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合約大圍攻,留給“老賴”們的時間不多了!

智能合約大圍攻,留給“老賴”們的時間不多了!

還記得樂清姑娘坐滴滴順風車遇害案中的殺手嗎?他曾先後向51家機構借款,併發生過多起逾期。為了償還貸款,他不斷向其他網絡貸款平臺借錢,拆東牆補西牆,陷入了 “以貸養貸”"的惡性循環。即便是後期其父親和女友替他還貸,也補不上這個大窟窿!直到最後行兇!

智能合約大圍攻,留給“老賴”們的時間不多了!

而如果有一種新技術,能穿越平臺阻隔,準確瞭解他的實際還款能力,那麼可能他就不會進入這種惡性循環,也可能那個20歲的花季少女已經返回家中,正常地工作生活。

可能你會說,這種事兒寥寥可數,這麼喪盡天良的人還是少。

那麼,你應該還記得那些欠錢不還的“朋友”吧,多少個夜晚你總會想起他們明明欠你錢還一副大爺模樣,胸悶氣短連覺也睡不好。

不服氣的你拿著一張張欠條,找到了律師把他們告上了法庭。接著事情的發展會有兩種可能:或許法庭判決你的欠條無效,或許法庭會宣判他們立即償還,可是又由誰去執行呢?更別提訴訟過程中產出的種種費用,又由誰來支付呢?

於是你又陷入了一個新的惡性循環。面對這種情形,你多麼希望能有一種新的欠條形式——讓全世界都知道他們欠債不還,共同監督;事先就設定好違約代價,自動執行。

而實際上,這裡說的新技術或者新“欠條”已經初具眉目。

未來智能合約的逐漸成熟可能會讓惡性案件以及老賴們無處遁形。

那麼智能合約是什麼呢?這是一種滿足合約內設定條件就會自動執行任務的程序碼,並利用區塊鏈技術將合約“公佈於天下”,內容可追蹤不可逆轉。智能合約在今天或許還是一個沒被廣泛應用的概念技術,但不可否認它正在向我們的生活悄悄地靠近。

智能合約大圍攻,留給“老賴”們的時間不多了!

智能合約能夠讓很多不同類型的程序得以自動化進行,而其中最明顯的就體現在支付環節的操作上。以較為簡單的支付流程為例,在使用以太坊技術的音樂平臺上,當消費者付費下載一首歌曲時,該筆收入將依照區塊鏈中智能合約的設定,按照約定比例將錢自動分配給創作者和平臺經營方,這中間就無需唱片公司或銀行等第三方的介入了。

智能合約不僅僅可用於貨幣及支付領域,其特點及屬性還可擴展至其他商業和組織活動中。金融領域,無疑是智能合約的一大應用場景之一,以程序代替合同,金融活動由交換數據變為交換代碼。例如Ripple,是一種用以點對點金融交易的互聯網協議,由於結算系統十分複雜,資金需要通過銀行、中央銀行和國際組織多個清算系統的轉移才能到帳,而使用區塊鏈智能合約可以實現點對點即時支付,在區塊鏈上轉移電子貨幣,大大縮減了到賬時間,降低跨境支付成本,提高效率。

區塊鏈在物聯網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潛力,這也讓智能合約有了大展身手的機會。例如家用電器中的冰箱,當它發現牛奶的存量告急時,可以通過執行 "智能合約" 來發布命令,要求牛奶供應商進行供貨。這些合約也將給予設備支付訂單的能力,並且還能夠接收來自零售商的支付確認消息和發貨消息,並以手機信息提醒的方式通知家電主人。可以看出在物聯網的概念中,區塊鏈智能合約技術將給我們的未來生活帶來更多的便捷和改變。

除了商業應用之外,區塊鏈智能合約還可通過“數字身份”這一環節,解決智能合約與現實世界的溝通問題——如果有一天人們的身份信息,包括日常的一切行為以及法律本身都在區塊鏈上得以數字化,那麼一旦有人違背合約,智能合約就可以以數字化的法律為依據,對這個數字化的人做出相應的懲罰。

智能合約大圍攻,留給“老賴”們的時間不多了!

比如,某個人駕車超速並被測速雷達檢測到,測速設備會直接將這個信息彙報給“交警”的智能合約,“交警”合約會向“交通法”合約詢問,這樣程度的違規駕駛行為應該受到怎樣的懲罰——這個懲罰會以一個數字化的形式呈現,比如封鎖這個人的數字身份一天。這樣的結果是,當司機第二天去超市時會發現自己的數字身份被封鎖從而無法購物結賬,因為買東西需要他的數字身份和“超市”的合約進行交易。

無法否認的是,智能合約已經在現實生活中紮下根了。它的發展意味著我們正在慢慢進入只存在於科幻小說中的世界——一切充滿未知與變數,超乎想象卻又能感受到存在的合理性,其可能影響的行業範圍是無止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