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會抑鬱,都有哪些表現?

梧桐樹71531547


善良的人,太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的人,內向的人,我們村有一個老阿姨,就是抑鬱症,今年過年大年初一上吊自殺了。他的源頭我給大家講講,就是他的兒子剛才是結婚以後,然後他兒子又跟我們本村的一個女的好上了,這是放在現在也沒有什麼,這說話得10年左右了吧,首先有個前提條件,這個老阿姨很要強,以前是在鎮上政府部門工作過,感覺自己有頭有臉的,突然兒子辦了這麼讓她沒臉的日子,感覺很逗人,自己一輩子這麼牛逼,這麼行,現在因為兒子被這些不如自己的土老百姓笑話,一下子受不了了,抑鬱了。我可以奉勸這種類型的抑鬱症患者大可不必,每個人都是愛自己的,你有多風光或者多噁心,跟我們有毛線關係啊!別把自己看的太重要了。


乾洗店帶店指導老師


心情不好、情緒低落是每個人都經常遇到的事情,大多數人出現抑鬱等不良症狀都與環境因素和外部刺激有關。只要讓人煩惱的事情過去了,或者處境得到了改善,絕大多數人的心情就會得到改善。如果是這種情況下出現的焦慮、悲傷情緒,不能算作抑鬱症的表現。


抑鬱症的表現,指的是一種與人們所處的環境和外部刺激不相稱的,而且是持續時間非常持久的一種情緒低落狀態。這是區分抑鬱症患者與普通人心情不好之間兩個最大的區別。患有抑鬱症的人會表現出鬱悶、悲痛的情緒,同時會出現表情麻木,對外界刺激反應遲鈍的症狀;有些人還會有明顯的焦慮和做事衝動的表現;症狀嚴重的人,還會出現幻覺、妄想等症狀。

抑鬱症發生,有其非常複雜的內在原因。除了有一定的遺傳傾向之外,還與體內多種神經遞質的紊亂有關,如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乙酰膽鹼等。外部刺激,是抑鬱症發生的觸發因素,歸結起來以下人群更容易罹患抑鬱症:

1、社會經濟地位較低,家庭收入低,生活靠社會救濟的人;

2、受教育程度較低,低學歷的人;

3、婚姻狀況不佳的人,如離異、喪偶、兩地分居的人;

4、老年人,特別是獨居的老人;

5、身體健康程度欠佳,患有各種重大疾病的人;

6、自尊性較強的,做事力求完美,人際關係緊張的人;

7、兒童時期受到過虐待,缺乏家人和社會關愛的人;

8、生活中遭受到重大打擊的人;

9、吸毒、酗酒、服用安眠藥等有長期藥物依賴的人等。

抑鬱症的常見表現有:情緒低落、興趣減退、沒有快感、思維遲鈍、運動能力減弱等,有些個別患者還會有較深的自責感、自罪感乃至自殺傾向。

抑鬱症是一種神經系統遞質傳遞障礙性疾病,同時又是一種精神疾患。因此,抑鬱症的治療需要從藥物治療和心理舒緩兩個方面著手。


藥療君


有人把抑鬱比作“心理感冒”,也就說當“心理免疫力”下降的時候,或者自己的應對措施不當的時候,抑鬱就有可能發生,但是另一方面我們也要記住,抑鬱症絕不是簡單的感冒,它無法通過自己的調整就得到治癒,需要尋求專業的治療。

什麼樣的人會受到抑鬱的侵襲呢?首先,可能存在先天易感性的影響,就好比有的人體質好,不容易感冒,有的人體質不好,容易感冒。研究發現抑鬱症的遺傳率為30—40%。基因解釋了抑鬱傾向的30%-40%。但不是說一個基因就導致了抑鬱,而是一組調節腦內生化物質(尤其是調整腦內的5-羥色胺系統的基因,這一物質對情緒調節至關重要)的基因。接著, 腦內神經遞質的失調也會影響抑鬱,目前大多數的抗抑鬱藥物也是通過這些神經遞質來調節情緒,比如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其次,我們的神經內分泌系統也中介著我們對壓力的應對能力和反應強度。當我們面臨壓力的時候,我們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就會活動,促進腎臟分泌糖皮質激素,但在慢性的壓力下,這一中軸長期活動,造成應激反應的持續活躍,皮質醇長期增高,甚至會對大腦造成影響,對我們的記憶和情感中樞造成萎縮和失調,引發抑鬱。最後,抑鬱的發生離不開環境因素和心理因素,這裡心理因素包括個體本身的性格,應對方式等。童年時期的創傷、虐待、被忽視都增加了抑鬱的風險。所以,抑鬱的發生,涉及從基因,到神經遞質,到內分泌系統,到社會心理等一系列綜合因素。

