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全會精神在行動——實施城市提質工程,建設宜居宜業宜遊城市

近段時間,棗山園區迎賓大道升級改造工程正如火如荼進行。作為入城大通道,迎賓大道是展示廣安城市形象的一個窗口。今年8月,迎賓大道升級改造工程全面啟動,項目總投資約9000萬元,升級改造內容包含路基路面工程、排水工程、電力通信工程、景觀工程等,改造完成後,將成為集交通、景觀、休閒於一體的城市景觀大道。

讓美麗隨處可見,讓幸福觸手可及。市委五屆六次全會提出,我市將大力實施城市提質工程,建設宜居宜業宜遊城市。以擴大城市容量、提升城市內涵、升級城市品質來增強市民的幸福感,用城市迸發出的精氣神聚合改革發展新動力。

落實全會精神在行動。各區市縣迅速找準定位,並制定相關實施方案,共同構建廣安“一主兩輔三副”城市新格局。11月2日,五屆市委第76次常委會審議通過的《廣安市實施城市提質工程建設宜居宜業宜遊城市推進方案(2018—2022)》明確指出,圍繞統籌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優化生產、生活、生態三大空間。到2022年,全面完成城市提質工程,實現城市顏值大提升、人居環境大改善、承載能力大提高、競爭能力大增強,建成“川渝明珠·魅力廣安”。

找準定位謀發展構建“一主兩輔三副”城市新格局

市委五屆六次全會提出,堅持全域統籌、超前佈局,塑造規模發展、互聯互通、錯位互補、均衡協調的城市組團,構建“一主兩輔三副”城市新格局。“一主”,即廣安主城區,包括城北、城南、棗山、協興、官盛、奎閣等6大片區;“兩輔”,即前鋒區、華鎣市兩座輔城;“三副”,即嶽池縣、武勝縣、鄰水縣三個副中心城市;支持各地發揮優勢,錯位發展、差異化發展。

構建“一主兩輔三副”城市新格局的藍圖已描繪,各區縣迅速行動,立足自身定位,制定具體實施方案。

作為廣安主城區,廣安區按照市委全會提出的目標,完善中心城區功能,推動廣安主城區順山順水、向東向南發展。廣安區將發揮主城優勢,增強極核功能,建設“最好、最快、最先”的組團發展主峰。借鑑天府新區的規劃建設理念,優化官盛新區總體規劃,建立比肩大中型城市的城市規模形態。高標準開發官盛湖,將公園形態與城市空間有機融合,繪製水清岸綠景美的城市湖景。推進城市管理執法體制改革,建立“智慧交管”“智慧城管”及物聯網綜合平臺,推進城市管理智能化、現代化,建設管理高水平的現代都市。

在一張白紙上,繪出最美城市藍圖。前鋒區圍繞廣安中心城市組成部分的空間佈局和綜合配套服務的功能定位,堅持“一張藍圖”統攬城市建設,加速構建“一主城兩片區五節點”區域空間佈局。通過打造城市新地標,加快老城區改造升級,增強城市公共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城市宜居度。按照“康養華鎣山、生態渠江水”思路,依託華鎣山海拔1000米以上形成的溫差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打造川東渝北康養旅居目的地。實施特色集鎮建設行動,突出育強產業支撐,增強特色集鎮聯動城鄉發展能力,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兩個輔城”之一的華鎣市明確,大力實施城市提質工程,大手筆建設宜居宜業宜遊廣安輔城。圍繞“產業城、景觀城”兩大功能定位,堅持錯位佈局、差異發展,深入實施“百鎮建設行動”,實現城市資源配置效益的最大化、最優化。搶抓廣安重塑城市發展格局、融入重慶大都市區一體化發展新機遇,高標準編制新一輪城市發展規劃,加快建設一主城(鎣城主城區)、一副中心(高興鎮)、兩特色小鎮(溪口觀音溪片區文旅小鎮、紅巖康養小鎮),致力把華鎣建成“廣安會客廳、重慶後花園”。

鄰水縣立足“廣安副中心城市”“渝北遠郊衛星城”定位,借鑑公園城市理念,堅持留白增綠定力,開門見山、推窗觀綠,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宜遊公園城市,主動率先融入重慶城市群發展。同時,按照就近就地的新型城鎮化要求,以全國重點鎮和省特色場鎮為牽引,充分發揮九個中心場鎮輻射帶動作用,組團發展、錯位發展、差異化發展,形成多個特色鮮明、功能突出的縣域經濟增長極。

