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成年人那麼喜歡看蠟筆小新?

小蟲蟲


《蠟筆小新》曾一度被定義為寫給大人的故事,蠟筆小新他永遠五歲,不會長大,他沒有青春期的煩惱,不用費力的處理人際關係,他常常將一個溫馨的現場變得尷尬,他常常讓她的媽媽美伢火冒三丈,追的小新到處跑。



小新就是這樣一個愛搗亂,不走尋常路,認準死理的孩子,放到現在,他就是典型的熊孩子。有人問,就這樣的故事,憑什麼大言不慚的說這是寫給大人的故事?

因為小新的愛從來毫不掩飾,五歲的小新曾經帶著把傘,踏著雨水,穿過居民區,給他最最親愛的美伢送傘。


五歲的小新曾經見到美伢寫信,自己也寫了一封,帶著自己對美伢的無數愛意去了郵局,等到美伢在家中發現小新不見,心急如焚時,才帶著郵差大叔歸來,信裡歪歪扭扭的只寫了一句話:“媽媽,謝謝你一直照顧我。”

五歲的小新是個冷場王,經常惹風間生氣,等到風間終於憋不住大怒之後才慢悠悠的說“這才是平時的你啊。”但就是這樣老讓風間生氣的小新,在送別風間時唱了首歌,明明那麼難聽,我卻哭的一塌糊塗。


野原新之助的家人包括爸爸,媽媽,小葵還有小白,沒錯,就是野原小白,它是小新的家人,小新會在自己飢腸轆轆只剩一塊小餅乾後掰下一塊給小白,小新會對剛剛喜歡上的美女說“如果我跟你結婚了,小白一定會很寂寞,所以我們以後可以跟小白一起住嗎?”小新會在小白的窩裡等待被自己氣的離家出走的小白,即使小白回來還是會被小新虐。

你說小新聰不聰明?他那麼小就懂得與人為善,體貼爸媽,愛護小動物。

不要說他是最好的蠟筆小新,因為他是獨一無二的蠟筆小新。


芋泥追劇


很多人看畫風覺得蠟筆小新是給小孩子看的,有人擔心大象舞會教會小孩子。但其實他們搞錯了一點,蠟筆小新根本就不是畫給孩子看的,它就是一部很徹底的成人向作品。

早在小學的時候我就看過蠟筆小新,當時根本不知道劇中手的美冴和廣志半夜玩摔角遊戲指的到底是什麼,日後懂了這方面的知識才知道其實是在行夫妻之事時被小新撞了個正著,無奈之下用摔角遊戲矇混過去了而已。

原作者臼井儀人一開始連載蠟筆小新,是放在雙葉社的成人雜誌上的,從這裡就不難看出,這個作品一開始就沒有指向低齡觀眾,臼井儀人擅長的無厘頭和黃段子本就不是小孩子能解讀的內容,只不過當時的國人愚昧,覺得動畫都是小孩子的玩意,錯吧這個當成動畫片丟到電視上播,然後日後詬病說這個作品宣揚不健康思想,今天看來還當真是非常愚昧的行為。

一個成人作品,成年人喜歡看,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本身作品的內容又很有趣,解讀的視角也比較獨特,從一個優點早熟的5歲小男孩的視角出發,去重洗審視成年人的世界,雖然小新吊兒郎當的形象是有些效仿成年人的影子,但他本子還是一個天性善良的小孩,通過小新的童言無忌,去諷刺成人社會的虛偽,去喚醒那些隨著年齡增長而被大人們忽視和遺忘的真善美,這是這個看似低俗的作品,昇華起價值的地方。

當然,即便你不去深究其中的隱喻或者引發的思考,單純圖個樂,也完全足夠了。看漫畫,開心就好,有一個有趣的故事,成年人喜歡看,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嗎。

文:雪哥


橙心社


我覺得100個成年人中最少有80%以上的人喜歡看,《蠟筆小新》跟我們國內出的少兒動畫片有所不同,它更加相似於成人世界的縮寫,小新就像我們成人埋藏在心中那一抹消逝的美好回憶,至少我覺得看蠟筆小新時我覺得開心,很多現實中遇到的煩惱可以再看蠟筆小新時得到釋放。

小的時候對於蠟筆小新的印象只限於有趣,好玩,聲音好聽。長大後發現蠟筆小新無論是思維方式還是開放程度都是極大的,這是現在的動畫所做不到的。成年以後壓力越來越大,不知道為什麼蠟筆小新這部動漫讓人看得很輕鬆。只要你看著就會發自內心的笑出來,有時候自己可能都不知道笑的是什麼,明明小新經常會露屁股,但是每次再看見時總會笑出來。

小新一家的生活也讓很多成年人羨慕,搞笑的一家人。一個賢惠的老婆,辛勤工作的丈夫,家裡兩個頑皮的活寶,雖然有時候十分的調皮但這也是生活中的樂趣啊。我也期待這樣的生活,無憂無慮的幸福。


紳士動漫社


我就是問題中喜歡看蠟筆小新的成年人。為什麼我會喜歡看蠟筆小新呢?

