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宗綁的甲馬是什麼?

永遠在學習123321


答:古時候有祭祀土神的風俗,人們在拜謝土神的時候,要焚燒紙馬,稱為“拜土送馬”。

按照清人虞兆湰《天香樓偶得》中所說:“俗於紙上畫神佛像而祭祀之,謂之甲馬。”

即,戴宗綁的甲馬其實就是拜謝土神的時候用以焚燒的紙馬。

《水滸傳》的作者為什麼腦洞大開,虛構出戴宗綁甲馬而疾如奔馬的神奇情節呢?

清人昭槤在《嘯亭雜錄》裡做過探究。

他發現,《金史》中記載:金將烏谷與突合補入川陝徵宋,吳玠的吳家軍屬步兵,善於山地戰,金兵不勝其苦。突合補一時性起,準備命令軍士下馬接戰。烏谷制止說:“聞宋人有妖術,畫馬縛於足下,疾甚奔馬,我軍豈可步戰?”

昭槤因此說:“是當時有此術,非耐庵之妄造也。”

話說回來,“畫馬縛於足下,疾甚奔馬”的說法,肯定是以訛傳訛的迷信說法。

但也由此可見民間對這一說法的認可。

神行太保戴宗雖然是一個虛構的小說人物,但在南北朝末期的陳朝,真有一個現實版的神行太保。

他是廣東南雄人,姓麥,名饒豐。

提麥饒豐之名,可能很多人一臉懵逼,但說麥鐵杖,也許會聽說過。

麥饒豐身負高超武功,尤其愛好舞弄鐵杖,故被人稱為“鐵杖”。

麥鐵杖年輕時不治產業,喜歡幹偷盜的營生。

在某次作案,被廣州刺史歐陽頠擒獲,押送到京城建康(今南京)受死。

陳後主是個出了名的亡國之君,愛美人,也愛英雄,看到麥鐵杖身材高大、相貌威武,就心生愛意,免除了他的死罪,將他編入宮廷儀仗隊,負責執御傘。

麥鐵杖死性不改,白天為陳後主執傘,夜間離開宮廷,疾行百餘里,到南徐州(今鎮江)府作案,天亮前又疾行返回建康,執傘、偷盜兩不耽誤。

俗話說,夜路走多終遇鬼。

麥鐵杖作案實在太過頻繁,最終被人認出,一張狀紙,告上朝廷。

陳後主打死也不肯信。

這也不能怪陳後主。

從建康到南徐州,即是從今天的南京到鎮江,按照開通的滬寧高速算,也有80公里。想想看,一千多年前,麥鐵杖在一夜間往返,就算是騎馬,馬也受不了。

所以,陳後主根本不信,指責南徐州地方官是瞎說。

這麼一來,麥鐵杖愈加膽大放肆了,在南京方圓百里之外的地方瘋狂作案。

也就更多人目睹到他的作案經過,不斷向朝廷反映。

陳後主架不住大家的檢舉和指控,向尚書蔡徵求計。

蔡徵想了想,說,這個好辦,到了晚上,皇上您就說有緊急公文要送往徐州衙門,急聘晚上送去次晨就能返回的壯士,能完成者賞黃金百兩。

後主稱妙,以此來試探麥鐵杖。

麥鐵杖不知是計,踴躍應聘,攜帶上公文撒腿就跑,天亮前如期而返。

陳後主嘆息說:“麥鐵杖呀,麥鐵杖,果然是你乾的好事!”下令把他拘捕,下在獄中。

陳朝短命,沒多久就被隋朝大軍滅亡,麥鐵杖又成了自由人。

蘇州、越州(今紹興)等地有民眾作亂,隋行軍總管楊素領兵討伐。

麥鐵杖投軍,在軍中擔任偵察兵,專門負責偵察叛軍軍情。

麥鐵杖晚上浮水遊過長江,偵察好了敵情,天破曉前再渡江回報,每一次行動,都是一場體力負荷遠超現代鐵人三項的運動。

楊素因此視之為奇人,平亂結束後,向隋文帝上請奏授麥其為儀同三司。

後來,楊素遠征突厥、平定幷州漢王楊諒的叛亂,都帶領麥鐵杖前往。

麥鐵杖每戰均身先士卒,積功進位柱國。

麥鐵杖入朝得隋文帝賞識,調任右屯衛大將軍,赫然是地方軍區副司令。

