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要讓西湖大學5年內比肩清華,你覺得能辦到嗎?

夜丶未明


一旦教育家離開課堂當了教育明星,一旦科學家離開實驗室成了媒體寵兒…越是人聲鼎沸,越是言過其實。而教育一旦和商業聯姻,教育家科學家立即被銅臭汙染,離開虎頭蛇尾的結局也就不遠了。

這是歷史的規律,不信可以用實踐檢驗。

西湖大學背後是阿里牽頭的各大財團企業的財力支持,是杭州舉一城之力的萬眾期待,可是要想建立世界一流的企業,英國用了400年,美國用了200多年,如果僅僅是財大氣粗重金挖人,如果僅僅是許諾豐厚福利,聚之以利,實在是看不出大學精神在哪裡,世界一流出路何在?


普羅旺斯的茶花


施一公關於西湖大學5年內比肩清華說法,曾引起很大的轟動甚至爭議,至於能不能辦到,目前還很難說,不過我們倒是可以先看看施一公已經辦到的事情,也許對回答這個問題有所啟發。

1.施一公頭頂三個院士頭銜,身兼三個職務——他辦到了

施一公不僅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而且還是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和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院士。此外,他還擔任三個職務,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清華大學校長助理、北京市衛計委副主任(掛職)。

2.施一公獲得無數大獎,功成名就——他辦到了

施一公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全球知名的結構生物學家,曾獲國際賽克勒生物物理學獎、香港求是基金會傑出科學家獎、談家禎生命科學終身成就獎、瑞典皇家科學院愛明諾夫獎(該獎第一次頒給中國科學家)等多個國內外大獎。2017年9月9日,施一公榮獲“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並獲得獲得100萬美元獎金。



3.施一公科研成果豐碩——他辦到了

據統計,2009年至今,他在世界三大頂級刊物上發表論文17篇,獲得多項重大突破。他在多個生物學領域的新發現,為開發新型抗癌、預防老年痴呆的藥物提供了重要線索。

4.施一公給本科生上課,手把手教學生做實驗——他辦到了

施一公除了帶研究生,每年給本科生授課將近100個課時。除了傳授知識,他還特別注意培養學生對科研的興趣。在研究生培養方面,已有18位博士從他的清華實驗室畢業,其中絕大部分選擇了出國留學,繼續從事科學研究。

施一公的學生杭婧,清華大學醫學院2012級直博生,共發表SCI論文4篇,震驚了學術界。

5.施一公放棄優越的條件,毅然決然回國——他辦到了

普林斯頓大學最高級別的終身講習教授,學校分子生物學系的領軍人物,國際著名結構生物學家,放棄優越的生活條件,全職回國,受聘為清華大學終身教授。

6.施一公任職西湖大學,請辭清華大學副校長——他辦到了

施一公說,如果繼續擔任清華大學副校長,既是對母校的不負責任,也不利於他為西湖大學的教職團隊做出榜樣,所以請辭清華大學職務。2017年12月7日,施一公曾公開提出:西湖大學將於2018年正式成立,至2019年末,擁有教授師資力量規模超過洛克菲勒大學。在教師科研水平上,很可能成為中國最傑出的大學之一;5年後,教師科研水平比肩東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成為亞洲一流,加入世界一流大學的團隊;15年後,在各項指標上和加州理工相媲美,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範圍內最好的大學之一。

施一公在這麼多的事情上都做得近乎完美,很多方面都辦到了,我們還有什麼理由懷疑,在西湖大學的發展上,有什麼是他辦不到的呢?


