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逾千年,國祚最長諸侯國——越國

越國(公元前2032年—公元前222年),始祖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無餘,大禹的直系後裔。傳48王,享國1800多年。早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時期,百越先民就創造了燦爛的母系氏族公社的農耕文化。後來的輝煌的良渚文化以及廣富林文化和馬橋文化。越國的國君為姒姓。姒為堯帝賜於大禹王的氏。上古時期也長江中下游流域稱揚越。約公元前21世紀,傳說大禹治水成功後,舜將首領之位禪讓給禹。大禹巡行天下,回到大越,登上會稽山朝見四方諸侯,封有功,爵有德,死後就葬在這裡。大禹死後,其子夏啟建立夏朝,傳至帝少康時,為延續禹王陵的守護與祭祀工作,便封其庶子無餘於會稽(約公元前2032年),號曰“

禹越”。《史記》記載“文身斷髮,披草萊而邑焉。後二十餘世,至於允常“。越國先王接受當地習俗,主動融入當地社會,並把中原先進的農耕技術帶到當地。進入商周之後,太湖地區與江西湖南的百越青銅文明一樣,也開始進入文明時期。

傳承逾千年,國祚最長諸侯國——越國

越國從夏朝開始分封傳承延續千年

夏商周三代,通常稱呼周邊的少數民族,北稱方(鬼方)南稱越,東稱東夷,西有西戎。越國由於遠離中原,處於越人區域,默默發展。之後王朝更迭,越國在此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的時候,已經是春秋時期了。此時,周王室衰微,諸侯國彼此之間為了爭奪利益,打著正義的旗號,兼併開始。越國的鄰居吳國開始強大起來,吳越爭霸正式開始,無數典故誕生於此段時間,比如: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三千越甲可吞吳,臥薪嚐膽,還有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都在扮演著重要角色。同樣成就了春秋五霸的兩位霸主。

周景王元年(公元前544年),吳侵越時所獲戰俘剌死吳王餘祭。周敬王十年(前510年),吳大舉攻楚前,為解除後顧之憂,又曾攻越,佔領檇李。十五年,吳軍主力在楚都郢時,越乘機侵入吳境,雙方矛盾日趨激化。吳欲爭霸中原,必先征服越國,以解除其後方威脅;越欲北進中原,更必先服吳才有可能,因而引起延續二十餘年的吳越戰爭。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率軍攻越,雙方主力戰於檇李。越以死罪刑徒陣前自刎,乘吳軍注意力分散之機發動猛攻,大敗吳軍。闔閭負傷身死,夫差繼位為吳王。周敬王二十六年,越以水軍攻吳,戰於夫椒。越軍戰敗,主力被殲。吳軍乘勝追擊,佔領越都會稽。越王勾踐率餘部5000人被圍於會稽山上。勾踐請降,吳大臣伍子胥(楚國大臣,為報家愁,加入吳國,也是推動吳國伐楚的先鋒)建議是不允許越國投降,認為今不滅越,肯定會必悔。夫差因急於北上中原爭霸,未採納伍子胥建議,以越王質吳為條件,准許越國撤兵投降。越國雖然實力大損,但是底蘊還在。吳國為未來的失敗埋下了隱患。

傳承逾千年,國祚最長諸侯國——越國

吳越爭霸第一階段吳國獲勝,疆域拓展

再說戰敗的越國:越王勾踐夫婦為吳王駕車養馬,執役三年,贏得夫差信任,獲釋回國。從此虎回深山,魚歸大海。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相信瞭解過這段歷史的人們,也都應該記住他們的教訓。就算一時勝利了,但是絕對不能驕傲自滿。勾踐為興越滅吳,“臥薪嚐膽”,發憤圖強。其在謀臣文種、范蠡輔佐下,制定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長期戰略:在內政上實行發展生產、獎勵生育及尊重人才等政策,以安定民生,充裕兵源,收攬人心,鞏固團結,從而增強綜合國力;在軍事上,實行精兵政策,加強訓練,嚴格紀律,以提高戰鬥力。十年之後,越國已經初步具備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實力,欠缺的是合適的機會。

