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鏈2018——“中心化公鏈”NEO

中國公鏈2018——“中心化公鏈”NEO

一直處於領先的NEO,似乎開始變得“懈怠”,逐漸在掉隊。

“幣市漸涼”,已經成為現在業內的共識,隨著比特幣的價格跌破4000美元大關,似乎2018年伊始的那個瘋狂早已消失殆盡。市場上人們對於比特幣的共識和信仰似乎已經完全坍塌。

另一方面,人們也在思考,由比特幣衍生出來的區塊鏈是否還有價值,以太坊的價格也要逼近100美元大關,與其巔峰400美元價格相比,跌幅高達75%。這個被認為僅次於比特幣的全球第二大公鏈項目,也正在褪去神聖的光環。

也許就是在這個最冷的時刻,才會讓市場真正沉下心來看看,在這個領域去除泡沫和喧囂之後,還剩下什麼。公鏈是區塊鏈發展之基,只有瞭解它們,才能更好的看清楚區塊鏈的價值。

2014年立項、2015年發佈白皮書,同時進行了兩次ICO,NEO這個被譽為“中國以太坊”的老牌公鏈項目,在過去可謂佔盡先機,如今卻後勁乏力,正在掉隊。


中國公鏈2018——“中心化公鏈”NEO

NEO發展路線圖


“聰明”的“風口”追逐者

2015年9月,小蟻(NEO前身)發佈白皮書,明確小蟻1.0的發展願景,打造區塊鏈金融系統,此後,隨著小蟻升級到NEO,它的願景和理想似乎也在不斷變化。


中國公鏈2018——“中心化公鏈”NEO


“NEO是個非常“與時俱進”的團隊,大家會發現那年什麼概念最火,NEO團隊會果斷的去蹭熱點。”區塊鏈資深從業者王亮對財經網•鏈上財經這樣說道。

2015年,互聯網金融行業高速發展,網貸與眾籌等細分領域紛紛崛起,同年9月,小蟻發佈白皮書,宣佈打造區塊鏈金融系統,發力網貸、眾籌等領域。

2017年,人工智能概念持續火熱,智能經濟概念也成為商業社會談論的焦點。2017年6月,小蟻宣佈品牌升級,也要打造“智能經濟”體系,並將智能經濟和區塊鏈概念相結合,提出利用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身份進行資產數字化,利用智能合約對數字資產進行自動化管理,實現"智能經濟"的一種分佈式網絡。與以太坊的匿名不同,NEO旨在通過數字身份認證來打造一個在政府監管之下的智能經濟平臺。

“智能經濟的概念足夠大,什麼都可以往裡放”王亮對此評價到。

2018年開始,隨著監管趨嚴,技術的應用落地發展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2018年7月NEO也順應時勢,宣佈3.0計劃,對接實體經濟,打造企業級應用。

“作為區塊鏈創業者,應該有理想並加以堅持,不是說不能根據市場變化,戰略有所調整,但正如我之前所講,一遇到問題,就做比較大的調整,這很難稱之為有理想的創業項目。”

對此,NEO向財經網•鏈上財經表示,企業級應用與區塊鏈的結合是大的趨勢,NEO有責任也有意願去成為趨勢的頭部引領項目,NEO 3.0正是為了順應趨勢,而做出的構想。但是代碼重構是一個複雜的大工程,並需要與社區達成充分溝通,所以我們需要謹慎而循序漸進的推進。

NEO創始人達鴻飛也曾表示,NEO升級3.0版本,過程中涉及到向前兼容的問題,以及開發者能否適應,這是目前最大的挑戰。

“實際上NEO的“求生欲”不僅體現在不斷變化的願景上,實際上NEO已經想好了退路。”王亮提出。

根據天眼查顯示,NEO創始人達鴻飛,現在NEO項目主要負責人張錚文以及ONT項目負責人李俊,三人在2016年底成立共同成立上海分佈信息科技有限公司(Onchain)。三人關係密切,有多家媒體曾報道,NEO的很多技術資源都被ONT項目擠佔,導致NEO項目的技術發展不盡如人意。

NEO對此回應到, NEO與本體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項目,團隊也不存在任何重合。

張錚文也曾對媒體表示,“NEO是一個開源社區,是社區化運作;ONT是一個公司項目,由分佈科技負責開發。

然而,據天眼查信息顯示,分佈科技的主營業務就是為各行業提供企業級分佈式賬本框架及技術支持。巧合的是,NEO3.0版本中也提到,NEO未來將轉為大型企業用例而構建,優化經濟和定價模型。在此點上,社區驅動的項目和公司化經營的項目目標和方向不謀而合,且關係曖昧。