嶽池縣委十二屆五次全會通過的《建設廣安文化休閒副中心推進方案(2018-2022年)》明確提出,圍繞建設廣安文化休閒副中心定位,依託“中國曲藝之鄉”“中國農家樂之源”兩張名片,推進“三城三地”建設,通過構建“一城四園十片”縣域發展空間格局、科學的城鎮規劃體系。到2022年,建設“曲藝名城、休閒名城、美食名城”,建成“曲藝展演基地、農家文化旅遊目的地、文化休閒勝地”。

武勝縣委十二屆五次全會提出,圍繞建設沿嘉陵江流域城鎮發展帶、嘉陵江流域生態經濟示範帶、廣安文旅休閒副中心,實施縣城提質工程,以城市設計試點建設為契機,優化城市佈局,推進城市更新,開展城市“雙修”,抓好城市“四化”,精細化管理城市,建設宜人縣城和川渝文旅休閒目的地,實現主客共享美好生活,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休閒旅遊城市。

三手共抓 刷新顏值提品位

11月8日,記者在前鋒城區永前大道景觀改造工程施工現場看到,工人們正在對道路中間的綠化帶進行補栽補植。前鋒區園林所負責人介紹,市委五屆六次全會提出實施城市提質工程以後,該區按照“因地制宜、四季有花、分段成片、高低錯落、節點突出”理念,重點對“一園一路一網一道”進行改造提質,對城區主幹道全面實行提檔升級,力爭每一條城市主幹道成為“一步一景緻、一季一花卉”的城市標誌性景觀大道,以此不斷刷新城市顏值。

城市提質,規劃先行。市規劃局局長李壽喜說,按照“無規劃不建設”的理念,目前,全市規劃系統正全面梳理城市品質提升規劃編制和實施情況,建立高質量完善規劃編制體系。2019年完成中心城區交通、綠地系統、市政設施、教育文化、醫療衛生、養老設施、公共廁所等專項規劃。到2020年實現發展戰略研究、基礎設施規劃、控詳規劃、城市設計“四個全覆蓋”,構建總體規劃引領、專項規劃支撐、詳細規劃管控、城市設計塑造的多層次、相互銜接的規劃體系,科學引領宜居宜業宜遊城市高質量建設。

城市提質,重在建設。市住建局局長李代芹介紹,我市擬定城市提質“12345”工作思路,即堅定“建設一座宜居宜業宜商宜遊的人民滿意城市”的目標,做強“房地產業、建築業”兩大產業,用好“抓項目、抓政策、抓資金”三大抓手,深入“汙水治理、垃圾治理、廁所革命、揚塵治理”四項治理,實施“市政道路、綠化美化、亮化景觀、社區品質、城市風貌”五大提升工程,將廣安打造成為一座生態優良、環境優質、形象優秀、品質優越的“四優城市”和宜居宜業宜商宜遊的“四宜城市”。

李代芹表示,城市是一個有機而複雜的“生命系統”,城市的發展也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只有持續開展城市環境改造提升,才能使一座城市永葆生機與活力。高質量建設城市,廣安主城區圍繞交通設施提升、民生社會事業配套提升、街區品質提升、綠化景觀提升、美化景觀提升、亮化景觀提升六個方面,重點實施3條高速出入口通道暢通項目、20個交通設施提升項目、10個民生社會事業配套項目、10個街區品質提升項目、10個市政公園建設項目、10個綠化美化亮化改造項目。

廣安主城區以外的其他區市縣按照“一主兩輔三副”新格局,對照“六大提升行動”的要求,結合本地實際,確定了城市品質提升重點項目。前鋒區實施永前大道綠化亮化改造工程、華鎣市實施新華大道升級改造工程、嶽池縣實施翔鳳大道提檔升級工程、武勝實施龍女湖濱江路道路景觀提升工程、鄰水縣實施入城大道市政基礎設施完善工程等品質提升項目。

城市提質,精細管理。市城管執法局局長王山表示,綜合運用市場、法律、行政和社會自治等手段,通過城市管理目標量化、管理標準細化、職責分工明晰化等,形成以“精緻、細緻、深入、規範”為內涵的城市管理模式。去年以來,市城管執法局大膽探索試點,以社區為單位,按照“定人、定崗、定網格、定標準、定獎懲”和“十個一”管理模式,大力推進“網格化”管理。同時,投入1000萬餘元,正加快建設“智慧城管”平臺,努力建立扁平化、智能化、屬地化的城市管理指揮調度體系。目前,市城管執法局正在抓緊起草《廣安市城市精細化管理辦法》及《廣安市城鎮園林綠化條例》,將從城市管理標準化、網格化、協同化、法治化、社會化等方面入手,與相關部門打好“配合仗”,共同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信息來源:廣安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