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徵第六屆“真州好人”“優秀志願者”候選對象簡要事蹟

為大力宣傳凡人善舉,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動公民道德建設,進一步鞏固全國文明鎮創建成果,匯聚崇德向善正能量,為建設“強富美高”新真州提供強大的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輿論支持,經真州鎮黨委研究,自2018年2月開始,在全鎮範圍內開展第六屆“真州好人”和“優秀志願者”評選活動。截止8月10日,通過市民舉薦、組織推薦等方式,共收到推薦對象65個,經真州鎮“真州好人”和“優秀志願者”評審小組初步評審以及事蹟調查核實後,擇優確定“真州好人”正式候選對象10個和“優秀志願者”正式候選對象5個。現按照評選表彰工作程序,將正式候選對象事蹟材料面向社會公示。

1、張永根:弘揚正氣懲邪惡

張永根,男,現年43歲,真州鎮濱江社區居民,退伍軍人,現為揚州依利安達電子有限公司保安部員工。張永根當兵時在部隊多次獲得榮譽證書和獎章。退伍後,張永根2007年2月17日駕駛摩托車途經舜天船廠江堤時,遇到出租車駕駛員於某求助稱其被搶劫。張永根挺身相助,將兩名犯罪嫌疑人制服,交由民警處置,最終使犯罪嫌疑人得到應有的懲罰。2010—2012年他在國裕大道開店期間,幫助數名農民工解決就業問題;2013年起,他在揚州依利安達電子有限公司保安部工作,兢兢業業,吃苦耐勞,於2017年獲得優秀員工稱號,受到集團保安部表彰。張永根的行為弘揚了正氣,懲治了邪惡,保護了社會的平安。

2、孟桂霞:久病床前有孝媳

孟桂霞,女,現年41歲,真州鎮城北社區一心組居民,現在寧通高速儀徵服務區加油站工作。雖只有初中文化,可她卻是一個勤勞儉樸、熱情善良、孝敬老人的好媳婦。天有不測風雲。2005年,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奪去了孟桂霞丈夫年輕的生命。丈夫因車禍撒手人寰後,公婆受到嚴重打擊,臥病在床,孩子尚年幼,生活雪上加霜。但是,她沒有因為丈夫的離世選擇拋棄這個家庭,而是毅然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成為家裡家外的“一把手”。她用柔弱的雙肩默默地支撐著整個家,讓這個家庭重新煥發出生機。

3、杜坤軍:國事身邊事事事關心

杜坤軍,男,現年61歲,真州鎮三將村村民。他是一個富有正義感的公民。1999年科索沃戰爭期間,他給南聯盟駐華大使館發出一封聲援信,並以個人的名義向南聯盟人民捐款,同時給美國駐華大使館發了一封抗議信,強烈譴責美國及北約的侵略罪行,收到了南斯拉夫駐華大使館寄來的感謝信函。他時刻關注國事,對於身邊的事更是時時牽掛。2008年汶川地震,他兩次捐款;2011年參加了無償獻血,到目前為止已獻血4700ml,曾獲得2012年度揚州和儀徵先進個人獎(獻血);2012年到儀徵市紅十字會登記,將來把自己的遺體捐獻給醫學機構供解剖研究,並把有用的器官捐獻給那些需要器官移植的人。

4、呂牧羊:愛心延續生命

呂牧羊,男,現年34歲,真州鎮萬博社區都市楓林小區居民。2016年元月他參加捐獻造血幹細胞血樣採集活動,光榮地成為了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2017年10月11日,與一名白血病患者低分辨配型成功。今年3月27日上午,在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造血幹細胞採集室,呂牧羊獻出造血幹細胞,為千里之外患重疾的女孩延續了生命的希望。期間,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江蘇分庫負責人前來看望呂牧羊,併為其頒發榮譽證書。呂牧羊成為揚州市第26例、江蘇省第634例、全國第7196例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

