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我國足球產業市場規模及前景

參考中國報告網發佈《2018年中國足球市場分析報告-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前景研究》

根據報道消息,中國足協於10月10日在北京舉辦“人民足球”啟動儀式,足協黨委書記杜兆才、人民網總裁葉蓁蓁、中國足協副主席李毓毅、亞足聯草根足球專家Chwee Lian Teo等有關人士出席。

“人民足球”是由中國足協攜手人民網,共同發起的各類社會足球賽事及相關活動,主要是通過高水平民間賽事,來吸引個人、機構和企業共同推動我國社會足球的發展。

足球產業化是指足球運動發展從計劃型、事業型向經營型和企業型轉化;從過去的政府主導足球發展轉變成依靠市場和資本的力量促進足球運動的發展;產業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全面市場化的過程。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體育產業也迅速發展起來,而足球產業是體育產業發展的必然產物。中國經濟發展和政治環境優化的不斷推動下,中國足球產業也得到了不斷髮展。總體來看,中國足球產業化進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即摸索籌備階段、具體實施階段、逐步完善階段和快速發展階段。

近幾年來我國男子女子足球隊成績下滑,從世界頂級水平降至中等水平,而中國男足更是長期處於世界中下水平。足球體制和產業化行為不足是造成中國足球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目前我國人均體育消費僅為發達國家的十分之一,未來產業潛力巨大。近年來國家對足球產業的扶持不斷加大,一系列足球產業扶持政策密集出臺。國務院此前發佈的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也明確提出以足球為切入點,推動產業向縱深發展。體育產業作為拉動內需和經濟增長的作用日益顯現。

根據預測分析,2020年中國足球產業市場規模將達8000億元,2025年達到20000億元。如此巨大的市場再加上政策的施行,將極大促進資本對足球產業的再次挖掘和投入,其中商機無限。在體育深化改革和市場需求增長的推動下,足球產業正迎來快速增長期。

2014-2025年我國足球產業市場規模及其預測

淺析我國足球產業市場規模及前景

目前,中國足球產業與歐洲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著全方位的差距。但是國家在近年來連續出臺政策對足球體制進行改革,從而推動足球產業的健康發展。我國在多項政策中對足協和足球俱樂部的發展提出明確指導意見,同時對足球產業發展提出明確目標。

未來在前政策利好下,資本的湧入對於足球產業全方位幫助都十分巨大,足球產業快速發展。隨著職業聯賽開啟自我良性循環,社會對中國足球關注度提高,從職業賽事到基礎賽事,商業價值有望逐步顯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