中國公鏈2018——“中心化公鏈”NEO

高管


中國公鏈2018——“中心化公鏈”NEO

分佈科技


“有很多投身於區塊鏈領域的人都願意提“all in”這個詞,因為它代表著一個創業者或者團隊的決心和勇氣。尤其是對一個公鏈團隊更是如此。但很顯然,NEO在2016年就想好了退路,也許做個技術服務商對這個團隊更好”王亮總結到。

不光是市場熱點,技術熱點,NEO也從來沒有放過。

早在2016年底,NEO(小蟻前身)創始人達鴻飛就曾對外表示,“跨鏈技術”是2017年小蟻的重頭戲。小蟻開年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制定一個跨鏈互操作的協議或者是一種標準,只要是符合這個協議裡面基本要求的區塊鏈,都能夠互相之間進行操作。

正如達鴻飛所強調的那樣,“我們對未來的判斷,是有很多的區塊鏈,而不是所有的業務跑在一兩個或者是兩三個區塊鏈上。小蟻的願景是“你我的數字資產”,在系統底層實現對多種數字資產的支持,用戶可以直接在鏈上創建自己的資產類型,並用智能合約來控制它的發行和交易邏輯。”

2017年8月,小蟻更名升級後的NEO,也還在堅持的這個願景,不僅如此,NEO不僅將跨鏈技術作為該項目重要創新成果,還將分佈式存儲技術以及抗量子密碼學機制紛紛包含在內。


中國公鏈2018——“中心化公鏈”NEO

技術創新


ChinaLedger技術委員會主任白碩向鏈上財經表示,上述技術的研究和發展方向是對的,這些技術的確對區塊鏈項目的發展有正向作用。但是目前這幾個技術都有自己的問題和瓶頸。

“跨鏈已經有些實踐,目前主要是協議方式和中繼方式是兩條不同的技術路線,我個人更贊同協議方式。但是到現在跨鏈還沒有得到很大規模的運用,原因在於它實際上並沒有解決安全性、覆蓋率、既得利益,這三大問題。”

對此,NRS創始人李萬勝觀點更為直接,他認為,跨鏈壓根不是核心技術和訴求,現如今各條公鏈的主鏈都沒能做到很穩定和完善,過早的談跨鏈,屬於捨本逐末。所以拿跨鏈技術作為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並沒有什麼優勢。

“抗量子密碼學機制可以很好抵禦量子計算機攻擊的問題,這也是當前密碼學領域的難題。但是目前該技術還停留在理論階段。”白碩向鏈上財經解釋到。

NRS創始人李萬勝也表示,量子計算目前還沒有結論,如果真能做成,值得很多人學習。

自2016年至今,NEO蹭過的熱點很多,不論是市場熱點還是技術前沿,但在如今看來,似乎什麼都沒有。

難以不作惡的共識系統

NEO採用的是其獨創的共識機制叫做DBFT(授權拜占庭容錯),NEO稱其為POS共識的升級優化版,實質上與EOS的DPOS共識類似,運行機制是使用代理節點進行BFT算法決定出塊,代理節點通過用戶投票選出。目的是用減少節點數量的方式提高效率。

DBFT機制將系統中的節點分為兩個陣營,一個是專業記賬的“記賬節點”,一個是系統當中的普通用戶。普通用戶基於持有權益的比例來投票決定記賬節點,當需要通過一項共識時,在這些記賬節點中隨機推選出一名節點擬定方案,然後由其他記賬節點根據拜占庭容錯算法,即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進行表態,如果超過66%的節點表示同意節點方案,則共識達成;否則,重新推選節點,重複投票過程。

根據NEO官網介紹,目前該項目擁有7個共識節點以及11個競選節點。


中國公鏈2018——“中心化公鏈”NEO

節點數量


鏈上財經查詢其共識節點情況時發現,7個共識節點中有五個節點均屬於NEO Foundation,另外兩個節點分別為錫安城(City of Zion)以及KPN。其中錫安城對外宣傳是一個全球性的、獨立的開放源碼開發人員、設計師和翻譯團隊,但是鏈上財經注意到其資金支持全部來源到於NEO基金會。另外還需注意的是,上述七個共識節點得票數完全一致,均為45503412。(理論上,普通用戶自由投票,選出票數多的前七個節點,很難造成票數完全一致)

鏈塔研究團隊在撰寫NEO評級報告中增加提出,NEO白皮書中在對BFT的算法描述中,卻缺失了關於投票選舉的描述,而查看NEO的代碼發現,這些“代理節點”是靜態選出的,而且完全是由項目方部署的,從以上數據中也可以得到驗證。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5月,NEO發佈的公告顯示,NEO委員會已正式改組為NEO基金會,由Da Hongfei和ErikZhang共同擔任主席,兩人均應執行決策權。


