑在盤上,把粑粑或切成的方塊倒入灑有酒麴的盤裡,篩動盤,讓它表面粘有酒母,然後放在平鋪的幹稻草或毛毯上,加稻草或毛毯蓋住,讓其自然發酵。

3,待其發酵到聞其有微香,外表有潔白粗壯菌絲,即有白毛就可以放出去曬乾了。

4,一定要曬全乾,否則會燒包,燒包就沒用了。定期檢查,容易生蟲,生蟲就吃掉了菌絲,也完蛋了。防蟲的方法是暴曬,千萬莫放防蟲藥。

做酒麴一定要先注意天氣。要選出大太陽的天,至少能晴三天。還要注意氣溫,氣溫在26度到29度最佳,超32度就不要試了。溼度南方農曆5月極佳,即端午節前後。

就分享這麼多了。請大家看後多發表寶貴意見,相互交流。


鐵廬農莊


為什麼釀酒米會成紅色,是什麼原因


Hk628433


米粉,芝麻花和老曲

老曲是前一次做的酒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