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客瑞典受辱事件背後:理性戰勝情緒是國人最大的進步

中國遊客瑞典受辱事件背後:理性戰勝情緒是國人最大的進步

“曾先生”最近火了一把

9.2日凌晨,曾先生和父母到達在斯德哥爾摩預定的一家酒店,按規定是白天方可入住,且當時酒店客滿,曾先生以父母年邁、身體欠佳為由,請求付錢,讓父母在大堂沙發上休息,酒店最初同意,後因其他原因拒絕。在爭執中保安報警,瑞典警方達到之後瞭解情況,將他們拉到森林墓園,也就是曾先生所說的“墳場”,隨後曾先生一家被路人幫助返回市區,並向中國駐瑞典大使館報告,隨即歸國,在自媒體上伸冤,聲稱被暴力執法了。

中國遊客瑞典受辱事件背後:理性戰勝情緒是國人最大的進步

這一伸冤,引起了廣泛關注,就像之前看到任何中國人在國外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事件一樣,很多人氣勢洶洶要求“瑞典給個說法,我泱泱大國中華兒女可不是這麼好欺負的”“這是瑞典的恥辱,是道德的淪喪”,還有很多聲音表示“祖國河山這麼美麗,何必出國找罪受”。 相比這些激烈的情緒,其中有一小波評論讓人安心:“首先得考慮真實性”、“這事沒見現場不好說,同胞是否像在國內飛揚跋扈?是否不按規定,揚言我出錢?也不排除他們公務人員歧視有色人種,這得看具體情況”“希望能按照公正的程序處理”。

”反轉”總是網絡熱點的標配套路

沒過兩天事情出現了反轉,有在瑞典的華人朋友進行事件還原。酒店都有標明幾點可以入住,一家人在大堂大喊大叫幹嘛不讓我住,我有錢的,警察來了之後又坐在地上哭喊,於是警方按擾亂公共治安處理,將他們抬出酒店,送到一個常規釋放點,那裡是教堂,離地鐵很近。

中國遊客瑞典受辱事件背後:理性戰勝情緒是國人最大的進步

中國遊客瑞典受辱事件背後:理性戰勝情緒是國人最大的進步

輿論瞬間轉向,大家紛紛譴責這一家狀似老賴的姿態,說“丟人都丟到國外去了,能不能給祖國長點臉”“在國內驕橫慣了,國外的規矩不慣著你”,有的快速反駁,不好的行為不只在國外不該有,國內也不可以;按照這個對比思路,有人說外國人在中國喝酒鬧事後也不會拿自媒體做武器鼓動大眾;有的積極建議增強公共意識和素質教育;有的談到規則意識,還有的希望出一些科普,遇到類似事件該怎麼處理。 誠然,曾先生這個事情到現在也沒個結論。

中國遊客瑞典受辱事件背後:理性戰勝情緒是國人最大的進步

9.17日外交部表示尚未收到瑞方關於此事的調查進展情況,瑞典警方仍未回應中國使館有關見面溝通情況的要求。但是就針對此事的評論來看,的確有一部分人在覺醒,保持住了自己的理智。

▼理性戰勝情緒是國人最大的進步

網絡的發展帶來了信息透明化,經常一點小事一經渲染就會掀起驚濤駭浪。很多媒體撕扯情緒、猛戳心窩來上位,很成功。又有很多靠批評這些媒體博關注,也很成功。這中間隨波湧動的,就是普羅大眾。大家被一股不可名狀的洪流裹挾著,表述的看法卻驚人的相似,像是收到了什麼秘密指令,觀點和詞句不經大腦加工。

但隨著這些年自媒體、社交平臺和資訊的發展,網友在處理信息上的確在進步。在這件事中,我看到了以下幾個方面的不同:

▼產生情緒之前,搞清楚真相的意識

中國多災多難的歷史過後,全民都多少有點創傷後遺症。在看到疑似國人被欺辱的消息時,很容易血氣上湧,擼起袖子開始罵。況且我們現在強大了,為什麼要受這種氣。但在這次的評論裡,能看到邏輯在歸位。

中國遊客瑞典受辱事件背後:理性戰勝情緒是國人最大的進步

比如,在評價一件事之前,先要了解真相,而不是不管不顧的去抒發感情。單靠經驗論去“以為”是不可能弄清楚事情的,道聽途說來的東西永遠需要加以辨別,有時候看到的也不一定是事實,不能認為大象的腿和大象是一回事。而在看清楚整隻大象之前,不應該對大象作出評價。

▼規則意識

這是一個談論道德多於規則的時代,年過六十的老人身體不好,下了飛機沒地方休息,很容易引發同情。但酒店的入住時間是規定,休息時間不得大聲喧譁是規定,擾亂治安會被拉到釋放點是規定。

中國遊客瑞典受辱事件背後:理性戰勝情緒是國人最大的進步

規定用來保障多數人的權利和利益,當與少數人的訴求衝突時,少數人是不是可以想想,有沒有辦法在規則範圍內解決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對別人進行道德綁架,要求破除常規為自己行方便,當需求不被滿足時就覺得對方罪大惡極。

▼為自己負責的意識

老一輩人中,有很多沒有機會受教育,遇事容易慌亂,去做一些不恰當的事情。雖然他們也可以改變,但要消除根深蒂固的習慣,在執行上比較難。很多網友認為帶他們出去的年輕人應該負起這個責任,因為說到底還是自己安排不當的問題,如果提前做好計劃,把時間安排好,也不至於讓老人跟著受這個罪,還把這些推脫給酒店,酒店沒有責任去安排每個人,在他還未成為自己的顧客之前。我們慢慢意識到,應該去處理好自己的一攤子,而不是怨天尤人,要求別人為自己的疏忽買單。

▼求變意識

相比之前一味發洩,很多人開始求變。這種做法不好,那是不是可以想辦法採取別的措施;這樣的結果很差勁,是不是可以改變來尋求別的結果,怎樣才能獲得更好的結果;有些人素質很差,做什麼可以提高他們的素質;隨著經濟實力增強,越來越多人出國遊,是不是可以普及一下常見問題及正確有效的應對方法等等。這些建議都能走出僅宣洩情緒的誤區,來嘗試在以後避免出現此類事情,或者當出現時能得到很好的處理。

這說明我們在思進取,在考慮如何把這個社會變得更好,而不是被負能量包裹無法逃脫。這是一件糟糕的事情,但又不完全糟糕。就像王小波說的“世界不光有陽的一面,還有陰的一面”,我們既可以看到暴露出的問題,又可以看到大家不再是單一的去批判、嘲諷。人們處理信息、看待問題的思路在逐漸清晰,這是很值得欣慰的一點。

雖然是少數,但慢慢會多起來,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得更好。正如學者崔衛平所說的那樣:“你所站立的那個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有光明,中國便不黑暗。”

禁止私自搬運哦!喜歡的話請關注我們!作為年輕群體理智發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