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老了,老伴先走了,兒女又不願意管,該怎樣度過餘生?

手機用戶76473516490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是暴雨驕陽,還是雲淡風輕,取決於心。

我覺得關鍵在於你自己心緒的調整:

首先,你可以發揚阿Q精神,雖然你很不如意,很沮喪,但給自己一點精神勝利法,這世界上遭受不幸遭受苦難比我甚者,何止千萬,想比之下,我已有我幸福知足之處。

其次,人如何活關鍵在於自己。可以在餘生走走祖國乃至世界各地,從頭開始學學年輕時遺憾錯過的琴棋書畫詩書禮樂,可以與周邊歲數相近意趣相投的老年人組成一些團體共同娛樂,等等,不要把生活的砝碼全都壓在已逝的老伴和兒女身上,最後幾十年為自己而活。

第三,給自己生活尋求一些基本保障。如果你經濟能力還可以問題不大,如果經濟上需要兒女贍養而對方拒不承擔,建議你委託律師走法律程序,不要怕丟人,不要怕外人笑話,不要怕與兒女德關係更加僵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也是不得已的,你只是為自己餘生討要些基本權利而已。

上述的建議,聽起來都像是在寬慰你,但外力綜歸是外力,你自己怎麼想的就怎麼去做吧,人生沒有後悔藥,餘生更是如此,隨心而活,死而無憾。


合肥老李


我還不算太老時患病二十年的丈夫走了,現在我七十一歲了,已經做了太奶奶了!我渡過了非常艱難的歲月。現在兒女,孫子孫女都沒有和我住一起,一直是我一個人生活。不是孩子們不孝順,孩子們都對我好,但是我不想和孩子們攪在一起,現在孩子們都不容易,兒女也都做了爺爺奶奶,他們的家也複雜起來了,孫女是人家的人了!她有她的家人,孫子還沒娶媳婦,即使娶了媳婦,也就有了他的家庭,我老了,我不能順應孩子們現在的生活潮流,也適應不了孩子們的習慣,加上,現在孩子們的家庭並不是光我和我的親骨肉,他們有他們的另外一半還有他們的親人,呵呵!說簡單點吧!媳婦,女婿包括孫女婿可都不是我的親生啊!所以我和這些個孩子都只能是客客氣氣,不能隨心所欲,所以我不能去和他們太親近。雖然一個人的日子非常非常的孤單,雖然有許多說不來的苦衷,但是我還是不會去和那一個孩子一起生活,我會過我自己的後來日子,現在身體還可以,自己照顧自己沒有問題,等到哪一天我連上街買菜的能力都沒有了,我就自己找個住的起的養老院等待歸去的時候了。人生就這麼幾十年,不要想太多了,尤其是不要對生活要求太高了,更不要給孩子們添太多的麻煩,這樣的活著輕鬆的。


依風聽蟬


我不相信命運,其實命運就掌握在自己手中。人在年輕的時侯拼命賺錢,努力養家,兒女成家立業了,自己也就老了。如果兒女不孝訓,自己的另一伴又老了,該怎麼辦?


答涼拌。我們在年輕的時侯,就應當想到這一點,做到未雨綢繆。

首先,在年輕的時侯,夫妻在保險公司,各買一份健康保險和養老保險,保障夫妻兩人的健康和養老。


其次,孩子長大之後,除了給孩子買房、買車之後的花銷,自己也應當保留一些存款,以備不時之需。

最後,《三字經》中,曾提到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小的時侯是天真無邪的,我們要從小對孩子加強教育,教孩子做人,教孩子尊師重道,教孩子孝順父母,教孩子為人處事等等。



情感與感悟


我現在就和七十五歲的老母親住一起,父親去世七年多了。母親剛開始幾年還精神,春夏兩季一個人住在老家,不願意來麻煩孩子們。自己住在老家隨意。後來氣管不好,咳嗽哮喘怕涼,冬天就來城裡和我們住。一個人在老家時,膽小,老說自己失眠,晚上兩三點睡不著。一到我們這家裡人多熱鬧,睡不著的病也好了。我白天忙著上班,晚上回家老媽就會嘮叨好多話,說她一天都幹啥了,去哪了,和誰聊天了,嫌我回家晚,她很擔心了。人老了,怕孤獨,和孩子住一起心裡踏實。



