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後,格格們去了哪裡?

傳正談歷史


很多時候大家都會產生一個誤解,那就是以為清朝的公主就叫做格格,但是實際上清朝的公主跟格格根本就不是同一件事物,在清朝,關於皇帝女兒的叫法還是非常標準的,仍然是按照我們中原王朝的禮制稱之為公主。


清朝的格格一般都是人們對王族、貴族的女性後代或者王爺小妾的稱呼,在某些時候,滿族中的一些身份極高貴的女性也可以被人們稱之為格格。

在清朝滅亡後,因為擔心怕漢人會對他們進行報復,所以很多滿人都紛紛改掉了自己的姓名,以漢人的名義混入了漢人的生活中。

清朝末年的很多格格們大多數就是改成漢人名字嫁給了漢人男子,除此之外當然也有其他的去向。

接下來我們就簡單講一下清朝格格在清朝滅亡後其他去向的兩個案例。

狂熱追求溥儀並終生不嫁人的完顏童記

在清朝晚年的格格中,名氣最大的應該是完顏童記,在清朝滅亡後,她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王敏彤。


她的外公是一個清朝貝勒、母親是一個正統的格格,因此從她的身份和血統上來說,她也是可以被稱之為格格的。

完顏童記自小長得非常可愛漂亮,給人看著有一種清純的感覺,好似一個瓷娃娃一般精緻。

不知道她是真的喜歡溥儀皇帝還是單純傾心於溥儀皇帝皇帝身份的原因,她對溥儀皇帝的追求是非常狂熱的。



在年輕的時候,她就曾經對溥儀皇帝發起過狂熱的追求,不過因為她的表姐婉容也參與到了溥儀皇帝的選妃活動中,所以她為了自己的表姐考慮,就主動退出了這場追求溥儀皇帝的活動。

溥儀皇帝后來被馮玉祥趕出了紫禁城,他的家人也隨同他一同流落到了東北,成為了日本人手中的傀儡。

那時候完顏童記在自己家人的撮合下,原本是想到東北嫁給溥儀的弟弟溥傑的,不過她的這個想法也沒有實現。


因為日本人想讓溥傑娶一個日本女人好增強他們即將對偽滿洲國的控制,所以最後的她只能打道回府,回到了北京。

時間匆匆流逝,在日本戰敗後,溥儀隨同日本的關東軍一起被俘虜到了蘇聯。

在蘇聯呆了幾年後,他才得以回到了國內。

不過在回到國內的時候,他又被抓到了監獄裡,足足被關了九年時間,在1959年的時候才得以從監牢中走了出來,並最終回到了北京。

在得知溥儀回到北京的信息後,已經有四、五十歲但是還沒有結婚的完顏童記特意讓溥儀的妹妹請溥儀到自己當時的家中吃了一頓飯。


在這一頓飯中,因為溥儀和她聊得甚歡的原因,所以她當時覺得溥儀是喜歡自己的。

也就是從那一頓飯之後,完顏童記重新開始展開了對溥儀的狂熱追求。

但是溥儀對她卻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因為他對完顏童記這一類的滿族大小姐實在是見識的太多了,對她溥儀是提不起什麼興趣的。

