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副元首赫斯為什麼要獨自駕機到英國?

小白楊文化傳媒


他曾參與啤酒館暴動、與希特勒同陷囹圄、為希特勒《我的奮鬥》一書親自執筆......他就是納粹黨副元首、希特勒指定繼承人的魯道夫-赫斯!

▲向希特勒致敬的赫斯

赫斯作為希特勒身邊為數不多幾個“同甘苦、共患難”的革命摯友,自1923年的啤酒館暴動後就一直追隨希特勒,這也讓他的政治生涯有了堅強的後盾。但就是這樣一位被希特勒視為心腹的夥伴,卻在戰爭爆發後不久選擇了“叛逃”。

1941年5月,德國已經在西歐大陸取得了廣泛的勝利,此時的希特勒仍沒有放棄對英倫三島的空襲,不過也以接近尾聲!當月10號下午,赫斯與妻子短暫告別後在副官等人的陪同下來到了奧格斯堡機場,他換上一身德國空軍軍裝,然後便駕駛著一架梅-110戰鬥機朝英國本土飛去......

▲陪同墨索里尼的赫斯(中)

需要注意的是:赫斯在臨起飛前曾將一封事先寫好的信件交給了自己的副官,並叮囑他:如果自己在四個小時內沒有返回德國,就將此信交給元首!事件的發展顯而易見:赫斯並沒有按時返回。

巧合的是在赫斯前往英國的同一天晚上,德國對英國實施了最後一次大規模轟炸;所有德軍飛行員被要求在倫敦上空自由投彈!然後,希特勒便將西線的主力全部調往蘇德邊境,以準備六月即將開始蘇德戰爭。

▲墨索里尼(左)與赫斯(右)

傘降在英國的赫斯幾經輾轉終於見到了自己的目標人物:英國皇家空軍殲擊群司令漢密爾頓公爵!他向漢密爾頓挑明瞭自己的身份並解釋了自己的來意:德國戰勝大局已定,為了避免無辜的流血,希望英國能同德國和平商議!

但赫斯的來意顯然不符合已經抵抗德國大規模空襲近一年的英國國情,而且丘吉爾也斷然不會同意與德國媾和;最終,聲稱肩負“人道使命”的赫斯被英國軟禁,一直到戰爭結束被直接送上了紐倫堡軍事法庭!

▲可以看出此時的赫斯(左一)意氣風發

雖然時至今日赫斯飛英的真實原因還是撲朔迷離,但筆者淺顯的分析認為:赫斯此舉完全是出於討好希特勒的冒險舉動!熟知二戰史的朋友應該清楚,希特勒對於英國其實從一開始就抱有和談的幻想,但臨危受命的丘吉爾並不贊成。

赫斯作為希特勒的身邊人,自然也深知元首對西歐局勢的理想化結果,而且更重要的是,戰爭的爆發讓赫斯的作用相比諸如戈林、戈培爾、希姆萊等人變得不那麼重要,這或許是赫斯的心結:他想讓元首再次注意到他!

▲希姆萊(左二)與赫斯(右三)

用什麼辦法呢?那就是實現希特勒一直想完成卻無法完成的事情,讓英國同意和談甚至是合作算其中一件!所以,赫斯在類似爭寵心理的驅使下選擇了一個相較帶兵打仗更簡單的事情:說客!

而至於他讓副官交給希特勒的那封信,估計也是一些滿含政治追隨抱負的豪言壯語或者哭訴不得志的哀怨;因為希特勒在看完信後並沒有勃然大怒,這對於易怒的他有些反常。而且在隨後的事件公開文稿中,希特勒將赫斯定義為一個“精神錯亂的妄想症患者”,這與筆者前述的赫斯想要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似乎相符。

▲站在人群中的赫斯(戴臂章者)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希特勒自始至終都沒有將赫斯描述成一個背叛自己或者德國的人,他的家人也並未因此受到殃及!所以筆者以為,赫斯“叛逃”只是在急功近利下做出的冒險舉動!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眾所周知,二戰時期XTL領導下的德國,幹出來了許多近似瘋狂的事情,30天佔領波蘭,40天逼迫法國投降…….。就在倫敦大轟炸告一段落,德國準備入侵蘇聯之際,另一個鮮為人知的、瘋狂的事件發生了。那就是德國納粹副元首單獨駕機飛往英國勸降,被英國扣留的事件。在分析這個事件之前,我先把主人公介紹一下:

