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臺灣來自泉廈漳的人較多而福州人不多?

July-黃小晶


確實如此。

康熙二十三年(1683)臺灣歸屬清朝後,朝廷鼓勵閩、粵漢民遷徙至臺灣島,進行移民開發。其中,福建地區的移民主要都是來自泉州、漳州,福州的移民數量則相對較少。

以上面這張《臺灣在籍漢民族鄉貫別調查》為例。這是1928年由日本駐臺灣總督府繪製而成,依據的人口資料是昭和元年(1926)十二月的調查。

這份調查將臺灣漢族的祖籍,分為福建省與廣東省,福建省以下再細分為泉州府漳州府、汀州府、龍巖州、福州府、興化府和永春州,廣東省則分為潮州府、嘉應州和惠州府等。從圖中反應的人口分佈情況來看;

閩人(福建)中主要以漳州、泉州最多,粵人(廣東)主要以嘉應州、惠州居多。

泉州、漳州的移民數量,為什麼會遠遠超過福州呢?

我想必須要從泉州、漳州和福州的地方情況出發,才能理解移民的動因。以漳州為例,自明末清初以來,漳州就是自然災害多發、兵匪雲集、人多地少之地,由此引發嚴重的災荒。這張現象必然導致對外的大規模移民。

對於漳州的移民而言,如果往內陸遷徙,交通是極為不便的,故而要選擇交通便利、距離較近的待開發地區。臺灣正好滿足這一條件,其與漳州是一衣帶水的關係,乘船渡海非常方便,而且兩地氣候相近,適合漳州人定居。

與漳州相比,當時福州的情況可能稍好一些,故而移民的數量也就相對較少;除此以外,兩地所處的地理格局也有差異,即便遷徙,臺灣也未必是首選。

因此,臺灣的泉、漳移民要多過福州移民。


HuiNanHistory


福州是福建省省會城市,人口約800萬人,屬於福建“閩東地區”古稱“閩都”,而廈漳泉三地是福建省“閩南地區”,總人口約1800萬人,根據臺灣東森電視臺過去報道統計,臺灣省總人口約2400萬,祖籍在福建的有70%,祖籍廣東的有25%,其次是浙江省。


而祖籍在廈漳泉的臺灣人,泉州佔比最高,其次是漳州,按照人口比例對比祖籍福州的自然而然少於廈漳泉三地,過去福建人移居臺灣都會把當地信仰的神明一併帶去臺灣供奉,建立廟宇祠堂,作為團結本市縣移民的鄉土保護神,歷代虔誠奉祀,漸漸形成今天的龐大關係網,據調查媽祖、遊神、保生大帝是臺灣民間最主要信仰的神明之一,均源於福建。

由於福建閩南地區移民臺灣的人數之多,幾經歷代繁衍生息壯大,久而久之臺灣慢慢形成以閩南文化為主流的社會群體,二十世紀臺灣省臺南、臺北均有以福州話莆田話以及廣東話為主的社會小群體,經歲月同化,只剩下澎湖、連江馬祖等小部分地區還保留福州話群體,以及金門烏丘還有莆田話群體。

曾任國民黨副總統職務的蕭萬長,祖籍福州永泰,以及不老男神林志穎、女神林志玲等等都是祖籍福州,福州人移居歐洲的人數大於東南亞地區,而廈漳泉則相反。


貓頭鷹視野


臺灣來自漳廈泉的人多,而福州人少,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原因。

在歷史上泉州是大港口,而臺灣的良港最先設置是在澎湖,所以靠海而生的泉州人、漳州人、廈門人也就隨著海運的開展捷足先登。

二者漳廈泉地區比較貧瘠,以還為生,所以更容易移民,也最先到達臺灣、下南洋,在2300萬臺灣人中有900萬有泉州人的血統;菲律賓前十大富豪中,大部分多是泉州人的後代。而福州作為軍政要地、東南省會,資源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更好,移民的自然也少。所以福州下面的福清和長樂,多是移民歐美國家,和漳廈泉地區不一樣。