5、韓仁春:臨危救難不言悔

韓仁春,男,現年66歲,真州鎮新村社區居民。2018年1月下大雪的一天,凌晨4點韓仁春接到鄰居翁雷求救電話,翁雷感覺自己身體慢慢無法動彈,疑似中風,接到電話韓仁春立刻趕往翁家。120救護車趕到後,由於下大雪及小區路面改造,車無法開到樓下,韓仁春二話沒說就背起了又高又胖的翁雷,送到救護車上,隨即他又跟車去了附近醫院。後來,不論翁雷轉院揚州蘇北醫院還是南京醫院,期間一直跟著跑前跑後,直到翁雷做完手術,家人趕到後,他才舒了口氣。韓仁春是個熱心人,之前在華興公司大亞灣核電項目部工作時,曾在海邊救了一名溺水的大學生和一位老大爺。他用自己的一次次義舉,弘揚了社會正能量。

6、“夕陽紅”醫療志願者團隊:發揮餘熱守護群眾健康

在真州鎮迎江社區有一支“夕陽紅”醫療志願者團隊,她們都是原華興醫院退休下來的醫護人員,一共有7人。自2013年起每週三上午為社區居民義務測量血壓已經成為她們的習慣,一年四季風雨無阻地堅持了五個春秋。5年來,她們共為居民義務測量血壓3萬多人次,入戶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服務兩千多人次。這個團隊中年齡最大的73歲,最小的63歲,平均年齡69.5歲;她們中有黨員,也有普通群眾,她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身體力行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覺遵守公民道德規範,樂於助人,得到廣大群眾一致認可。

7、李雲:當好社區領頭雁

李雲,女,現年48歲,現任真州鎮街道辦事處主任。隨著社區居民多元化的需求不斷呈現,居民的各類矛盾日益凸顯,加之城市東區、城北曹山區域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真州鎮社區建設工作已進入了新的轉型升級期,社區治理和服務能力亟待提升已成為當務之急。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新要求、新挑戰,作為街道辦負責人,李雲緊緊圍繞全市社區建設新要求,既做好社區的領頭雁、排頭兵和後勤保障員,也做好領導的賢助手,全力解決好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2017年,開展10家社區網格化管理試點工作,幫助450多名下崗失業人員開展就業培訓,幫助弱勢群體解決實際困難1300餘件。

8、朱鍇:火中援手保民平安

朱鍇,男,現年32歲,真州鎮紅葉社區居民。2017年的一個週末,朱鍇回老家探親,看到了附近鄰居家著火,屋子冒起了滾滾濃煙,他趕緊跑過去,只見一陣陣黑煙順著瓦片,向上翻騰。危險的情況沒有嚇倒勇敢的小夥子,朱鍇救人心切,一把抓過門口的抹布,弄溼後捂住臉,俯身衝了進去。門口有煤氣罐,拖不動,鎖上了;還有家電,堆得亂七八糟。怎麼辦?不能讓火燒過來。“快幫忙!”他衝著人群喊,緩過神來的大夥,立即開始七手八腳行動起來,報警,拉電閘,關電源,開水龍頭,用水衝。狹小的過道,他一桶一桶接水,進出數十次,最終撲滅了屋內的大火,保住了群眾的財產。

9、蘇再蓉:視居民為親人的好醫生

蘇再蓉,女,現年44歲,真州衛生院醫生,紮根基層25載。作為家庭醫生,她下社區,進家庭,建立1400餘戶居民健康檔案,為社區內300多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病人提供暖心服務。多年來,一月兩次的社區健康服務風雨無阻,蘇醫生和她的弘橋健康服務團隊獲得了社區居民的認可,每次活動都盡心盡力,量血壓、測血糖、健康諮詢、服藥指導、健康教育,忙得熱火朝天,越來越多的慢性病人變被動為主動,積極按照健康指導去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家庭醫生如潤物細雨,切切實實改變著人們的生活。作為居民的貼心人,健康的守門人,蘇醫生在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

10、拾金不昧好居民

在真州鎮,有這樣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雖然崗位不同、身份不同,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就是用拾金不昧詮釋中華美德。”經峰,男,現年55歲,荷葉社區香緹麗舍小區居民。2018年2月27日晚上8點45分左右,經峰經過浦東菜場東側巷子時,撿到了失主丟失的包。包裡有現金、鑰匙、各種有價票卡等物品,第二天他通過包裡的會員卡找到了失主。汪啟英,女,現年42歲,嘉禾社區奧龍灣水暖五金店店主。2018年2月6日上午,汪啟英大姐發現櫃檯上赫然放著一隻錢包,內有身份證、港澳通行證、將近3000元的現金以及銀行卡若干。汪大姐最終通過朋友圈找到了失主。周恩銀,男,現年72歲,真州鎮天寧社區近水樓臺小區北苑保安。2017年12月28日上午9點半左右,周恩銀在小區正常巡查中發現小區門前馬路上有一隻錢包,隨即拾起並報警。後來,失主去派出所領回錢包,並在次日送上錦旗致謝。他們用行動踐行了中華傳統美德,傳揚了社會文明新風尚。

