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紓困”記

11月和12月上旬,曾發佈減持公告的公司數量分別為20家和13家,而大規模減持與“紓困”未有明顯關聯。

本刊記者 吳新竹/文

自10月中旬政府主導的紓困基金全面鋪開以來,紓困交易明顯增多。據Choice統計,2018年1-9月發生13筆交易,10月發生7筆交易,11月發生65筆交易,12月上旬發生33筆交易,實施完成或國資委已經批准的有63筆交易。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12日,2018年年內A股有88家民企上市公司或其參控股股東獲紓困資金支持。

按證監會行業類別劃分,56家公司屬於製造業,9家公司屬於信息技術服務業,6家公司屬於建築業,4家公司屬於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剩餘13家公司分佈在其他行業。

製造業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公司數量最多,達到18家;其次是專用設備製造業和通用設備製造業公司,共有12家。

88家公司中,市值在100億元以上的有15家,市值50億元至100億元的有22家,市值30億元至50億元的有28家,市值在30億元以下的有23家。

紓困資金對上市公司的援助方式多樣,較常見的有質押融資、股權轉讓、借款或債權轉讓,質押融資有56筆,股權轉讓有40筆,借款或債權轉讓有12筆。

市值在百億元規模的獲援民企中,在2018年三季度攤薄淨資產收益率最低的是永泰能源(600157.SH),ROE僅為0.1%,該公司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為-6.2億元,財務費用佔營業收入的20%;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佔營業收入的比例最低的是廣譽遠(002306.SZ),公司前三季度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2.7億元;資產負債率最高的是怡亞通(002183.SZ),公司三季度末的資產負債率為79.7%。

財務指標的差異與公司所處的行業背景有關,永泰能源是採礦業中首家獲援的公司,Wind數據顯示行業平均攤薄ROE為8%;廣譽遠屬於醫藥製造業公司,經營性淨現金流佔營業收入的行業平均比值為9.7%;怡亞通屬於商務服務業,行業平均資產負債率為51.4%。

15家百億元市值的公司中,《證券市場週刊》曾對康得新(002450.SZ)、東方園林(002310.SZ)、永泰能源、合力泰(002217.SZ)、華策影視(300133.SZ)、新綸科技(002341.SZ)、長信科技(300088.SZ)、易事特(300376.SZ)、怡亞通進行過報道。

9家公司各自有一段飽受爭議的資本故事,但考慮其市場規模和行業地位,紓困基金在短時間內便向其伸出援手,其中合力泰的控股股東將變更為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電子信息集團”),公司化身為國企。此外,易事特和永泰能源的最終控制方可能發生變更。根據相關公告,珠海華髮集團有限公司擬收購易事特34.9%的股權,從而成為該公司的控股股東;北京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擬通過股權轉讓、資產重組、資產注入等多種形式實現對永泰能源的控股股東永泰集團的絕對控股。此外,市值低於100億元的獲援民企中,7家控制權可能會發生變更。

設備製造業受青睞

通過Choice篩選出的30家設備製造業公司中,市值在100億元以上的公司有4家,除順絡電子(002138.SZ)是參股股東獲援外,合力泰、韋爾股份(603501.SH)和長信科技都是大股東獲援。30家公司的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攤薄ROE最低的是大富科技(300134.SZ),數值為-1.3%,該公司1-9月的淨利潤為-7230萬元。

2018年,大富科技屢次因賬務處理、經營管理等問題受到深交所問詢。公司於2015年參股烏蘭察布市大盛石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大盛石墨”)和天津三卓韓一精密塑膠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三卓韓一”),2015年度至2017年度,兩家標的公司的業績承諾均未達標,也未及時繳付補償款。大盛石墨待繳付業績承諾補償款合計2.8億元,三卓韓一待繳付業績承諾補償款合計1.1億元。為此,2018年11月14日,深交所專門向大富科技發出了問詢函,公司至今尚未回覆。