魯道夫•沃爾特•理查德•赫斯,出生於德國商人家庭,一戰期間,兩次身負重傷,後轉入德國空軍服役。1920年7月1日參加納粹黨,是該黨的第16名黨員。1923年11月,赫斯追隨XTL在慕尼黑的貝格勃勞凱勒啤酒店發動“啤酒店事件”。失敗後,赫斯被判服刑7個月,在監獄裡,他和XTL一起,由XTL口述,他筆錄完成了XTL的著作《I struggle》。從此,赫斯步步高昇,1932年12月晉升為黨衛軍上將,1933年4月21日,赫斯被任命為納粹黨副元首,達到了人生巔峰。

就是這個權高位重的人物,卻在1941年5月10日下午單獨駕駛Me110戰鬥機飛往英國蘇格蘭,聲稱自己是在執行人道使命,和談停止不必要的流血;同時轉達元首的和平條件,建議雙方共同討論和平方案,實現停戰。這個瘋狂的舉動,自然沒有得到英國的認同,赫斯被扣留至二戰結束。那麼赫斯的做法是個人行為?還是國家行為?一直以來備受歷史學家的關注,但卻是眾說紛紜,各抒己見。

一是赫斯家人的說法:赫斯是個人行為。

赫斯的兒子沃爾夫•赫斯認為,他的父親知道德國與蘇聯一旦爆發戰爭後,德國不能通過軍事手段儘快結束對英國的戰爭,那麼德國將陷入兩線作戰的難題。於是1940年夏,開始擬訂德英兩國和平計劃,原計劃在中立國與英國的漢密爾頓公爵進行談判,後因未能得到滿意答覆,而決定親自飛往英國會見漢密爾頓公爵。他還披露,赫斯飛英前在給元首的信件中,以“我的元首:當你接到此信的時候我將身處英國”開頭,結尾則表示“我的元首,如果我的計劃失敗(我得承認成功的機會極少),如果命運決定與我作對,那麼此行也不會給你或德國帶來不幸的後果。你可以選擇任何時機與我斷絕關係——就說我瘋了”。

二是赫斯飛英後,德國的做法:他精神錯亂,得了妄想症。

1941年5月10日深夜,XTL將赫斯的信件讀完的兩天後,5月12日,德國發布公報,稱赫斯違背命令駕機起飛,至今仍未回返;並稱赫斯“留下的信件以其混亂狀態而不幸地表現出精神錯亂的跡象,這使人感到黨員赫斯恐怕是妄想症的犧牲品”, 5月13日,在英國宣稱赫斯在蘇格蘭降落並受有輕傷之後,德國發布第二份公報。公報聲稱,“赫斯似乎處於幻覺之中,這種幻覺使之感到通過在過去認識的英國人,採取個人行動,他能夠促成英國和德國之間的諒解”。

三是美國人的看法:赫斯想獲取更大的成就。

美國作家威廉•夏伊勒則認為,赫斯雖然是XTL的副手,是納粹黨的副元首,但他是一個不管部長,統管除外交和軍事以外的一切事務,一種很無聊的且不再是非常重要的職務。戰爭爆發後,德國的工作重心是處理軍事和外交事務,這些事情使戈林、希姆萊、戈培爾等人處於重要的地位。戰爭使他個人形象黯然失色,赫斯感到既失望又嫉妒。為了恢復他以前在元首身邊的地位和他在國內的影響,需要一種大膽而顯赫的成就,單槍匹馬地促使德英之間的和平,就是最好的辦法。

四是蘇聯的說法:赫斯飛英是英國方面誘騙的結果。

據蘇聯克格勒絕密文件表明,早在1936年,赫斯在柏林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就結識了漢密爾頓公爵。(此人是赫斯駕機飛往英國後求見的第一位要員)赫斯認為英國國內存在強大的反丘吉爾派,相信能夠說服英國與德國簽訂和平條約。1941年5月22日的情報稱:赫斯在飛來英國之前給漢密爾頓公爵寫過信,但這封信被英國情報部門所截獲。於是,英國情報部門假意答應談判,以便把赫斯騙到英國。也就是說英國情報部門在赫斯在蘇格蘭降落以前,早就知道赫斯要來英國。

五是赫斯受導師的影響大,勸說XTL無果,才駕機飛英的。

慕尼黑大學教授、地緣學創始人卡爾•豪斯霍弗與赫斯的交往尤為密切,他們亦師亦友,他的地緣學理論極大地影響了赫斯的世界觀。他認為赫斯不適合學術研究,他對納粹黨的未來持悲觀態度,赫斯和他的同黨們無藥可救。赫斯受其影響,和元首商討和平計劃,在無果的情況下,自己駕機去英國議和。