吳山天風HR


我認為一切皆有可能,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 有雄厚的資金作為支持。如果在西湖大學的行政樓大廳裡看到宣傳版面,你就明白西湖大學的創始捐贈人都是些什麼人了,幾乎都是大公司的老總、CEO。有句老話說的好:“有鬼能使鬼推磨”,有雄厚的資金作為後盾,這就是西湖建校的基礎。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都是一流的水平。
  2. 從建校開始就定位明確,方向明確,目標清晰。西湖大學的定位就是:高起點、小而精、有限學科。重點培養優秀的拔尖創新人才。
  3. 大學之大不在於大樓之大,而在於大師之大。西湖大學邀請了導師隊伍實力雄厚,在行政大樓的另一面宣傳板上,排出了學校的師資隊伍,從施一公、陳十一、潘建偉等。強大的導師隊伍就是具有強大吸引力的磁石,可以招收更優秀的人才!不僅如此,海外的很多高端人才也具有強烈的回國報效祖國的願望。
  4. 西湖大學重視是的學術的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綜合素質的提高,這裡,少了很多不應該有的風氣,這裡的科研環境,科研水平,科研氛圍都是一流的。
  5. 當然,離不開國家對民辦教育政策的大力支持和鼓勵。在2017年1月18日國務院發佈了《關於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文件,重視對民辦教育,尤其是民辦高等教育的支持。
  6. 西湖大學坐落的城市——杭州市市政府對西湖大學大力支持。

教育苦行僧


西湖大學5年內想比肩清華是不可能的。

施一公教授的學術成果確實卓著。他是三院院士,從回國到現在發表了17論文到世界三大頂級期刊,是國內首位艾夫諾明獎獲得者,是獎金最豐厚的未來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但是能他讓西湖大學從0到比肩清華嗎?香港大學會是第二個香港科技大學嗎?香港科技大學建校非常晚,發展快。建校時間大概在1991年,而在2001的時候根據一些權威機構認定其某些方面位列亞洲第一,可以說非常棒了。

香港科技大學位於國際化大都市,資金充足,區位優越,可以說條件得天獨厚了,西湖大學再怎麼發展速度很難超過香港科大。

而目前香港科大跟清華比起來怎麼樣呢?QS,泰晤士,世界學術排名清華大學的國際排名往往高於香港科大。香港最好的大學香港大學這幾年的排名已經輸給了清華大學。換句話說,清華大學已經超過香港大學,港科大更不在話下。

發展了快30年的香港科技大學都不如清華,那麼發展5年的西湖大學就可以超清華,這也太痴人說夢了。清華是綜合性大學,要說西湖大學在某一方面超過清華還是有可能的,但要說整體超清華根本沒戲。


俊世科客


施一公要讓西湖大學5年內比肩清華,這個絕對辦不到!清華大學作為一個辦學歷史超過100年的名校,不管西湖大學採取什麼樣的手段,也不是五年內就可以比肩的!

首先,清華大學每年招生的巨大優勢就不是西湖大學能夠比擬的。中國的大學的招生是分批次進行的。清華大學作為中國數一數二的名校,在招生時,不僅有政策的支持,同時也是學生和家長趨之若鶩。而初出茅廬的西湖大學,無論宣傳工作做得多好,投入有多大、配備的師資有多強。在招生政策上和學生及家長認可度上,都難以望清華大學的項背。因此,如果沒有好的生源,西湖大學就沒有辦法去比肩清華大學!

其次,西湖大學雖然一直宣稱從全世界招收最頂級的教師,但是由於西湖大學建校歷史太短。因此,不可能建立起自己的校園文化。這樣的情況下,其教師隊伍再強,也不可能在短期形成如清華大學那樣強烈的合力。因此,雖然花錢可以賣最好的儀器設備、招收最好的教師;但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形成與清華大學比肩的一流大學。


地震博士


朱清時創辦南科大時也是豪情滿懷,國人也是期待突破僵化的教育體制,結果幾年後朱教授黯然離去,南科大也泯然眾人矣。 施一公挾國內外學術威望創建西湖大學,畫五年超北清之圖,膽識可嘉,但理想主義色彩濃厚,根本沒把國情放在第一的位置,殊難實現。 首先,在中國,教育可不是純粹培養人才的行業,所以政府嚴控教育,絕不可能有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 其次,北大清華等少數高校是舉國之力打造的名校,體現著教育制度,代表著政府形象,也是政績所在,試想,如果西湖大學真的在不長時間內超越北清,會說明什麼重大問題,大家都懂的。 第三,名校也不是隻要有錢,花錢挖人就可建成那麼簡單,管理、辦學理念的形成和落實、頂尖學術水平的達到、與中央和地方溝通搏弈、讓社會接受等等方面都不可能在短期內實現。