傳承逾千年,國祚最長諸侯國——越國

越王勾踐

公元前482年,越王勾踐登上王位已經是第十五個年頭。此時吳國已經西破強楚,南服於越,北敗齊國於艾陵,可謂近乎無敵的強盛。遂向西北進軍,會晉定公於黃池,吳晉會盟。吳軍“萬人以為方陣,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左軍亦如之,皆赤裳,赤旟,丹甲,朱羽之矰,望之如火。”吳軍為顯示其威儀,精銳盡出,造成吳國國內空虛。越王勾踐抓住機會率兵而起,偷襲吳國都城姑蘇,大敗吳師。夫差倉卒與晉國定盟而返,與勾踐連戰慘敗,不得已與越議和。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黃池之會達到了吳國北伐稱霸的目的,但也標誌著吳國霸業的終結。

傳承逾千年,國祚最長諸侯國——越國

黃池會盟遺址

公元前478年,越王勾踐再度率軍攻打吳國,在笠澤之戰三戰三捷大敗吳軍主力。公元前473年,越軍破吳都,迫使夫差自盡,滅吳稱霸,以兵渡淮,會齊、宋、晉、魯等諸侯于徐州,遷都琅琊,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越國版圖達到鼎盛。因其“臥薪嚐膽”的典故,勾踐如今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不懼怕失敗與屈辱,敢於拼搏的楷模形象。

傳承逾千年,國祚最長諸侯國——越國

越國滅吳後會盟稱霸,越王勾踐成為春秋最後一位霸主

如果越國後來的諸王和將來的秦始皇一樣奮幾世之餘烈,拓展疆域,內修民政,未嘗不能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當然也可能是六雄或者八雄)。然則,水溢則滿,月盈則虧,僅僅到下一代越王時期,越國全盛態勢就宣告結束,剩餘的諸王,不是胸無大志,就是窩裡橫內鬥,越國的實力每況愈下。所謂“越人三弒其君”,越國連續了發生了三起弒君篡位事件,內亂導致其逐漸衰落,也使得後來的越王無顓不得不重新將國都遷回江南故都會稽,從此飲恨退出中原。春秋戰國時期,位居長江流域的楚國被中原諸國職責為蠻夷治國,況且偏居東南的越國了。公元前306年,末代越王無疆欲效法列國征伐中原(怎麼想怎麼想不明白越王怎麼想的,不默默的積蓄實力,非要討虛名),於是發兵向北攻打齊國。時齊威王在位,於是派遣使者勸說越王西征楚國。至於齊國使者怎麼搖唇鼓舌,咱們不得而知。可越王無疆居然同意了,我勒個去。都說師出有名,你這半路更換了攻擊目標,蒙圈的不光是士兵啊。再說楚國,楚威王早有滅越之心,曾派大臣昭滑到越國去調查了5年,準備充分。於是楚威王領軍進攻越國,大敗越軍,殺死無疆,北邊在徐州大敗齊軍。由於越王無疆生前未曾明確指定王位繼承人,導致他的長子次子各以正統自居,各自建國,越國分崩離析。越國作為統一的諸侯國消失在茫茫歷史長河中了。

傳承逾千年,國祚最長諸侯國——越國

楚國滅越

末代越王無疆的後代建立東越與閩越甌越等政權(如上圖紅圈所示),東越國後來收復了被楚國佔領的江東、江北之地,勢力曾經再度到達淮水。王翦滅楚後繼續南下,降越君,置會稽郡。秦始皇因攻打東越、閩越異常艱難,特賜越國君(搖、無諸、織)為騶姓(意為馴服的良駒)。秦朝末年,農民起義之後,東越、閩君搖,輔佐諸侯推翻了秦朝。漢高祖又恢復搖做了越王,繼續越國的奉祀。後再次復國,直到前110年時被漢武帝最終滅亡。越國從夏朝無餘奉禹王之祀建國到漢武帝滅亡,經歷1922年,是國祚最長的諸侯國。

傳承逾千年,國祚最長諸侯國——越國

閩越

我是歷史縱橫帝,期待您的關注。如果瑕疵,歡迎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