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峽:村支書自己拿錢 鋪就富民路

西峽縣重陽鎮南山與淅川西黃交界的五朵、高臺、洪湖、三坪、燕子五個村遠距鎮政府達30多華里。這裡資源豐富,森林茂密,早在50年代,這裡油桐名揚全國各地,走出臺、港、澳、日本、朝鮮、韓國。

80年代隨著科學的發展,山民們住山靠山,住山吃山,開始學會用段木種植黑木耳、香菇發了財,山民們家家戶戶發了財,家家戶戶有行家,懂技術、會管理,於是一些能人走出大山,走出西峽,走出全國各地去當技術員,當老闆的人不計其數。

西峽重陽的南山不僅盛產食用菌,而果、藥也常銷五湖四海,如野生獼猴桃、核桃、柿子、木瓜、二花、茶葉、山茱萸遠近聞名,山民就是靠山養家餬口,靠山林資源在治富。

可惜的是在這深山老林,大溝、小溝不計其數,道路交通不便擋住了財路。過去靠攤派義務工和到山民集資修路,靠的是人工用鋼釺、鐵錘、一钁頭一钁頭的挖,一掀一掀的鏟,一擔一筐修出一條不足兩米寬的路,見山繞山、盤山,見坡衝著陡坡直上,見石避石,見河用木棍架橋,繼而山民們生產的山貨開始慢慢運下山、變成錢,換回日常生活用品。

近年來山民們在國家和黨委政府的號召和扶持,為了保護生態,保護森林,留住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靠採購外地木梢種植大棚香菇。

2017年春節前後,南山五個村,連續下了兩場雪,冰雪封山,學生連續有兩個星期下不了山,在外上學有三個星期回不了家。更有甚者,家家戶戶的菇農們生產的香菇賣不出去,還有些菇農面臨斷炊的可能。

南山的村民大雪封山不可怕,有村兩委支持,家家戶戶自發上路義務剷雪、鏟冰,生產自救。

在第九屆村兩委剛剛換屆結束,新當選的燕子村支部書記羅久兼村主任,35歲,年輕有為。常言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那麼羅久這三把火咋樣燒呢?羅久上任不久就第一把火決心修路架電,申請鎮、縣支持跑項目,跑關係,找燕子能人共商大計。他從燕子到鎮裡,從縣裡到省裡,自駕車村裡沒出分文,得到有關單位和政府領導表態,如果你村裡能墊付25萬元資金,我們就支持你修路。

羅久得到尚方寶劍後,在心裡盤算,村裡沒錢我個人有錢,在我這一任要幹就幹出個名堂,要幹就為百姓解決點實際問題,才能讓百姓信任我。

從8月17日到10月23日,羅久拿出自己積蓄投入修路,僱傭兩臺挖掘機和剷車,僱傭12個勞力,現在以進行25天了,燕子村地域上6公里以擴寬4.5米,路基基本成型,見彎修直加寬,見坡斬坡,你看土地嶺就是攔路虎,現用機械已挖開上下68米,再有兩週的時間,6公里的路基將全部完工,就等著硬化啦。

他還介紹書:“就因為山高坡陡,百姓種植袋料香菇買木梢要用三輪車一車一車盤,這下可好啦,光我們燕子村15個村民小組2024人貧困戶41戶74人,今冬明春再買木梢每家每戶僅運費可省上千元。”

他還介紹說:“響應黨中央國務院號召,保護生態,禁止菇農去砍樹燒爐,防治空氣汙染,禁止菇農燒煤汙染空氣,修路與駕電同步進行,申請農網改造,從10月15日開始增加三臺變壓器、增80千伏,這不僅響應國家號召節能減排,而且減少過去用柴油機發電燒爐子、炕香菇,每家用電少開支300元。”(決策探索雜誌 記者劉振偉 通訊員金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