集卡贏獎


這樣的話,中國的很多大學早就成為世界一流了。

這個施一公,真學者還是假教授,不得而知,單單從他這個目標來看,就是一個投機者。且不論清華北大在世界的地位,這位大師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就把一個剛成立的大學變成世界性大學。這是一位學者應該做的和說的嗎?簡直就是一個斯文敗類。

眾所周知,做學問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需要長期的積累和臥薪嚐膽,當下中國,就是這樣的敗類,假文人,太多了,弄得文不像文,武不成器,假大空,坑害了國家,貽誤了戰機。

現在,把學問當買賣做,在社會上已成風氣,做學問,需要平心靜氣,耐得住寂寞,你行嗎?


哈爾濱通


只有一個辦法可以辦到:1.花巨資招聘國內外世界一流大學老師(最低也得是世界前50位以內的大學博士畢業,並且至少發表過10篇以上高質量論文),放心,只要薪資夠高沒有辦不到的事。2.每年只招生每個市前10名或者每個省前100名或者參加過國家級及以上級別學科競賽並取得個人前三名成績的學生。只要獎學金足夠豐厚(每學年至少達到7位數),並且學費全面。只要辦到以上兩點即可輕鬆超過北大清華。說白了就是個師資和生源,最重要的是生源。如果把專科三批的學生放到清華北大校園裡,把各省的前200名放到某某某職業技術學院裡,四年之後社會上就會開始流傳:誰誰誰家的孩子今年沒考好,也不想復讀了,只能去讀個北大清華這種學校將就一下了!哎呀你看誰誰誰家的孩子,今年考了749分,讀某某某職業技術學院都沒問題了,真是了不得!學校只是個名字,厲不厲害是生源決定的!


騎一鞍前


不要覺得北大清華是很牛逼的學校,嚴格說起來,如果扣除名氣和歷史,這個學校的師資以及真正的實力,甚至還不如很多省內的一流大學,眾所周知,北大清華有地域保護措施,這個學校半數以上的學生都是北京本地的,用其他大學稱呼他們的話,叫做痴傻呆。

之所以這麼說,就是因為這些所謂的北大清華高材生,成績甚至不如二流大學,而換一個方面說,另外的半成學生,那真是大浪淘沙,精英中的精英。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北大清華在世界大學的排名一直很低。

以前北京清華是搞學術的,現在是搞金錢和權力,一半痴傻呆花錢給另一半的精英創業,這就造就了一個圈子。

再說西湖大學,那走的是研究生路線,純粹的研究學術。

如果西湖大學能夠摒棄門戶之見,前途不可限量,當然了,五年肯定是不現實的,但如果讓他們發展50年,中國第一大學的頭銜不見得是誰的。


顥清琴清的老爹


西湖大學?沒聽說過。施一公?也沒聽說過。西湖大學是個什麼大學?假定有這個大學,假定它已經在實力上超過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但要達到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威望,也還要五十年到一百年時間。中國的頂尖大學那麼容易當嗎?那是需要歷史積澱的。說出“五年比肩”的話,這不是大學的水平,這是小學的水平!

為什麼這麼說?你要將一流頂尖大學取而代之,那不是錢能解決的問題。那你首先要出大師,出人才,出國家棟樑之才。而這是需要時間的!所以,只有一個大學在現代史上,為國家培養出了大量的棟樑之才以後,才能說是比肩或超越。否則,你怎麼比肩超越?至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百年來都培養了那些國家棟梁之才?誰都能夠如數家珍,我就不敢贅述了。就請大家想一想,看一看,說一說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