抑鬱絕不是一般的鬱悶或者不開心,抑鬱症的核心表現就是長期(超過兩週,每天如此)的情緒低落,或者對以前感興趣的事情不再感興趣,並且影響到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能力。所以,當抑鬱發生時,請一定尋找專業人事求助。


鵜鶘心理陳小康


抑鬱症,也稱為心得了感冒以情緒低落為主要特徵的一類心理疾病,其臨床表現輕度的病人有痛苦體驗,偏重的人可表現為情緒低落、愁眉苦臉、唉聲嘆氣、自卑等,有些患者常常伴有神經官能症症狀,如注意力減退、反應遲緩、失眠多夢等症狀。而重度抑鬱症患者會出現悲觀厭世、絕望、自責自罪、幻覺妄想、食慾不振、體重銳減、功能減退、並伴有嚴重的自殺企圖,甚至自殺行為。這對身體健康造成重大威脅,尤其是需要高度重視重度患者,及時治療症狀表現精神運動遲緩患者精神運動明顯抑制,聯想困難,語言減少,語音低沉,行動緩慢。也有些人常常不願意出門,淡漠親情。

在當今社會,很多人會受到學習、生活的壓力,其中那些性格內向、內心敏感的人會因種種因素,如工作困難、人際關係緊張、夫妻爭吵等誘發抑鬱症也有些人是由於某種精神打擊後病發。

如果家裡有人得過抑鬱症,那麼直系親屬的患病率比普通人高。這個人得病的時間越早,其親屬得病危險就越大。但並不證明家屬就一定會得病。

平時的一些壓力看似不重要,但是如果不能及時緩解,一旦出現急性的應激事件,比如突然的親人失去,或者是一些災難性的事件都很可能造成抑鬱症。

如果不早重視抑鬱傾向並進行積極的干預,很有可能發展成抑鬱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只有及時注意才能有效的避免。


宋少衛


我是滕駿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心理諮詢師

最近出了件駭人聽聞的事件,某中學的學生因為沒交作業,老師讓他回家拿作業本,他居然跑到附近的超市樓頂往下跳,以此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許多吃瓜群眾由於不理解,責怪孩子太沖動,對家庭和自己太不負責任,


認為這只是偶發現象。事實上,這個孩子跳樓的舉動並不是一時的衝動,他長期處於抑鬱的心境,默默忍受著內心的煎熬,然而從外人看來,他是一個不惹事,喜歡獨處安安靜靜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就在我們身邊,數量不少,等待我們去幫助。

抑鬱是怎麼產生的呢?這和天生的氣質和後天的環境息息相關,而後者起的影響更大。人的氣質可以分為四類: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鬱質。抑鬱質的人天生比其他三種氣質擁有更多的抑鬱因子。


後天的影響主要來自於家庭教養。若母親若對抑鬱質的孩子需求特別敏感、照顧得當,那麼他在成長過程中會有安全感,心境也會隨之變得逐漸開朗。


然而因為種種原因這些孩子得不到母親的照顧,孩子就會開始變得焦慮,四處尋找母親,在母親回來後想方設法討好母親。當母親再次離開,他認為是因為自己做得不夠好,所以母親再次離他而去,責怪自己如此無能。


自此在心裡種下了抑鬱的種子。

長大後,帶著這種心境參加學習,遇到難題或考試考砸了就會很容易聯想到是由於自己的無能造成的,辜負了父母的期待,對不起老師的教誨。


此時老師的訓誡,父母的責怪更會加重他扭曲的認識,甚至得出他活著只是給關心他的人添麻煩的危險想法,認為與其活著那麼痛苦還不如來一次徹底的解脫。

抑鬱的人大都表現地很安靜,尤其是在受到“重大挫折”之後,他會把自己關進自己的世界裡,與內心的自我對話。


外人看來他不愛說話,不善交際,也許此時的他正與內心的自我在做激烈的鬥爭。如果有一天他變得特別開朗,和每一個人打招呼,話特別多時,那要格外注意了,這是一個極其危險的信號,那絕不是他真的變得開朗了,很可能是最後的告別。

若你身邊也有抑鬱傾向的人,請多給予寬容和關懷,鼓勵他們生活中還有許多支持他的人陪他一起度過難關。

我是滕駿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心理諮詢師、精神動力學、接受與承諾ACT取向的心理諮詢師。
致力於婚姻情感、兩性關係與親子關係方面的心理諮詢活動。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關注及私信我們的頭條號,向作者提問諮詢!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抑鬱有著約40%的遺傳貢獻率,剩下60%的大比重則為環境的影響。


抑鬱反映在人們行為的各方各面,並且這些表現是十分明顯的。


抑鬱的人通常有著面部表情呆滯,體態收縮,肩膀下垂,步履沉重等等,這樣的肢體表現。


此外,抑鬱的人常有著深長且壓抑的呼吸,他們每一次呼吸反覆都是沉重嘆息。抑鬱的人也許不會覺察自身有著這樣的嘆氣情況,他們可能會認為自己只是在呼吸罷了。然而,他身邊的人能明顯觀察到這個人總是在不斷地嘆氣。