結語

結合上述說法,我們基本知道了這幾個事實。一是赫斯對元首是無比忠誠的,就在他受紐倫堡法庭審判時,他還堅持的認為:“我得承認自己在我的國家的千年歷史所產生的最偉大的兒子的領導下生活和工作過多年”;二是XTL信任赫斯的,在戰爭爆發前,他就任命赫斯為副元首,戰爭後,讓他去管理除了軍事和外交的一切事物,有些朋友認為赫斯被“邊緣化”了。其實這是更大的信任,XTL把注意力放在軍事和外交的同時,國內大後方的穩定交給赫斯,這是更大的信任;三是憑藉赫斯與XTL的親密關係,XTL不可能不知道和平計劃。

這裡,我有一個大膽的推測,1941年5月10日曆時76天的倫敦大轟炸停止了,也就在同一天赫斯去了英國。這不是巧合,而是德國已經準備進攻蘇聯,為了避免兩線作戰,而臨時採取的做法。XTL同意赫斯的和平計劃,但是公開的談判有損於德國不斷勝利的形象,於是採取秘密的方法進行,派誰去呢?作為國家的副元首自然是最好的人選,赫斯也希望通過這件事來表達對元首的忠誠,於是一個瘋狂的事件發生了。正因為赫斯的瘋狂舉動,恰恰讓我們理解了XTL的瘋狂,如果駕機去英國的換成XTL,你還覺的匪夷所思嗎?奇怪嗎?

我一直關注歷史,歡迎大家參加討論。


小白楊文化傳媒


首先可以確定的是二戰德國納粹黨的副領袖魯道夫•赫斯獨自架機前往英國尋找和平的舉動完全是其個人主觀行為,他的出走既沒有得到希特勒的批准,也沒有提前通知希特勒,他只是在出走前留下了一封信,告訴希特勒此行的意圖。


希特勒在聽到這一消息時大叫到“赫斯一定是瘋了”,並立即召開了納粹黨的緊急會議來討論如何向德國公眾和世界公佈這件令人難堪的事情的辦法,希特勒甚至希望赫斯會用完了汽油,掉在冰冷的北海中淹死了。希特勒下令逮捕了允許赫斯的飛機起飛的那個機場的老闆,以及赫斯的幾十個幕僚,解除了赫斯的一切職務,並在新聞公報上宣稱赫斯已經神志不清、神經錯亂了。

赫斯放著好好的納粹黨副領袖的高官不當,自作主張的跑去英國追求心中的和平,根本原因在於他在希特勒心中的失寵,隨著戰爭的爆發,希特勒越來越器重那些黨內擁有軍事能力和外交能力的人員,如戈林、希萊姆、戈培爾等人,主管納粹黨黨內事物的赫斯越來越不受希特勒的重視。他希望通過自己大膽的舉動來完成德英兩國達成和平的壯舉,來重新得到希特勒的寵信。



德國官方的新聞公報這樣說到:“這位同志赫斯看來是生活在幻覺之中,正由於此,他才認為他能夠實現英國和德國之間的諒解……但是這不會影響德國人民被迫繼續進行的戰爭。”


小小狼王


1940年5月,法國潰敗。對德國來說,此時歐洲戰局到了轉折關口。是繼續征服或者迫使英國屈服,還是轉身構築對蘇聯的進攻體系,第三帝國內部分歧不斷。

最終,英國拒絕和談,拒絕與德國妥協,德國開始執行海獅計劃,進行不列顛空戰,試圖以空軍摧毀英國的抵抗意志。但是英國在美國的幫助下熬過去了。

此時,赫斯面臨極大政治危機。

作為納粹黨副元首,希特勒指定的繼承人,赫斯本人卻毫無權力慾望,可以說是一個合格的太子儲君。但希特勒不喜歡這種人。

戈林、戈培爾,甚至赫斯提拔的鮑曼已經形成希特勒之下的三駕馬車,對赫斯來說,除非自己能夠創立與太子身份相當的功績,否則將被希特勒無情清洗。

不列顛空戰在1940年10月失敗。而1940年8月德國已經制訂進攻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此時不少軍事與外交人員都勸說希特勒,進攻蘇聯之前應該結束與英國的戰爭。

赫斯就是在這樣的局面下於1941年5月10日飛去英國,試圖以自己的崇高身份讓英國內閣確認德國的和平誠意,而此時距離1941年6月22日的對蘇作戰已經不到45天。

在赫斯看來,英德同屬於日耳曼人,都信奉新教,應合作對付蘇聯這樣的斯拉夫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