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千億國企人事調整,80後任董事長、95後任董事,對此你怎麼看?

小漁爹


此事在網絡上已經發酵了好幾天了,從事實上說肯定不止一家國企是這樣安排的,這三個人說憑實力得到這個位置的可能性幾乎沒有,那隻剩下兩個可能,一、所謂的官二代,情人,富二代被安排,二、這三個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拿出來頂包的!迄今為止,該單位未公佈任何有實質性的公告對此事說明。能在國企擔任如此高位,可想而知,只有第一種可能性了!且安排的人職位相當之高,(個人推斷最少正廳級),且最少涉及三人(從基本來說一個人不會這樣安排兩個人的)。此事後續我認為兩個結果:1、網絡冷卻,該三人被開除,往上不了了之(還可能性最大),2、安排之人被查出相關問題,該三人被除名。


人性感嘆


怎麼看?沒怎麼看,這事情沒什麼大不了的,正常操作而已,只不過太不上心了點。

按微博的說法,看上去西安高新控股是高新區的投資平臺,由財政局負責管理。說白了,這就是個殼子公司,沒啥業務的,投資決策都是政府項目,公司也就負責走個帳,就是走賬也是財政局來操作。所以這個公司可能也沒有專門的一套人馬,董事什麼的都是財政局的工作人員掛名。

現在大概有政策了,公務員或者事業編人員不能在企業任職,所以該公司就沒董事長了。但是公司畢竟是股份制公司,不能沒有董監高,正式編制員工不能兼任,那就從編外人員裡隨便任命幾個,反正也就是個名義。

大概就是這麼回事吧。


用戶2871317382031


西安高新的領導吃相太難看了,把相關的規章制度當兒戲,自己手裡的國企想怎樣吃就怎樣吃讓誰幹就誰來幹!就憑著這肆無忌憚的吃相,這國企當中的問題肯定非常多非常複雜,就看網民炒作的力度和相關領導想不想查能不能查敢不敢查!好好查一查,這國企中還屬於老百姓的還留有幾塊錢。


手機用戶5570624154


90後最大的今年已經28歲了。李開復說,他目前只和90後打交道。就是說,90後慢慢已經成為職場生力軍了,成為職場主力。目前,A股上市企業裡,已經有100多位80後董事長,5位90後董事長,其中還有一位是95後。所以,在目前的職場裡,出現80後任董事長,和95後任董事,應該說是正常現象。90後成長環境優越,沒有他們的父輩那麼多羈絆,眼界開闊,受過良好的教育,接受新鮮事物快,所以,90後的脫穎而出的時間週期只會比70後80後的時間週期要短。這次西安千億國企的人事調整,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正常的職場升遷和提拔,而是有其他的原因,我們不做討論。但是,我們願意相信,隨著國企的做大做強,體制機制改革,終會有年輕的國企人才走上領導崗位,成為真正的90後,95後千億國企董事長。

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精英菌點個贊哦~點擊右上角關注無憂精英頭條號,瞭解更多職場支招!


無憂精英網


各地黨委和政府的職能部門,都有嚴格的選撥任免領導人的規章制度。只要是按照規定的章程進行的,任免什麼人當什麼職務都是有效的。這與被任職人的年齡沒有根本因果關係。比如:你要到清華北大讀書,只要你達到錄取分數線,什麼年齡都有被錄取的可能。

我們不應該在被任職人的年齡上說三道四,我們應該反思我們的選撥人領導人的規章制度是否合理。一個地方的黨和政府的幹部任免,沒有年齡限制、沒有工作資歷要求,說明我們的規章制度出了問題,要修改。


楊枝清


畸形的社會就會產生這種畸形的現象,畸形的人,畸形的故事!

這就是一言堂,這種制度做的孽。同時也是整個制度的具體反應。

沒有群眾的監督,那些人可以為所欲為,以後這些國企就是個人的家族企業了,三歲娃娃也能當總經理了,制度的優越性麻。。


大聖奮起


年輕的女人開豪車你怎麼看?李敖先生說“不是睡她的人牛x就是睡她媽的人牛x”!


寒冰snow


這事外人看來驚詫,其實就是掛個名,國企慣例,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00171611249


剛從學校畢業一年的“95後”成為了西安一個千億國企的董事,而這個國企的新任董事長兼總經理是個只有34歲的“80後”,七名董事會成員中,年紀最大的也不過出生於1981年。近些天,千億國企聘用年輕董事的新聞引爆了輿論,不少網友懷疑,這些年輕人是通過“走後門”成為國企高層的。


隨著媒體的介入,事情的真相慢慢浮出水面。這個名為“西安高新控股”的國企實際上是西安市高新區管委會的融資平臺,也就是一家融資用的殼公司。這類公司的首要功能是為政府融資,因而沒有太多市場化的業務,董事會實際掌握的權力也十分有限。


直白地說,這些年輕董事不過是有名無實的“影子高管”,對公司的管理、運作基本不產生影響。西安市高新區發佈的聲明也顯示,幾位年輕高管並無特殊家庭背景,其任職過程中也沒有發現“打招呼”等違紀違規現象。


新聞事件本身並不複雜,它之所以吸引人眼球是因為觸動了大眾敏感的神經。比起“95後”“千億國企”這些製造噱頭的詞彙,新聞背後的問題更值得我們關注。西安高新控股並不是個例,以它為代表,全國近萬個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正面臨著轉型的巨大挑戰。

起底背後謎團

所謂市場化轉型,最核心的是把融資平臺公司推向市場,切斷地方政府與融資平臺公司之間的聯繫,實現“政企分開”。具體到平臺公司的人事安排上,就要推動地方融資平臺去行政化,禁止具有公務員身份的政府人員在平臺內兼任職務。


西安高新控股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完成董事會重組的。過去,這家國企的高管均由高新區財政局的領導幹部兼任,例如上任董事長就是時任西安高新區財政局局長的閻玲。隨著中央禁止公務員在企業兼職,高新區財政局迫不得已對多家國企的董事會進行洗牌。


在就任高新控股的董事之前,這些“80後”“90後”只是以勞務派遣身份供職於高新區不同部門的普通員工。比如董事長李甜之前曾在督察考核辦、會計核算服務中心工作,實際從事崗位為會計。高新區任命他們擔任董事,是有道理的,公務員和事業編制的員工都不能擔任企業高管,要想符合上級規定,又繼續把融資平臺掌控在自己手裡,派遣制員工自然是個不錯的選擇。只是派遣制員工的年齡都不大,這才有了千億國企聘用“95後”董事的新聞。



南風窗NFC


胡整,胡整,胡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