麥鐵杖後來跟隨隋煬帝親征高麗時戰死沙場,被追封宿國公,諡號武烈。


覃仕勇說史


甲馬其實就是紙馬,是燒給鬼神用的祭祀品。在先秦秦漢一些墓葬裡,我們往往可以看到車馬坑,這些車馬一般都是真實的,但是從秦漢開始也有人用木馬代替,而到唐朝開始就正式用紙馬,越來越經濟和馬性化了。所以戴宗實際上是用法術,賦予紙馬以神力,甲馬就能像真馬一樣,帶著人奔跑了。

《水滸傳》中其實也提到了紙馬。原來武松殺潘金蓮的時候,請四鄰八舍到場作見證。當時就有個開紙馬鋪的趙四郎,開始不願意去,但還是被武松揪過去了。趙四郎說自己“買賣撇不得”,可見生意還是不錯的。紙馬鋪當然賣的不僅僅是紙馬,應該是各種喪葬用品都賣。和今天的喪葬用品店差不多了。

《清明上河圖》上面就畫了一家紙馬鋪,叫作“王家紙馬”。《夢梁錄》記載,紙馬鋪每到十二月會印一些回頭馬、財馬招攬客源,應該是冬至的生意比較好。可見,《水滸傳》雖然是明代作品,但是對於紙馬鋪的描寫,倒還是符合宋代社會生活的。


林屋公子


  《水滸傳》中介紹戴宗本事的一段文字頗具神奇色彩:“原來這戴院長有一等驚人的道術,但出路時,齎書飛報緊急軍情事,把兩個甲馬拴在兩隻腿上,作起神行法來,一日能行五百里。把四個甲馬拴在腿上,便一日能行八百里。因此人都稱做神行太保戴宗”。

  第三十九回戴宗晚上投客店安歇,“解下甲馬,取數陌金紙燒送了。”第五十三回戴宗戲耍李逵之後,兩人到客房裡,“去腿上都卸下甲馬來,取出幾陌紙錢燒送了。”

  甲馬與紙錢一起燒送,可見甲馬應是紙製品。

  清代虞兆隆《天香樓偶得》中介紹:“俗於紙上畫神佛像,塗以紅黃采色而祭賽之,畢即焚化,謂之甲馬。以此紙為神佛之所憑依,似乎馬也。”

  史學家趙翼《陔餘叢考》則說:“昔時畫神像於紙,皆有以乘騎之用,故曰紙馬也……後世刻版畫以五色紙印神佛像出售,焚之神位前,名曰紙馬。”說明“甲馬”就是“紙馬”。現在雲南民間還流傳一種古老的黑白木刻版畫,稱為甲馬或甲馬紙,這種東西其他地方則稱為“神馬”或“紙馬”,其製作方法與趙翼所說吻合:在刻有各種鬼神形象的木模上蘸油墨,然後印在彩色薄紙上。

  《東京夢華錄》載,每年清明節時紙馬鋪都在當街用紙疊成樓閣之狀。《夢粱錄》則記載春節時臨安的紙馬鋪印鍾馗、財馬、回頭馬等送給主顧。《清明上河圖》上畫有一家臨街的紙馬鋪,門前豎著“王家紙馬”的牌子。可見宋代紙馬生意之興隆。

  由此可知甲馬是供神靈昇天時騎用之物,其樣式就是紙做的馬或者印製的帶有馬形狀的符。戴宗能用此道術,但甲馬似乎不能白用。第三十回一首《西江月》詞描寫神行法:“頃刻才離鄉鎮,片時又過州城。金錢甲馬果通神,萬里如同眼近。”要燒“金錢”,甲馬才能顯“神通”。

  所以每次作用之後,他都要用紙錢一起燒送。


趙燕雲


相信看過《水滸傳》的朋友們都知道,書中的一百零八單將個個身懷絕技。能掐會算的吳用、探囊取物的時遷、倒拔垂楊柳的魯智深等等,但是其中有一位英雄,憑藉無人能比的腳力躋身於眾好漢之中。他就是天速星神行太保——戴宗,號稱日行八百里。戴院長這麼能跑可不是因為他是大宋國家田徑隊隊員,而是有著工具的輔助。



書中描述,每當梁山通信處主任戴宗接到任務時,他就要根據任務的緊急情況來確定工具數量,這工具就是甲馬。戴宗要是在腿上綁兩個甲馬,能日行五百里;若是綁上四個甲馬,能日行八百里。綁好甲馬,戴主任再催動神行法,就能夠大功告成,堪比哈利波特的掃帚。那這甲馬到底是什麼呢?