三是歷史的原因,歷史上鄭成功打荷蘭人,帶去的是泉州人;施琅打鄭經,帶去的是漳州人;臺灣開禁之後,過去的是客家人,都跟福州沒有太大的關係。


青年史學家


臺灣民間流行一句話,古時福州人身背三把刀,剪刀,菜刀,剃頭刀 過臺灣, 就是指 裁縫師,廚師,理髮師,這些職業有許多福州籍,像我外公就是福州籍西服裁縫師 ,而閩南籍大多都是同村同鄉一起遷移臺灣並群聚一起不同,福州人大多是單身來臺,所以幾乎被同化了,但是臺灣也遺留許多福州的影子,例如,口味偏甜,基隆廟口的鼎邊挫小吃,新竹城隍廟的 肉燕&紅酒糟肉圓(時來運轉?),辦桌酒家菜 佛跳牆,廟會陣頭的八家將(十大陰師)……還有好多好多福州味


賴志韋


臺灣人口中,來自閩南廈漳泉的人較多,而來自福州的就比較少,這是跟歷史有關的。

漢人大規模拓殖臺灣,是從顏思齊開始。顏思齊與鄭芝龍等人密謀在日本推翻德川幕府,事洩後逃往臺灣,當時只十三條船,幾百號人。顏思齊是漳州人氏,鄭芝龍是泉州人,其他結義兄弟多是閩南人,故而顏思齊派人從泉州、漳州等地招募了三千多人赴臺,臺灣由是進入大開發的時代。

顏思齊去世後,鄭芝龍成為新的首領。在鄭芝龍上臺後的兩年時間,這支海上武裝集團走了高成長的道路,實現了十倍速的跨躍式發展,船隻數量從一百艘激增到了一千艘,武裝人員達到七萬人之多。鄭芝龍所招募之人,基本上也是閩南人。大批漳州、泉州人紛紛加入鄭氏軍隊,或者遠赴臺灣島耕作。

後來鄭芝龍投誠明帝國,軍隊被政府收編,只有農民還留在臺灣。直到鄭成功攻下臺灣,驅走荷蘭人,臺灣才迎來新的時代。鄭成功在大陸的根據地,主要就是廈門、金門兩島以及周邊地區,當時廈門隸屬泉州,與漳州相鄰,故而鄭氏十幾萬大軍,基本上也是以漳州人、泉州人為主。鄭成功去世後,其子鄭經沒能保住廈門基地,遂全部撤向臺灣。因此,在鄭氏集團開拓臺灣的那段歷史時期,基本上都是以閩南人為主,後來閩南語也成了臺灣的通用語言,現在所謂的臺語,就是閩南語。

從顏思齊到鄭芝龍,從鄭成功到鄭經,所依賴的力量多為閩南人,故而深刻影響臺灣的人口構成,同樣一水之隔,來自廈漳泉的人很多,而來自福州的就很少了。


君山話史


福州一直是福建省府,福州平原面積僅次於漳州平原,管轄全省財政。閩江支流等沿岸市縣,可以為福州老百姓相對安穩的生活帶來可靠保障。天災也比較少。所以,歷史以來,福州移民出去比較少。(相對福清、泉州)

反觀泉州,都是山地,土地貧瘠。”泉州人稠山谷瘠,雖欲就耕無處闢。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船通異域。”所以泉州人只能討海。一旦閉關鎖國,最慘的就是泉州。

泉州這地方,最適合種地瓜。天災多,也是很頻繁。不是旱災,就是颱風暴雨。

明朝末,1604年泉州外海八級大地震之慘烈,歷史少見,不過,這次地震前有連續很久的小級別預震,人死的倒不是特多,主要是對石頭房摧毀性破壞。其實,三年後1607年地震更恐怖,雖然級別不高,對當年泉州人來說,卻簡直是世界末日,雪上加霜!超強颱風伴隨海嘯同時登陸,東嶽山上建築宏偉的泉州東嶽宮全部震塌烈風摧毀!城牆全部是厚重花崗岩,也被震塌!洛陽橋樑移位!

因這場災難,鄭成功老爸鄭芝龍開始收聚泉州難民,一個人到臺灣開發,給三兩銀子,三個人給一頭耕牛!從此真正開啟了臺灣大開發序幕!( 早先歷史上就有漢人陸續登陸移居) 。

後面鄭成功收復臺灣,帶過去的人幾乎都是閩南一帶人,泉州人自然最多 。

如果沒有國民黨政府退到臺灣,臺灣就是泉州漳州兩地人為主,還有少部分客家人。


用戶61411640756


大家好,我是雜史譚。


首先是地理因素。大家都知道,大陸民眾大規模移民臺灣是明清的事情,在此之前,元代在澎湖設立了巡檢司。當時澎湖已是商船的停泊處,並已為閩南人的漁場,那時澎湖已有閩南移民。由於澎湖成為大陸進入臺灣的跳板,地理上更接近澎湖的閩南地區自然成為移民的主要來源。大概路線就是下面這樣:


又有政治原因。

明代遷居臺灣的人數還不多,清代臺灣移民的三大勢力為泉州人、漳州人和客家人,隨鄭成功渡臺者大多是泉州人,從施琅徵臺者多為漳州人。客家人在臺灣初入清版圖時,被禁止渡臺;一直到康熙末年,因清廷放鬆渡臺禁令,客家人渡臺的人數開始逐漸地增加。漳泉人先到臺灣,所以佔領海濱平原;因客家人後到,故大多居住在附山地帶。這就是臺灣人所說的漢人祖籍“泉海、漳中、粵(客家)山”。“泉州因最接近澎湖與臺南,移民來臺較早,故多分佈於西部沿海平原、澎湖群島與臺北附近。漳州人來臺稍遲,故多分佈於西部平原的內緣、北部的丘陵地帶、宜蘭平原以及東臺縱谷的南北兩端”。


另外也有經濟原因。在福建全省,閩南的人地矛盾最為突出。所謂“漳、泉內地無籍之民,無田可耕,無工可傭,無食可覓”。迫於經濟上的壓力,所以閩南人歷史上一直有向外移民的傳統,今天的閩南方言分佈在從雷州半島到浙江南部的廣大沿海地區就是一個例子。反觀福州,是福建省城所在,歷史上的移民壓力不大,所以移居臺灣者自然也就不會很多了。特別是浙江南部的閩南話區域距離福州很近,最後卻被閩南人佔據,也說明福州人並不熱衷對外移民。


雜史譚


臺灣閩南語偏漳州廈門腔!我漳州的,聽得懂臺灣的,泉州的聽不懂!


東山島小謝


因為日子活不下去了,才會被迫漂洋過海去臺灣。

臺灣開始有大規模漢人居住,大概是從明末開始。

那時候的大明王朝風雨飄搖,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而東南沿海自古便是地小人稠,生活艱辛,特別是泉州,以福建四大平原中最小的泉州平原卻要承載最多的人口

中國的移民自古就是由北及南流動,福州、莆田還有機會向南遷徙,泉州和漳州再南只能走廣東了。而剛好在這個時期,海洋走私和海盜之風興起,閩南人藉助過去高超的航海技藝和傳統,更是重操舊業開啟東南海霸的事業

最先出場的是泉州人李旦,他以日本為基地發展海上勢力,緊接著是漳州人顏思齊,受日本內部動亂影響,退守臺灣,顏思齊也因此成為開臺王。最後的繼承者是泉州人鄭芝龍,以接受招安的形式迴歸福建。


但是,時運不濟,很快滿清就攻打到了福建,鄭芝龍投降了滿清。令人意外的是鄭芝龍的兒子鄭成功卻堅守明臣立場,以廈門和金門兩島為基地堅持與滿清對抗。

最終在北伐失敗後,鄭成功只好被迫選擇向臺灣荷蘭夷出手,據有臺灣,這算是漳泉人規模進入臺灣的先例。

而雪上加霜的事件也接踵而來,滿清在對待鄭成功的政策上發生了轉變,採取了黃梧的策略,實時了遷界,凡閩南沿海可能成為鄭成功補給來源的一概化為焦土,遷其民入內地。

鄭成功也趁勢派船前往閩南沿海接濟失地和被迫遷移的百姓東往臺灣,因而臺灣的百姓,祖先多來自漳泉沿海縣市,如惠安、晉江、南安、同安、海澄、漳浦等地。

隨後施琅收復臺灣並將臺灣設為福建下轄的府,並與廈門同設為臺廈兵道,閩臺來往以廈門為口岸,這也極大的方便了閩南沿海的人民與臺灣交流。

這種設定是因為在古代,臺灣海峽之間有一條黑水溝,是很難逾越的,但從廈門出發,可以在澎湖中轉,再前往臺灣,安全且可靠。

這也就是為什麼臺灣人多廈漳泉人的緣故。


圭海四記


主要是由兩個因素決定的,一是地理位置,泉州和漳州離臺灣地理位置更近,水運交通更加便捷,其二是經濟實力和歷史原因,改革開放初期,福州作為省會,其經濟較其它地極市發達,泉漳兩地經濟則較為落後,泉漳人為了謀生計於是更多選擇到臺灣經商、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