11、朱慶海:暖心關愛睏難殘疾人

朱慶海,男,現年55歲,真州鎮城南社區居民。他是一名共產黨員,致力於幫助困難殘疾人。他所帶領的武術協會志願服務隊每個月都要上門慰問幫扶困難殘疾人,為困難殘疾人送上大米、食用油、白麵等生活物資,還幫助行動困難的殘疾人打掃衛生,深受廣大居民的好評。

12、張金玲:社區公益熱心人

張金玲,女,現年67歲,真州鎮鼓樓社區居民。作為一名普通的社區志願者,張金玲熱心公益活動,情繫社區、樂於奉獻,積極參加社區組織的各項活動,大力支持社區工作,積極建言獻策,用實際行動踐行“志願精神”,在社區服務和為居民服務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體現了自己的價值。張金玲居住的地方是一棟老住宅樓,屬於宿舍樓,樓道里的生活雜物隨地堆放,小區的基礎設施破舊,路面坑窪,下水道堵塞,居民居住環境堪憂。恰巧該小區納入了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她第一個站出來,做小區居民與社區、工程隊之間的溝通橋樑,衝鋒在前,協調矛盾,爭取居民的理解和支持,積極發揮著自己的作用。

13、王玉青:為群眾送上精美文化大餐

王玉青,男,現年55歲,真州鎮嘉禾社區居民。他立足社區,為活躍社區文化生活、營造積極健康的文化氛圍、打造優秀的文藝團隊做了大量工作。結合社區群眾文化活動展示,通過開展教、傳、授活動,輔導社區開展文化節目創作、編排,給他們提供一個交流的平臺,針對性開展創作指導活動6次,開展文藝節目編排輔導9次,主要集中於居民喜歡的戲曲聯唱、紅歌傳唱等題材,節目短小精幹、寓教於樂,深受廣大群眾喜歡。2017年9月26日,他指導的合唱團代表嘉禾社區參加揚州市第二屆綠揚人家社區藝術節合唱決賽,榮獲三等獎;2018年1月24日,他指導組織文藝團隊參加“真州春韻”展演,受到觀眾稱讚。

14、綠色生活調劑室:變廢為寶倡導綠色生活

新村社區“綠色生活調劑室”志願者多是社區喪偶獨居又擅長針線活的婦女,她們每天下午義務進行物品調劑及舊衣物改造工作,已經堅持了三年多,風雨無阻。她們將居民捐贈過來的物品進行分類,對還可以再次利用的進行調劑,讓舊物品找到新主人,重新獲得價值;對不能再次利用的進行改造,通過贈送或者低價出售實現再利用。自成立至今,“綠色生活調劑室”已組織了8次大型集中調劑活動,累計調劑舊物品300多件,包括輪椅、衣服等,改造物品1000多件,志願者們用舊衣物改造而成的坐墊、鞋墊、圍裙等,精美而實用,有一部分還贈送給了社區的巡邏隊員等其他志願者們。

15、黃雲:在志願服務中展現黨員風采

黃雲,男,現年64歲,真州鎮梓橦社區八一巷居民。他不僅是一名普通的社區志願者,更是一位共產黨員。他情繫社區、樂於奉獻,不圖名、不圖利,積極參加社區組織的各項活動,大力支持社區的各項工作。社區有一位80歲獨居老人,本身有腦中風、說話口齒不清楚,由於視力不好,有次在家中吃錯了藥一直嘔吐,他知道情況後,立即騎車帶他到附近的社區醫院治療。對於社區獨居老人,他定期上門和他們聊天,平日裡也通過各種方式,與社區工作人員一起關心轄區內的困難群眾。社區發佈新的政策,黃雲會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向大家宣傳各項政策,在平時生活中也會通過聊天等方式讓群眾們及時、有效地瞭解各種惠民政策,是社區在八一巷的傳聲筒。


儀徵第六屆“真州好人”“優秀志願者”候選對象簡要事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