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成年人那么喜欢看蜡笔小新?

小虫虫


《蜡笔小新》曾一度被定义为写给大人的故事,蜡笔小新他永远五岁,不会长大,他没有青春期的烦恼,不用费力的处理人际关系,他常常将一个温馨的现场变得尴尬,他常常让她的妈妈美伢火冒三丈,追的小新到处跑。



小新就是这样一个爱捣乱,不走寻常路,认准死理的孩子,放到现在,他就是典型的熊孩子。有人问,就这样的故事,凭什么大言不惭的说这是写给大人的故事?

因为小新的爱从来毫不掩饰,五岁的小新曾经带着把伞,踏着雨水,穿过居民区,给他最最亲爱的美伢送伞。


五岁的小新曾经见到美伢写信,自己也写了一封,带着自己对美伢的无数爱意去了邮局,等到美伢在家中发现小新不见,心急如焚时,才带着邮差大叔归来,信里歪歪扭扭的只写了一句话:“妈妈,谢谢你一直照顾我。”

五岁的小新是个冷场王,经常惹风间生气,等到风间终于憋不住大怒之后才慢悠悠的说“这才是平时的你啊。”但就是这样老让风间生气的小新,在送别风间时唱了首歌,明明那么难听,我却哭的一塌糊涂。


野原新之助的家人包括爸爸,妈妈,小葵还有小白,没错,就是野原小白,它是小新的家人,小新会在自己饥肠辘辘只剩一块小饼干后掰下一块给小白,小新会对刚刚喜欢上的美女说“如果我跟你结婚了,小白一定会很寂寞,所以我们以后可以跟小白一起住吗?”小新会在小白的窝里等待被自己气的离家出走的小白,即使小白回来还是会被小新虐。

你说小新聪不聪明?他那么小就懂得与人为善,体贴爸妈,爱护小动物。

不要说他是最好的蜡笔小新,因为他是独一无二的蜡笔小新。


芋泥追剧


很多人看画风觉得蜡笔小新是给小孩子看的,有人担心大象舞会教会小孩子。但其实他们搞错了一点,蜡笔小新根本就不是画给孩子看的,它就是一部很彻底的成人向作品。

早在小学的时候我就看过蜡笔小新,当时根本不知道剧中手的美冴和广志半夜玩摔角游戏指的到底是什么,日后懂了这方面的知识才知道其实是在行夫妻之事时被小新撞了个正着,无奈之下用摔角游戏蒙混过去了而已。

原作者臼井仪人一开始连载蜡笔小新,是放在双叶社的成人杂志上的,从这里就不难看出,这个作品一开始就没有指向低龄观众,臼井仪人擅长的无厘头和黄段子本就不是小孩子能解读的内容,只不过当时的国人愚昧,觉得动画都是小孩子的玩意,错吧这个当成动画片丢到电视上播,然后日后诟病说这个作品宣扬不健康思想,今天看来还当真是非常愚昧的行为。

一个成人作品,成年人喜欢看,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本身作品的内容又很有趣,解读的视角也比较独特,从一个优点早熟的5岁小男孩的视角出发,去重洗审视成年人的世界,虽然小新吊儿郎当的形象是有些效仿成年人的影子,但他本子还是一个天性善良的小孩,通过小新的童言无忌,去讽刺成人社会的虚伪,去唤醒那些随着年龄增长而被大人们忽视和遗忘的真善美,这是这个看似低俗的作品,升华起价值的地方。

当然,即便你不去深究其中的隐喻或者引发的思考,单纯图个乐,也完全足够了。看漫画,开心就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成年人喜欢看,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

文:雪哥


橙心社


我觉得100个成年人中最少有80%以上的人喜欢看,《蜡笔小新》跟我们国内出的少儿动画片有所不同,它更加相似于成人世界的缩写,小新就像我们成人埋藏在心中那一抹消逝的美好回忆,至少我觉得看蜡笔小新时我觉得开心,很多现实中遇到的烦恼可以再看蜡笔小新时得到释放。

小的时候对于蜡笔小新的印象只限于有趣,好玩,声音好听。长大后发现蜡笔小新无论是思维方式还是开放程度都是极大的,这是现在的动画所做不到的。成年以后压力越来越大,不知道为什么蜡笔小新这部动漫让人看得很轻松。只要你看着就会发自内心的笑出来,有时候自己可能都不知道笑的是什么,明明小新经常会露屁股,但是每次再看见时总会笑出来。

小新一家的生活也让很多成年人羡慕,搞笑的一家人。一个贤惠的老婆,辛勤工作的丈夫,家里两个顽皮的活宝,虽然有时候十分的调皮但这也是生活中的乐趣啊。我也期待这样的生活,无忧无虑的幸福。


绅士动漫社


我就是问题中喜欢看蜡笔小新的成年人。为什么我会喜欢看蜡笔小新呢?