在古人口中,“甲馬”有時候是指披甲騎馬的人。宋代孟元老筆記《東京夢華錄》中記載:“諸軍有紫巾緋衣素隊約千餘,羅布郊野,毎隊軍樂一火,行官巡檢部領甲馬來往巡邏。””這裡的“甲馬”,是甲士和戰馬的統稱。不過啊,這可不是戴宗的那個甲馬。


“甲馬”也指畫有神像、用於祭神的紙。《清稗類鈔·物品類》“紙馬”一節記載,甲馬本來叫紙馬,起源於唐朝,是手繪的彩色神像,因為上面的神像大多披甲騎馬,所以又叫甲馬。到了宋朝,雕版印刷普及,甲馬也就成了五色套印的彩色印刷品。



清代虞兆隆在《天香樓偶得》一書中雲:“俗於紙上畫神佛像,塗以紅黃采色而祭賽之,畢即焚化,謂之甲馬。以此紙為神佛之所憑依,似乎馬也。”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他的大兒子紀汝佶病危,家人按風俗給他燒了一張甲馬,紀汝佶突然睜開眼叫道:“我那匹馬怎麼瘸了一條腿?”家人大恐,原來燒甲馬時不小心,把甲馬上那匹馬的馬蹄給弄花了。不過甲馬上未必都有馬,現存的清代甲馬中,畫鍾馗、魁星、送子觀音、趙公元帥的居多,這些神仙畫像除趙公元帥外,都沒馬。



由此看來,甲馬通常用來供請神、驅鬼、添財、增壽等用,這些甲馬在古人的想象中,都具有著能夠與鬼神力量相聯繫的作用。所以,戴宗腿上綁著的甲馬,應該是是印有彩色神像的紙。作者施耐庵或許是受道教符咒的啟發,再結合甲馬本身的功用,創造出了能夠讓戴宗健步如飛、日行八百的神奇“甲馬”。


  1. 王立,劉囝妮.《水滸傳》中戴宗神行術淵源探究[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31(03):140-144.

歷史研習社


首先肯定的是戴宗是一位道士出身,或者喜好玄門法術研究,所以裝神弄鬼,欺世盜名的伎倆肯定是輕車熟路,要知道無論在古代還是現代,擁有超人技能不僅吃得開,還吃得香;

其次戴宗應該也是有練過,在長跑,甚至鐵人三項方面應該不弱,否則僅靠裝神弄鬼是唬弄不了真正檢測,馬拉松什麼的,古代世界也不是沒有過,鐵人三項也是總結出過去的運動發展出來的體育項目;

最後分析一下戴宗的甲馬,綁在腿部,類似綁腿的玩意,或者他會加點什麼料,譬如私人秘方什麼的,或者道家用來激發人類潛能的藥物的東西,總之綁腿肯定是沒錯真是遺憾,戴宗的秘方沒有留下來,否則肯定驚世駭俗。


鴻哥iouyh福小鋪


甲馬其實就是一種符咒。

有一種說法相等於紙馬。

據清朝的趙翼在其著作《陔餘叢考》中說,過去在紙上畫完神像,都要再為其配一匹馬,用以神仙騎乘,所以叫紙馬,現在大家省略了馬,將神像用完就燒,這紙張就是神像的馬,所以也叫紙馬。

這個記述告訴我們,原來神仙出門也不光是騰雲駕霧,還要和現在的領導一樣,配備專門的交通工具:馬匹。所以又叫紙馬。

先秦的時候流行用真馬祭祀,到了漢朝,馬作為重要的一種作戰和生產工具,僅僅殺給死人看太可惜了,大家就開始用木馬,木馬用後就焚化。後來,人們大概覺得用木頭雕刻馬匹,太費時費力了,到蔡倫發明紙張,人們就開始用紙馬。