大富科技被視為紓困概念股源於其在2018年9月26日發佈的一則收購框架協議公告。根據公告,鄭州航空港興港投資集團或其指定的主體擬通過協議及大宗交易的方式受讓上市公司現大股東大富配天投資及公司實際控制人孫尚傳持有的大富科技2.3億股股票,佔公司總股本的30%,成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公告同時指出,如果協議簽訂後90日內,未能實現支付條款項下約定的條件,合同將會終止,也就是說,大富科技能否最終搭上紓困基金的快車還是個未知數。相比之下,合力泰、韋爾股份和長信科技的大股東們已經獲得了紓困基金的支持。

合力泰日前發佈公告稱,電子信息集團已收到相關部門對本次重大事項做出的批覆。此前,申萬宏源對公司易主產生的影響進行了分析,認為股權轉讓分散管理層精力,將直接影響2018年度業務拓展進度;下半年為消費電子傳統旺季,公司2018年對華為等大客戶模組業務拓展順利,但三季度營收卻環比微降;合力泰管理層對2018-2020年業績做出了承諾,利潤目標平穩增長,但是遠低於年初公司規劃及市場預測值,因此公司能否持續高增長需參考對管理層的超額業績激勵能否順利執行。

韋爾股份主營電子元器件代理及銷售、以及半導體設計及銷售。日前,公司控股股東虞仁榮已將其持有的公司限售流通股1000萬股質押給深圳市中小企業信用融資擔保集團有限公司,佔公司總股本的2.2%;本次質押後虞仁榮累計質押股份數量佔其持有股份總數的68.6%,佔公司總股本的42.1%。韋爾股份近期正在開展併購,擬發行股份購買北京豪威科技有限公司85.5%股權、思比科微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42.3%股份、北京視信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79.9%股權,交易價格合計為135.1億元。11月,韋爾股份還通過公開市場競得深圳市芯能投資有限公司100%股權和深圳市芯力投資有限公司100%股權,交易價格分別為10.09億元和6.78億元。

長信科技主營顯示器件材料。2018年10月25日,蕪湖鐵元投資有限公司以13.9億元受讓新疆潤豐股權投資企業(有限合夥)、贛州市德普特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計直接持有的長信科技非限售流通股份2.7億股,佔長信科技總股本的11.8%,本次權益變動後,公司實際控制人由陳奇等9位自然人變更為安徽投資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時隔一個月後,公司董事長和財務總監相繼辭職,公司2018年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為5.82億元,同比增長36.5%。

大規模紓困減持尚屬個案

《證券市場週刊》記者梳理88家紓困概念股發現,11月和12月上旬,曾發佈減持公告的公司數量分別為20家和13家,其中累計減持規模位居前三名的是奮達科技(002681.SZ)、騰邦國際(300178.SZ)和麥捷科技(300319.SZ),減持規模在6000萬元至1億元;其次是普路通(002769.SZ)、英威騰(002334.SZ)和中威電子(300270.SZ),減持規模在4000萬元左右。

然而,奮達科技、騰邦國際、普路通、英威騰和中威電子的股東減持行為與獲紓困基金支持未有關聯。

11月20日,奮達科技發佈公告稱,截至公告日,公司控股股東肖奮共質押本公司股份7.04億股,佔其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90.4%,佔本公司總股本的34.1%。此前,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顯示,公司股東紅河州建水縣明承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於7月4日至11月15日通過集中競價交易、大宗交易套現1.1億元。

騰邦國際於2018年10月與深圳市福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福田投控”)簽署了《戰略入股意向協議》,福田投控擬通過適當方式持有騰邦國際股份,成為其重要戰略股東,並探討成為第一大股東的可能性。該協議尚未落地實施,公司實際控制人鍾百勝通過雲信增利18號證券投資單一資金信託持有的公司股份觸及信託計劃止損線,雲南信託採取了平倉措施,已於2018年12月3日通過大宗交易方式全部減持完畢,Wind數據顯示,對應的市值約為8915萬元。

2018年9月25日,麥捷科技控股股東新疆動能東方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將其持有的公司800萬股股票押給深圳市高新投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進行融資。通過Wind金融終端測算,麥捷科技的股東深圳市華新投中藝有限公司(下稱“新藝公司”)自9月13日至11月29日,以大宗交易和集中競價的方式累計減持了1220萬股,套現約6331萬元。啟信寶顯示,新藝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是葉文新,此人曾任麥捷科技的副董事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