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性格懦弱,經常被欺負怎麼改變?

遇見你遇到晴天


多進行體育鍛煉,多進行一些防身技能的適當培養。

我一看樓上幾位老師的回答,都是有文化的人,呵呵,都有些不敢答了,怕回答不對。我是體育工作者,講講自己的經驗吧。

心理學把人分為四種類型,即膽汁質(直率熱情、好動、脾氣急等)、多血質(活動、敏感、反應快、情緒不穩等)、黏液質(安靜穩重、反應慢、沉默寡言)、抑鬱質(孤獨、反應遲緩、多愁善感等)。有些孩子是天生的懦弱,但後天的環境是可以改變的“性相近,習相遠'。

我有教一個學生,實驗小學,三年級,無論是他的學校還是家庭都是較為優越,他自己也長得帥,個子也較高,但就是這樣一個學生,總是被人欺負。第一他不敢還手,他是班上最老實的幾個學生之一,只要老師說的話都是命令,他沒有自我的性格,他的行為都是聽爸爸媽媽的,他們家有兩個保姆,一個做飯,一個照顧他和弟弟,他穿衣服是站那裡不動,任憑家長或是保姆幫著穿,如果流鼻涕,也是不動,保姆動手就行。他出門不用拿任何東西,有家長負責,包括坐車,購物,吃飯,他只要享受即可。

在學校和別人爭吵,老師的教育學生就是批評,也不會體罰學生,畢竟是公立校,但是老師不可能全部和學生一起,還是有很多空閒時,是孩子和孩子一起交流活動,他就是一副欠揍的樣子,畏畏縮縮。

作為老師我也不能教他打人,就教他防身,練體育,我每天拿著泡沫棒,不斷的演示各種攻防動作,他要進行相應的應答與移動改變,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他在學校裡玩遊戲時是最會躲閃的人,他在同學的群體中有了地位,而想欺負他的同學,基本上沒有還手的可能。

這是電影《阿甘》他的最大優點就是跑,遠離危險跑吧,心情不好跑吧,跑使他有了強壯的身體。

所以我的觀點,適當的進行防身與體育的訓練是必須的技能之一。依賴別人都不如改變自己,就算有一天我們在派出所的對面,警察來也要五分鐘,在這五分鐘內我們要具有離開危險的能力,要有維護自尊的能力。


福州禪武


孩子性格養成,除了先天的性格特性,也有後天的因素。

關鍵看孩子的主要養育者(父母、保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等)他們對待孩子的態度是否強勢,孩子與父母的親密關係如何等。



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取決於他周圍最親密的養育者給他的反饋,如果孩子得到滿滿的關愛,父母及其他養育者給予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尤其是遇到挫折或做了錯事時,能平和地幫助他面對困境,一起解決問題,給予他鼓勵,孩子的自尊心和自我價值感會較高,性格也會較樂觀。反之,如果孩子在犯錯時面對的是無盡的責罵,若父母性格暴躁且強勢,在這樣家庭環境里長大的孩子,就會低自尊且性格懦弱。

要改變孩子懦弱的性格,可以嘗試以下幾點

1、父母要改變對孩子的養育模式,多陪伴多傾聽多肯定多鼓勵孩子,提升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和內心力量感。讓孩子變的更勇敢。

2、在家裡跟孩子探討被人欺負的幾種情況,什麼情況下自己才是受欺負,什麼情況下只是其他小朋友在惡作劇或鬧著玩。不同情況應對方式是什麼。

3、在家裡跟孩子做角色扮演,通過扮演告訴孩子在不同情況下,孩子應如何應對。


沐小羊Amy




“有沒有被人欺負”是父母接孩子時常問的一句話。很多媽媽經常的煩惱是:兒子老實、靦腆,在幼兒園常受同伴欺負,經常看到有家長為孩子在幼兒園或學校受欺負而煩惱的事,家長時不時地發現孩子情緒低落或臉上有抓痕,或帶到幼兒園的玩具、圖書不見了……,家長知道孩子受到了欺負。這種情況甚至會影響孩子害怕入園,不想上學。家長著急卻又幫不上忙,感到十分頭疼。
為什麼會導致孩子被欺負?