關於神仙騎馬的事情,有一則故事唐朝的時候有個著名的畫家韓幹,尤其善於畫馬,據說他畫的馬匹都能活,有一天有個黒帽紅衣的人來找他,自稱是鬼使,麻煩韓幹給畫一匹,韓幹當即應允,畫完就燒了送給他。過了幾天,有人登門拜謝,說感謝你賜給我一匹好馬,免去了我不少山川跋涉之苦,送上報酬云云。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產生紙之前,人們已經開始迷信神像的魔力,他們沒有紙張,就畫到磚上,現在出土的許多漢墓上,經常可見墓室壁畫上畫著神仙,如風神雷公雨伯等等,這些神仙后來都出現在了紙馬上。

第一個使用的大概是唐明皇,這個風流皇帝不知道什麼事情得罪了鬼神,他手下管祭祀的官員王璵就用以紙為幣,用紙馬以祀鬼神。

宋朝時紙馬已經非常流行了,據宋人孟元老在他的著作《東京夢華錄》記載,每年清明節,北宋開封府各處的紙馬鋪,都在當街競相兜售紙馬。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就畫著一家門面比較大的紙馬鋪,店招上寫著“王家紙馬”,顯然也是大規模經營了。

《水滸》中不僅在寫戴宗的時候提到過紙馬,在寫武松的時候,也順手提到過紙馬,如果你讀書讀得很細的話,應該注意到武松在殺嫂之前,曾經去對門請兩家作證,其中一家是開紙馬鋪的趙四郎趙仲銘。四郎道:“小人買賣撇不得,不及陪奉。”這趙四郎說買賣撇不得,雖然是害怕惹禍上身的託詞,但也可從中看出,宋朝時候紙馬的盛行。

這以上的紙馬都是世俗化了的,戴宗的紙馬還保留著宗教的神秘性,例如要吃素等等。



錦翼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

"甲馬"其實就是"假馬",據說是一種玄門道術,歸於玄門五術裡的山術符籙類,兩張桃符製成,可以反覆使用,使用之前和之後要化黃紙金箔請神、酬神,原理類似於"縮地成寸"之術,但是沒有這麼強。

《水滸傳》裡戴宗帶著李逵下山辦事用黃紙畫了兩道神行符給李逵貼在腿上,就是他自己的那個的替代品,一次性消耗。國漫《一人之下》裡有個情節,陸瑾老爺子和張靈玉追無性妖人的時候凌空畫了一道"戴院長符",應該就是受到水滸的啟發設計出來的故事。

上面的這些,當個解悶兒的玩意兒看看就得,別當真,"神行太保、假馬戴宗",看明白了麼,施耐庵就是想寫個劇能跑的跑酷大師而已。戴宗,其實也就是送送雞毛信的快遞老哥,現代快遞業想找個祖師爺,戴院長倒是很合適。


燕國術士虎胤空


用現代的話講,戴宗的甲馬就是一種可穿戴設備。經常玩遊戲的同學,對比是深有體會的。我們天天在數碼世界裡枯燥單調地揮刀砍怪,真的是為了世界和平嗎?答案肯定是,不是。我們是為了裝備。爆出一件牛掰裝備,個人的各項能力值都會大幅度提升,PK時就可以所向披靡,人前顯貴,不管如此,一件極品裝備是可以賣上好價錢的,換來的是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

而戴院長的甲馬,可算是《水滸》中的極品配飾了,當年玩《魔獸世界》時最深有體會,一把極品武器的入手難度要比一件極品飾品的入手難度容易得多,所以,戴院長的這件爆裝應該是價格不菲,不過甲馬也有些一些明顯的硬傷,就是提升的能力值太不平均了,如果說,甲馬提升的速度指是99的話,它提升的武力、體力也就是在9左右,所以這是一件不是誰都能勝任的裝備。

還記得,在《水滸》中,戴院長曾經讓李鐵牛穿過甲馬,體會一下風馳電掣的感覺,可以李逵的坦克身材實在是不能適應這種靈巧速度型的裝備,弄得自己很是狼狽。

所以說,甲馬這件裝備並不是人人都適合的,戴院長穿上它主要是從事快遞服務。如果想想,《水滸》中還誰比較適合這件裝備呢,我想第一個應該是鼓上蚤時遷,都是靠靈巧吃飯的好漢,如果時遷也裝備上甲馬,我覺得他的排位更應該上升十位。