先說說我在什麼時候會看蠟筆小新吧!開心的時候我會看,不開心的時候我更會看。有時候一刷新頭條,看到有蠟筆小新的視頻,我就會點開來看。之前有一段時間離職了,在之後的兩三個月裡我一直沒有找到新工作,當時感覺壓力特別大,在那段時間裡,我經常看蠟筆小新的視頻,連續看上半小時,心裡的壓力和煩躁都消失了。

我特別喜歡小新,他總是和別的小孩不同,不像風間那樣聽話處事成熟,也不像正南那樣膽小怕事,不同於妮妮的任性和阿呆有點兒呆呆的個性,小新雖然很調皮,也會好心幹壞事,但小新確是個很體貼的孩子,美伢生病的時候會給美伢做冰袋;雖然很調皮,卻總是肯幫美伢跑腿;下雨天還會擔心沒帶傘的美伢,拿著傘卻接美伢回家;在劇場版《大人帝國的反擊》裡,面對失卻大人一面的美伢廣志,小新沒有任性,而是照顧小葵,給小葵換尿布準備奶粉。

其實很多人都想活的跟小新一樣,直白的表達自己的喜歡和不喜歡,小新從來不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能夠cos成奇奇怪怪的生物走在路上,不怕別人嘲笑;也能大膽的在街上條屁屁舞;喜歡大姐姐就直接說出來。雖然很多時候看起來可愛又可恨,但我還是要說,小新確實是一個好孩子。


蜻蜓蜻蜓小蜻蜓


說起成年人為什麼喜歡蠟筆小新,小宅基應該是最有發言權的吧?因為自己恰好也是個成年人,恰好也喜歡看蠟筆小新。恰好,小宅基也在前幾天寫了幾篇關於蠟筆小新的文章。所以,剛好這個問題邀請了小宅基,也可以說是很適合小宅基來答題了,有這麼多大佬珠玉在前,小宅基就只能再拋一拋自己這塊磚了。

首先,我們先研究一下為什麼有這個問題?題主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內心就默認蠟筆小新屬於幼稚、低齡向的,其實不然,早期的蠟筆小新更多地是成年向的,很多在當年的我們看來十分幼稚的行為——“把胸罩戴在眼睛上”、“大象舞”等,事實上是屬於給成年人觀看的。

到了後期,由於小新的形象更多的是服務於低齡段的人員,因此,也很少見小新有所謂“大象舞”、“屁股見光”一樣的行為了。那為什麼還有成年人會喜歡看呢?答案其實很簡單——不費腦和找童年

在現在忙碌的生活狀態中更多人傾向於快節奏或消遣向無劇情的動畫,蠟筆小新顯然屬於後者,再加上童年回憶的加成,自然而然地就有很多人喜歡看蠟筆小新。更不要說偶爾出現的搞笑片段能夠讓自己放鬆,偶爾出現的富有哲理的劇場版讓人深思,你說,這樣的蠟筆小新,為什麼成年人不喜歡看呢?


二次元宅姬送


因為這部具有時代意義的動畫一開始本來就是準備面向成人的漫畫。

蠟筆小新的作者臼井儀人最開始將這部作品投稿給了雙葉社的成人雜誌,可能大多數人並不知道。作者一開始就沒打算讓蠟筆小新面向子供,只是通過畫這種類型的搞笑漫畫來娛樂一下成人世界。如果是看著蠟筆小新長大的朋友,現在可以去點開一集蠟筆小新,不難發現,其中小新在動畫中擔任的角色就是通過自身行動諷刺大人世界的小孩。像是厚臉皮的搭訕美女,跳大象舞,各種惡作劇等等,都是影射著成人世界類似的情況。

後來蠟筆小新因為其比較靠子供的畫風和大部分較為平和的日常,被引進國內當作給小孩子看的動畫片,當時的人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動畫片實際上其實是給大人看的,但是看到其中小新的各種“騷操作”時會本能地覺得好笑,畢竟本來就是給大人觀賞的諷刺作品。在大人們先入為主的覺得“這是給小孩子看的動畫”觀念的影響下,蠟筆小新被打上了“幼稚”的標籤,彷彿有成年人喜歡看就很不正常一樣。