一般有這樣一些原因:第一,錯誤地認識。第二,從小過度的保護。第三,過分要求。第四,父母的不當的心理暗示。

第五,身體素質太差。

[錯誤對策]

第一,讓孩子打回去。

第二,家長急於參與到解決問題之中

第三,對孩子問寒問暖。

第四,事事都告老師。

第五,得知孩子被欺負後,父母就氣得失去理智,認為自己孩子無能,就教訓、嘲笑、甚至打罵他們,而受欺的孩子本身已很沮喪再被父母責罵,以後受欺就不敢告訴父母,若孩子不向父母傾訴苦衷,不幸便是雙倍的。

第六,向學校或對方家長興師問罪。

第七,完全不聞不問。

[對策]

首先,家長不要過度在意孩子在學校或幼兒園發生的事情。其實,在學校磕磕碰碰再所難免,有時候自己的孩子吃點虧,受點委屈沒有什麼了不得的,只要不是經常發生,讓孩子接受弱肉強食的事實,也不是一件壞事。

其次,要讓讓孩子勇敢地面對困難。為此,要培養有獨立、開朗的性格,寬闊的胸懷,勇敢的意志,廣泛的興趣。碰到事情,家長應多問孩子“你看怎麼辦?”如果孩子說得對,家長應大加讚賞,給孩子以鼓勵,使孩子獲得自信和勇氣。如果孩子說得不對,或表達得不確切,也不要責怪孩子,不要讓他感到難為情,應指導孩子,讓他自己思索為何說得不對。

第三,家長要有意識地為孩子創造外出活動及與他人交往的機會。家長應鼓勵孩子與小朋友們一起遊戲、交往,一起參加文體活動。鼓勵孩子多和陌生人接觸。

第四,要鼓勵孩子說“不”。很多孩子欺軟怕硬,要教會孩子硬起來。心理學專家說,幫助孩子練習類似的果敢行動可使他們增強信心。父母在家與孩子扮演欺負與被欺負的角色,教會他們如何呵斥想欺負他們的人。

第五,不理睬欺負他的孩子。每個孩子都需要玩伴的,當欺負人的孩子不被理睬的時候,就會收斂自己。

第六,培養孩子反擊的能力。也許,教孩子“打回去”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在競爭社會,教孩子學會反擊是非常必要的。這其實告訴孩子一個道理,只有自己的實力才是最有意義的。

對於上面的所有行為,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反覆訓練。甚至把它作為一門課程,這個課程的學習意義比學習認字繪畫更重要。因為,一個懦弱性格的人,即使在聰明,也難有作為。也許我們所花的工夫要比其他孩子打很多,但這種教育是一次性的,一旦我們改變了孩子的性格,我們就不需要再付出大量的投入進行持續教育。


傷心柳葉刀


第一,要教孩子在受欺負的時候,第一時間還手,打贏打不贏都要立刻還手,因為這是一個態度,我不是可以隨便被欺負人。

欺負人的孩子其實第一次欺負你的時候,也是在試探,在缺認可不可以欺負他,如果第一次不還手,選擇向老師或家長尋求幫助,這在欺負人的孩子眼裡就是示弱的表現,回頭他會找出各種理由找你茬。

其實,兒童在沒有進行大量的社會教育前,最接近人類的原始狀態,暴力上的對抗來的最直接,要不打架最多的為什麼都是孩子呢。

第二,家長要交教孩子,要多交朋友,這樣別人欺負你的時候,他得考慮你身後的影子。

其實,往往欺負人的孩子,這一點都做的很好,他欺負人的時候覺不會一個人去的。

不信可以看看網上所有校園暴力的視屏,都是一群打一個,被欺負的一點反抗都沒有,也沒有人幫他。

第三,要讓孩子多鍛鍊身體,讓自己強壯,沒有人敢欺負。

我覺得比這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不欺負人,學會和各種不同的人相處,包括想要欺負你的。

這樣才能從欺負與被欺負的漩渦中走出來,世界有遠方,不止眼前這點事。

我是嘟嘟媽,在育兒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如果你有問題和我討論?

歡迎添加我微信號:918702004(長按複製粘貼),大家一起交流討論,我將免費贈送給您一本精品育兒書籍。


成就未來


看到自己的寶貝被欺負了,既心疼又生氣,氣丫丫不會保護自己,只會哭。

我拉著丫丫出門去,看到小霸王在外面,我就問他是不是拿了丫丫的玩具,沒想到他居然反咬一口,說丫丫拿了他的東西!!我說讓丫丫自己去要回自己的玩具,可她只會拉著我去,丫丫性格太懦弱,我有些生氣,恨鐵不成鋼啊!