所以溥儀就開始冷落起了她,然後找了一個普通的護士與她結了婚。

不過在溥儀生病的時候,完顏童記又繼續尋找起了溥儀,想照顧他、陪他走過人生的危難期。

不過溥儀卻不太想讓她來看自己,在他多次勸說無果之後,他最後說出了很難聽的話,這才徹底把完顏童記給逼走了。

在追求溥儀沒有結果之後,完顏童記後來一直沒有嫁人,就這樣度過了自己的終老,到死都是一個大姑娘。

為日本人賣命但是內心牽掛著滿清復興事業的川島芳子

除了完顏童記之外,另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川島芳子。

川島芳子是清朝末期肅親王的女兒,在清朝滅亡後,她被他的父親送給了一個日本人撫養,這才有了她川島芳子這樣的日本名字。

在川島芳子被日本人撫養的過程中,她接受到了很多嚴格的訓練,這為她後來成為偽滿洲國的特工之王打下了良好基礎。

從川島芳子的所作所為上來看,她並不是完全傾心於日本人的,她在日本的成長過程中並沒有忘記自己滿清遺貴的身份。

在後來日本關東軍利用溥儀的身份建立偽滿洲國的時候,川島芳子就以自己一介女流之身成立了一支軍隊。


這支軍隊的名稱叫做安國軍,是她為偽滿洲國自己培養的軍隊、是她寄希望於不再受到日本人操控而屬於他們自己的軍隊。

不過日本關東軍非常精明,他們很快就看透了川島芳子的想法,他們不想讓自己手下的這個傀儡政權擁有屬於自己的實力,所以在他們的強大壓力下,川島芳子的這支軍隊被解散了。

然後失去建立軍隊希望的川島芳子進入了山海關內,主導起了各種各樣的間諜活動,參與了接下來日軍的很多大行動,成為了日本人手中的一把利刃。

不過抗日戰爭結束後,在蔣介石把上百萬日本人遣送回日本的時候,他卻沒有放過川島芳子,而是把她關押了起來,在關押了兩年,把她給槍決了。


當然,現在也流傳著一種說法,說的是川島芳子並沒有死,而是一直在東北度過了晚年。

至於這種說法的孰真孰假,就不是我們能確定的了。

所以說這就是清朝滅亡後,清朝格格們的去向,除了完顏童記這樣終生不嫁以及川島芳子這樣為日本人賣命最後失去生命的特殊案例之外,其他大多數的清朝格格在後來都嫁給了漢人們,通過漢人的身份自保了起來。


孤客生


我想到了晚清最美格格,王敏彤。


王敏彤也被人叫做王大姑娘,家世顯赫,人長得也很是漂亮,膚白貌美,五官精緻,比起現在的明星,她的長相也絕對不算差。

王大姑娘身世出眾,長相又漂亮,自然是很多人追求,但這個姑娘一生卻是痴情於一個人,溥儀。

王大姑娘一生只鍾愛溥儀,但卻是妾有情來郎無意,溥儀不喜歡甚至覺得王大姑娘厭煩幾下逐客令,後來溥儀與李淑賢結婚,王大姑娘還大哭了一場。

這個美麗的姑娘,不僅愛情不順,就連生活已是命途多舛,她雖是格格,但當時大清氣數已盡,年幼的她便和母親奔波北京和天津兩地,年老的時候,一生未嫁,無兒無女,一個人窩在一個破爛地方,文革時候,家當被抄,東西盡被拿去,再無值錢物件,年老沒有生活來源,家裡破舊如要飯的似的,2003年2月28日,王大姑娘去世,據說是吃餃子的時候咽不下去,被噎死。


與顧章書


清朝滅亡後,這些曾經的格格們,就不再是皇親國戚了,她們的地位,也從千金之驅,變成了貧民老百姓。社會地位也一落千丈了。

當末代皇帝溥儀,被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將溥儀驅逐出皇宮後,這些曾經的格格們,也跟著皇帝一起搬離皇宮了。搬離皇宮後的溥儀與眾格格們,又被日本人給收留了。他們將溥儀與格格們都一起送到了天津,在天津的小園子裡勉強過著苟且偷生的日子。


“九一八事件”發生後,日本人又將溥儀運送到東北,在東北成立了偽滿洲政府,這些格格們,又跟7隨著末代皇帝溥儀搬家來到了長春。在長春沒過上幾年好日子,就因為日本戰敗投降了,溥儀也作為戰犯被蘇聯關押起來了,這個時候,這些清朝遺留下來的格格們,才沒了主心骨,過起了就顛沛流離的流亡生活。後來,八路軍打了勝仗,解放了全中國,優待了這些清朝的皇親國戚格格們,她們才終於告別了過去,過上了平民的安定生活。有的成了幼兒園管理員;有的成了小區居委會成員;有的則飯店做了收銀員;有的成了有名畫家;有的則成了光榮的人民教師。



總體來說,大家生活都非常安定,與普通老百姓們,並沒有什麼兩樣。如果說清朝沒有滅亡,這些格格的命運也許還更悲慘呢!畢竟皇家戒律之森嚴,不是這些格格所能左右的。所以說,還是得感謝新中國,解救了她們。讓她們過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



在說到滿清皇室時,我們將過多的目光聚焦皇室的男人們,而忽略了皇室的女人,例如大大小小的格格們。

格格,原是滿人對女性的一種稱呼,後來成為滿清皇室女子的稱謂,類似漢人的公主。不過,格格也是分等級的,親王、郡王、貝勒等生了女兒都叫格格,她們的身份地位卻相差很大。