中國公鏈2018——“中心化公鏈”NEO

NEO鏈的七分之六共識節點掌握在NEO基金會手中,而NEO基金會的決策權則掌握在達鴻飛和張錚文兩個人的手中。

業內談到EOS的中心化問題時,普遍擔憂其21個超級節點掌握的權利過於集中;NEO與其相比,7個共識節點更加強中心化,況且這七個節點有6個都掌握在NEO基金手中。業內普遍認為,比特幣和以太坊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它們的發展掌握在每個節點手中,至少這些節點有表達自己想法的權利。即使是EOS,那些超級節點還需要進行競演和賄選來體現對其節點價值的肯定,NEO的高度中心化策略使其面臨較大信任風險,掌權者作惡難度和成本都很低。

“更值得關注的是NEO它是一個偏中心化的系統,換句話來說,你可以認為NEO的是強中心化的,因為它的節點都是完全被控制的,而且很少(目前是七個),但是現在KPN的加入,算是NEO去中心化進程開啟的標誌,它們也希望更多社群參與進來。”賽迪研究院公鏈負責人蒲松濤向鏈上財經表示。

同時,蒲松濤也表達了他的擔心,“DBFT的核心在於節點要達到66%以上的共識才能出塊,如果像以前NEO的節點都掌握在自己手裡,那麼出塊就會相對比較穩定。但是由於NEO強中心化一直飽受詬病,它也在做去中心化的努力,但這就會帶來更多不穩定,即由於NEO想讓更多節點參與進來,但這就意味著對於節點的掌控力就不如以前,也就是說對於那些不由自己掌控的節點的穩定性是很難把控的,這就會造成無法穩定出塊。”

“再加上,DBFT算法本身對於通信等軟件方面的要求也很高,所以如果節點在通信方面出現一些故障的話,也有可能造成無法出塊。”

也許DBFT這種共識算法一直在制約著NEO團隊的去中心化進程。

中國“以太坊”?

曾有國外媒體CoinCenral向達鴻飛詢問,他是否在乎把 NEO 稱為“中國版以太坊”?

達鴻飛是這樣回答的,“我不在乎是否被稱為“中國版以太坊”,這樣還有助於大家更好地理解 NEO。”

達鴻飛這樣的回答似乎彰顯著他的雄心壯志。實際上,NEO與以太坊都是在2014年立項的,且多項技術都宣稱是以太坊的進化升級版,這幾年來國內對NEO寄予厚望。其光輝的歷史和出色的市值表現似乎也在印證著人們對它的期望。

小蟻(NEO前身)是國內為數不多的經歷兩次ICO的項目,小蟻早在2015年10月就已經完成ICO第一階段的融資,當時共籌得2100個比特幣。2016年8月8日,小蟻開啟第二階段ICO,2016年9月7日結束,第二階段共籌得6129個比特幣,,累積參與人數高達1498人,同時在ICO參與人群中,有700餘人來自海外。其中來源最多的地區是美國,此外,在印尼、俄羅斯、英國和加拿大也有不少的參與者。

在那個監管還沒宣佈ICO為非法的日子裡,作為揹負“中國第一原創區塊鏈項目”的NEO(小蟻)來說,兩輪合計融資超過8000個BTC,創造了當時國內的最大ICO融資額度。

同時,NEO作為老牌公鏈項目,在市場上受到眾多交易所的認可,根據統計目前NEO已上37家交易平臺,擁有多達108個交易對:

NEO上幣情況

中國公鏈2018——“中心化公鏈”NEO

資料來源:CoinMarketCap

除此之外,NEO的市值在國內公鏈來說還一直處於名列前茅。據Coin Market Cap統計,NEO的價格和市值長期排在全球加密數字貨幣的前二十。截止到11月19日,NEO實時價格為10.87美元/個,市值總計706,436,784美元。實時排名第十七位。


中國公鏈2018——“中心化公鏈”NEO

市值表現


中國公鏈2018——“中心化公鏈”NEO

幣價表現


數據截止時間:2018年11月19日(數據來源:Coin Market Cap)

而在社群維護層面,特別是國外的維護,NEO在國內的所有項目中算是相當出色,根據NEO官網披露的相關渠道分別有Facebook、Reddit、Telegram、Medium、Twitter以及官方微博,可供瞭解的渠道較為豐富。

同時,NEO團隊的社群維護工作也較為良好,上述渠道最近三天內都有更新,且更新頻率較高。此外,從國外各個社交渠道的關注數以及參與人數明顯可以看到該項目為國際化項目。在英文社群的活躍度明顯高於中文社群。

