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大動力電池產業化基地落子成都透露的產業祕密

自去年10月份開始,成都繞城以外,北偏東的方向,龍泉山脈的西北腳下,一座產業新城沒日沒夜地建設,如火如荼的建設場面是這裡的日常。

全國最大動力電池產業化基地落子成都透露的產業秘密

一期3181戶97%拆遷只用了80天;

全國最大的動力電池產業基地——華鼎國聯一期全面交地只用了20天;

60天完成了華鼎國聯項目一期用地場平夯實;

……

如此快馬加鞭又馬不停蹄,歐洲產業城的建設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秘密?

城市向東向南歐洲城產業城為什麼選址青白江?

有人問,成都城市向東向南發展,青白江是老工業區,怎麼會把歐洲產業城放在青白江?

產爺只能說,你真的一點都不瞭解青白江。

全國最大動力電池產業化基地落子成都透露的產業秘密

青白江實景

歐洲產業城,因蓉歐快鐵帶來的歐洲商品而興,蓉歐快鐵又是在青白江始發設港,在這裡建歐洲產業城,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早在2017年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四川自貿試驗區以前,青白江就於2013年開始運行中歐班列蓉歐快鐵。

全國最大動力電池產業化基地落子成都透露的產業秘密

這條直通歐洲的班列,一路馳騁、成長迅速,5年多的時間裡它往返於青白江與歐洲各國,帶來了大量歐洲的產品。青白江開始廣泛地接觸歐洲產業。

蓉歐快鐵很快也成為了國內開行速度最快、開行頻率最穩定、吞吐量最大、運行時間最短、國際競爭力最強的亞歐經貿黃金物流大通道。青白江成為展示歐洲商品的窗口。

全國最大動力電池產業化基地落子成都透露的產業秘密

中歐班列(蓉歐快鐵)的待裝區,堆滿了即將運往歐洲的貨物

2017年四川自貿試驗區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的設立,中歐商貿在這裡空前繁榮。它坐擁鐵路的港口優勢,大量雙邊進出口企業慢慢也靠攏。

如何把分散的產業聚集起來,讓其為地方經濟服務,慢慢也就成為青白江重點思考的問題。

歐洲產業城即在這樣的產業背景下誕生。

全國最大動力電池產業化基地落子成都透露的產業秘密

歐洲產業城效果圖

因地制宜,才能最快推進。要挨著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成都青白江片區,這樣才方便歐洲商品最快得以銷售;要緊靠蓉歐快鐵這一區域性國際物流樞紐,這樣才方便自己的產品輸送到歐洲去;同時還要交通網絡發達,這樣才方便哈歐一族和經銷商們從四面八方來海淘貨品。

青白江的清泉鎮印入眼簾,最終也成為了歐洲產業城的重要承載地。

全國最大動力電池產業化基地落子成都透露的產業秘密

它離成都青白江鐵路港片區不到10公里,距雙流國際機場也只有40來公里,居於滬蓉(成南)、成巴、成都二繞(六環路)、成巴入城段(規劃E5線)等多條高速形成的“鑽石圍合”中心。

此外,清泉大道、貨運大道東繞線(G108)及規劃建設的五環路、港城大道、彭清淮、成金簡等快速路密佈其間,達成鐵路複線及規劃的成三城際鐵路、軌道38號線橫穿腹心。

全國最大動力電池產業化基地落子成都透露的產業秘密

同時它還處在成都國際鐵路港、龍泉驛汽車城、淮州新城等產業新城的地理幾何中心。

歐洲產業城在此落地,簡直就是天造之選。

青白江產業格局中歐洲產業城承擔著什麼作用?

相信大家已經看出,歐洲產業城前承蓉歐快鐵歐亞集散物資,後啟對歐商業貿易。

所以,它肩負著重塑青白江經濟地理、促進青白江全域協調發展、穩固青白江“內陸亞歐門戶、國際化青白江”發展定位的歷史使命。

但成都發展的十字方針中,“西控”和“北改”似乎並沒有“南拓”、“東進”來得激動人心。

全國最大動力電池產業化基地落子成都透露的產業秘密

藍線區域為青白江

以蜀都大道為界,繞城以外北面偏東的方向,青白江抓住了成都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二主戰場”奮力“東進”,所以,在青白江“1港3城6鎮”全域空間發展格局中,“1港”之後的“3城”建設,歐洲產業城備受矚目。或許這也是青白江晝夜兼程,狠抓歐洲產業城建設進度的一個原因。

清泉鎮黨委書記、區歐管委(歐洲產業城管委會)主任王祥輝曾作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國際鐵路港是碼頭,蓉歐快鐵就是通道。

全國最大動力電池產業化基地落子成都透露的產業秘密

當碼頭立起來了,通道也強起來了,如何讓碼頭和通道為地方經濟社會發揮更大的促進作用,如何把產業聚集起來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

在他看來,歐洲產業城就肩負著聚產業的功能。

青白江早已是商貿雲集,成為世界500強以及國內外商業巨頭益海嘉裡、摩根士丹利亞洲有限公司、TCL集團等登陸西部的首選之地。

去年的青白江,成為成都樓市最活躍的區域之一,這大抵可以預測青白江的未來。

全國最大動力電池產業化基地落子成都透露的產業秘密

當歐洲產業城拔地而起,未來的青白江,將向人們勾勒一幅怎樣的盛世前景?

全國最大動力電池產業化基地落子的邏輯?

華鼎國聯動力電池產業化基地項目,是歐洲產業城引進的第一批重大工業項目。項目總投資約500億元,分近、中、遠三期投資,光近期總投資就達到100億。

預計到2021年,華鼎國聯將把它建成年產5萬噸正極材料和100億瓦時動力電池的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的動力電池產業化基地,屆時年產值將達到200億元以上。

全國最大動力電池產業化基地落子成都透露的產業秘密

華鼎國聯項目的相關負責人說,公司未來生產的動力電池,能為構建我國動力電池產業的全球核心競爭力提供支撐。

這變相說明,華鼎國聯構建的是世界格局,盯上的是全球市場。

你是不是也有疑問,這樣一個又大又紅的果子,為啥偏偏就扎進了歐洲產業城的土壤?要知道,曾經中歐貿易的運輸99%以上的集裝箱貨運量依靠海上運輸。

直到2011年,“渝新歐”鐵路的通航,將中國運輸集裝箱至歐洲核心國家的時間從海運的35天縮短到了鐵路運輸的15天,並大大節省了運輸成本。

全國最大動力電池產業化基地落子成都透露的產業秘密

2013年,“蓉歐快鐵”鳴笛開跑,並很快成為了國內開行速度最快、開行頻率最穩定、吞吐量最大、運行時間最短、國際競爭力最強的亞歐經貿黃金物流大通道。

從“速度與激情”、“金錢與成本”兩個角度考慮,華鼎國聯落戶歐洲產業城就不足為怪了。

歐洲產業城速度的背後,是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支持。比如,堅決落實投資項目承諾制,實行行政審批服務事項專人跟進,提供全程無償代辦、幫辦服務,不讓企業有後顧之憂。

最後,產爺想問一句,你感受到歐洲產業城的決心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