本文主要說說滿清滅亡後,那些親王、郡王家的格格們。

在滿清滅亡前,這些格格們作為皇室成員,過著錦衣玉食的日子,長大後基本就是作為政治聯姻的工具,被安排個人嫁了。後來,民國了,在一番協商后皇室同意溥儀退位,從此清朝滅亡。不過,作為和平退位的條件,當時的民國政府接受了皇室提出的一些優待條件,例如繼續住在紫禁城,每年撥一大筆銀子養著,仍舊保留他們的爵位等。這實際是想繼續當蛀蟲。

但是,很可惜,這些蛀蟲沒安慰幾天,就被馮玉祥趕出了紫禁城。一同被驅逐的就有格格們。這些格格們跟那些八旗子弟一樣,被人伺候慣了根本就沒有什麼謀生本領,沒落之後一開始靠變賣家底度日,有些窮困潦倒而死。

也有一些年輕的格格,或者家裡有門路的格格,被嫁給有權勢的軍閥之類,為家裡尋找新的靠山。沒有門路的,為了生活嫁給一些普通人,甚至給人作妾。在那個戰亂年代,沒有多少人會在意這些女子。

解放後,就連溥儀這個曾經的皇帝都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眾格格們自然也不例外。例如,溥儀的七妹妹愛新覺羅·韞歡,被稱為是中國最後一位格格,改名金志堅,後來嫁給了山東一個農民的兒子,再後來夫妻倆當了一輩子老師,為中國教育事業做出了貢獻,老太太活了83歲。

還有肅親王家的格格金默玉,隨家人在東北生活,後到日本留學。解放後,開過洗衣房、開過飯館,但都開的不咋樣。

另有幾個皇室格格的下場:愛新覺羅·韞和,嫁給偽滿州國總理的鄭孝胥的孫子鄭廣元,解放後當了幼兒園的管理員。愛新覺羅·韞穎,嫁給婉容的弟弟潤麒,後來一個人生活,在一個小區當掃地阿姨,度過餘生。愛新覺羅·韞嫻,嫁給了溥儀的侍衛,先是他們去了臺灣,後來又回到大陸默默無聞生活。


凡塵往事


首先,我們應該瞭解一下“格格”的含義。狹義上講,格格是對皇族女兒的統一稱呼,在後金和清朝,皇帝、親王、郡王的女兒都可以被稱為格格;廣義上講,格格的含義可就豐富多了,因為在滿語中,“格格”本來就是“小姐”的意思,親王的姬妾,沒有封號的郡主,甚至滿族官僚的女兒都可以被稱為“格格”。
現在,我們討論一下狹義的格格——溥儀的妹妹們。清朝滅亡以後,這些格格們不再是皇親國戚,地位一落千丈那麼。那麼,除了短命的去了西天以外,這些格格們都去了哪裡?
其實,很簡單,溥儀去了哪裡,大多數格格就跟著去了哪裡。
1912年清朝滅亡以後,按照民國政府的優待條例,溥儀照舊住在紫禁城,格格們也就照樣住在自己的王府,溥儀的妹妹們就都繼續住在醇親王府。
1924年,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將溥儀驅逐出皇宮。後來,溥儀被日本人收留,日本人將他護送到天津,溥儀的妹妹們也就跟著去了天津。
九一八事件以後,日本人又將溥儀運送到東北,成立偽滿洲國,格格們也就又來到了長春。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之前,這些格格雖然顛簸,但還都算是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日本投降以後,作為戰犯的溥儀被蘇聯關押。這個時候,溥儀的妹妹們就都過上了流亡生活。後來,她們大多回到北京,解放後都過上了平民的生活,比如二格格韞和在一所幼兒園做管理員,三格格韞穎成了小區居委會的成員,五格格韞馨則在一家飯店做收銀員。
那麼,有沒有格格沒跟著溥儀走呢?
有的,比如六格格韞娛和七格格韞歡,這兩位格格就沒有跟著哥哥溥儀去東北,而是回到了北京,跟著父親醇親王載灃生活。解放後,六格格成了一位畫家,而七格格則成了一位教師,過著平淡而安定的生活。
如果清朝沒有滅亡,這些格格都是金枝玉葉。然而,時代使然,她們沒能錦衣玉食的度過一生,看看她們的經歷,真是顛沛流離。不過,最終總算過上了平靜的生活,也算是“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了。
鄭裡:《遜清皇室軼事雜談》,《紫禁城》,1982年第1期。
金默玉、李菁:《從格格到平民——最後的格格金默玉》,《文史博覽》,2008年第4期。