先说说我在什么时候会看蜡笔小新吧!开心的时候我会看,不开心的时候我更会看。有时候一刷新头条,看到有蜡笔小新的视频,我就会点开来看。之前有一段时间离职了,在之后的两三个月里我一直没有找到新工作,当时感觉压力特别大,在那段时间里,我经常看蜡笔小新的视频,连续看上半小时,心里的压力和烦躁都消失了。

我特别喜欢小新,他总是和别的小孩不同,不像风间那样听话处事成熟,也不像正南那样胆小怕事,不同于妮妮的任性和阿呆有点儿呆呆的个性,小新虽然很调皮,也会好心干坏事,但小新确是个很体贴的孩子,美伢生病的时候会给美伢做冰袋;虽然很调皮,却总是肯帮美伢跑腿;下雨天还会担心没带伞的美伢,拿着伞却接美伢回家;在剧场版《大人帝国的反击》里,面对失却大人一面的美伢广志,小新没有任性,而是照顾小葵,给小葵换尿布准备奶粉。

其实很多人都想活的跟小新一样,直白的表达自己的喜欢和不喜欢,小新从来不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能够cos成奇奇怪怪的生物走在路上,不怕别人嘲笑;也能大胆的在街上条屁屁舞;喜欢大姐姐就直接说出来。虽然很多时候看起来可爱又可恨,但我还是要说,小新确实是一个好孩子。


蜻蜓蜻蜓小蜻蜓


说起成年人为什么喜欢蜡笔小新,小宅基应该是最有发言权的吧?因为自己恰好也是个成年人,恰好也喜欢看蜡笔小新。恰好,小宅基也在前几天写了几篇关于蜡笔小新的文章。所以,刚好这个问题邀请了小宅基,也可以说是很适合小宅基来答题了,有这么多大佬珠玉在前,小宅基就只能再抛一抛自己这块砖了。

首先,我们先研究一下为什么有这个问题?题主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内心就默认蜡笔小新属于幼稚、低龄向的,其实不然,早期的蜡笔小新更多地是成年向的,很多在当年的我们看来十分幼稚的行为——“把胸罩戴在眼睛上”、“大象舞”等,事实上是属于给成年人观看的。

到了后期,由于小新的形象更多的是服务于低龄段的人员,因此,也很少见小新有所谓“大象舞”、“屁股见光”一样的行为了。那为什么还有成年人会喜欢看呢?答案其实很简单——不费脑和找童年

在现在忙碌的生活状态中更多人倾向于快节奏或消遣向无剧情的动画,蜡笔小新显然属于后者,再加上童年回忆的加成,自然而然地就有很多人喜欢看蜡笔小新。更不要说偶尔出现的搞笑片段能够让自己放松,偶尔出现的富有哲理的剧场版让人深思,你说,这样的蜡笔小新,为什么成年人不喜欢看呢?


二次元宅姬送


因为这部具有时代意义的动画一开始本来就是准备面向成人的漫画。

蜡笔小新的作者臼井仪人最开始将这部作品投稿给了双叶社的成人杂志,可能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作者一开始就没打算让蜡笔小新面向子供,只是通过画这种类型的搞笑漫画来娱乐一下成人世界。如果是看着蜡笔小新长大的朋友,现在可以去点开一集蜡笔小新,不难发现,其中小新在动画中担任的角色就是通过自身行动讽刺大人世界的小孩。像是厚脸皮的搭讪美女,跳大象舞,各种恶作剧等等,都是影射着成人世界类似的情况。

后来蜡笔小新因为其比较靠子供的画风和大部分较为平和的日常,被引进国内当作给小孩子看的动画片,当时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个动画片实际上其实是给大人看的,但是看到其中小新的各种“骚操作”时会本能地觉得好笑,毕竟本来就是给大人观赏的讽刺作品。在大人们先入为主的觉得“这是给小孩子看的动画”观念的影响下,蜡笔小新被打上了“幼稚”的标签,仿佛有成年人喜欢看就很不正常一样。