NEO社群及渠道表現

中國公鏈2018——“中心化公鏈”NEO

雖然在市值表現和社群維護在國內眾多公鏈中表現良好,但與以太坊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

根據Google Trends數據,財經網·鏈上財經對比了過去一年NEO與以太坊的搜索熱度情況, 明顯看出即使在NEO的發源地中國,NEO的熱度也與以太坊有一定差異,在全球層面,以太坊的搜索量呈現壓倒性優勢。

NEO與以太坊全球熱度變化

中國公鏈2018——“中心化公鏈”NEO


中國公鏈2018——“中心化公鏈”NEO

資料來源:Google Trends

持幣地址的對比則更加直觀,截至2018年11月19日,NEO持幣錢包地址數量為194676個,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8月,NEO錢包地址當時還有206352個,近幾個月來,NEO持幣人數不增反減。另外,根據etherscan.io的數據,以太坊的持幣地址數量為47515693個,當日增加114354個,持幣地址數量還在穩步增加。


中國公鏈2018——“中心化公鏈”NEO

NEO基本情況


中國公鏈2018——“中心化公鏈”NEO

以太坊持幣地址總數

此外,白皮書中還規定了NEO的初始通證分發機制,其中50%(5000萬個NEO),NEO將按比例和輪次分配給ICO的投資者;剩餘50%鎖倉一年(2016年10月17日至2017年10月16日),交由NEO Foundation管理,用於支持NEO的長期研發、生態維護,並承諾不會進入交易所流通。其中10%(1000萬)分配給NEO開發者和Foundation成員、10%(1000萬)用於激勵NEO社區開發者,15%(1500)萬同於投資其他區塊鏈項目,所得收益歸NEO Foundation所有,15%(1500萬)視情況使用。理論上每年使用不得超過1500萬NEO。

據鏈上財經瞭解,目前前面分配給ICO投資者的5000萬NEO已經分發完成,全部進入到市場,由於目前已經進入2018年末,理論上,屬於鎖倉的5000萬也已經全部解鎖。但根據NEO的承諾,理論上每年使用不得超過1500萬。所以現在市場上流通數據應該為6500萬,另有3500萬還在鎖倉中。


中國公鏈2018——“中心化公鏈”NEO

從NEO通證持有者的分佈來看,NEO擁有超過十九萬個賬戶,其中NEO Foudation鎖倉地址持有3500萬,與其白皮書所提基本一致。但根據計算,持幣數量前十名地址(包含鎖倉地址)所持NEO數量超過6400萬。NEO回應稱,有部分持倉量較大地址為交易所地址,但具體有哪些是很難查到。

由於NEO的持倉集中度較高,主要都集中在NEOFoudation和一些持倉大戶(有可能是交易所)手裡,可能會出現中心化問題,有操縱風險。

“NEO一直頂著老牌公鏈的名聲,市場希望它能夠名副其實,但現在看來除了市值表現還可以,其它方面,尤其是技術指標讓人非常失望。”區塊鏈資深觀察者範飛向鏈上財經表示。

技術及各項指標

中國公鏈2018——“中心化公鏈”NEO

“理論上,NEO向賽迪研究院表示它們的理論TPS峰值可達1400,實際上賽迪監測到的只有700,而實際應用的不過0.4TPS。在監測的三十三條公鏈中,數據屬於中等偏上。”賽迪研究院公鏈負責人蒲松濤向鏈上財經表示到。

蒲松濤解釋到,實際上,現如今除了比特幣和以太坊能實際交易筆數能夠和它理論交易筆數相符合以外,其它很多公鏈因為缺少實際應用,其交易量都很低。目前賽迪研究院監測的公鏈實際平均交易量僅為0.27筆/秒,還有很多公鏈項目不到0.1筆/秒。

近一年來,NEO的代碼更新情況飽受詬病,更有媒體曝出NEO出現過幾個月沒有更新代碼的情況。

“從NEO官方代碼庫更新情況來看,不是很活躍。從賽迪監測來看,好多個月都是非常少量的更新。近兩個月活躍度有所提升,但是平均下每天主庫代碼提交也不會超過一個,相比比特幣平均每天有五個,肯定會少很多。按最近一年的152次更新,平均到每月更新次數也就10次多一點,平均到每天也就0.5次。相比起它對標的那些鏈還是有些差距的。”蒲松濤提到。

“總體看來,NEO的各項基本數據在國內的公鏈中都很難說出類拔萃,更別說對標以太坊了。”

“NEO在與全球公鏈的競爭中曾經名列前茅,它們一度可能成為比肩以太坊的存在,但是NEO的團隊現如今似乎懈怠了,它們在激烈的競爭中正在掉隊,即使在國內層面也難說還有優勢。”範飛總結到。

文中王亮、範飛皆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