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增雨 緩解旱情

(記者 張曉甫)裝彈、發射……“轟隆隆”一陣響聲後,雨滴降落。11月5日晚,在黑龍潭鎮一個人工增雨作業點,市氣象局工作人員正在緊張地忙碌。據瞭解,市氣象局搶抓難得的降水時機,在全市18個人工增雨作業點實施人工增雨作業,讓我市秋季作物痛快解渴。

據市氣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已連續45天沒有有效降水。據氣象專家測評,我市小麥的地表墒情已經降到50%以下(農田適宜墒情在65%~80%之間,才能保證小麥的正常生長),大部分麥田發生輕度乾旱,部分地塊已達嚴重乾旱。

市農業局種植科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10月15日左右全市小麥受旱面積曾達到104萬畝。“幸虧各地及時組織抗旱澆麥,否則來年的小麥產量肯定會受到影響。”這名負責人說。

氣象資料顯示,4日晚至7日,有一股冷空氣自西向東經過我市上空,期間可能有一次降水過程。市氣象局根據這一有利天氣,立即組織18臺高炮和火箭,在全市18個人工增雨作業點實施人工增雨作業。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影響的共同作用下,11月5日零時至6日16時我市普降中雨,全市平均降水量為21.6毫米,其中市區24.1毫米,臨潁16.5毫米,舞陽23.6毫米。

“此次降雨過程,我市的農田旱情基本解除,非常有利於小麥出苗和越冬。天晴以後,農民朋友可劃鋤保墒,加強田間管理。”市農業局種植科有關負責人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