酷炫腦科學


抑鬱通常人們俗稱它為心理感冒。對於它的成因,至今在學術界裡還沒有明確的結論。通常來說,人們認為抑鬱症的形成是生物、環境、社會和個人四方面交互作用的產物。

抑鬱症通常以“三低”症狀為基本症狀,也就是表現為情緒低落、思維緩慢、語言動作減少和遲緩。一般來說會有興趣減退或消失、感覺對前途悲觀失望。對自己的痛苦和不幸無能為力,有無助感。經常性會感到精力耗盡,自己卻無法振作。同時對於自己的評價也很低,認為自己什麼優點和長處都沒有,對生活或者生命的感受是沒有意義的。嚴重時,會有自殘、自殺的念頭甚至是舉動。在生物上,可能還會伴隨有失眠,植物性神經紊亂等軀體症狀。當這些症狀持續兩週以上,建議去精神衛生中心,或者是社會心理專業機構做個診斷,以便及時就醫。

其實,很難去說那個群體明顯地表現為抑鬱症概率高,這裡只能是相對來說了。除去遺傳因素之外,情緒對內攻擊是患上抑鬱的重要因素。從中醫學上看,人們常說大喜傷心,多憂傷肺,大怒傷肝,多思傷脾,多恐傷腎。由此反過來看,抑鬱通常是情緒低落為主要症狀,憂傷肺,我想肺不好的人,或許在生活經歷中有較大的波折,這個群體還是值得去關注和甄別的;其次前面說過,抑鬱是情緒的對內攻擊。人的心理會有一定的自淨能力,我們每天都會產生和消化大量不同的情緒,當自己無法及時消化那些負性情緒,產生大量積壓時,就會產生抑鬱的風險。所以我想那些不善於紓解情緒的人可能概率較高一點;再者張國榮和崔永元患上抑鬱的案例讓我聯想到這兩個人有個共同點在於做事情追求完美,人總有“江郎才盡”等待再次突破的時刻,又怎麼可能一直在不斷地突破自我呢?所以一個追求完美的人,估計也容易被自己這份執拗所打敗,從而患上抑鬱。


鵜鶘心理


善良的人會抑鬱。

想太多的人會抑鬱。

對自己要求太高的人會抑鬱。

得不到家人在乎關心的人會抑鬱。

太忙太累太無助的人會抑鬱。

不懂得傾訴,什麼事都憋屈在心裡的人會抑鬱。

月子裡的產婦是最容易抑鬱的。

覺得自己要抑鬱了,生無可戀了,趕緊學會自己調節。

看看書,聽聽音樂,跑跑步,散散心,和閨蜜傾訴傾訴。

這些之後都沒用,最好還是去醫院進行正規檢查,尋醫問藥。

推薦一下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和餘華的《活著》

我一個月子裡抑鬱的朋友,就是看《挪威的森林》看了整整三年,反覆地看,自己走了出來。

她說她看著他們一個一個的自殺了,也想過自己自殺後的情景,孩子怎麼辦?父母怎麼辦?

後來她自己挺過來了,只是還是偶爾會發飆。

她的媽媽覺得好像現在的女孩子都是這樣,沒有多想,她的寶寶就是超級黏她,就怕她離開他。

《活著》裡的富貴在經歷過種種厄運後,面對所有親人一一而去時,他都年老體衰,行將就木了,依舊一個人好好活下去。

有些小說,看到最後會淚流滿面,會放聲大哭。

《活著》我看到最後,心中全是悲涼,哭不出,說不出。腦子裡全是富貴拉著他的老黃牛走向夕陽的畫面。

人生除了生死,其他都是小事!


周小周熬粥


我的經驗是一般完美主義者容易抑鬱,這裡所說的完美主義者,是那種過度追求完美的人。他們在生活中處處以挑剔的眼光看問題。做事為了達到完美,總要往最壞的結果想,所以容易引起焦慮的情緒。

完美主義者強迫自己做事必須要做到最好,即使在常人眼裡做得已經相當不錯了,但他們看來還是不夠好,所以總是難以滿足,完美主義者強迫自己盡善盡美,卻總覺得難以得到滿意的效果。知足才能常樂,你會發現完美主義者很少,始終保持負面的情緒。

耶魯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認為,完美主義者通常先入為主地覺得自己比別人更能幹,因此對人際交往感到厭倦,對他人和社會容易挑剔、仇視甚至攻擊。

過分追求完美心理,會引發抑鬱,時間一長就會喪失健康。近年來,一些商界精英、白領高層,年紀輕輕就英年早逝,其中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因為過度追求完美導致的情緒抑鬱或其它疾病。

因此,現在人一定要學會減壓,不要過度追求完美。


京芮兒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272, "thumb_url": "4c5b00045552d171b04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