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國之重器

民企:国之重器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和世界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巨大變化。事實表明,推動變化的根本因素是改革開放,推動變化的根本動力是放開和搞活民營經濟。改革開放徹底改變了民營經濟的生存命運,民營經濟的繁榮發展,也根本改變了中國的經濟社會面貌。

一段時間以來,關於民企的爭議和新聞頗多,要求善待民企的呼聲也不絕於耳。這反映了兩個問題,一是民企遇到了發展的難關,二是民營企業家有些心神不定。從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長治久安考慮,正視民企發展面臨的問題,傾聽民營企業家的心聲,才能更好應對當前穩中有變的國內外局勢,才能順利完成“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

9月27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忠旺集團考察時強調,改革開放以來,黨中央始終關心支持愛護民營企業。我們毫不動搖地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保護民營經濟發展。現在的很多改革舉措都是圍繞怎麼進一步發展民營經濟,對這一點民營企業要進一步增強信心。我們要為民營企業營造好的法治環境,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是有益於、有利於民營企業發展的。民營企業也要進一步弘揚企業家精神、工匠精神,抓住主業,心無旁騖,力爭做出更多的一流產品,發展一流的產業,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作出新的貢獻。

9月27日至28日,李克強總理在浙江視察,強調要進一步降低重大項目民營企業的准入門檻,通過政策措施的引導和支持,增強民企發展的信心。他說:“對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這一點絕不會有任何變化。”他還主持召開國有、民營、外資企業和金融機構座談會,強調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支持各類所有制企業發展,在優化營商環境上下功夫,繼續加大減稅降費力度,降低企業融資、物流等成本,特別要對小微企業給予政策傾斜。

這些講話及時回應了社會重大關切,對堅定民營企業家的信心具有重大意義。

近期,本刊採訪了親身經歷改革開放40年民營經濟發展的相關人士,暢談中國民營經濟的過去、現狀和未來。

全國工商聯原主席黃孟復指出,民營經濟是中國經濟穩定發展的“壓艙石”,在當前國際形勢複雜多變的情況下,任何否定民營經濟地位和作用的觀點都是自亂陣腳。

民營企業家段永基認為,中國處在一個偉大的轉型過程中,民營企業一方面要為改革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視核心技術的創新。他呼籲進一步解放思想,以實際行動駁斥各種謬論,切實推動改革。

據《財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