寫這條問答的時候,正是昨天看世界盃阿根廷對冰島,中國球迷愛戴的梅西發揮不佳,點球都沒有進,結果阿根廷被冰島逼平。梅球王的綽號就是小跳蚤,當時看球的球迷就應該集體給球王購買甲馬這件極品神符,助阿根廷披荊斬棘,勇奪世界盃。當然,有人會問,為啥不給中國男足試一試呢?我的答案是,試了也白搭。爛泥扶不上牆。

扯遠了。接著說開心的事了。初了時遷,我覺得浪裡白條張順也可以用甲馬哦,可以測試一下它在水裡的速度,不過,不知道這種符文會不會遇水就失效了,我覺得這種幾率是很大的。

還有第三好漢可以試一試甲馬,那就是白日鼠白勝,他是需要跑得再快點的,別說劫持生辰綱時用的上,就是後來要是賭輸了,撒丫子就跑,官家追不上他,也就不會招供了,也就是不會有晁蓋上梁山了,也就不會有宋江啥事了,《水滸》的故事到此結束。


光明大先生


1

戴宗的甲馬類似於哈利波特的笤帚,是一件魔法類的運動型法器。


只不過哈利波特的笤帚目標很大,而戴宗的甲馬則可以揣在兜裡,用的時候往腿上一貼,嘴裡念動咒語:


一步百步,
其地自縮。
逢山山平,
逢水水涸。

吾奉三山九侯先生令攝!


哈利.波特的笤帚好像更厲害些,因為能飛。催動時也得念動真言咒語:


羽加迪姆,

勒維奧莎。


然後就平地飛起,日行八百。


不過戴宗也有另一套咒語體系,另外的一套甲馬,用於送信時的日行八百里,用的時候把甲馬貼在兩條腿上,務必要綁結實,不然如果一條腿的甲馬掉了,半個身子在八百里外,半個身子在原點,自己把自己給分屍了,這就比較尷尬了。


綁好甲馬念動咒語:


望請六丁六甲神,
白雲鶴羽飛遊神。
足底生雲快似風,
如吾飛行碧空中。
吾奉九天玄女令攝。


這套咒語中的神仙比上一套略高級,而且是個熟人,九天玄女。


這位小姐姐就是在宋江的夢中給他天書的哪位神仙。


甲馬這種東西在神話故事中很多,比方著名的八仙之一的張果老騎得驢就是紙片坐的,平時不用時裝在兜裡,用的時候拿出來吹口氣,紙驢變成真驢,馱著張果老翻山涉水。


相比較起來戴宗這個甲馬是比較低級的貨色,只能綁在兩腿上,無法實質化。


2


現代人試圖給甲馬戴宗的甲馬以科學的解釋。


比方說郭德綱在《水滸宋江》的故事中,就加了戴宗學藝的片段,在這個原創故事中,戴宗的老師是個和尚,他收少年戴宗為徒弟,為了訓練戴宗,老和尚給他腿上綁上沉重的沙袋,讓他在全國跑了一圈。


然後沙袋一取下來,戴宗身輕如燕,從此神功成了。


不過,有一點疑問就是,當年大宋境內盜匪橫行,除了黑店就是人肉作坊,遊遍全國的少年戴宗竟然一點麻煩也沒遇上,也是很神奇。


另外一個比較好玩的解釋就是在袁闊成先生的評書《水泊梁山》中,他把戴宗的甲馬換成了真馬。


戴宗騎得馬被李逵戲稱為小駱駝。因為馬背上有倆類似於駝峰的肉疙瘩。


只要一拍肉疙瘩,這馬就會瘋跑,日行一千夜走八百。


戴宗訓練這馬時候還是反著訓練的,別的馬喊“駕”是加速,喊“籲”是停止的意思,而戴宗這馬正相反。


有一天李逵想騎騎戴宗的小駱駝,上馬後,戴宗一拍馬,馬就開始飛奔,跑的李逵五臟六腑七上八下的,他於是拼命的喊“籲~~”但是越喊馬跑得越快。

到了目的地後牛叉的李逵幾乎是從馬上掉下來的,從此以後對戴宗的馬連正眼都不敢看,對戴宗只是一個“”字。


===========

文/ 薛白袍

薛白袍


一、甲馬

「甲馬」即披甲之戰馬。如:

「指經綸於掌內,藏甲馬於胸中。」(《全唐文·卷一百十八》)「甲馬萬蹄,卷飛塵而滅沒。瓊樓百尺,爆紅燼之冥瀠。」(《全唐文·卷八百二十二》)

這個意思還是很明白的。


但戴宗所用的甲馬,顯然不能是這個意思的「甲馬」。戴宗動不動就拿四個甲馬綁在腿上施展「神行術」,這當然不可能是把四個馬綁在腿上施法。


那戴宗用的「甲馬」到底是什麼呢?