最後玩具要了回來,可更氣人的也來了,吃飯的時候,丫丫吃著吃著就哭了,哭著說討厭那個小霸王的媽媽,我問她為什麼討厭小霸王的媽媽,她說小霸王的媽媽打了她,我又問她為什麼打她,丫丫說是那個小霸王叫他媽媽打的。

我一聽肺都氣炸了!一個外人憑什麼打我的孩子!寵孩子也要有個限度吧!要去理論可有沒證據!有這種鄰居,我該怎麼辦?求各位寶媽支招!



我的看法:

寶寶還小,不一定就是性格懦弱,等大一點,就知道還手了,如果此時一直怪自己的孩子,嘴巴還說孩子懦弱,就會影響到孩子幼小的心靈。

其實寶媽不必擔心。寶寶的脾氣有先天遺傳還有後天的調教,寶寶媽是不是很文靜呢,也許寶寶有點遺傳你的文靜。



女寶寶還是文靜點好,愛打人的小朋友並不好,不過,寶媽你可以讓寶寶適當的還擊。

我寶寶就很調皮,遺傳我的性格,看不慣就想揍人。 沒有一點女孩樣,脾氣很暴躁,有的小朋友打她,寶寶就直接用腳踢別人。

在家的時候我和老公要是沒順著寶寶的意願,寶寶甚至連我和老公都打,哎,調教不好了。 在小區裡,別的小朋友都不敢和我寶寶在一起玩,說我寶寶太厲害了。

我還真希望我的寶寶像你的寶寶那樣文靜呢。。


遇見你遇到晴天


特別理解丫丫媽媽的心情,我家雖然是男寶,但也不屬於強勢的那一類,所以曾經我也為這樣的問題擔憂和苦惱過。同時聊天也經常聊到這個問題,有個同事甚至在家當陪練,她推兒子一下,再讓她的兒子推回來,反覆練習,我們很好奇結果,後來表示無效。隨著育兒知識的學習和增加,我發現孩子的性格是很難改變的,所以對於乖乖寶寶,不是說教她反擊她就能立馬學會並使用的。但我覺得丫丫媽媽的思路是對的,因為我們改變不了別人,只能照顧好自己。那就是如何教孩子保護好自己,該怎麼辦?

一、千萬別給孩子貼標籤

我們隨口說的話,孩子可能不經意就記在心裡了,性格有多種原因形成,有遺傳的因素,也有後天環境的影響。如果我們整天有意無意聊天的時候說到,我那孩子就是“膽小”或者“懦弱”之類的,久而久之,孩子會認為自己就是個膽小的人,會變得越來越沒有力量。膽小的人會過分的依賴別人,從而失去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不要給別的孩子貼標籤,比如“小霸王”,當自己的孩子聽到我們說另一個孩子是很厲害很兇的孩子,可能更加沒有對抗的勇氣,從而覺得自己弱小,變得自卑。


二、和孩子共同想辦法

可能有的家長會說以後躲著他點,但是躲的了這個,躲不了那個,出現問題不重要,重要的是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想辦法,進行全家的頭腦風暴,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孩子其實比我們更有辦法,在想辦法的過程中,也可以一起討論什麼樣的方法好,什麼方法不好,我們儘量提正面的,建設性的意見,這樣孩子就會學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最後再由孩子選出適合自己的方法,這樣她才會願意去做去嘗試。

三、關注孩子的感受

孩子被欺負,受了委屈的時候,家長的態度很關鍵,我們可能很氣憤對方孩子和家長的行為,但是我們改變不了他們,然而我們的態度卻影響著我們的孩子。這個時候我們反到要冷靜,等孩子不哭的時候,恰當的和她進行溝通。只說出事實,詢問孩子的感受和需求就好,這樣孩子也會慢慢學會表達自己的感受,當情緒被接納,感受表達出來之後,孩子就會舒服很多,也會明確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比如“媽媽看到xx打了你的胳膊,搶了你的玩具,你很難過很生氣,你希望他能和你商量而不是搶,對嘛?”



四、培養孩子自信心

通過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增強孩子的自信。可以讓孩子學習武術、跆拳道等,這些都會讓孩子覺得自己越來越有力量,越來越自信。這樣她表現出來的狀態就會不一樣。相信“小霸王”也不是隨便誰都敢欺負的!最後是多鼓勵和肯定孩子,比如“你可以的”“你能做的到!”


