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聽到有人說“虛不受補”,什麼樣的才算是“虛不受補”?

天縱逸行


“虛不受補”這句俗話包含著幾層意思:

第一,一個身體腸胃功能弱的人,要想一下子變得十分強壯,一口吃成個胖子往往是事與願違的。藥力太猛的補劑,對這類人並不合適。這類人需要一步一步的來,要逐步恢復提高脾胃運化功能。補品服用後要經消化吸收才能起作用。患者脾胃虛弱,所補藥物超過其運化能力,會出現腹瀉等症狀。一種是虛的太嚴重,不能用大補、峻補之法,打個比方,一個人餓了很久,突然暴飲暴食,很容易胃裡堵住,因為身體太弱,消化也是需要消耗人體能量的,只能慢慢吃進去才吸收,也就是要緩補、徐補。配藥中應添加健脾藥物,利於機體運化吸收。

第二,體內有溼。溼邪黏滯,重濁,趨下,阻遏氣機,易傷陽氣。拿痰溼舉例,痰溼很重的人舌苔厚膩,平時吃飯都覺得不太消化的人,口苦食慾差。對這些人,醫生往往要給化痰祛溼健脾藥,使其腸胃中的溼濁得以清除,腸胃功能恢復,舌苔乾淨,吃東西不脘腹脹滿,方能進食補品。溼毒這些蘊結在體內,伴有經絡堵,這時候需要先清理身體、疏通經絡。總之有病先驅邪,待身體乾淨了再考慮進補,這樣才能氣機通暢,補而不滯,不然"閉門留寇"會出大患。

第三,醫生辯證不當,虛實夾雜要分清。例如有的人是陽虛體質,反補以滯膩之陰;本是體質虛寒之人因吃補物長痘,而被誤認為上火等

第四,久病入絡,痼病必瘀。任何一個疾病,日久必顯瘀象。若體內瘀滯,補益藥應加上祛瘀藥,防止因淤堵阻礙進補。

《內經》有云:“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平衡,人可健康無憂。祝大家身體倍兒棒,神足氣旺。


皮科醫生劉光金


回答


如今很多人都在進補,各種阿膠啊燕窩啊鮑魚海參等等,但是往往忽略了“虛不受補”,或者很多人知道這個概念,但其實沒有真正理解。

一個身體十分虛弱的人要想一下子變得十分強壯,一口吃成一個胖子,往往是事與願違的哦。

虛不受補到底啥意思?

中醫的養生調理當中常說到“虛不受補”,即體虛,不能承受補藥的威力。在“虛不受補”的人群中因為脾胃虛導致消化吸收不好,進補後會出現腹痛、腹脹、拉肚子的情況,簡單的說身體在虛弱情況下氣血都不能正常運行的時候,太補的話,根本無法運轉,脾胃為後天之本,主運化水谷精微。谷氣竭,命乃絕;胃氣一敗,百藥難施,因此,良醫治病,當時時重視保養胃氣!

重病或久病之人,常常胃口不佳,厭於飲食,此時,胃氣已衰,運化能力近乎停滯,稍稍補之,尚能緩緩吸收;若驟然大補,將不堪重負,因此,對於久病食少之人,切不可急功近利,蠻進大補之品。

很多人誤以為極度體虛時應該大補氣血,服用一些壯陽的湯藥,這樣用力過猛的方式不僅無法滋補身體,反而會消耗身體的能量,適得其反。

比如說感冒的時候,胃氣本來就處於比較虛的狀態,這時候應該清淡飲食,如果還是大魚大肉,必然不利於康復。

久虛之人,好比是一個家裡很窮的人,只是去進補,好比只是借錢給他,且不說窮人一下子拿了一大筆錢根本沒有能力去用,最主要的是借錢並不是長久之計,而真正能解決問題的是幫助他擁有賺錢的能力。

放到咱們人體也是一樣,脾胃功能就好比是身體賺錢的能力,只有功能強大,身體處於一直盈利的狀態,才不會出現很多疾病。

虛人到底如何補?