二、紙馬

「俗於紙上畫神象,塗以彩色,祭賽既畢,則焚化,謂之甲馬。以此紙為神所憑依,似乎馬也。」《天香樓偶得》

照這種解釋,所謂甲馬,就是燒了祭祀用的,畫了神像的紙。因為以燒紙為通神之媒介,也即為通神之交通工具,所燒的這個紙起了一個馬的作用,故謂之「甲馬」。


這種解釋,勉強可以解釋的通為什麼把畫了神像的紙稱之為「馬」,可這個「甲」又是什麼意思呢?似乎就沒有著落了。《天香樓偶得》的這個解釋,並不能令人滿意。


《蚓奄瑣語》裡記了一個有關甲馬的故事:

「世俗祭祀,必焚紙錢、甲馬。有穹窿山施鍊師(名亮生),攝召溫帥下降,臨去索馬,連燒數紙不退。師雲:『獻馬已多。』帥判雲:『馬足有疾,不中乘騎。』因取未化者視之,模板折壞,馬足斷而不連。乃以筆續之,帥遂退。」

有個人請了個神,送神走的時候,得給他馬。結果燒了好幾張,這神就是不走了。原來是這個紙折了,紙上畫的馬腿就斷了。這個人用筆把馬腿給連好了,這神才走。


這個故事說明,「甲馬」是神的坐騎。紙上畫的本身就應該有馬,而不只是神佛而已。所以趙翼說:

「然則昔時畫神像於紙,皆有馬以為乘騎之用,故曰紙馬也。」《陔餘叢考》

馬是神的坐騎,所以畫神像於紙,也一定會配個馬的。趙翼把這個稱為「紙馬」。


也即是說,「甲馬」即「紙馬」,由於神得有坐騎,所以畫神像於紙,亦必有馬。故以「馬」稱之。稱「紙馬」,固然是因為其畫在紙上,可為何又稱「甲馬」呢?蓋因神佛皆有威猛之像,其坐騎亦必威武雄健。由世俗經驗,則披甲戰馬,即「甲馬」最為威武雄健,故亦把神佛所乘之馬視為甲馬。「甲馬」之名,由此而來。

這種說法應該是可靠的。《東京夢華錄》雲:

「近歲節,市井皆印賣門神、鍾馗、桃板、桃符,及財門鈍驢、回頭鹿馬。」

這其中所謂「回頭鹿馬」,即《夢梁錄》中所謂「回頭馬」。

「歲旦在邇,席鋪百貨,畫門神桃符,迎春牌兒。紙馬鋪印鍾馗、財馬、回頭馬等,饋與主顧。」

《吳郡歲華紀麗》引《雜誌》之言釋「回頭鹿馬」雲:

「後世多畫將軍、朝官,復加爵、鹿、蝠、喜、寶馬、瓶鞍之狀,皆取美名,以迎嘉祉。」

則所謂「紙馬」「甲馬」云云,確乎是由畫上神佛之坐騎而得稱。


另外,《東京夢華錄》所提到的「鈍驢」,亦即《夢梁錄》中這「財馬」。因宋代東京市民裝銅錢什物的口袋,多置於驢背、馬背。故以之為馱財之物。這種所謂財馬之畫,大抵上畫車馬神,下畫四馬拉元寶一車之類。


所以《清稗類鈔》中對紙馬的總結應該是可靠的。

「後世刻板以五紙印神佛像出售,焚之神前者,名曰紙馬。或謂昔時畫神於紙,皆畫馬其上,以為乘騎之用,故稱紙馬。」

《西遊記》:「化了眾神紙馬」,即此種「紙馬」之用。


這種「紙馬」,一開始的畫像中是一定有馬的。但由於畢竟神佛才是主角,後來也就慢慢畫上沒有馬而只有神佛,也依舊叫「紙馬」。這種圖畫形式的「紙馬」,至今在很多地方尤其是雲南,依舊存在。