歷史研習社


清朝滅亡後,格格們大都改名換性,隱藏在民間。隨著時間的推移,格格們彼此互不聯繫,他們和漢族人通婚。在新聞上看到,有一名45歲的女畫家,名叫毓紫薇,全名叫愛新覺羅、紫薇,她是肦親王奕綜的第4代孫女,奕綜是道光皇帝第五子,所以她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格格。

清朝的格格真實寫照

畫中的清朝格格


還珠格格與紫徽格格


情感與感悟


中國最後一個封建是大清朝,他統治了中國長達兩百年,這兩百年也曾有過繁榮,但是慢慢的還是走向衰敗,尤其是長時間的閉關鎖國以及清朝統治者的狂妄自大,讓中國落後於西方。這也就直接導致中國近代被列強欺辱,簽訂不平等條約,賠款割地,這些都是中國近代的傷口。


1912年中國最後一位皇帝溥儀宣佈退位,中國最後一個封建到此結束了。作為退位條件,北洋政府允許皇室自由生活在紫禁城,溥儀還是可以在紫禁城裡當皇帝。後來馮玉祥趁虛而入,進入京城之後他立馬廢除皇室優待條約,將皇室趕出了紫禁城。馮玉祥無非是看中了紫禁城裡的寶貝,但是此時的皇位也只能任人宰割,沒有還手之力。

清朝這些格格們也被趕出了紫禁城,那時候溥儀都不知道去往各方,這些格格們自然也不清楚。格格們從小養尊處優,從來不知道世道艱難。



這些格格們沒有皇室提供的生活收入,吃飯都成了問題,有不少格格就是這麼活活餓死。她們變賣完了身上值錢的寶貝,最終走投無路了,只能活活餓死。還有一些格格為了生存,去給有錢人當僕人。


其中最有名的格格就是溥儀的七妹,她是溥儀最小妹妹。在眾多格格中,她應該算是幸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她雖然失去了大富大貴的生活,但卻找到了屬於她自己的幸福,她嫁給山東的一位地地道道的農民,二人十分恩愛,幸福的過完了這輩子。


麥地傳奇


清朝滅亡後,皇室的格格們與其說遭到滅頂之禍,不如說得到了一次徹底的解放。

在清朝,格格看似尊貴無比,實際上成年後基本上無幸福可言。她們幾乎都是做為聯姻的工具,政治上的犧牲品,被皇帝賜給王公大臣的公子哥或蒙古領軍的王爺們。既是遇上一個心儀的駙馬,也不能朝朝相伴,夜夜共枕。還要看嬤嬤的臉色行事,可以說,她們婚後的夫妻生活完全掌握在嬤嬤手中。


清朝滅亡後,格格們的婚姻就沒有這麼多限制與框框,就拿溥儀的幾個妹妹來說。愛新覺羅.韞英是皇宮中大格格,她嫁給了婉容的哥哥,不過17歲就死了。二格格韞和,嫁給偽滿洲國總理鄭孝胥的孫子,解放後,當了幼兒園管理員,過著平凡幸福的生活。韞穎嫁給婉容的弟弟,後來離異,解放後,在一個部門做保潔員。韞嫻嫁給溥儀的侍衛,後來去了臺灣,晚年又回到大陸,生活的不錯。

當然,在所有格格中,最臭名昭著的莫過於金碧輝,日本名字川島芳子。在抗日戰爭時,金碧輝利用自己的美貌,沒少刺探中國的軍事情報,沒少幹禍國殃民的壞事,成了名副其實日本人的幫兇與走狗。抗戰勝利後被處決。



至於其他王爺貝勒的格格們,大都逐漸融入平民之中,成為自食其力的普通勞動者。雖然她們失去了貴族顯赫身份,但對她們而言獲得前所未有的自由,既是婚姻的解放,又是人性的迴歸,這也許是她們最想要的生活。

清朝的皇室雖淹沒億萬普通百姓中,但他們的後代在今天也不乏名人,如那英、佟大為、吳京等均為清朝的皇室成員,只是其祖上為防止追殺,改名換姓而已。


洛水清風cuixiaosheng


什麼是格格?首先我們一定要弄清這個問題,並不是所有的皇室女子都叫做格格。在清朝,王爺,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的女兒才能被稱為格格,“公”以下的則只能稱作“宗女”。有時候格格兩字也被用來尊稱地位高貴的女性,比如《康熙王朝》裡面的蘇麻喇姑就被人稱作“格格”,這種情況比較少。

