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聖節“扮鬼”被罵?互相多替身邊人想想吧

万圣节“扮鬼”被骂?互相多替身边人想想吧

10月31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一名女孩參加萬聖節遊行。(新華社記者 鄭煥松/圖)

2018年10月31日晚,在青島地鐵2號線上,一中年男子因看不慣地鐵裡兩名打扮怪異過萬聖節的年輕人,大罵對方“人不人鬼不鬼的”“是中國人的恥辱”,且整個過程一直在爆粗口,被罵的女生則反駁“你閉嘴”“要你管”。

對於事發的具體原因,眾說紛紜,姑且不論誰對誰錯,外來文化未被大眾接受的現實狀況與年輕一代的“肆無忌憚”(無任何貶義)之間的矛盾,卻是導致此事發生的許多原因中的一個主要因素。

從自由層面講,萬聖節扮鬼並沒有什麼太大問題,也是年輕人的個人自由,別人無權干涉。但我們畢竟不是西方國家,絕大多數市民對於“萬聖節”要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不聞所未聞。所以,突然出現幾個我們思維模式中的“鬼”,即便不會被嚇一跳,也會產生強烈的不適。甚至,比如在偏僻或者光線較差的環境中,給人帶來的不適感會增加。這樣,對於有心臟疾病的病人以及老人與兒童,極可能會造成心理恐懼,甚至導致嚴重後果。

我認為,諸如這些並沒有普遍化且又與我們的傳統存在矛盾的外來文化活動,當下,還是特定的有所需求人群在特定的環境中進行比較好一些。比如現在有人愛玩蛇,那也不能抱一條蛇去電影院看電影吧,雖說玩蛇是一個人的自由,可也總得替身邊的人想想吧。

由此我想到幾年前夏天的一次經歷。當時我們單位有些特殊,大家的一日三餐要在一個不算大的餐廳內進行。我記得有幾個下屬愛吃臭豆腐,便將其帶入餐廳,每餐吃得津津有味。然而單位裡絕大多數同事不大能接受那種氣味,所以有人便將臭豆腐偷偷扔掉了。

本來一件很小的事情,卻由於雙方只站在自我的一面考慮,加之當時我剛二十出頭,工作經驗欠缺,未能在事情發生前處理妥當,“賬”就告到我這裡來了,雙方都有委屈,也都怒氣衝衝,各有各的道理。

後來,我組織單位人員就這一問題做了一次討論,從“吃”延伸開來,其實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之中,因為雙方站立面不一樣,而且大都只站在自己的位置上考慮問題,造成矛盾時有發生,倘若多一些理解,多商議一些合理的處置方法,就可以避免類似問題。

當時恰好餐廳有一個面積不大的空房子不用,我便協調出來,做了“臭豆腐餐廳”,專給好這口的同事們所用。甚至通過那一事件的解決,單位其它工作中的矛盾也迎刃而解了。

文中開頭提到的事情,也不過是一個“代溝”問題,如果哪天人人都知道萬聖節了,即便“扮鬼”扮上街頭了,那也沒事。放在今天,最好還是需要“特立獨行”者給大家解釋好,我們是在過節,不是“鬧鬼”,末了加一個“抱歉,請您理解”的話,我想,大家都可以相互理解。

(作者為公務員)

(南方週末App“Hi,南周”欄目期待您的來稿。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