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證券陳果:A股蓄勢中期“底”

安信证券陈果:A股蓄势中期“底”

□本報記者 李良

在“2018年基金服務萬里行——建行·中證報‘金牛’基金系列巡講”西安專場中,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師陳果表示,整體來看,雖然A股市場中期看可能依然處於築底階段,但反彈條件已經具備,且此輪反彈持續性和空間有望超市場預期。

陳果進一步表示,未來的穩金融政策進一步落實,G20首腦會晤,減稅降費等因素都有可能助推反彈行情。陳果認為,代表未來中國經濟方向的新經濟龍頭公司、創藍籌將成為本輪行情核心主線,結構性上重視三季報超預期的行業與公司,關注軍工、通信、電子、農業、油氣產業鏈等。

政策暖風頻頻

陳果指出,決策層高度關注A股市場,國務院副總理及一行兩會相關領導向市場傳遞穩金融積極信號,極大地提振了市場信心。具體措施上,一方面,允許銀行理財子公司對資本市場進行投資,要求金融機構科學合理做好股權質押融資業務風險管理,鼓勵地方政府管理的基金、私募股權基金幫助有發展前景的公司紓解股權質押困難;另一方面,在市場基本制度改革上,制定《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私募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制度,深化併購重組市場化改革,推進新三板制度改革,加大對科技創新企業上市的支持力度等;此外,在促進國企改革和民企發展方面,加快推出一系列新舉措,包括推動國有企業在資本市場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行業龍頭民營企業進行產業兼併重組,推出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計劃以及股權融資支持計劃等。

“除了最高層的相關表態,相關政策實質推進落地的速度也是令人振奮的,股權質押問題的逐步化解、增值稅的‘實質性減稅’、金融監管的邊際放鬆,廣義社融的企穩,都是可以期待的,未來市場風險偏好進一步提升的同時,市場對經濟的悲觀預期也有望得到修復。”陳果說。

陳果同時指出,近期值得關注的是,減稅效果漸顯,專項債發行加速,基建投資有望企穩。9月稅收收入同比增長6%,為今年以來最低水平。其中,國內增值稅同比下降1.2%,非稅收入也明顯下降,9月同比下降10.9%,顯示減稅降費政策效應正在逐步顯現。陳果表示,今年以來,減稅降費一直是政府工作目標中的重要一環,未來持續推進減稅降費有利於提升市場的企業盈利預期和對中期經濟的信心。而從財政支出來看,9月同比增長11.7%也是僅次於2月的年內次高水平,伴隨財政支出節奏加快,地方專項債發行加速,未來基建投資有望逐步企穩。

優質民企的機會

決策層多次強調要支持民營經濟,讓資本市場的優質民企看到了新的投資機會。

陳果指出,目前A股中一些有市場、有前景、有技術的優質民營企業,如果僅因暫時的股票質押風險或流動性風險導致公司股價顯著低估,那麼這些公司現在正迎來一個較好的佈局時機。由於此前投資者對於高股票質押率的擔憂,本身導致這些公司估值容易形成較大折價,而其中基本面優質的民營企業更可能成為本輪股票質押風險化解行動的主要受益對象,風險的化解將修復其估值,而在當前對優質民營企業融資環境持續改善的背景下,創新高效的優質民企中期成長性也將進一步凸顯。

“總的來說,我們認為這輪反彈並未結束,預期提振最強的部分在於民營部門,重點關注前期調整幅度較大的優質民營新經濟公司,繼續關注有較強回購能力以及高股權質押率中的優質公司。”陳果說。

陳果同時表示,為了篩選出在本輪“股票質押風險拆解行動”中最為受益的標的,自己綜合考慮了標的的股票質押風險、所處行業、主營業務能力、核心競爭力水平、當前估值水平、大股東誠信水平、地區影響力水平等多項指標進行篩選。

具體而言,這些指標包括:第一、未解押股本比例:其比例與可能獲得救助的緊迫性相關;第二、所處產業:重點關注具有成長性,受政策鼓勵的產業;第三、行業地位:關注細分產業龍頭以及企業核心競爭力;第四、主營業務能力:關注今年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增長及ROE等;第五、估值水平:與歷史自身、行業平均、國際比較相比當前是否處於低位;第六、大股東誠信水平:公司實控人、大股東是否在誠信方面擁有不良記錄和負面輿情;第七、地區屬性:地區救助實力及其在地區的納稅、就業影響力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