三、另一種紙馬

上所云「紙馬」,乃是一種畫著神佛之畫,用以祈福、祭祀。由於畫上神佛必有坐騎,故以坐騎「馬」稱之,或雲「甲馬」,或雲「紙馬」。


但說到「紙馬」,卻不得不讓人想起還有另一種我們似乎更熟悉的紙馬。它不是畫在紙上的神佛圖畫,而是紙糊的馬。

「紙馬,即俗所稱之甲馬也。古時祭祀用牲幣,秦俗用馬。淫祀浸繁,始用禺馬(即木馬)。唐明皇瀆於鬼神,王璵以紙為幣用紙馬以祀鬼神,即禺馬遺意。後世刻板以五紙印神佛像出售,焚之神前者,名曰紙馬。或謂昔時畫神於紙,皆畫馬其上,以為乘騎之用,故稱紙馬。」《清稗類鈔》

祭祀原本用真馬,後來用木馬,再後來用紙馬。這種紙糊的車馬,至今在很多地方也還存在。


這種紙糊的紙馬,顯然不是戴宗施展法術的紙馬。那麼戴宗施展法術所用的,難道就是畫著神佛圖像的紙麼?畫著神佛圖像的紙能夠祈福祭祀,何以還能日行千里呢?這裡似有不通。


實際上,戴宗所用的「甲馬」,也非上面所云畫著神佛圖像的那種「紙馬」。

四、第三種紙馬

道教向來有所謂「神仙之術」,能撒豆成兵,剪紙成馬。《三國演義》中劉關張投奔朱儁,討伐張寶。張寶就用了這個手法。

「一股黑氣從天而降,黑氣中似有無限人馬殺來。」

待用豬樣狗血潑過去,則

「但見空中紙人草馬,紛紛墜地。」


《湖海新聞夷堅續志》中說到一個故事,周將軍賣馬,但要價太高了。有個客人就問了,你這馬有什麼特別之處嗎,賣這麼貴。周將軍就說,我這馬能在水上行走。客人一試,果然能在水上跑。於是就買了很多。後來人們騎著這馬渡江,結果一陣風吹來,人全掉水裡了,而江上只剩了一片紙馬。


這就是所謂「剪紙成馬」的法術。


這種法術當然不僅能弄出馬來,剪紙可以成紙鶴、紙蝴蝶,紙犬等,都有相應的作用。這種法術我們在很多影視劇中都能看到。但似乎不論弄出啥來,都叫「紙馬」,而不是隨其形不同而分別稱「紙鶴」「紙犬」等。

《鴛渚志餘雪窗談異》:「或天雨不出,則剪紙馬為戲。有蝶者、鳳者、犬者、燕者、狐狸者、猿猱蛇鼠者,囑之使去,往某家取某物來,則刻銜至,用後復使還之。」

雖然剪出不同的蝶、犬、燕之類,但仍是叫「剪紙馬」。


這種紙馬,才是戴宗所用的「甲馬」。這歷來就是道教法術嘛。所以戴宗所用的「甲馬」,應該也是用紙剪出的馬的形狀,或者是紙上畫了馬。

「《水滸》小說言戴宗善使甲馬,日行千里之語,固屬妄誕。然《金史》載金將烏谷與突合補徵宋,遇步軍轉戰,突合補欲令軍士下馬,烏谷雲『聞宋人有妖術,畫馬縛於足下,疾甚奔馬,我軍豈可步戰』之語。是當時有此術,非耐庵之妄造也。」《嘯亭雜錄》


作為法術的紙馬和祭祀用的紙糊的紙馬,以及畫了神佛像用來祭祀祈福的紙馬,相互間有所聯繫,但還是有所不同的。


由於畫了神佛像用來祈福祭祀的「紙馬」,又叫「甲馬」。所以人們便以為「紙馬」就是「甲馬」,卻不知「紙馬」非只一種。後來連帶著另外兩種紙馬,即紙糊的紙馬和法術之紙馬,也都稱之為「甲馬」了。


所以《清稗類鈔》指的是紙糊之紙馬,卻說「紙馬,即俗所稱之甲馬也」。而戴宗明明用的是法術之紙馬,卻也稱之為「甲馬」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