地主Mama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我接觸過的野蠻、強勢的孩子大多都是老人帶出來的,越不講理的家長帶出來的孩子越霸道。

孩子懦弱,一方面是由於家長管理的嚴厲,致使孩子畏首畏尾;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家長有弱勢的一面。

然而,孩子一天天會長大的,欺負人的孩子會碰到更霸道的,被欺負的孩子終有一天會覺醒!有很多孩子都是仗著父母的氣勢,一旦離開父母也會老實,而父母又不能時刻守在孩子身邊。

想自己的孩子變得勇敢,多帶孩子出去走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孩子的見識多了,膽子也會變大。

我們也要調整自己的心態,做孩子的後盾,好老師不如好父母!我的理念是:不稱王,不受氣!


讀書的時光最美好


首先,培養孩子溝通的能力。告訴孩子如果別人欺負你,你要勇於向對方表達自己的不滿,告訴對方自己感受。告訴對方欺負人是不對的行為。

其次,如果溝通沒有效果,對方還是要欺負人,那就走開,不和對方發生正面的交流,不和對方接觸玩耍。

最後,如果對方還是要欺負人,就勇敢地向老師或家長報告,尋求幫助。

告訴孩子處理被欺負的三步法,並學會在生活中使用它。當然,被欺負對孩子其實是一種心靈的傷害。為此,我們要多鼓勵孩子,敢於對欺負自己的行為說“不”。當孩子完成時,應立即表揚,使他樹立信心。


光影育兒園地


對於一些被欺負了、生氣難過卻又不敢還手的大孩子,我們千萬不要指責孩子的膽小。

應該先用傾聽去了解和接納孩子的猶豫和顧慮到底是什麼。



再通過角色扮演、繪本引讀等方式,在家中與孩子模擬練習如何在被欺負時大聲警告對方,在對方繼續打自己時保護好自己,以及及時尋求身邊成年人的保護。

在事後,也可帶孩子一起去與對方溝通。

請記住,這不是一場成年人的戰役,這只是孩子成長中一次有關交往、衝突的練習。


遇見芮媽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與小夥伴的交往是重要的一部分,在交往中孩子慢慢學會社交的規則,學會如何與他人相處。但是學習的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往往會有挫折,在交往中的欺負與被欺負就成為家長頭疼的問題。

首先,無論是孩子性格懦弱被欺負,還是孩子性格霸道欺負別人,性格都不是問題的根本。性格是很難改變的,並且性格不存在好壞之分。性格懦弱的孩子出於種種考慮沒有去搶回本屬於自己的東西,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意識:搶回來可能意味著一場身體搏鬥,有受傷的可能,逃跑是安全的應對方式;性格霸道的孩子沒有考慮到他人的感受,我想要的東西我就佔有,滿足了自己的需求。

明確了以上的觀點,家長就能單純地看待欺負或被欺負事件。實際上,對於孩子而言,社交中的挫折並沒有什麼,被別的孩子推了一下,也不是很疼,眨眼就過去了,反而是家長可能無意中向孩子灌輸了“你被欺負了”的概念。比如家長會對孩子說“你看你,怎麼又被欺負了”,這些話的消極影響在於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社交情緒,長期而言會打消孩子的社交積極性,為了避免被欺負而不社交,這更不是家長所希望看到的。所以家長首先要把孩子被欺負這件事情看輕,讓孩子覺得這件事沒什麼,不要讓孩子覺得緊張。然後,家長要幫助孩子識別這種情境,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認知,比如“寶寶你看,這個小朋友搶了你的玩具是因為他覺得這個玩具很好玩,他沒有意識到這個玩具是你的,不能搶,現在我們知道了他只是想玩玩具,那我們就可以跟他說這個玩具是我的,你可以玩一會,或者不可以玩,或者我們換著玩玩具,這樣我們大家都開心”,這種改善認知的做法也是在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當孩子能夠理解對方的想法,有了更多的協調、解決問題的方法,也擁有更高的情商,這樣就不會侷限在欺負與被欺負的層面了。

綜合而言,家長不需要因為欺負而擔心孩子未來,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被欺負只是這個過程中的社交這一方面的一個小插曲,家長不要去強化被欺負的概念,不要給孩子的社交製造壓力,而是給孩子提供社交的自信心與技巧,這樣才有助於孩子以後與他人的交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