更重要的是,《蜡笔小新》比起普通的“现实类动画”,更加贴近生活,并且由于其搞笑动画的属性更能为大众所接受,所以在次期间穿插的影射效果非常的“接地气”。作者更加倾向于将蜡笔小新的世界塑造成一个成年人世界的缩影,小新在动画中的行为,举止,思想,都是早熟儿童的思维无限放大后的结果,这样创作的结果是小心成为了即有成年人影子的孩子,又有丝毫不失违和感,带着天真的成年人。这种操作是现在的动画极少能做到的。

最后,蜡笔小新会受成年人喜欢最重要的一点原因是,它符合了现在成年人需要的“快节奏娱乐”。蜡笔小新的一小节剧情是相当短的,但是内容足够有趣,有的剧情足以让人笑出声来,并且集数充沛,完全不用担心看完了怎么找下一部的问题。加上童年回忆,偶尔有哲理片段出现的加成,蜡笔小新能够得到成年人的青睐,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不如说,如果这种能够放松身心,并且还能是不是带你回归童年,教导你人生哲理的动画不会受成年人欢迎,那才是真的奇怪呢。


卡密动漫


在我小时候有多少成年人喜欢小新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当年喜欢小新的孩子们,现在都长大了。所以,并不觉得是什么奇怪的事情。那么,换一个角度来说,我来说说为什么长大后我还喜欢蜡笔小新好了。《蜡笔小新》从受众面上来看,算是低龄向的搞笑动画了。画风不那么精美,每一个小故事做出来时常有时候比泡面番还短。但我依旧觉得小新的日常生活故事非常有张力。

《蜡笔小新》描绘故事的角度非常可观,它不是单纯地用小新的视角去描绘日常。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小新父母,小新老师,以及被小新调戏的小哥哥小姐姐,及其他成年人的视角。这让整部作品显得更加真实,也许小的时候我去看,我只是会学小新的口吻说话。长大后,我就回去看作品当中形形色色的人。然后,就会更加感叹,《蜡笔小新》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非常立体。

其次呢,就有点嘿嘿嘿了。《蜡笔小新》作为一部描写幼儿园小朋友日常生活的搞笑动画。不得不说,还是有非常多让成年人露出微妙笑容的梗的。也因为这些梗的存在,其实小的时候家里大人都不太喜欢让我看小新。总说小新是一部会教坏人的动画。可是,我要说啊,出去无厘头搞笑甚至略成人的要素。认真看的话,还是会在很多细节上发现小新的善良和体贴。比方有一集当中,风间的爸爸要回来。小新他们也去了风间家。大家一起准备了要给彩球。小新偷偷把风间要送给他爸爸的画藏在彩球里。让风间的礼物更加精细。这种小细节真的非常暖心。搞笑又温馨,大概就是我作为一个成年人也会一直喜欢《蜡笔小新》的理由吧。


ACGN


我身边很多朋友都蛮喜欢看蜡笔小新以及类似的动画片,比如大耳朵图图 。我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

1.蜡笔小新很有趣,一集一小个故事。相反比较少看电视剧,感觉电视剧太拖沓,一点剧情就拖个好几集,关键是有的一个礼拜就播四集,等的心碎 ~

里面有很多搞笑的剧情

例如 小新跟妈妈去百货公司买衣服,售货员夸美伢苗条,美伢乐开了花,小新说 恭维话 ,恭维话 马上就相信了。售货员又夸美伢年轻漂亮,小新又说 欧巴桑还装年轻 装年轻


2. 童心未泯。虽然成年了还是有些小孩子的天真,喜欢小孩子喜欢的东西。

3. 想着以后有个调皮捣蛋的小孩子怎么带(这个就是我的想法,哈哈)

小新除了调皮捣蛋折腾人,也是一个可爱懂事的小家伙。

妈妈捡到了成人礼的票劵,带他去参加。后来小新知道妈妈错过成人礼,就告诉妈妈等到他十八岁把他成人礼的纪念品送给妈妈。

有次一个阴差阳错的巧合让小新以为妈妈去医院检查是因为快要死了,就坐在门口等妈妈回来。等到黄昏的时候美伢回来了,小新就跑上去抱着妈妈哭


七柒lin


在我看来这可能就是一种单纯的喜欢吧!

