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高速增長表

民國“黃金十年”農業長期停滯不前,工業每年增長6%左右,最高的1936年才6.7%,十年工業一共才增長80%。

1949年於1936年相比,國內輕工業下降30%,重工業下降70%,工業整體下降將近40%,近代工業只佔工農業生產總值的10%。加上長達8年的抗日戰爭,當時的中國經濟慘不忍睹。

1949年中國的國民總產值只有近123億美元,人口約5.4億,人均GDP只有23美元,人均國民收入只有16美元;

美國人均國民總產值1882美元;

英國人均國民總產值642美元;

法國人均國民總產值842美元;

日本人均國民總產值182美元;

德國人均國民總產值486美元;

臺灣國民總產值13億多美元,人口830萬,人均國民總產值有156美元,是大陸人均國民總產值23美元的6.78倍。

1950年中國的國民總產值為189億。

1950年時人均GDP(美元),中國人均GDP29.2美元,相較1949年同比增長26.9%;

1950年中國臺灣人均GDP95.0美元,相比1949年同比負增長39.1%;

1950年印度人均GDP56.0美元;

1950年日本人均GDP332.4美元;

1950年美國人均GDP2412.0美元,相比1949年同比增長28.1%;

1950年世界平均GDP為1487.0美元。

1951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310億美元,年增長率為19%,人口總數56300萬,人均GDP119元,年增長率8.75%。

1951年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151.29億美元,人均GDP178美元;

1951年美國GDP(國內生產總值)3451億美元,1951年匯率2.238:1美元,1951年GDP實際增長15.5%;

1951年德國國內生產總值(GDP)284.4億美元(美元名義GDP),同比增長22.8%。年均人口4739萬人,同比增長10.13%,人均名義GDP600美元,實際GDP92美元,同比增長8.6%;

1951年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DP)361億美元(美元名義GDP),同比增長13%。人均名義GDP806美元,實際GDP99美元,同比增長3.7%。

1952年,國內工農業總產值809億元,比1949年增長77.5%,比建國前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長20%,三年中平均年遞增率為21.1%;其中工業總產值比1949年增長145.1%,年遞增率為34.8%,農業總產值比1949年增長53.5%,年遞增率為15.3%。工農業主要產品的產量已超過建國前最高水平。

1952年美國GDP(國內生產總值)名義GDP3677億美元,美國名義GDP增長率為5.9%,美國實際GDP2244億美元,GDP縮減指數15.97%,美國人口15695萬人,人口增長率17.3% 1952年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172.49億美元,人均名義GDP200美元,人均實際GDP100美元;

1952年德國國內生產總值(GDP)325億美元(美元名義GDP),同比增長14.3%。年均人口4774萬人,同比增長7.26%,人均名義GDP681美元,實際GDP100美元,同比增長8.5%;

1952年英國國內生產總值(GDP)438億美元(美元名義GDP),同比增長8.2%。人均名義GDP869美元,實際GDP100美元,同比增長1.3%;

1952年法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名義)421.05美元,名義GDP增長16.5%。

1953年中國總人口58796萬人,其中男:30468萬人,女:28328萬人,農業人口:50970萬人,非農人口:7826萬人,人口出生率:37.00‰,死亡率14.00‰,人口自然增長率23.00‰。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824.0億元,其中第一產業:378.0億元,第二產業:192.5億元,第三產業253.5億元,人均GDP142元。CPI:比上年上漲5.1%

1949年123億美元 1950年189億美元 1951年310億美元 1952年809億元=363億美元 1953年824億元=317億美元

中國經濟高速增長表

數據顯示,前30年經濟增長最快的時候是解放軍有仗打的時期,其中抗美援朝1950——1953,增長率為23%,19%,18%,30%。中蘇對抗+抗美援越1969——1971: 23.8%。25.7%,1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