更重要的是,《蠟筆小新》比起普通的“現實類動畫”,更加貼近生活,並且由於其搞笑動畫的屬性更能為大眾所接受,所以在次期間穿插的影射效果非常的“接地氣”。作者更加傾向於將蠟筆小新的世界塑造成一個成年人世界的縮影,小新在動畫中的行為,舉止,思想,都是早熟兒童的思維無限放大後的結果,這樣創作的結果是小心成為了即有成年人影子的孩子,又有絲毫不失違和感,帶著天真的成年人。這種操作是現在的動畫極少能做到的。

最後,蠟筆小新會受成年人喜歡最重要的一點原因是,它符合了現在成年人需要的“快節奏娛樂”。蠟筆小新的一小節劇情是相當短的,但是內容足夠有趣,有的劇情足以讓人笑出聲來,並且集數充沛,完全不用擔心看完了怎麼找下一部的問題。加上童年回憶,偶爾有哲理片段出現的加成,蠟筆小新能夠得到成年人的青睞,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不如說,如果這種能夠放鬆身心,並且還能是不是帶你迴歸童年,教導你人生哲理的動畫不會受成年人歡迎,那才是真的奇怪呢。


卡密動漫


在我小時候有多少成年人喜歡小新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當年喜歡小新的孩子們,現在都長大了。所以,並不覺得是什麼奇怪的事情。那麼,換一個角度來說,我來說說為什麼長大後我還喜歡蠟筆小新好了。《蠟筆小新》從受眾面上來看,算是低齡向的搞笑動畫了。畫風不那麼精美,每一個小故事做出來時常有時候比泡麵番還短。但我依舊覺得小新的日常生活故事非常有張力。

《蠟筆小新》描繪故事的角度非常可觀,它不是單純地用小新的視角去描繪日常。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小新父母,小新老師,以及被小新調戲的小哥哥小姐姐,及其他成年人的視角。這讓整部作品顯得更加真實,也許小的時候我去看,我只是會學小新的口吻說話。長大後,我就回去看作品當中形形色色的人。然後,就會更加感嘆,《蠟筆小新》中的每一個角色都非常立體。

其次呢,就有點嘿嘿嘿了。《蠟筆小新》作為一部描寫幼兒園小朋友日常生活的搞笑動畫。不得不說,還是有非常多讓成年人露出微妙笑容的梗的。也因為這些梗的存在,其實小的時候家裡大人都不太喜歡讓我看小新。總說小新是一部會教壞人的動畫。可是,我要說啊,出去無厘頭搞笑甚至略成人的要素。認真看的話,還是會在很多細節上發現小新的善良和體貼。比方有一集當中,風間的爸爸要回來。小新他們也去了風間家。大家一起準備了要給綵球。小新偷偷把風間要送給他爸爸的畫藏在綵球裡。讓風間的禮物更加精細。這種小細節真的非常暖心。搞笑又溫馨,大概就是我作為一個成年人也會一直喜歡《蠟筆小新》的理由吧。


ACGN


我身邊很多朋友都蠻喜歡看蠟筆小新以及類似的動畫片,比如大耳朵圖圖 。我覺得有以下幾個原因 :

1.蠟筆小新很有趣,一集一小個故事。相反比較少看電視劇,感覺電視劇太拖沓,一點劇情就拖個好幾集,關鍵是有的一個禮拜就播四集,等的心碎 ~

裡面有很多搞笑的劇情

例如 小新跟媽媽去百貨公司買衣服,售貨員誇美伢苗條,美伢樂開了花,小新說 恭維話 ,恭維話 馬上就相信了。售貨員又誇美伢年輕漂亮,小新又說 歐巴桑還裝年輕 裝年輕


2. 童心未泯。雖然成年了還是有些小孩子的天真,喜歡小孩子喜歡的東西。

3. 想著以後有個調皮搗蛋的小孩子怎麼帶(這個就是我的想法,哈哈)

小新除了調皮搗蛋折騰人,也是一個可愛懂事的小傢伙。

媽媽撿到了成人禮的票劵,帶他去參加。後來小新知道媽媽錯過成人禮,就告訴媽媽等到他十八歲把他成人禮的紀念品送給媽媽。

有次一個陰差陽錯的巧合讓小新以為媽媽去醫院檢查是因為快要死了,就坐在門口等媽媽回來。等到黃昏的時候美伢回來了,小新就跑上去抱著媽媽哭


七柒lin


在我看來這可能就是一種單純的喜歡吧!

