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P2P:狼藉的原因和投資之路

P2P的雷聲,最近似乎小了一些,加上近來股災重挫,樓市遇冷,資產荒再次出現,貨幣基金的年化收益不斷走低,閒置資本不耐寂寞,又在蠢蠢欲動,期待重回網貸市場。

6月開始,P2P行業雷潮的多米諾骨牌被推倒,一石激起千層浪。網貸平臺隨後紛紛成串倒下,甚至炸出了背後的連環炮仗。

一時之間,網貸行業哀鴻遍野。如今,資金想重回P2P,不免心有餘悸。

穩健的前進需要充分的總結,對於投友而言,必須先找到雷潮的根源,冷靜反思,理性覆盤回看這場風波,才能不踩深坑。

其實,國家對P2P平臺的定位一直非常明確,就是信息中介平臺。按設計邏輯,P2P平臺的資金端和資產端一一對應,本身不至於出現爆雷這種現象,即使是最惡劣的情況,也不過是P2P平臺自身對某些項目風控做得不好,出現借款人回款逾期或者產生壞賬,但也不至於全面經營不下去。

所以,如果要覆盤總結,很有必要搞清楚平臺為什麼會爆雷,是哪一類平臺出現問題了。

據統計,從6月-9月,P2P市場約有511多家平臺爆雷(提現困難、失聯、經偵介入等),其中6月有98家問題平臺,7月有256家平臺平臺,8月有109家問題平臺,9月有48家問題平臺。

這些平臺都有一些共同點,其中絕大部分問題平臺都不是嚴格上的信息中介,在經營過程中,這些平臺都出現過資金池、期限錯配、自融的情況,少部分甚至本質就是龐氏騙局。

所以,從爆雷的案例來看,網貸平臺爆雷的直接原因還是因為不合規導致的。嚴格意義上,這些倒掉的平臺並不能算是真正P2P平臺,但這也確實是現在P2P市場存在的問題。

雖說平臺爆雷是因為不合規所致,但又就引出另外一個問題,有一個關鍵問題就是:為什麼這些平臺之前運營得很好,卻在今年年中這個時候暴雷呢?

很多投資人其實對宏觀經濟環境瞭解並不多,但這才是核心原因。

時間進入2016年,整個中國經濟宏觀債務已經逼近警戒線,債務危機一觸即發,從那時開始,中國開始實施“去槓桿”政策,降低社會負債率。這樣有一個結果,那就是必然直接造成資金面緊張,繼而導致流動性緊張。P2P爆雷的核心原因,也正在於此。

由於過去長期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突然開始“去槓桿”,企業借不到錢,只能將手伸向民間借貸。

企業有兩種辦法跟民間借到錢。第一種,收購(成立)一個P2P平臺,在這個平臺發佈標的,吸引投資者來投資,然後這家企業再拿這些錢去投資或者用於企業運營。企業如果賺到錢,一般來說,會按約定的利率償還投資者本金和利息。但一旦這家企業投資運營失敗,那麼這個平臺就會爆雷。

第二種,跟P2P平臺借錢,在P2P平臺發佈標的,由平臺撮合而成。按常理,借款到期之後,企業就要償還本息,但是因為企業收益不佳等各種問題,無力償還本金,就會造成P2P平臺標的逾期或產生壞賬。

在銀根緊縮的大環境下生意難做,還債高峰也在今年8月開始陸續到來,民企利潤率下跌,很難償還這些民間借貸,所以只能讓這些平臺爆雷了。

當然,也有披著P2P這張皮的龐氏騙局,這些平臺專門是為了騙投資者的錢而設局。

從普通民眾的角度來說,今年以來,居民手中普遍沒有存款,其中很多人又熱衷通過借貸買房、炒房,大量資金從平臺中流出,資金流入又不足,結果爆雷。

隨著監管層實施各種政策來規範平臺,不良平臺的接連退出,爆雷潮算是告一段落。目前,我國P2P網貸平臺在運營平臺大約1500家。有投友會有疑問,接下來網貸行業真的安全了嗎?

今年8月中旬,監管層下發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合規檢查問題清單》(簡稱“108條”),要求各種網貸平臺對照108條的清單進行合規化自查。108條規定出來後,備案基本上分三步走:平臺自查、協會檢查、行政核查。據數據統計,目前有300多家平臺已提交平臺合規自查報告,佔比全行業1/5。

提交合規平臺的數量依然在增加,但是距離自查截止時間已經不遠了。這其實意味著,其他沒有提交合規自查報告的平臺以後將要退出市場。

所以,如果你還在投資P2P的話,那麼你一定要看清楚資產端,看清楚平臺是否在進行合規化。

依我之見,有沒有積極在進行合規化整改,有沒有積極為備案做準備,有沒有接受第三方存管,信息是否透明、全面地披露,是現在開始投資P2P的核心風控標準。

舉個例子,次一線民營系平臺錢盆網,自雷潮以來積極與客戶對話,通過舉辦線下客戶見面會,向投資者介紹平臺運營、風控、資產端情況;又在各渠道上保證信息的透明披露,讓投資者隨時可以監督平臺的運營情況。

另外,錢盆網組織查標小組,上報平臺逾期信息,將貸款人信息接入人行徵信等,為平臺出借人資金提供有效保障,為重建行業信心發揮重要作用,也彰顯了平臺應有的責任與擔當。除此之外,錢盆網還通過加息的方式,積極黏合老客戶,吸引新流量,像這類運營良好、積極保障出借人利益的平臺,是投資者較好的選擇。

總之,P2P行業雖然在風雨飄零中一片狼藉,但隨著行業安全性的改善,未來仍然可期。在這個投資空窗的時候,如果你能堅持上面的標準去辨別、去投資,筆者相信投友們可以避開九成的雷,當下一次危機再次卷席而來時,你不是踩雷的那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