清朝滅亡以後,王公貴族,遺老遺少們都面臨著不同的出路。有的選擇採菊東籬下,有的選擇復辟。而作為王公貴族的一員,

清朝格格們也有著不同的出路,譬如川島芳子就比較悽慘,十幾歲被父親送給了日本人川島浪速做養女,還被玷汙了,於是變的心理陰暗,最後成為了大名鼎鼎的特務,有的則在家財散盡以後成為了普通人,還有的則是坎坷一生,難逃一死。

至於這些格格嫁給了那些人?因為格格人數太多,我就以攝政王載灃家中的格格所嫁的人來說明一下,之所以選擇攝政王載灃家,因為這個家庭在晚清朝廷實在是至關重要。


她選擇了自由戀愛,她的職業是教師,所以她的愛人喬宏志也是一名教師,也算是志趣相投吧。愛新覺羅.韞娛嫁給了畫家王愛蘭,愛新覺羅.韞馨嫁給了萬嘉杏,還有四公主韞嫻嫁給了溥儀的同學趙琪磻,愛新覺羅.韞和嫁給了偽滿洲國總理的孫子鄭廣元。

通過載灃家這幾位格格所嫁對象,我們可以看出來清朝滅亡以後,這些格格其實的結婚對象其實已經很隨意了,除了少數幾個因為政治需要身不由己,大部分還是有機會自由戀愛,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歷史十二郎


格格,顧名思義就是清朝皇室家族的女兒,屬於滿清貴族身份。後來在大清朝期間,被稱為“格格”的不僅僅限於皇帝的女兒,包括王府親王貝勒爺,皇親國戚的女兒都可以稱作“格格”,所以到了清末出現了很多格格。

大家都知道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是溥儀,在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宣告退位,結束了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統治,幾千多年的郡主帝制也就此終結。溥儀退位後,當時依然留在紫禁城裡,辛亥革命後,溥儀被軍閥馮玉祥趕出紫禁城離開皇宮,後來成了日本控制下的偽滿洲國的傀儡皇帝。之後又被蘇聯抓住關押起來,新中國成立後獲釋成了一名普通的老百姓。

那麼清朝滅亡後,大清的這些格格們都去了哪裡?

大多數格格都過上了平凡人的生活,沒有了皇宮的束縛也算是過得自由,部分格格們都以嫁人,生子,成家立業。但是其中也不乏有個別的格格,後來成為了大名鼎鼎的人物。

大清皇室家族成員眾多,格格更是屢見不鮮。晚清破滅後,走出皇宮的格格們命運各不相同,眾所周知耳熟能詳的在這裡就不在介紹了。


接下來小編就單獨介紹一下當時被譽為“清朝最美格格”完顏立童記的最後生活。

完顏立童記(王敏童),愛新覺羅毓朗外孫女。父親是完顏立賢(軍機大臣完顏崇後之孫),母親愛新覺羅恆慧(乾隆皇帝五世直系孫女)。完顏立童記是家中長女,因此被稱為大格格,(王大姑娘)。


王敏童長的文靜,且身材修長,面目清秀,美如天仙,是一位年輕貌美的格格。自小受母親的薰陶引導,養成了溫婉的性格,特別有教養,懂規矩有禮貌。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文靜優雅的女人,卻在婚姻上幾次錯過機緣,導致終身未嫁。

她一生鍾愛末代皇帝溥儀,卻因婉容的原因而不得不割捨這段情緣,因為婉容是她的表姐,也喜歡溥儀,最終成全了他們,而自己卻默的把這段相思深埋心底。她不想傷害別人卻屢次受別人傷害。後來據說多次婚姻機緣錯過,現實殘酷的打擊著這個楚楚動人,卻得不到上天眷顧的美人。


聽說溥儀後來幾次結婚離婚,但是卻一直沒有接受王敏童的這段感情。王敏童也試著嘗試過很多機會接近溥儀。

有一次在溥儀生病的時候,當時五十多歲的王敏童曾多次到醫院看望過他,當時病房一次只能進去一個親友,王敏童每次都是搶著去,據說王敏童並沒有受到溥儀待見,也沒給她好臉色看,而且有一次還給她趕出去了。這讓為了他苦等半生的王敏童心灰意冷,痛哭了一場。從此便看破紅塵,決定終身不在嫁人。


到了晚年的完顏立童記精神幾乎崩潰,後來在臺灣景山的一座養老院裡,老格格因突發心梗而死,結束她一輩子單身的人間旅程。

這真是女追男隔層紗,這個漂亮的大清最美格格,終生錯把感情投在了一個偽君子身上,因為錯愛失去了美好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