AR鮮花


我今年70歲。每當我在小區裡看到痴呆的老人和中風的老人,就產生一種恐懼感。養老錢不是問題,問題是一旦出現這種情況,生不如死。想自我了斷你都沒那個能力。自己受罪,給孑女帶來的負擔何其重啊!去養老院可以。當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誰的時候,誰還拿你當人?兒女能放心嗎?我不怕死,活著的時候只要能自理就自己一個人過。只求人老體衰,生活不能自理時能夠速死。這才是最大的福氣。


金秋十月在爽


這個假如,都現實存在,老了,相依為命的老伴,遲早要先走一個,子女正當壯年,正在打拼事業,沒有時間經常陪伴老人。人一旦退休,進入老年時期,就要養成獨立生活的能力,儘量不給子女添麻煩,因為子女終日繁忙,無暇顧及你。即使剩下孤身一人,頭等任務是照顧好自己身體,捨得花錢買自己喜歡吃的主副食品,水果等,捨得買質量不錯的新衣服和鞋穿,總之,捨得花錢買健康。當然,不要花大頭錢去買什麼保健品。儘可能少去醫院,少吃藥,少喝酒,戒菸。適度鍛鍊身體,飲食葷素搭配,每餐八分飽。經常參加娛樂活動,比如唱歌,跳舞,打坐,打太極拳得活動。家裡家外一切閒事儘可能不去過問。保持清心寡慾,獨享清淨日子,打開手機看看新聞,上上微信,跟親朋好友聊聊天,天天保持精神愉快。延年益壽,自己快樂,子女也高興。大病時,或請家庭保姆,或去養老院,直到生命終結。


勁松50327196


這要看什麼情況了,雖然我現在還沒有老,說說我自己的看法:

就金錢來看,失去老伴兒,分有錢的和沒錢的。就身體來看,失去老伴後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

如果失去了老伴兒,但是很有錢。那麼,你可以選擇的活動就很多。如果你身體健康,你就可以去旅遊,去看看山,看看水兒。老了老了,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想想也挺瀟灑的,但是呢,如果你的身體健康不允許。你依然可以做很多事兒。如果你愛下棋那你可以去學一學下圍棋。靜中取動,又能陶冶性情,如果你喜歡養寵物,你可以養一隻鳥養個小狗,養個小貓,他們也是個伴兒,讓你不那麼孤單。如果你喜歡藝術,你也可以去學習國畫,書法,和同齡人聊聊天兒,有事兒可做,就不覺得孤獨。當然,最常見的就是和子女一起生活。幫子女照看孩子,和小孫子孫女兒一起做遊戲,接孩子上下學,既能幫助年輕人分擔一些。又能讓自己老有所樂。

那麼如果你沒錢的話,大多數的人都是平平淡淡的就過去了,沒什麼激情,也沒有什麼業餘活動?無非就是,照顧照顧孩子,和其他的老人聊聊天兒。跳跳廣場舞,妞妞秧歌兒,既能鍛鍊身體,也不覺得寂寞。如果身體不好的話那就比較難受了。如果子女比較孝順還好一些,如果子女不孝順,那就會嫌東嫌西。晚景淒涼。如果是這種情況的話老人就要注意自己的保養。學點兒養生知識,鍛鍊鍛鍊身體。讓生活有滋有味兒一些。

當然,無論是哪一種?我認為當子女的都應該孝敬老人。不管老人是天大的不孝!個人觀點


秦腔大觀園


如果老伴先走,做為男士的我就獨立生活,和兒女過不到一塊,自己能動就自己做,動不了就請個保姆,退休金五千多拿出四千請保姆我想人肯定好找。

跟兒女不方便,他們也有家,不能天天伺侯,去養老院又嫌衛生不好,味大,不如居家養老!

我的這個想法,友們贊同嗎?


用戶正言


我七十了,老闆66,老伴身體好,我死在老伴前面,問題不大。😄,如果兩老口混到八十多歲還沒死,後人不管,一是去養老院,二是請個保姆。叫後人補一些錢。如果老伴先死。自己無法自理無法生活就千方百計自己了結生命。最後活多活少都沒有意思了。看準生命的尾期活著就是受罪。有氣在那是生不如死。


長河59606990


本人告訴你,無論如何,你必須在子女長大成人後,安排自己的養老生活。必須在五十歲之前就安排後事,積蓄加養老金。這樣,你的生活質量有保證。完全指子女養老沒道理。你的子女的家庭,也有別人的一半,給子女添堵,活著就失去了意思,我們人類應該向動物們學習,生完子女,完成繁殖後代任務,各自奮鬥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