第一,小新的性格是那种特别直白的表达,对于喜欢的人和事,比如娜娜子姐姐,就可以展开强烈的追求,他对于小熊饼干和动感超人的喜爱也是表现的特别强烈;反观我们成年人的世界,有的时候对于一些事物即使再喜欢,往往会由于一些外部因素而埋藏在心里而不能表达出来,这时候我们就会很羡慕小新那种接近于放荡不羁的表达方式,从而深深地爱上这个人物!

第二,小新的家庭,小新的爸爸和妈妈虽然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些家长的共性问题,但是小新的爸爸和妈妈确是从心底爱着彼此,爱着小新和小葵,默默地支持着这个家庭。先说爸爸,日复一日的重复着枯燥的工作,每天早早地就离家去公司,为了工作忙于应酬,一个人的工资供养着32年的房贷和家人,他可以说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了;

再说妈妈,虽然她有时候会有一些市侩,但是她作为家里的贤内助,每次都在老公晚归的时候照顾老公,日复一日的送小新去幼稚园,照顾小葵,也精打细算的为这个家省钱。这样的一个家庭有点像是我们每个家庭的缩影,从他们中间我们都会或多或好看到自己家的样子,从而有了一种代入感,再加上一些搞笑梗的加入,就更会更加的喜闻乐见!

第三,小新有这么四位可靠的朋友,风间、正南、妮妮和阿呆,他们的性格虽然都各不相同,但是会有一些互补。小新就是那种大智若愚的感觉,虽然很皮但是总有自己的想法,而风间就是那种傲娇的感觉,典型的妈宝男但是还不愿意认,小新就是总这样调戏他,正南是那种胆小懦弱的人物设定,对于小爱的追求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挺专一的人,妮妮的性格和她妈妈真的是很像,是那种腹黑的人,真是可怜妮妮的爸爸,阿呆给人的感觉就是超越了年龄,可能是由于和爷爷奶奶生活的原因,有一种成熟的感觉。这四位朋友陪伴在小新的身边会特别的让人羡慕,成年人的世界往往会比较复杂,交际也会更加谨慎,这五个人的友谊会特别的让人羡慕!

总之,小新的生活是那种成年人向往而不得的,所以我们会在休息的时候看两集蜡笔小新,知识单纯的喜欢蜡笔小新,希望蜡笔小新永远不要停更!


我还是个孩子


小时候看蜡笔小新,觉得很好玩,很搞笑,到长大了再看,觉得这是一部很感人的动漫。

荧幕里的小新,永远都是那么奇葩,让人忘记烦恼,哭笑不得,正如名子说的一样:和小新在一起,不管什么时候,都会很开心呢,不是吗? 但是,我们又何尝注意过,小新内心的悲伤。一个五岁小孩,说话那么老成,行为像大叔,让人不禁联想,这个小孩的内心,到底有多么成熟,或者说,多么痛苦。。。我在很多关于蜡笔小新的番剧介绍里都会看到:野原新之助,一个调皮的五岁孩童,总是会用各种恶作剧捉弄父母,老师和朋友,给大家带来欢乐。 我觉得,这样的介绍,根本就是在污蔑小新。

小新是一个很懂事的小孩,他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样忤逆父母,在八百多集时,小新在为美冴捶背时,说了一句话:妈妈,这么多来,你一直那么辛苦的照顾我们,谢谢你啊…… 真的,那一刻,我哭了。。。在一千三百多集时,娜娜子和他的表哥卓也走在一起时,小新误以为是娜娜子的男友,闹了好久的别扭,还说:做男人真的很辛苦诶。 但是,那集的最后,小新对娜娜子和卓也说了一句话:恭喜你们,要幸福啊。 随着两人的离去,小新无力的跪下,双手撑地,眼泪掉在了手背上,大声的哭着,那一刻,我哭了。。。

小新的悲伤是我们所看不到的,但是我佩服他,我佩服他的坚强,勇敢,乐观,开朗,痴情,活泼。他一次次的为大家带来欢乐,一次次的让大家哭笑不得,甚至,一次次的拯救世界……野原新之助,在我的青春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