虛人進補,真不必大魚大肉,海參鮑魚,其實米湯才是最好的選擇。

大米粥,最能和胃氣,能被身體充分吸收,能快速的補充津液。

在煲粥煲湯的時候,一定注意加陳皮(橘皮)恢復胃氣水平,防止滋膩不消化。

另外,平時可以艾灸足三里,足三里是胃經合穴,每天堅持艾灸足三里十五分鐘,也可以恢復脾胃功能。


知恩聊生活


"虛不受補"是一種常見現象,也是中醫藥蠻頭痛的現象,為什麼會出現"虛不受補"的現象?因為中醫上的陰陽理論,實質上就是寒熱理論,陰代表寒,陽代表熱。人體陰虛了就是寒少了,就需要用寒涼的藥來補,一定管用,不會不受補,人體陽虛了就是熱少了,就需要用溫熱的藥來補,也一定管用,也不會不受補。

總的來講,人體是寒還是熱?只要弄對了,就不會出現"虛不受補"的現象,把人體的寒與熱弄錯了才會出現"虛不受補"的現象,這是中醫藥上的,寒熱理論上的,至關重要的偉大定理,永遠不可改變,永遠不可違反。


東方霧曉


我們懷疑【虛不受補】並非中醫藥學中的理論,而是民間中一些半知𣎴解的醫生或醫學愛好者遇到【因使用補藥之後出現反結果】之後發明的說辭。

我看的藥書很少,說不定在其它藥書上會有此說法。但是,中醫理論中有一個術語,是到死也不會忘的——【補而不膩】。

單從字面上理解,這【虛不受補】的意思是:虛的人受不了補,所以不能補。當真如此的話,這樣的術語就是錯的術語。

中醫藥學理論中分明說:虛則補之,結則散之……。然後,在談到補的時候,就來了這一句關鍵:補而不膩。

中醫生的水平參差不齊一,這是導致中西大戰了一百幾十年的關鍵所在。如果把【虛不受補】改為【虛者慎補】,這看書的人不就一目瞭然了,連小學生也會懂。

身體虛弱之人,可以自我健壯起來,但速度一定緩慢。如果使用藥力相助的話,恢復正常的身體的速度就會很快。

有些人患的疾病是需要【療中兼補】的,這樣子病才好得快。

人參大補元氣,凡內熱者不能用。這是常識,許多百姓都知道這個道理。不過,有時候雖然此人有內熱,卻又氣虛之中,清其熱用大劑量不行,用小劑卻又無力;若用人參大補其元氣,又怕影響清熱。有一位我認知的已故的老中醫遇到這樣的病人的時候,就敢用人參。

無中醫藥知識的人真的不能自己亂吃補藥,也不要隨便相信“醫生說的”,不然運氣不好的話,沒病也會“補出病來”。

在處方低上亂寫上補藥的方子我見過不少,也有一些人跟我說過吃了帶有補藥的方藥後,受不了。可見,補藥不可亂吃不是嚇唬人的鬼話。

非補不可的時候,作為醫生必須知道如何做到【補而不膩】,否則就不要亂寫些補藥在方紙上去,因為這樣會傷害病人!


夢雲山人1


虛不受補就是身體狀態不好,導致無法食用營養或藥效太高的食物或藥品。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第一,一個身體十分虛弱的人,要想一下子變得十分強壯,一口吃成一個胖子,往往是事與願違的。藥力太猛的補劑,對這類人並不合適。這類人需要一步一步的來,補品服用後要經消化吸收才能起作用。

第二,一些腸胃功能不佳,消化吸收狀況很差,甚至溼熱很重,舌苔厚膩,平時吃飯都覺得不太消化的人,再服用滋補品,症狀必然加重。對這些人,醫生往往要給開路藥,使其腸胃中的溼熱得以清除,腸胃功能恢復,舌苔乾淨,吃東西不覺得脹滿,方能進食補品。

第三,對一些新近患病的人,首先要將疾病徹底治癒。如病人患有感冒、咳嗽、咯痰,則應先將感冒咳嗽治癒,所謂“祛邪務盡”,方能進補。否則,就像“關門留寇”般,不但補藥吃進去令人難受,感冒咳嗽還會粘膩難愈。


我不想吃藥


虛是一個模糊龐大概念,包含太廣太寬。既指形態也指物質與實相對應。單究人體而言,有氣,血,陰,陽,形,質之別,所謂虛不受補,其實就是不明缺啥亂用一通,非但沒受益反遭其害。按虛有形與質氣與血不同,首要的是要消除致虛的根源從頭作起,究虛而論氣虛,它泛指機體功能衰減與不足,而導致不足是多元素的,勞累,情緒,傷食,外邪入侵,體內內毒素肫積等等。倘不消除以上因素有用嗎?故中醫八法,汗,吐,下,和,溫,清補,消。可以概為無一不是補法,祛除病邪,正氣自復不補而可曰為大補。邪實而正自虛。故中醫方劑中常會出現,上清下補,平瀉平補,補瀉並行,先清後補,等劑型體現。也稱之為扶正祛邪,邪去正自復。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心補。也可叫神補。精神心理才是大補之補。


一塵158359203


一般都是脾胃虛弱導致消化功能不好,身體虛急於吃補藥,就是拔苗助長,反而加重脾胃負擔,這就是虛不受補。

一口吃不了個胖子,先把腸胃理順了,再調理其他症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