第一,小新的性格是那種特別直白的表達,對於喜歡的人和事,比如娜娜子姐姐,就可以展開強烈的追求,他對於小熊餅乾和動感超人的喜愛也是表現的特別強烈;反觀我們成年人的世界,有的時候對於一些事物即使再喜歡,往往會由於一些外部因素而埋藏在心裡而不能表達出來,這時候我們就會很羨慕小新那種接近於放蕩不羈的表達方式,從而深深地愛上這個人物!

第二,小新的家庭,小新的爸爸和媽媽雖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著一些家長的共性問題,但是小新的爸爸和媽媽確是從心底愛著彼此,愛著小新和小葵,默默地支持著這個家庭。先說爸爸,日復一日的重複著枯燥的工作,每天早早地就離家去公司,為了工作忙於應酬,一個人的工資供養著32年的房貸和家人,他可以說是這個家庭的頂樑柱了;

再說媽媽,雖然她有時候會有一些市儈,但是她作為家裡的賢內助,每次都在老公晚歸的時候照顧老公,日復一日的送小新去幼稚園,照顧小葵,也精打細算的為這個家省錢。這樣的一個家庭有點像是我們每個家庭的縮影,從他們中間我們都會或多或好看到自己家的樣子,從而有了一種代入感,再加上一些搞笑梗的加入,就更會更加的喜聞樂見!

第三,小新有這麼四位可靠的朋友,風間、正南、妮妮和阿呆,他們的性格雖然都各不相同,但是會有一些互補。小新就是那種大智若愚的感覺,雖然很皮但是總有自己的想法,而風間就是那種傲嬌的感覺,典型的媽寶男但是還不願意認,小新就是總這樣調戲他,正南是那種膽小懦弱的人物設定,對於小愛的追求可以看出他是一個挺專一的人,妮妮的性格和她媽媽真的是很像,是那種腹黑的人,真是可憐妮妮的爸爸,阿呆給人的感覺就是超越了年齡,可能是由於和爺爺奶奶生活的原因,有一種成熟的感覺。這四位朋友陪伴在小新的身邊會特別的讓人羨慕,成年人的世界往往會比較複雜,交際也會更加謹慎,這五個人的友誼會特別的讓人羨慕!

總之,小新的生活是那種成年人嚮往而不得的,所以我們會在休息的時候看兩集蠟筆小新,知識單純的喜歡蠟筆小新,希望蠟筆小新永遠不要停更!


我還是個孩子


小時候看蠟筆小新,覺得很好玩,很搞笑,到長大了再看,覺得這是一部很感人的動漫。

熒幕裡的小新,永遠都是那麼奇葩,讓人忘記煩惱,哭笑不得,正如名子說的一樣:和小新在一起,不管什麼時候,都會很開心呢,不是嗎? 但是,我們又何嘗注意過,小新內心的悲傷。一個五歲小孩,說話那麼老成,行為像大叔,讓人不禁聯想,這個小孩的內心,到底有多麼成熟,或者說,多麼痛苦。。。我在很多關於蠟筆小新的番劇介紹裡都會看到:野原新之助,一個調皮的五歲孩童,總是會用各種惡作劇捉弄父母,老師和朋友,給大家帶來歡樂。 我覺得,這樣的介紹,根本就是在汙衊小新。

小新是一個很懂事的小孩,他並不像我們看到的那樣忤逆父母,在八百多集時,小新在為美冴捶背時,說了一句話:媽媽,這麼多來,你一直那麼辛苦的照顧我們,謝謝你啊…… 真的,那一刻,我哭了。。。在一千三百多集時,娜娜子和他的表哥卓也走在一起時,小新誤以為是娜娜子的男友,鬧了好久的彆扭,還說:做男人真的很辛苦誒。 但是,那集的最後,小新對娜娜子和卓也說了一句話:恭喜你們,要幸福啊。 隨著兩人的離去,小新無力的跪下,雙手撐地,眼淚掉在了手背上,大聲的哭著,那一刻,我哭了。。。

小新的悲傷是我們所看不到的,但是我佩服他,我佩服他的堅強,勇敢,樂觀,開朗,痴情,活潑。他一次次的為大家帶來歡樂,一次次的讓大家哭笑不得,甚至,一次次的拯救世界……野原新之助,在我的青春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